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腳踏車和三輪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沒有鞭炮、沒有舞獅、沒有花籃、沒有儀式……

等到營業的時間,YS(非洲)就準點開門迎客。異國的新公司開業,就是那麼的樸實無華。然後……幾個墨鏡、沙灘褲、拖鞋的黑漢子,帶著一股濃濃的嘻哈風,走入門內……

“哈登,怎麼又是你?”李緣無奈的抬了抬眼皮。最近這幾天,這位老兄天天過來混吃混喝。

“李,這幾個都是我朋友。我是為你介紹生意。”

“那就多謝了。”李緣懶得搭理這個痞貨。他就用眼神示意,讓那位名叫露西娜的領班負責接待其他客人。按照公司的制度,每筆業務都會有提成,作為那些員工的獎金。

哈登根本不理會李緣的態度,他湊到身旁:“李,你這種就不是做生意的態度。你應該把我們顧客當作上帝。”

“然後呢?你特麼的用羊來付賬?晚上又被你吃了?”

“這不能怪我。你這裡的好東西實在是太多,我特麼的都想要,你說該怎麼辦?”

“呵呵。”

從某方面說,其實李緣就是在開掛。

如果是某個普通商人,他想要開拓一個新市場,一般投入並不會很大,最多就是帶著少量商品試試水。

比如說,等到幾十年後,那些滿世界亂竄的國內商人,他們一般會發過去一、兩個集裝箱。如果能開啟市場,那就追加投入;如果失敗的話,最多損失一、兩個集裝箱的貨物。

可就算這樣,在其他國家老百姓眼裡,國內商人真特麼的壕。你們試水都要用“集裝箱”做計量單位嗎?

然而李緣就不同。他很熟悉索基爾的社會環境和營商環境,再加上對他盲目信任的夥伴和小豬妹子,一上來就來了一個梭哈。直接就帶齊了幾百萬的貨物。

而且他選擇的商品同樣很有特色。除了以化妝品和日化產品為主,其他清一色都是十年之前,也就是八十年代初,國內鄉村供銷社熱門的那些商品。

你也別說,這恰好歪打正著。

由於維拉共和國是個幾乎完全開放的自由市場,歐美那些高階商品其實是不缺的。最多需求不旺盛,價格相當昂貴。但只要出得起錢,還是能很方便的購買到。

反而是這些低檔商品,歐美發達國家自己都沒有了啊?

另外還有個外因。

本來這些低檔商品,基本上都來自南非。在日不落帝國瓦解後,南非一直想要接收日不落在非洲大陸的遺產。所以影響力是相當巨大的。尤其在撒哈拉以南地區,也只有南非具有很成熟的工業體系,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便捷性,南非商品幾乎霸佔了這裡的市場。

但由於臭名昭著的種族隔離政策,全世界都對南非進行了嚴厲制裁。尤其是非洲那些國家,你們南非都在歧視我們了,我們還給你看好臉色嗎?

所以說,南非的低檔商品一斷檔,立刻就有了個巨大的市場缺口。

就在這時候,某個掛逼閃亮登場了……

“李,我購買那些東西,那是借給我部落裡人用的。唉!誰讓我是他們偉大的酋長?”

李緣斜了斜眼:“哈登,那就是你坑我的原因嗎?”

“哈哈,兄弟,別計較這些。部落裡花錢,憑什麼要我這個酋長支付?可他們真的拿不出那麼多的錢。對了,李,你這裡缺不缺保安?我可以從部落裡為你介紹幾個人。他們都是勇士,正好能抵消那筆貨款。”

“哈哈,哈登,你販賣羊還不夠,現在開始販賣人口了嗎?”

哈登翻了個白眼:“你根本不知道,我們這裡的人都盼著被販賣呢。最好能販賣到歐美國家。就這樣,那就說定了啊?哈哈。”

“誒,什麼說定了啊?”

“哈哈。咦?李,你這裡怎麼會有這麼醜陋的腳踏車?這誰會要?”哈登突然發現了一輛二八大槓。這次帶來的商品中,李緣同樣採購了50輛二八大槓和5輛三輪車。這些東西當然是散件,這幾天才剛剛裝配出幾輛。

李緣用那種看土包子的目光,看著哈登冷笑:“99美元,概不賒欠!”

“99美元?你以為我沒看到過腳踏車?它們比這個漂亮多了。”

“你懂個屁!”李緣笑罵,“這叫做重磅腳踏車。你以為這是健身用的娘娘腔腳踏車?知道瑞士的山地腳踏車部隊嗎?他們用的就是同樣的重磅腳踏車,沒有500美元一輛都打不下來。用的都是同樣的錳鋼!不多說了,就讓你見識一下。喜子,騎著腳踏車表演幾圈……”

“……”

嘻嘻哈哈中,張喜就騎著那輛二八大槓,來到店鋪外的停車場上表演。

在這個年代,農村人騎腳踏車,他們幾乎個個都有絕活。無論什麼長短輕重的奇怪東西,他們都能綁好了騎給你看。甚至還有騎著一口棺材的。你敢信?

看到張喜的精彩表演,哈登他們早已經驚訝的合不攏嘴。露西娜他們更是連連鼓掌喝彩。連路旁都吸引到了不少路人,發出了陣陣尖叫……

表演終於結束,哈登和他的小夥伴們依然是興奮不已:“李,他是雜技演員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哈登,作為一名偉大的酋長,你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到腳踏車的作用上!明白能運輸多少貨物了嗎?99美元還貴不貴?如果你想購買的話,這些捆綁用的鬆緊繩可以送給你。”

“……”

可還沒等哈登說話,他身後突然出現了四個白人:“抱歉打斷一下,這種車你們怎麼賣?”

李緣向那個方向看了一眼,原來是那輛三輪車:“399美元。”

“這麼便宜?那我們就買四輛。不過我們有個要求,需要沒有拆箱過的,我們要帶回到國內。”

(⊙?⊙)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抱歉,能否介紹一下原因?你們為什麼要買這種車?”

“我們在法國都有花園。修剪草坪的時候,騎著這種車就能省力許多。我們國內根本就看不到這種車。”

“你們從法國來的。”

“對。我們都是工程師,到這裡是為了招標電廠。”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再次等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