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希望你們堅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定製主頁的業務中,雖然大部分模板定製逐漸轉移外包到了平行線(中國),但留在美國的業務依然很不少。畢竟某些訂單會有著各種的特殊要求,而且國內又沒有通網際網路,根本就無法做到和客戶的交流。

還有就是訂單完成後的稽核、付費上門安裝和其他一些售後服務。這些都需要在美國本地完成。

隨著業務量的飆升,目前每週接到的訂單已經3000多,那麼月訂單早已經超過1萬!因此這裡的外包小哥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變得越來越多。

尤其是馬丁,他已經被折騰的焦頭爛額。

在保安和員工的幫忙下,馬丁總算突破重圍。見到一旁艾爾娜在偷笑,馬丁就忍不住抱怨:“艾爾娜,你就不過來幫忙嗎?”

艾爾娜翻了個白眼:“這就是你的活。拜託,沒看到我們姐妹也很忙。”

“法克尤!最好外包給其他公司。怎麼就沒有其他公司願意定製主頁呢?”

“呵呵,你以為他們是白痴嗎?我們的報價本來就低,他們能賺到多少錢?而且連蠢驢都知道,定製主頁早晚會做完,熱鬧的也就是最近一、兩年。所以我們的老闆才會選擇外包,並沒有聽你這個蠢貨的建議,盲目的招聘員工。”

“艾爾娜,那個惡棍李又不在,你有必要每時每刻拍馬屁嗎?”

“這就是我的真實評價。所以他才是老闆,而你就是個卑微的打工人。”

“見鬼,為什麼上帝總是寵愛李那種惡棍?”

“呵呵,就算他是惡棍,魅力也比你強100倍!”

“法克尤!魂澹!”

“……”

倆人正在說笑,拜倫就見縫插針的湊了過去:“你們好!抱歉聽到了你們的對話,你們所說的‘惡棍’,指的就是平行線的創始人李嗎?抱歉,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洛杉磯時報》的記者拜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面對記者,馬丁和艾爾娜立刻換成笑臉。

艾爾娜就主動掩飾:“拜倫先生,那是我們對老闆的暱稱。我們公司內部就像個家庭一樣……”

而馬丁早已經憋不住了,他在艾爾娜驚訝的目光中,興奮的說道:“惡棍就是李在BBS上的網名。不知你是否知道蒲公英電腦病獨?那就是惡棍李做的。而且他就長著一張超級臭嘴。我們網際網路上的許多朋友都想要暴揍他!”

見馬丁變得越來越興奮,艾爾娜眨了眨眼,她主動開始滅火:“呵呵。拜倫先生,別誤會,這就是朋友之間的打鬧……”

可是馬丁已經口無遮攔:“傻逼惡棍!這就是我們對李的真實評價!他不重視創新,不重視技術開發,就知道做那些破爛主頁?所以那個狗娘養的爛貨,去死吧!法克尤!……”

事實上,馬丁還沒擺正自己的位置。他依然有著這時期程式猿的通病——認為大家都是平起平坐、共同創業的好兄弟、好盆友。感覺滿嘴髒話似乎很酷!

然而聽到這些垃圾話,艾爾娜就感覺到一陣陣的心累。特麼的怎麼都是豬隊員,老孃我根本帶不動啊?

不過拜倫就特別喜歡這些很刺激的話,他立刻放開了艾爾娜,開始盯著馬丁採訪:“馬丁,這麼說來,你似乎對李很不滿意?”

“還行吧!其實惡棍同樣是個有能力的惡棍。我們定製主頁的業務就發展的很好,幾乎霸佔了網際網路上所有的市場。還有新成立的平行線社群,帶給使用者網路上的真實體驗……

“……”

回到報社後,拜倫總感覺有點意猶未盡。雖說今天的採訪蒐集到了不少素材,但似乎依然不夠勁爆,主要就是缺少了李這位關鍵性的人物。

可是作為一名沒什麼資歷的年輕記者,又不可能跑到中國去採訪。如果就這麼寫出採訪報道的話,那就沒什麼新聞價值,很有可能被塞到報紙上的某個角落?

無奈之下,拜倫就按照馬丁留下的電話,做個電話採訪吧!

“喂!您好,您是平行線的創始人李嗎?”

“您好。我就是。”

“我是《洛杉磯時報》的記者拜倫。不知道您是否有空,接受我們的電話採訪?”

“可以。”

電話那頭的李緣一頭霧水,怎麼《洛杉磯時報》會主動找上門呢?

《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並稱為美國三大報,在美國社會和全世界有著極高的地位,而且還是很傳統的嚴肅媒體。

自己應該沒幹過什麼壞事吧?就算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那也應該上《洛杉磯娛樂》吧(美國著名的狗仔隊小報),因為自己的咖位根本就不夠?根本就沒有毀滅地球或者招惹外星人?

“李,我聽說有人評價你是惡棍?你認為這個評論是正確的嗎?”

“呵呵!這是我在網際網路上的網名。”

“那為什麼要叫惡棍呢?”

“難道你認為我們不是惡棍嗎?”李緣笑著解釋說,“之前的PC時代,即將開始的IT時代,我們將把幾乎所有的傳統行業全部顛覆,並且完全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無論是顛覆,還是改變,肯定會有一個陣痛期。那些守舊的人將會十分痛苦。在他們眼裡,我們不就是惡棍嗎?”

拜倫同樣笑出了聲:“呵呵。你的意思,你將要改變全世界?”

“更正一下:我們將要改變全世界!光靠我一個人肯定步行,還有許許多多致力於網際網路的同伴。”

“好吧!那就是你們的野心嗎?能夠透露一下,預計什麼時候能夠實現?還是僅僅是個夢想?”

“不是野心,也不是夢想。當網際網路出現以後,所有的一切都將註定!”

“你就那麼肯定嗎?抱歉,能否舉一個例子?”

“當然可以。就比如說你們報紙,還有電視臺這樣的傳統媒體。以後應該都被網際網路媒體慢慢取代。”

“啊?”

“拜倫先生,你放心。你們記者的工作還是沒有變化的。無非就是媒體形式的改變。以前的人習慣看報紙、看電視,以後就透過網際網路觀看新聞。”

“抱歉抱歉。”拜倫倒也沒覺得有多少冒犯,他就覺得有點可笑,“李,您的意思……?以後報紙、電視都會被取代,人們會坐在很笨重的電腦前面看新聞?這不可能吧?”

“也許你現在會覺得笨重,但硬體技術的升級,肯定會把輕便化、便攜化作為發展方向。”李緣笑道,“就算不考慮硬體的升級。訂閱報紙或者電視新聞需要付費吧?但網際網路新聞就會免費提供。還有就是超大容量。理論上說,只要伺服器的存儲量足夠,網際網路上的新聞可以達到無限。最後就是相關新聞的推送。比如說,最近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分居事件。如果有讀者對這條新聞感興趣,網站就會推送他們倆婚姻的全過程。從結婚生子,到感情破裂的所有新聞,包括那些小道消息。這些你們傳統媒體根本就做不到,或者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時間和精力,製作專題的紀錄片?”

等到幾十年後,這些話都是些平日裡司空見慣的事。可是作為這年代的“原始人”,拜倫總感覺自己好像在聽天方夜譚:“哈哈。聽上去似乎很美好,但真的能實現嗎?”

“拜倫先生,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應該不會太遙遠了。”

“不會太遙遠?五年?還是十年?”拜倫依然感覺難以置信。

“呵呵。”李緣也沒有繼續解釋。反正信不信由你。

“李!我感覺你和安德森很相像。你們都是那種……嗯?”

“很會吹牛的人?”

“哈哈哈!我可沒有這麼說過。嗯……比較自信吧!李,安德森你認識嗎?網景的安德森?”

“聽說過。”

“那麼最近的噪音大戰你知道嗎?”

“略有耳聞。”李緣笑著說道,“最近我待在中國的時間比較多。但這場爭論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

“那好吧!我給你簡單介紹一下過程……”

採訪到這裡,拜倫已經暗暗的在心裡為李緣貼上了標籤——一個安德森的支持者、網景的同盟軍。可是無論網際網路行業,還是瀏覽器的市場佔有率,這位李都是老二的位置,最多也就是個搖旗吶喊的角色。所以新聞價值並不怎麼高。

但另一方面,李竟然是個中國人,並非我們美國人。那些愚昧無知的中國人,還能在矽谷創出一番事業?雖說名氣小一些,這就像老鼠窩裡蹦出一隻老虎,顯得就比較稀奇。

所以說,可以來個常規小報道,大部分的採訪內容可以作為素材,放到以後慢慢的使用。當然,那也要等到這位李已經成名立萬。萬一以後銷聲匿跡,那就沒有以後了……

等到介紹完這一切,拜倫就詢問道:“李!能否請教,你對這場噪音大戰有什麼個人觀點?或者說,你支援哪一方?”

“呵呵……”李緣意味深長了笑了幾聲。

“不用擔心,就說說你的個人看法。”

“個人看法嘛……?”李緣似乎斟酌了幾秒,“那就……希望他們堅強!哈哈哈!”

其實按照李緣的看法,這場什麼噪音大戰純粹就是吃飽了撐的。

甲骨文先不去說,萬年老二,好像一輩子都沒有翻過身?

微軟就錯失了後來的網際網路時代和智能手機時代,從壟斷地位的巨無霸,跌落到了僅僅就是巨頭之一?

至於網景?現在有多風光,未來的死翹翹就有多悲慘。

而其他參與大戰的那些高科技遠古公司,除了蘋果能夠鹹魚翻身以外,其他的結局似乎都不怎麼樣。未來叱吒風雲的那些大廠,目前幾乎都沒有誕生呢。其中就包括國內都有好幾家的大廠……

不過話說回來,李緣也沒想過要劇透,劇透就特麼的不好玩了。他還是很有惡趣味的。

但想到這些公司的下場……希望他們堅強吧!呵呵。

(⊙ˍ⊙)

然而拜倫卻一臉懵逼。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李,堅強?能說說您的意思嗎?”

“呵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拜倫又把這句話琢磨了片刻,他忍不住眼一亮:“你認為他們都不行嗎?未來都不看好?其中就包括網景嗎?”

“呵呵。抱歉。採訪時間到。”

“喂喂,李!你認為只有你們平行線會成功嗎?他們都會被你打敗嗎?”

“呵呵。無可奉告!哈哈哈……”

“……”

電話採訪結束後,拜倫很快就寫完了這份報道,並且送到了主編那裡。

《洛杉磯時報》也沒有拖延,他們把這篇報道刪減掉了大部分,只留下了兩、三百字,在財經版的角落留了一個豆腐乾的版面。

等到報紙發行後……根本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奧運會拿金牌的誰都會認識,但誰會去關心拿銀牌的人呢?

包括最後那句“希望你們堅強”?不就是某個老二選手說酸話嗎?說不定還帶有炒作的目的,以為我們鷹醬沒見識嗎?

而大戰的其他各方,他們或者根本沒注意這個報道,或者看到後,同樣嗤之以鼻。

還想讓我們堅強?就看你們平行線的那副鳥樣,問問你們還能存活多少天吧?

並且就在此時,有股新生勢力同樣勐然升起,一下子就轉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就是——雅虎!

就如同計算機IT時代許多新生事物一樣,Yahoo!起源於一個想法,隨後變成一種業餘愛好,最終成了使人全身心投入的一項事業。

由於有了網際網路,又有了HTML主頁,那麼怎麼去訪問呢?於是就出現了瀏覽器。

可是主頁的內容越來越多,該怎麼去尋找自己需要的主頁呢?於是就出現了搜索引擎。

還有把相關聯的主頁集合在一起,透過一個主站連結訪問,方便使用者的搜尋,那就是入口網站。

而當時的大衛.費羅和楊致遠,他們都是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的博士生。他們和安德森一模一樣,被導師當成了免費勞動力,為導師尋找網際網路上的相關主頁。為了減少自己無效的工作,他們就編寫了個網路指南信息庫,將其作為方便工作的辦法,並且記錄他們個人對網際網路的興趣的一種方式。

但沒過多久,他們倆就驚訝發現,他們自己編寫的列表變得很長,越來越不方便,越來越不便於處理。於是他們開始在Yahoo!身上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

到最後,他們索性就把Yahoo!變成了一個可定製的資料庫,旨在滿足成千上萬的、剛剛開始透過網際網路社群使用網絡服務的使用者的需要。他們開發了可定製的軟體,幫助他們有效地查詢、識別和編輯網際網路上儲存的資料。

毫無疑問,Yahoo!同樣很快就拿到了風險投資,於是Yahoo!終於殺入到了這片戰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再次等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