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說上幾句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之前曾經說過,此時的李緣是不知道裡面的內幕的。

因此聽到了這些話,李緣也不可能去多想,無非心中感嘆:鑽空子這種事確實長久不了,總算有人發現了這個漏洞。

而且對於野泉影院這檔節目,李緣本來就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那種心態。他也早已經有了被封禁的心理準備。

確實有些遺憾,但真說很可惜?也就那樣了。真說有什麼不捨得?那也太小看重生掛逼了吧?不就是少了個買四合院、收古董這樣的機會嗎?以後這種撿錢的機會還多的是。

果然,隨著第一個人開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這場批判之中。他們紛紛提議:需要加強電影稽核制度,不能留下電視臺這個法外之地;並且對海外引進片也要嚴防死守,扶持國產的影視劇……

另外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了。像什麼:規範演藝市場;全面提高青年演員的素質和修養;加強純藝術類的扶持……

反正都是些很正確的廢話,基本上針對的都是年輕演員。不過這也不奇怪,那些老藝術家腦子又沒進水,怎麼可能自己針對自己呢?反正這些話總沒有錯,就是政治正確嘛!放到幾十年後都絕不會過時違和。

毫無疑問,最倒黴的就是那些年輕演員,莫名其妙又被教育了。但那些年輕人能有什麼話語權?他們連句反對的話都說不出口。不過等到幾十年後,現在的年輕演員終於熬成了老藝術家,他們同樣會對年輕演員“嚴格要求”,同樣把這些廢話再復讀一遍。

小媳婦熬成婆,不就是那回事嗎?

討論完這一話題後,隨後就開始討論起最新影片《無間道》。

像這樣的座談會,話題的自由度還是比較高的,其實就是一群人坐在一起侃大山。沒什麼很明確的議題,說到哪裡是哪裡。

不過那些人說的並不是影評方面的內容,而是破壞了規矩——電影都沒有在內地電影院上映過,直接就安排到了電視臺播放?

那以後電影院裡的人該吃什麼呢?此風絕不能長,同樣需要嚴厲杜絕……

……

很有趣。就算是當面批判,文化圈裡的人也不怎麼喜歡很直接,講究的就是一個含蓄。聽得懂的人都能夠理解。聽不懂的那些人,你們就不是我們圈子裡的人。

不過在其他人眼裡,這種批判的力度已經很嚴重了好伐?

禁絕了海外引進片,禁絕了野泉影院,禁絕了電視臺的播放渠道,那等於直接壞人錢財!

而且還是把李緣叫到現場,當面告訴你——我們就是要壞你錢財!

就問問,如果換一個憨逼遇到這種情況,哪個不會暴跳如雷呢?這已經約等於當面羞辱了。

然而李緣作為聽眾,他……基本沒感覺。更有趣的是,他根本就不是圈子裡的人,完全沒有聽懂?

有一說一,不是你們批判的方法不對,而是壞掉的錢財實在是太少了。既然那是隔靴撓癢,又怎麼可能引發出李緣的情緒呢?

所以說著說著,慢慢的就變得有些尷尬。單方面的輸出,根本就沒反應啊?那些老藝術家也很難受啊?

並且李緣還暗戳戳的躲在角落,許多人還根本不認識他。那就更加沒勁了,許多人以為李緣根本就沒有來,有種對著空氣放高射炮的感覺。

時間一長,這股批判的浪潮就變得煙消雲散。話題再次一歪,就回到了此時影視圈的經典撕逼貼——我們要藝術電影!不要商業電影!

說實話,關於這個話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是媒體民間,還是後來的網際網路上,都爭吵了很長的時間。並且還將繼續爭論下去,等到幾十年後都還沒有個結果。可能繼續還要爭吵個幾百年。

這就像現在藝術作品裡的許多年代文一樣,也許會感覺到很有趣、很新鮮、很獵奇,甚至很浪漫。

但可以問問自己年長一些的家長,他們曾經生活在那個年代。問問他們還想要回到那個浪漫的時代嗎?直接一個大耳光打死你!

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對於現在影視行業出現的市場化、商業化,那些老藝術家清一色的反對:

“……在影視劇的創作中,根本沒必要向錢看。我們文藝工作者的責任就是……”

“……我個人很反感現在某些年輕人。他們在影視劇、歌曲,還有其他一些藝術表演形式方面走上了歪路,需要……”

“……我認為正確的道路就是拿到國外獎項,尤其是電影大獎。這樣不僅能夠……”

“……”

臺上的人在侃侃而談,底下的李緣聽的津津有味。

上輩子的時候,因為進入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就有了個庶民崛起的過程。文化圈裡的輿論早已經不能夠一手遮天,而且商業化、市場化也變成了大勢所趨。

並且介紹到這一年代的時候,總是說些什麼頑固保守勢力。但根本就想象不到,這股勢力會如此的龐大?

但另一方面,李緣同樣偷偷的觀察過孟主任他們。這些主管領導就保持著一個禮貌的假笑,有幾個演技比較差的,甚至流露出一絲不耐煩。

突然間,李緣就恍然大悟。主流輿論是主流輿論,但主管部門並不是傻子。如果沒有商業化、市場化,難道票房會天上掉下來嗎?

由此可見,現在的情況就比較有趣。其實孟主任他們是想要市場化的,但架不住這些老藝術家聲音大啊?

與那些華娛文裡的描述完全不同。主管部門是想要開放的,想要改革的。反而是那些老藝術家們在拉後腿。

就一個道理——他們也想要政績!他們也想要高票房!

管他什麼文藝片,還是商業片,只要能夠帶來票房,他們都會支援!

看著眼前的場景,李緣就有種揭露歷史謎團的暗爽感。而且還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很快就進入到了座談會的尾聲。

孟主任再次接過主持,笑的像個彌勒佛似的,似乎對今天的會議很滿意:“同志們都說的很好,我們也獲得了許多的意見和建議。還有人有什麼新的想法嗎?暢所欲言,我們這裡絕不會穿小鞋?”

環視了一圈,孟主任突然道:“後面這位小同志應該就是李緣吧?你也要大膽的發言,就說幾句吧!”

隨著孟主任的目光,所有人都看向了李緣。孟主任還笑著介紹說,“別看李緣同志很年輕。他有個筆名很有名,就是緣哥。對!緣哥就是他。哈哈哈……”

這同樣是這種座談會的老套路。在結束之前,給被批判者一個發言的機會。

情商低的說法——給你一個承認錯誤,重新做人的機會!

情商高的說法——風水輪流轉。何必把人得罪死呢?說不定你就會來個莫欺少年窮。因此就給你一個辯解的機會。而且還有一個廣開言路的美名。

當然,你放棄這個機會,或者痛哭流涕的舉手投降,那也沒人會來管你。

反正就是幾句話的事,隨後就能宣佈會議結束。

李緣當然不知道這些。既然讓他發言,那就……說上幾句吧!

“孟主任客氣了。各位都是我很尊敬的老前輩。以後可以叫我緣子。我先自我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現在我擔任元宇宙藝術總監一職。元宇宙是家註冊在香港,致力於在香港、內地全面發展的影視集團。並且還收購了德寶、金公主、新藝城等香港的電影公司……”

說實話,對於元宇宙的基本情況,這裡的人瞭解的並不多。畢竟都是些退居二線的老藝術家,他們的訊息也沒有那麼靈通。

反而是孟主任笑著說道:“緣子,既然說到你們元宇宙是香港公司。我們內地的影視行業也不能閉門造車,能介紹一下那裡的情況嗎?我們也能開闊眼界、取長補短。呵呵。”

“我這裡首先要說一點——我們內地的影視行業效率太低、內容極少。就說說香港,他們每年生產的電影有5、600部之多,電視劇的數量更是不少。不僅能夠滿足本地市場,還可以大量的出口。而在歐美國家,就拿好來塢舉例吧!他們每年生產的電影有1000多部。並且……”

在這個年代,國內的影視行業是不分家的。並不像後來,話劇鄙視電影,電影鄙視電視,電視鄙視網劇,存在著一條鄙視鏈。因此討論到電影和電視劇,往往就會放在一起。而且導演演員等主創也都無所謂,根本不會有鄙視的情況發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李緣為什麼會提到生產效率?還有缺少內容?那不就是實際情況嗎?而且這話題也不怎麼敏感。難道多拍些電影、電視劇還會錯嗎?

不過在場的人就有些好奇,孟主任就代表他們詢問道:“他們每年拍攝那麼多的電影、電視劇,那麼有人看嗎?”

“電視劇的情況比較特殊。國外一般採用的是每季拍攝的形式。就是以三個月,也就是一個季度為一季,每週播放一集,一般一季就是10集左右。萬一這個電視劇收視率很高,他們就會一季一季的拍下去,有的甚至能拍十幾年;萬一不好看,也就是收視率達不到標準,他們就會直接砍掉。或者哪個角色不受歡迎,同樣會讓編劇寫死。”

“就是以收視率為標準?”

“對對!有了一週時間作為緩衝,導演編劇能夠直接修改。也就是說,拍多少集就能播放多少集。但實際上砍掉的電視劇更多。”

“那電影方面呢?”

“肯定容納不了那麼多的電影。電影院就那麼多,每年能夠上映的電影就100多部。好來塢可能更多一些,但絕不會超過200多部。可是許多電影的目標並不是上院線。有的就是為了出錄像帶,有的直接交給電視臺播放……”

關於國外的影視行業情況,各國的情況都有所不同,有些還有法律限制,比如說:《派拉蒙法桉》等等。在這裡,李緣也不可能介紹的很詳細,只能介紹一些基本情況。

“……而我們國內呢?無論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有很嚴重的缺口問題。就說說野泉影院吧!不是電視臺缺少了內容,有可能拿著電影來填充時段嗎?不是國產的影視劇實在太少,有可能播放那些海外的引進片嗎?”

孟主任他們大笑,引來了其他人的笑聲:“緣子,原來你有私心?想要為你們的野泉影院說情啊?”

“我倒是沒有這種想法。”李緣笑道,“說句能擺到臺面上的話,行業要健康發展,就一定要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所以領導們會怎麼處理?我們元宇宙都不會反對。甚至關門大吉都認了。但缺少內容是客觀存在的,做不到視而不見。所以我有幾個想法:一方面就是加強稽核工作。某些海外的優秀影片不能一刀切。起碼能保證這個過渡期;另一方面,既然觀眾們愛看電視臺播放的電影,那麼可以選用一部分國產影片的內容……”

李緣突然想到,似乎現在六公主還沒有成立吧?

於是他就說道:“孟主任,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沒關係,隨便說。”

“能不能成立一家專門的電影頻道?這本身也有很大的市場需求。而且附加了電影的衍生收入。電影頻道選用的電影。可以支付一筆錢給製片廠。這也能減少電影廠的負擔?”

“嗯?”包括孟主任在內,所有人都是眼一亮。能夠增加國產電影的收入,在座所有的人都不會反對。並且還有幾個工作人員,他們開始記錄下了李緣的想法。

此時此刻,還沒有人發現,在不知不覺之中,李緣已經擺脫了被批判的位置,進入了平起平坐的討論中。

“小李,還有嗎?”

“還有就是分成制度太不合理。這裡說句牢騷話,我們元宇宙在內地也有合拍片,但最後就放棄了申請內地上映。就是因為分成制度很不合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再次等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