第328章踩一捧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熊孩子總是很討厭。剛穿上衣服,奇奇就急著去拯救那顆柳枝了。

反正一通操作勐如虎,也不知道能否把這顆柳枝救活。全家人嘻嘻哈哈的回到家,李云云樂呵呵道:“哥,你好像根本不會種地?”

“行了行了。”還是老媽心疼兒子,“咱們都已經是城裡人,學這個也沒太大用。給個鼓勵吧!”

李緣笑問道:“媽,你看到花園那麼大一塊地,會不會手癢?把花花草草換成瓜果蔬菜?”

張珍斜睨一眼,笑罵道:“誰會稀罕種地?多受累?別以為我沒有見識,花園就為了城市綠化,怎麼能種地咧?”

笑聲中,顧雨芹說道:“緣子,你天天在外面瞎忙乎,連三虎都懶得喂,還有可能去種地?”

“這有啥不可能,弄個全自動立體植物培育棚。滑鼠點幾下,就能自動的種植各種農作物。”

“哥,那是啥?你不會又吹牛了吧?”李云云頓時瞪大雙眼。

李緣不屑的冷哼一聲:“哼!沒見識的蠢丫頭。下個月的零花錢全部扣除。”

“別呀!”李云云急著拉住李緣撒嬌,“我可是一直拍你馬屁哩。”

“呵呵。你總算承認,以前就是拍我馬屁?”

“沒有呀!哥~。嘿嘿……”

李緣肉;肉;揉了揉李云云的狗頭:“沒見識了吧?你哥一出手就是高科技。就是在院子或者房間裡放置培育棚。可以單層,也可以累成多層。就在裡面種莊稼。”

說到這個,上輩子在論壇的時候,李緣和一群沙凋網友還真討論過這個。

當時不就是那個那個……封閉小區嗎?這群人閒得無聊在網上瞎扯澹,就扯到了——該怎麼樣吃好喝好!

不過這也挺正常,大吃貨帝國的子民,也就好這一口了。

當然,那時候就是天南海北的瞎聊天。他們慢慢的就聊到一個話題:萬一小區封閉一年半載呢?甚至更加的居安思危,萬一外星人入侵?或者生化危機?

那麼食物吃光了該怎麼辦?難道打外星人掉寶箱嗎?這好像有點太丟臉,白瞎了咱們的種田天賦。

如果家裡備有那麼一個培育棚?想種什麼就有什麼,那不變得爽歪歪嗎?說不定一隻番茄就能換一個女神……咳咳!

“啊?”女人們全都大吃一驚,惹得奇奇“咯咯咯”笑個不停。

張珍感覺自己已經跟不上李緣的思路:“緣緣,你準備在家裡種?那麼地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是有培育棚嗎?每層填滿厚厚的泥土。肥力不足的話,還能加上化肥、農家肥。你們想想,如果這培育棚佔地一分的話,堆成五層那麼高,不就有半畝地了嗎?”

顧雨芹和李云云目瞪口呆。張珍已經被徹底搞湖塗了:“那麼太陽呢?難道不需要光照嗎?哦!還有澆水?”

“那就更加簡單。上面掛太陽燈,底下噴淋、滴灌都成。再製作一塊電路板連線上電腦,躺著都能實現全自動種地。”

“你先等等。那要用多少的水電費?”

“既然用到了這玩意,還會在乎水電嗎?”李緣笑著搖搖頭,“就是用能量和水源,解決家庭,甚至地下室的植物種植物體。”

當時李緣他們信奉的就是大力出奇蹟。只要有外接大量的水電,就能轉化為植物的生長。這裡根本就不需要考慮什麼成本問題。當然,如果到時候連水電都沒有?那就怪不了別人了。

張珍她們半信半疑:“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媽,你就把它想象成喜歡種種花草。為了自己的愛好,花些錢又算什麼呢?”

張珍一想也對:“緣緣,媽不懂這個。就是真的有人為了養花種草,購買這些東西嗎?”

“當然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李緣笑道,“國外就有一群末世生存愛好者,特別喜歡這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哥,啥是末世生存愛好者?”李云云好奇問道。

“嗨!就是一群有錢人,他們吃飽了撐的,天天在準備末世生存。萬一明天發生天災了呢?還有社會失控、民間動亂,核戰爭、或者強盜匪徒……?他們就建造一個秘密基地。等到有事,全家就躲藏到秘密基地裡面。他們還會準備大量的食物、飲用水、藥品、槍支彈藥,甚至還有發電機,點火裝置等等……,現在多一個培育棚又算什麼呢?”

顧雨芹同樣十分好奇:“緣子,真有這種人嗎?那種秘密基地有用嗎?”

“我咋知道?以前有沒遇到過世界末日。”

李云云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們就是吃飽了撐的。”

沒想到老媽張珍倒是比較贊同:“小四,也不能這麼說。聽祖上長輩說過,災年逃荒、兵荒馬亂的時候,那和世界末日也沒啥區別。幸虧咱娘倆還是農村戶口。萬一出事,全家還能躲回到魚頭坳。”

“那就成。多加一個研究專案吧!農大的申教授借我用用,讓農大拿出個設計方案。”

“啊?申教授那裡能行嗎?”

“對他們小菜一碟。我懷疑他們已經有了所有的實驗資料。無非就是設計個培育棚,還有自動養殖控制系統。這根本就沒啥難度。”

“那該怎麼賣呀?”

“這個更簡單,掛美國的網站上。願者上鉤,有訂單再說。媽,你去問問農大有沒有興趣?他們出技術,咱們出資金渠道,股份咱們佔六成,三成歸學校,還有一成給申教授他們。”

“這樣啊……?”

“呵呵。媽,說句實話,這東西肯定會有人要,但能賣出去幾個呢?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吃飽了撐的吧?真不是吹牛,我根本看不上這種小生意。要不是勉強能稱之為高科技,我連眼皮都懶得翻一翻。哪兒像某個傻女人?還自稱科研工作者?”

“討厭!”顧雨芹笑著拍打了李緣一下。

“哇哇哇……”奇奇同樣狗仗人勢,張牙舞爪的撲向欺負麻麻的壞粑粑,立刻就被李緣搶到懷裡,“哇……麻麻!”

“不要欺負我的寶寶。討厭!”

“呵呵。”

“……”

……

這次心血來潮的培育棚專案,技術方面反而最為簡單。

農大那裡根本沒有不答應的理由,反正又不需要他們的經費,反而李緣另外支援了10萬塊的科研經費。

說實話,這些科研計費就等於白送。又沒有很特殊的農作物,都是些很家常的主糧和瓜果蔬菜。農大在實驗室環境中,都不知道實驗過多少遍了。什麼溫度、溼度、生長週期等等,全都是滾瓜爛熟。

最後就是培育棚的框架設計,無非到大學裡抓幾個本專業的壯丁。

設計完成後,李緣又找了北舞幾個舞美學生,畫出一整套很漂亮的現場示意圖。然後就委託申請了全球專利,隨手就扔到了平行線的主頁廣告上……

李緣沒把這當回事。芬利、艾爾娜他們同樣沒當回事。不就是老闆有了個莫名其妙的新發明嗎?

不過他們還是起了個比較好聽的名字——生命之樹生存艙一型!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則不起眼的廣告,彷彿像是石頭扔進糞坑,立刻在全球科技界引起軒然大波。

毫無疑問,這廣告就是某個緣哥親手寫出的:

……最近生物圈2號的實驗失敗,根本不出我的預料。一群外行投資人好大喜功,完全違反了科學研究的規律。他們還沒學會走路,居然就準備飛向藍天了嗎?

……生物圈2號的實驗目的,就是完成一個獨立的自迴圈生態系統。由於影響因子太過龐大,相互作用太過複雜,憑藉著現有技術,完成生態自迴圈幾乎變得不可能。只能夠透過外界的輸入,也就是制氧板、水等等來補充。唯一的結果——實驗失敗!

……然而在所有的影響因子中,幾乎90%以上需要的就是太陽。歸根結底,就是太陽能——能量!那我們是否能夠轉變思路——不去苛求生態自迴圈。只要提供足夠的能量,維持生態系統的難度就直接下降了N多的等量級?或者說,成本方面也能下降到十分廉價的程度?

……生物圈2號的設計思路特別的愚蠢。前置的科技樹沒有完成,直接就準備在沙灘上建造摩天大樓?

……有必要這樣譁眾取寵的實驗專案嗎?根本就是不知所云!

……新一代的生命之樹生存艙一型,就是按照這個理念發明設計。這種生存艙由一個個模組組建完成。完全能夠由一個成年男人獨立拼裝。五個模組的極限種植,就能滿足一家四口的口糧需求。

……一輛皮卡就能運輸一個模組。可以安放在任何環境,包括但不限於房間裡、花園、地下室……。如果能做好避風環境,甚至能在月球、火星、太空站上使用。

……全自動無人控制。常用農作物能夠獨立生長。可分拆、可組合,可以形成立體型生存艙,可以滿足各種需求。

……單獨模組售價13999美元。五件套模組35999美元。量大從優,新品上市!給您完全嶄新的體驗……

好吧!廣告裡就是在踩一捧一,踩的就是生物圈2號,捧的就是生命之樹生存艙一型。為的就是……賣高價。咳咳!

賺錢嘛,不寒磣!成本就是上面的數字,就是單位換成了軟妹幣。而賣價直接就成為了美元。

當然,這些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比如說:後來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其實前置科技樹,要麼就是生物圈自循環系統,要麼就是類似於生命之樹這樣的能源生態倉。

否則的話,建立火星基地後,讓上面的人怎麼去存活?難道就到火星去了個寂寞嗎?

因此說,沒有聽說過這樣的研究專案?那個火星移民……反正開心就好!

在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生物圈2號。

等到幾十年後,生物圈2號應該沒什麼人有印象吧?

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是一個轟動全球的科研項目。絲毫不亞於後來的星艦發射、火星探測、天宮和嫦娥計劃等等。

因為生物圈1號就是地球本身,所以才會取名為——生物圈2號。由美國的幾大財團和一大批富豪發起,主要投資者就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

生物圈2號建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以北沙漠中。建造周期長達8年之久,佔地12,000平方米,容積達141,600立方米,由80,000根白漆鋼樑和6,000塊玻璃組成,耗資1 .5億美元。

令人不禁讚歎。此時的美國確實氣勢如虹、財大氣粗。要知道,這完全就是民間籌資,而且投入到毫無收益的科研項目。為的就是打造獨立的生態系統,為的就是移民外太空?

這座微型人工生態循環系統完成以後,於1991年1月,8名科學家進入“生物圈二號”。按照計劃,他們將在裡面呆上兩年,如不發生嚴重意外,實驗結束前是不能出來的。

兩年中,除了提供第一批包括種子在內的物品外,其餘的一切都需要他們自己解決。能源,取自太陽能;氧氣,由他們種植的植物製造;糧食,靠他們自己在裡面種地獲得;肉類和蛋白質,取自他們養的雞、鴨、豬、羊。甚至包括裡面的氣溫和氣候,也是由他們來設法控制,並儘可能模擬地球氣候。總之,他們必須設法保證這個小小的生態系統的平衡。

然而很可惜的是,地球生態圈的模型並沒有那麼的好建模。就在幾個月之前的1993年6月,生物圈2號實驗專案宣告失敗。

具體的失敗原因有許多。這方面有許多論文,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

但不管怎麼樣。生物圈2號的失敗,同樣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主要的情緒還是以惋惜為主。重造地球生態圈實在是難度太大,有許多技術方面的難點還不能克服。

不過對於那8位科學家,全世界的科學界依然讚譽不斷,認為他們雖敗猶榮。而在這科技皇冠上的明珠,人類依然是遙不可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再次等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