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排第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短短的幾組鏡頭,簡單的介紹了雙方都派出了臥底以後,就來到了五年之後,重桉組開展的一次秘密抓捕行動……(《無間道》的劇情應該都很熟悉,這裡就不多水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觀看)

作為後來的港片經典代表作之一,《無間道》節奏明快,相當的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因為只用了短短幾分鐘的開頭,幾乎所有觀眾都已經被劇情給吸引住。

其實真的說到劇情,就像之前的圈內評論那樣——無非就是一個抓臥底、抓叛徒的故事,一個幾乎被拍爛的題材。

並且《無間道》也沒有警匪片的另一個賣點——宏大的特效和激烈的槍戰打鬥。只不過蜻蜓點水般的作為點綴。

而原版的《無間道》就是這樣。高昂的製作成本主要用作全影帝陣容,但在特效方面花費的其實並不算多。

但厲害就厲害在,一個抓臥底的故事講得跌宕起伏,還充滿著道德的困境,劇情矛盾層層疊加,最後甚至矛盾無解,只能用佛家的思想來尋求答桉?

尤其是帶著港式警匪片特有的匪氣和正氣,善惡交戰卻往往善惡難分。可以說是港式電影的集大成者!

因此看了十幾分鍾後,所有的觀眾幾乎都驚呆住了。相比較現在市場上的那些港片,基本上在任何方面都提高了一個或者幾個維度?許多人甚至有了疑問,這是我們香港拍出來的電影咩?不會是荷里活吧?

出現這樣的情況,倒也不怎麼奇怪。

好電影就是好電影。就算普通觀眾的鑑賞能力不高,但好看不好看總會心裡有數吧?

尤其是還有李緣這個狗大戶,隨便劉偉強和麥兆輝燒膠片。因為連畫面精美程度都提高到了一流,根本沒有現在港片的那種粗糙感?

……

其實不僅僅是普通觀眾。隨著劇情展開,不少觀看的圈內人士和娛記也都倒吸一口冷氣——我挑!有沒有搞錯?怎麼會拍的那麼犀利?拜託!你們就做個人吧!

這些內行是會看門道的。就不說其他,影片裡的人物個個性格鮮明。根本沒有以往警匪片裡的那種臉譜化。甚至連那幾個配角都讓人印象深刻?

在原先的歷史線上,《無間道》出名以後,媒體上就廣泛評論——這是一部用影帝堆積出來的影片。幾乎每個演員都展現出了巔峰演技。

其實這話也對也不對。並不是否認那些影帝的精湛演技。但另一方面,這是一部戲保人的優秀作品。

開個玩笑,就算《無間道》選用的是全新人陣容,照樣能夠一炮走紅,照樣能發揮出新人的演技,照樣能成為經典,甚至像後來的《石頭》那樣,照樣能捧紅一大波人,甚至能吃上一輩子!

還有就是劇本的優秀程度,尤其是在臺詞方面。

應該都知道,只要是現象級作品,往往會出現現象級的臺詞。

比如說:

1997過去了,我很懷念他。(馮曉剛《甲方乙方》)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馮曉剛《天下無賊》)

萌萌,站起來!(咳咳咳)

……

可是在《無間道》這部影片中,經典臺詞幾乎扎堆,把各個角色勾畫的栩栩如生:

“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打入到警察內部的劉建明,一個內心想當好人,但被迫做了壞事的人。面對命運選擇的困境,他內心根本無法作出回答。

“明明說好的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

打入到三合會的陳永仁,他被戴上面具,演了將近十年的古惑仔,連睡覺也不能說出真話,幾乎忘記了自己是警察。只能對自己不斷的催眠。

甚至這段經典臺詞,後來成為了網路熱梗,流行到了幾十年後。

“算命的說我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不過我不同意,我認為出來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決定。”

尤其是那幾場天台戲:

第一段是黃志誠與陳永仁在天臺上第一次接頭,陳永仁對臥底生活牢騷滿腹,但是還是給黃志誠提供了韓琛集團接收毒品的內部資訊,黃志誠給陳永仁遞過一個信封,裡面裝了一個手錶,陳永仁以為那是竊聽器,黃警司告訴他那是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他們的關係是領導和下屬的關係,但是也同時惺惺相惜,他們是在警察這條路上勾肩搭背的兩個人,沒得選,這就是命運的安排;

第二次的天台是伴隨著黃警司之死的劇情的,他們的行蹤被劉建明發現,他們匆匆離開天台,黃志誠讓陳永仁走樓梯,他自己走電梯,就差一點,他就錯過古惑仔了,然而並沒有被錯過。當陳永仁下樓後裝作剛到一樣地繞回樓前時,黃警司的屍體也剛好砸在了他面前,他的表情中集合了驚訝、麻木、恐懼、悲痛,剛才還在樓上跟他聊天的那個人,現在頭破血流曝屍街頭?這個唯一有他警察檔桉的黃警司被殺了,那他的警察身份如何再找回來?

有悲痛,有驚恐,更多的是震驚,這些情緒全部集中在此刻的陳永仁的臉上,這是整部電影裡梁朝偉表情最誇張的一幕,每一個毛孔都在擴張,如此激烈的表演被配上了十分平靜的純人聲哼唱的喪曲《再見,警察》,對比很強烈,內心很複雜。

最後一段天台就是經典中的經典。

其中還有幾句經典臺詞:“對唔住,我是個差人!”、“跟法官說,看他讓不讓你做個好人!”……

真到最後,所有觀眾都認為正義戰勝了邪惡,沒想到又來了個大反轉,過來接應的警察同樣是韓堔的手下,陳永仁死在了他的槍口之下。反而是劉建明意外的逃脫了法網……(原版中的港臺版結尾部分。內地版拍了一個法網恢恢的大結局)

……

燈光一亮,影片終於結束,首映禮現場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看到影片獲得了成功,任力忍不住哈哈大笑:“三小姐,這就是開門紅,好彩頭啊!”

由於在首映禮現場,圈內人士和娛記相對比較多,他們的鑑賞能力還是足夠的。因此看到了《無間道》這樣的優秀作品,都已經忍不住大聲喝彩。

黃嬌嬌同樣開心的合不攏嘴。她努力裝出一副矜持的模樣:“力叔,一般般啦!今天的主角是導演和演員,咱們還是低調點!嘻嘻嘻……”

正在黃嬌嬌掩嘴而笑的時候,不斷有人過來祝賀:

“三小姐,這片子挑大拇指啊?”

“票房肯定大爆!你們元宇宙的眼光不錯。”

“三小姐!快上臺!我們熱烈歡迎元宇宙的老闆黃小姐,正是她慧眼如炬,投資了這部《無間道》。讓我們一起鼓掌歡迎!”

話音未落,黃嬌嬌就像一陣風般的衝向講臺,大小姐早就迫不及待了。

這突如其來的動作,任力:(⊙ˍ⊙)

難道這就是三小姐的低調?

“哈哈哈,我沒什麼可說的。感謝導演劉偉強、麥兆輝,感謝主演樺仔偉仔,還要所有的劇組工作人員……。等會兒結束後,電影圈和媒體的朋友一起參加慶功宴。現場的觀眾每人領取500蚊野山薈萃的代金券……。哈哈哈哈……”

掌聲更加熱烈。有了大小姐這樣肥羊,野山薈萃早晚會被吃關門!

……

娛記這邊同樣是笑聲掌聲。

有人就詢問張沐德:“德哥,這片子你怎麼看?到底會不會撲街?”

張沐德斜了斜眼,忍不住笑罵:“你眼盲咩?連這種片子都會撲街?以為觀眾們都是痴線?”

“那怎麼辦?我們就沒道理罵緣哥。”

“罵什麼嗎?以和為貴知道咩?起碼這裡不能罵,起碼等到慶功宴結束,收到紅包以後。”

周圍一片哄笑聲。

張沐德眼帶鄙視,掃了一圈周圍的那些菜鳥狗仔。

不管別人怎麼樣,反正自己已經頂到了最前頭,只能像瘋狗那樣的亂咬人!

緣哥!對唔住!我是個狗仔!

生活不易啊——!

……

與此同時,吳笙這群年輕人同樣走出了電影院。他們依然在熱烈討論著劇情,沉浸在影片之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挑!這片子太好看了。”有位小夥伴興奮的大叫道。

像這些普通觀眾,他們確實說不出什麼一二三,但在港片的狂轟濫炸下,香港觀眾的口味就越來越刁。能夠贏得一句“好看”,這就是很大的誇獎。

有人就嘲笑道:“剛才你們不是說,猜都能猜出來嗎?進去就要打瞌睡?”

“打瞌睡我們沒有說過吧?你別誹謗啊?”

“說我誹謗?有種你和法官去說?”

“我頂你個肺!”

“……”

歡笑聲中,周圍就有幾個觀眾過來詢問:“靚仔,剛才你們說很好看,到底是哪部電影?”

“就是這部《無間道》。”吳笙指著海報,熱情的推薦道。

“《無間道》?這名字好高深。咩意思?”

“我們怎麼明白,看過就知道了。反正特別的好看。強烈推薦!”

“哇!有那麼誇張咩?”

“真的不騙你!包你滿意。”

“能值回票價?”

“不光是票價!比其他的電影都好看!”

“啊?”

……

首映當晚,最終統計出了全港總票房——181萬港元,暫時排名全港第三。(咳咳)

排第一的就是同檔期的《唐伯虎點秋香》,星爺和鞏俐老師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影片僅僅比《無間道》早了四天上映。

目前正是星爺最為風光的時期,幾乎每部影片都是票房大爆。這種佛擋殺佛、神擋殺神的氣勢,使得其他影片都不敢與他同檔期。也正因為這樣,就讓《無間道》排入了這個空檔期,有機會當個……好炮灰。

不得不承認,《唐伯虎點秋香》同樣是部很優秀的影片。而且在原先的歷史線上,這部影片的票房突破了4000萬,打破了香港票房的歷史記錄。還獲得了當年香港票房榜的冠軍!

尤其是這部影片的星女郎,選用了內地的鞏俐老師。

說個幕後小花絮:當影片拍攝以後,鞏俐很不習慣這樣的香港無厘頭喜劇,哭著打電話給了老謀子(當時還沒和老謀子分手)。

老謀子就安慰說:這是香港導演的風格,演員就是要習慣各種風格,拓寬自己的戲路。

不過到最後,鞏俐老師還是有點出戏。並且從此以後,她再也沒拍過喜劇角色。

但不管怎麼說,《唐伯虎點秋香》就是此時的王炸!一時之間氣勢如虹……

排第二的就是《侏羅紀公園》。第一部橫掃全港的好來塢特效大片。

說實話,要不是香港本地院線暗中聯手,在排期方面動了不少手腳,《侏羅紀公園》的票房肯定會在香港炸裂。毫無疑問會進入到本年度香港票房排行榜的前十,甚至前三,甚至第一!

不過正因為如此,《侏羅紀公園》的票房曲線就相當穩定。雖然已經上映了一段時間,但依然能夠排到第二。

而《無間道》的第三?從表面上看,好像就是大熒幕的數量堆出來的。如果就計算單塊熒幕的票房收入?談不上很差,但也沒有很亮眼的表現。

然而當媒體刊登出了影評文章,《無間道》瞬間就獲得了一片贊譽聲。

在這個年代,香港的影評還是比較有節操的,並且包括香港金像獎的評獎在內,嚴肅的評獎、影評等基本上掌握在那批新浪潮的電影人手中。

這裡說明一下:除了某幾個腦子進水的人,其實藝術片電影人和商業片電影人並沒有那麼的水火不容。

一部好的藝術片,商業片電影人同樣會很欣賞;一部好的商業片,藝術片電影人同樣也能判斷出商業價值。無非為了爭奪資源,相互之間看不慣而已。

這與內地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我們應該都知道,在某個特殊時期,國內只剩下了八段樣板戲。並且許多老藝術家都受到了衝擊。

但樣板戲的本質是什麼呢?不提那些很刻板的宣傳,本質就是——讓人民群眾喜聞樂見!

所以在創作結構方面,樣板戲就借鑑了好來塢的商業片結構。所以無論藝術水準,還是商業價值,都是很高的。甚至還有《智取威虎山》這樣的經典作品。

然而特殊時期過去以後,老藝術家們回來了。他們對樣板戲時代所有的一切都深惡痛絕。所以對商業片也都是一竿子打翻在地,唯一認可的就是藝術片!

形象點形容,就是倒洗澡水,把洗澡盆裡的孩子都一起倒掉了!

這就是時代造成的悲劇。這裡不深入討論了,應該可以理解。但後來就……反正是走了一段彎路。

說回到《無間道》。這就是藝術和商業相結合的優秀作品!所以上映以後,立刻就受到了香港影評人的一致追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再次等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