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元宇宙電影公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終於到了週末休市的時候,沒想到一群人彷彿像是約好了似的,組團離開香港。反而李緣這個外地人依然留守,並且把這群人送到了機場。

黃嬌嬌率先上了去往瑞士洛桑的國際航班。大小姐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過去出風頭,離別的時候甚至都沒有依依不捨的情緒,她頭也不回,興沖沖的就闖入了登機口。

應馨依然在抱怨:“大騙子,真不該聽你的。如果3塊5賣掉多好呀?現在只有5毛?你賠我!嗚——!”

李緣根本不理睬這傻妞的假哭:“5毛不是挺好?你也是百萬富婆。三環這樣的鄉下地方,你就能買十套房。呵呵。”

“討厭!”

一旁的羅長風笑道:“緣子,股票那玩意確實挺刺激。看著股價跳動,我感覺早晚會得心臟病。”

李緣大笑:“這就是股票的魅力,也是股票的禍害。其實還是要看公司的業績。”

羅長風笑著點點頭:“聽到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緣子。”

“嗯?”

“按照本來的安排,幹部集資的那100萬,上市以後就要全部拋掉。要把這些錢還給大家。不過看到這股票跌的……,我就暫時沒動,不知道能不能幫上忙?”

“羅哥,那肯定幫上大忙了。”對於羅長風的一番心意,李緣還是很感激的。

“呵呵,幫上忙就好。不過下個月,熊主任應該就會上任,到時候肯定拖不下去?”

“放心,都已經5毛了,總不會比5毛再低。”李緣保證道。

“對對!羅哥,如果緣子做不到,我們就找他算賬!哼哼!”

“算什麼帳?你劇本弄好了嗎?”

“誒呀!別煩我,我已經越改越亂,真的急死我了。”

“那就好!等你改完了,我就用……另外的劇本。呵呵。”李緣樂呵呵的逗著這個傻妞。

沒想到應馨正中下懷:“這你說的啊?那劇本的事就交給你了。嘿嘿嘿……”

“咦?你怎麼能這樣?”

“我為啥不能這樣?”

“馨馨,你才是編劇啊?”

“反正我不管。你滿肚子的壞水,謊話張嘴就來。正好用來編故事。”

“啊?我編完故事,你就籤個名是吧?”

“嗯嗯!我就是這麼想的。嘿嘿。”

“……”

……

對於那個5毛的股價,連李緣都認為低的荒唐,已經遠遠背離的野山清泉的真實價值。

其實最先金融機構評估的那個1.3到1.5港元,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那麼多人在挑刺,總不能胡亂評估?總要說出個一二三吧?所以在眾人注目下,反而比較真實。

並且這年代的價值評估是比較保守的。這裡還沒算上兩處取水點的價值,上市公司殼資源的價值。這起碼就能價值2億。在這裡,反而是達能比較看中這些資源。

還有就是品牌價值。無論如何,野山清泉已經在香港名聲響亮。甚至都已經不遜於兩大可樂這樣的國際大品牌。這又能折算多少錢呢?

再加上之前的那些保守評估。所以說,當時的2.12港元,雖然有一些溢價,但李緣也不會胡亂定下的。

可現在只有5毛?

那不是笑話嗎?所以李緣才會在低於1港元的時候,大批買進護盤。反正早晚會價值迴歸,無非就是時間長短而已。

再怎麼恐慌,這種非理性早晚會過去的!

……

所以說,李緣之所以留守香港,就是為了野山清泉的後續操作。5毛的價格實在是低的誇張。如果還是維持著這個低價,李緣照樣會大批買入。

只要稍稍一反彈,就能賺的盆滿缽滿。白撿的錢,誰不想要呢?

講真,野山清泉再也找不到什麼壞消息了,早已經跌無可跌。

反而這次大小姐和國際足聯公開簽約,成為國際足聯的全球贊助商,怎麼說,這也應該小小的反彈一波……吧?

還有就是那部該死的藝術片。

作為殺伐果斷的肥羊,肥羊妹子肯定場面越大越好、速度越快越好。錢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

作為肥羊妹子的小跟班,就需要儘快組建一家電影公司。最好就是帶點名氣,拿來就能用的那種。

在香港成立電影公司,一般還是挺簡單的。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找律師樓。香港的律師樓有代理註冊公司的業務,他們手中都有茫茫多註冊好的皮包公司,過戶給你就行,手續方便,連幾個小時都不用。

另外還有許多一片公司。就是拍了一部電影就破產的電影公司。轉讓也十分方便,幾萬塊就能搞定。

然而在李緣眼裡,這些都不怎麼適合。最好能帶有一個成熟的管理團隊。如果還能小有名氣,那就更好了。

“緣少,按照你的要求,這些公司應該符合你的要求。”

說話的這位名叫任力力叔。他是黃家的老臣子,就是黃家特意安排給黃嬌嬌的,算是大小姐的大管家。他在香港的人面關係相當廣泛。

李緣看到排第一的就是德寶,排第二的就是金公主,他忍不住樂了:“力叔,德寶和金公主都賣?”

任力笑著解釋說:“他們都歇業了,為咩不賣?雖說值錢的東西都賣光了,有能力的人也跑個精光,但他們歇業沒多久,還是留下了不少員工。如果維持公司運轉,應該麼問題的。”

“那麼為啥德寶排第一?金公主排第二?”

“價格因素。德寶院線已經1億多港元賣出去了,潘老闆把這些年的投入都賺了回來。簽下的藝人也轉讓了出去,又收入了上千萬。現在德寶幾乎就是個空殼。他們留下的器材大約100萬左右。其他東西都不怎麼值錢,像片庫什麼的。還有德寶這個廠牌名。潘老闆那裡一口價,800萬。這價格有點偏高,應該還能夠談。”

“片庫?”李緣突然聽到“不值錢的片庫”,他大為震驚,甚至都沒關心那些價格。

力叔卻不以為然,他順口解釋說:“裡面有四、五十部片子吧,都是德寶這些年拍的影片。所以金公主那裡就比較貴,他們有一百多部片子,還有新藝城這個廠牌名。其他與德寶應該差不多,不過他們開價就是1800萬。”

臥槽!片庫?版權!

李緣的雙眼頓時變綠了。這已經觸發了他的關鍵詞,版權就是流量啊!

在這個年代,港臺片庫的地位相當尷尬。

由於歐美國家都有後續的版權運作,所以都知道……值點錢吧!

但在香港本地,錄像帶租售市場也就那樣,真以為社團盜版是說的玩的嗎?

電影頻道更是不可能,邵六叔有自己的邵氏,他們自己還有600多部電影的版權呢。

海外版權運作同樣不可能。那些華語電視臺和內地一模一樣,他們都在放盜版錄像帶。

衛星電視更不可能,衛星都還沒發射上天呢。內地電視臺同樣不可能,我們倒是想要,就是手一攤沒錢!

至於網路播放?請出門右轉,那裡就是青山醫院。沒看到你在說胡話咩?

所以說,港片的版權就變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這也是市場太小帶來的無奈。

根本就無法運作啊?

當然,如果作為有雄心的電影公司,無論是劇本庫,還是版權庫,那是絕對不會往外賣的。寧願爛在手裡,寧願破產清算,也絕不會往外賣。

所以像某些娛樂文,到好來塢製片廠忽悠一個倉庫吃灰的老劇本,白菜價買下來,大賣特賣云云。

當小說看可以,現實中絕不可能發生。

這就像國內的那些老電影廠,他們再怎麼下崗虧損,也絕不會賣片庫。這是一個原則問題!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就是這個意思!

由此可見,當德寶、金公主賣片庫的時候,他們已經徹底放棄。後來嘉禾把片庫賣掉的時候,鄒老闆雖然人還在,但作為電影人,他已經over了。果不其然,後來嘉禾就被內地的橙天收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反而像龍五哥,他一直就血未冷。他的中國星無論外界怎麼變幻,一直就在堅持,一直在保留著自己的片庫。

熬到了幾十年後,由於內地電視臺的發展,還有網路版權的興起,憑藉著自己的片庫,每年都能收入好幾百萬。居然還能活的挺不錯。

但不管怎麼說,既然有入手片庫的機會,李緣又怎麼會放過呢?

別人可能還不知道,李緣又怎麼會不知道版權的價值?等到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稀缺資源!

“力叔,那就聯絡一下,德寶和金公主我都要!”

“啊?”驚訝過後,任力連忙提醒道,“緣少,這兩家公司沒什麼不同。他們都是空殼,唯一值點錢的就是廠牌名。買其中的一家就得。”

李緣笑著搖搖頭:“一家哪有兩家有面子?院線還是三足鼎立,現在就是三分天下、我取其二。呵呵。”

任力無語的搖搖頭。還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位緣少和三小姐都是一副脾氣,為了面子什麼都不顧,根本不把錢當做錢。

“還有力叔,讓潘老闆和雷老闆給個誠意價,我們就不討價還價了。合適的話,我們馬上簽約。還可以答應他們。新公司會保留德寶、金公主和新藝城工作室的廠牌名。還會在公司歷史上,註明他們是創辦人。如果願意的話,還可以給個榮譽主席等名譽頭銜。”李緣生怕夜長夢多。

對於李緣的這個吩咐,任力還是比較欣賞。這個內地小子並沒有被金錢迷花了眼睛。無論是潘迪生,還是雷氏家族,他們都是屬於那種比較老派的生意人,一般不會胡亂開價的。

而且討價還價能節省多少錢?還不如留著這份人情在,為三小姐拓展人脈。畢竟潘迪生和雷氏家族都是香港商圈的大老之一。

“還有。”李緣指了指下面的那些公司,“這些公司如果有片庫的話,我們同樣可以用合適的價格收購。”

任力略微有些明白了:“緣少,你看中的是片庫裡的版權?”

“我喜歡收藏這些。”李緣並沒有多解釋。解釋了別人也不會相信,而且還會人為的炒高價格。

任力笑著搖搖頭,這些年輕人還真會玩。對於這些少爺們的癖好,他根本就沒什麼懷疑。黃家還有一個二少爺喜歡玩搖滾呢。

反正這也不是什麼不良嗜好,無非收藏的東西小眾了些:“緣少,我會給你們辦妥。你就等著好消息吧!”

“……”

……

任力出馬,確實一路順利。很快就達成口頭協議:德寶以688萬港元賣給了李緣,而金公主的價格就是1680萬港元。香港的價格不是6,就是8,比較喜歡討個好口彩。

對於其他的那些榮譽頭銜,無論是潘迪生,還是雷氏家族,他們都很客氣的婉拒。甚至雷氏家族拿到那筆錢後,還把版權費分給了新藝城的那些人。做事做的相當漂亮。但也能看出,他們徹底的與娛樂圈隔絕關係的決心。

不過另一方面,他們同樣愉快的接受了邀請。等黃嬌嬌回到香港後,願意見見這位嶄露頭角的晚輩。至於某個小跟班?任力根本就沒有提,潘、雷等人也不會關心。

除此之外,同樣購買了不少其他小公司的片庫。有的就是單獨收購片庫,有的就索性連空殼公司一起打包。

最終一共收購到211部電影的版權。有的是全版權,有的是香港本地版權,有的是優先版權,有的是合作版權……,具體情況相當複雜。

但有一點,所有的內地版權都在李緣手中,所有的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版權……?這還用說嗎?其他人還沒有這種概念,也不會有人過來購買。

最後一計算,為了建立這個片庫,差不多花費了3100萬港元,還有100萬港元的交易費用。

至於這個電影公司的新名字,李緣就暫定為元宇宙電影公司,借用了未來網際網路的一個時髦名字。既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也點出了自己程式猿的身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再次等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