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誰說兵力不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太祖朱元璋立國的時候,就把朝鮮列為不徵之國,在來,歷史上從隋煬帝伐高句麗開始,那個小小的地方總是耗費了太多的人口和資源,每次征伐之後,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動亂生在中國。

小小的朝鮮,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禍亂之源,所以定下了這個規矩,而且朝鮮的小朝廷對於明朝的確是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忤逆的地方,也讓人提不起征伐的興趣。

說起來,鎮江堡是遼鎮邊牆的起點,這邊牆除了防備韃子的侵擾,還有一重意義,就是針對朝鮮,曾經在弘治皇帝的時候,朝鮮使臣在朝廷上提出,每年朝貢的路線都是從鎮江堡走寬甸,然後在山海關入京。對於中心城市是在漢城的他們來說,確實是很麻煩的道路,能不能請大明的朝廷允許,改走海路,由仁川出到達天津衛,這樣可就是方便了許多。

當時朝廷的大臣都對這件事情覺得無所謂,還有朝鮮裔文臣準備拿出地圖改路了,這時候,兵部侍郎某人出來說道,當日太祖皇帝定下這個路線,一路上要經過十幾個大的衛所兵鎮,這其中必然是有深意,或者是震懾或者是防備。

這個話說出來之後,就沒有什麼人再說改路的提議了,這也是說明明朝對於朝鮮一直是心存戒備,但是因為就是鄰國,對於朝鮮可以被稱作是玩笑的軍隊又是不屑一顧,同時又因為歷史上的各種例子擺在那裡,對朝鮮有一種恐懼和神秘感。

各種複雜的觀感交織在一起,讓明軍的將領一聽說要對朝鮮動兵,心裡面就極為的彆扭。丘峰心想華州地勢頭這麼好,萬一牽扯上去,土崩瓦解。到時候豈不是倒黴,丘峰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裡面已經是打算的明白,如果華州真有這個想法,就一定要勸諫停止,沒有想到這句話問出來之後。

在馬上觀看冰面上民壯忙碌地劉十三禁不住一愣,扭頭問道:

你說什麼

丘峰的心裡面打了個突,心想莫非自己這句貿然的問話讓劉十三生氣了,不過這件事情確實是大事。事關生死存亡,他丘峰已經是把自己綁到了華州這個戰車上面。如果戰車稍有傾覆,那自己就要粉身碎骨了,也顧不得對方到底是高興與否,硬著頭皮又是開口說道:

劉將軍。我看兵力調動,民壯工作,而且是在這鎮江堡,目標也只能是朝鮮了,劉將軍,我丘峰也知道這話不該說。可是這朝鮮乃是不詳之地。不能打啊我華州兵威正盛。何苦在這個彈丸之地

他面露誠懇之色,言辭急切的在那裡分說。卻沒有想到劉十三從剛才的一愣慢慢的變成了愕然,然後愕然的呆在那裡,過了半天這種呆滯變成了大笑,兩個人在寒冷的天氣出門,人馬都是冷的夠嗆。

在馬上也不願意多說什麼,不過這個時候卻爆出來大笑,倒是讓丘峰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那裡說錯了,劉十三好不容易止住了笑聲,喘了幾口氣穩定了心神,開口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丘你可真行,說什麼要打朝鮮。

丘峰被劉十三笑地已經是有些怒氣,心想如此把兵戈大事看成兒戲,將來還能有什麼前途,卻沒有想到劉十三在那裡笑了一會,稍微控控馬匹,離著丘峰近面了一些,伸出手來拍拍丘峰的肩膀。

劉十三地年紀要比丘峰小不少,雖然是職司遠遠的大於丘峰,雙方也就是保持這種公務上的禮節,因為年齡的差異,雙方很少做這樣地動作,此時劉十三拍他的肩膀,顯然是覺得這個丘峰雖然是降將,可說話做事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朝鮮這個地方那裡還用打,早就是咱們的地盤

聽到這句話,丘峰當時就是張大了嘴,不知道說什麼是好,對這些明軍降將來說,華州的概念就是邊牆以北的那些墾殖莊園,雖然聽華州軍總是說華州北府,聽著頗為的彆扭,以為是自己劃地稱王,關外這麼大地地方也是搞出北府來,彈丸之地地大小,卻沒有想到朝鮮已經是他們地地盤。

可這邊牆之外和朝鮮半島,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地方,何時被打下來地,莫非是許久之前,朝鮮就已經是屬於華州了,可這麼遠,雙方怎麼溝通聯絡,難道是從天上飛過去不成,一想這麼大的兩股勢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卻沒有被自己覺,真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劉十三笑完之後,卻也是拍拍自己的額頭,開口說道:

這倒也是咱們的疏忽了,華州的由來和規模,都不和你們詳細解說。

說到這裡,劉十三也是有些自失的笑笑,繼續說道:

這朝鮮在五年前就已經不在了,邊牆之外那是華州北府,華州中樞就是原來朝鮮的漢城

說起華州如何從一隻幾百人的小隊伍到現在的規模,每個華州的將領都是願意談論,和跟不知道底細的人介紹,那種炫耀的感覺,和自己參與其中的成就感,不管做什麼事情也是比不了的。

在那裡聽著的丘峰好像是在聽天方夜譚一般,種種事情是那麼的匪夷所思,原來在海上還有如此廣闊的天地,乘船可以從朝鮮直到邊牆之外,在北地千里之外,還有如此廣闊的土地和沒有聽說過的國家。

江邊的工作已經是安排了下去,劉十三領著丘峰早就是視察完畢,劉十三越說越是興高采烈,丘峰也是願意聽,兩個人索性是來到了臨時搭建的木屋之中,木屋之中有火盆和酒食,在裡面可是比外面暖和舒服許多,兩個人還有兩個華州軍的團走了進去,繼續你一言一語的說著華州的情況。

突然間,火盆的火苗有些不正常的抖動,接著一些細碎的灰塵從房梁上掉了下來,木屋開始有輕微的震動,能聽到遠處轟隆隆的聲音,丘峰覺得有些不對,伸手在身邊摸了刀出來,剛要衝出去,被邊上的劉十三一把拉住,滿臉都是輕鬆的神色,開口笑著說道:

不要慌張,這個地界怎麼會有其他家的兵馬

說完之後,幾個人施施然的走了出門,江面上的忙碌已經是差不多停止了,寒冬臘月,鴨綠江已經是被凍的極為嚴實,上面完全是可以行走人馬,不過丁壯們按照安排,把許多大木劈開,然後釘成大木伐,這些木材上都是不停的澆水,凍得很硬,然後木筏和木筏再用大木子釘在一起。

岸邊早就是把從前的官道清理乾淨,在某些坑坑窪窪的地方,因為土地僵硬,無法填土,直接是用碎木填充進去。

開始的時候,丘峰還以為這是為了華州軍向朝鮮進軍的準備,此時看來卻不是了,他們幾個人一出木屋,就朝著出轟隆聲音的地方看去,原本是雪白一片的地方,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大批的人馬。

有整隊的士兵,有大批的騎兵,還有馬車輜重,正在整齊的朝著這邊過來,轟隆隆的低沉聲音還有地面的震顫,就是這支兵馬的行動時候出的聲音,可見這支軍隊的規模有多大。

到達江邊之後,曾經用大炮做過實驗,重炮轟擊的冰面,最多只是有些小破損,根本不會崩塌,已經是凍的結實了。

不過大軍行進,又是在江面之上,可不敢有什麼僥倖的心裡,所以在江面上用大木排又是加上了一層,並且用鐵鏈相連,就是怕因為火炮和輜重壓壞了冰面,這其實是萬全的想法,此時的冰面堅固無比,幾百年後的坦克都能開過,不要說是這個年代的火炮。

對面的軍隊在江邊站定之後,就開始分批的開拔過江,這時候就只能是便步,而不能是齊步前進了,要不然震動過大,很容易生危險。士兵過河誰先誰後,自然是有軍官分配調派。

幾名騎士率先出列,透過江面的木橋朝著這邊奔了過來,劉十三一幹人在馬上,身邊早就有人豎起了大旗作為標誌,劉十三看著大軍正在準備過江,語氣中帶著自豪和丘峰說道:

我聽遼鎮之中,都說華州兵力不足,地盤狹小,怕是成不得大器,今真是笑話,這有兵馬七萬,夷州南洋還有強兵未動。

正說話間,江那邊過來的人已經是到了跟前,馬上的幾名騎士,齊齊的翻身下馬,對著劉十三施禮道:

華州本軍六萬,今日渡江,請定北將軍查點

劉十三莊重的在馬上換了一禮,隨即肅然的說道:

楊總團練使辛苦,請整頓渡江兵馬,從西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特別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