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歷史的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獵獲得的收入不如去販運山裡的特色貨物和漢人交換所以女真人做中介商人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和深山老林中的那些生女真通古斯部落裡面的人好歹也算是同族有交流的可能。

他們拿著中原的各種物資去山中換取這些突然值錢起來的物資女真的各個部落不知道為什麼往年只能說是尋常貨物的一些乾貨和菌類今年為什麼漲價有些勢力大的部落為了獨佔這一塊利潤索性是自己派出族人裡面的戰士直接就是霸佔了那些野女真的獵場把他們朝著更北面驅趕。

自己獲得資源之後直接和商人們做生意這樣利潤大大的增加而且因為需求的擴大儘管女真人們用盡心思和方法的擴大產量可是價錢還是逐漸的上漲因為這樣高昂的價錢就連朝鮮的一些出產都開始運送到這裡來交易了。

在原材料上面的錢花的多賺來的利潤自然就是少但是在關內開設飯店和酒樓若是沒有熊掌之類的山珍直接就會被人看成是沒有檔次就和現代的酒店若是沒有海鮮談不到檔次一樣沒有這個東西不行可是用了這個東西又賺不到什麼錢。明朝的這些商人們開始有些怨氣了。

有一個穩定而且價錢合適的貨源地變成了各家酒樓老闆的共識京師十二樓背後能扯上關係的官員和貴族數量頗為不小既然有這樣的共識立刻是有些人付諸了行動。關外的衛所和移民大多是關內的罪犯和無路可走的人向來是是民風強悍。所以關外遼寧的各個衛所向來都是以驍勇善戰著稱。

當即有人帶了大批的銀子和許諾鼓動遼民中的膽大勇悍之徒向著關外墾殖這一段時間那些山貨的交易帶來的滾滾銀錢大家都是看在眼裡自然是眼饞的要命可是這些東西都是被外面的那些野人把持著自己最多也就是跟著賺賺跑腿的銀子真要是動手去搶朝廷有句話叫做嚴禁挑起邊釁即便是邊將貿然出戰或者造成是非都要處罰的更不用說夾著尾巴做人的邊民了。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會有商人來組織去北面賺錢商人在關外的衛所向來是待宰的羔羊被邊軍邊將任意的勒索搞不好還要丟了性命自然也叫人不放心可這些年過來的商人們比起官府的官員來更像是官員的派頭那些平日裡面囂張跋扈的將官們看到這些商人都是滿臉的賠笑討好的神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更加令人吃驚的是在關外就好像是土皇帝的監軍太監也在某幾次好像是哈叭狗一樣的跟在那些商人們的身後討好。

雖然這些邊民不理解為什麼不過這些酒樓派來採買的商人往往就是京師某大員家中的家丁或者是親信這麼有油水的事情自然要讓信得過的人來辦這些人雖然沒有什麼品級可他們一句話往往對於在邊地的軍官來說就可以決定生死前程。寧晉衛的指揮使某日喝多了酒在街上鞭打了一名保定府的商人時間沒有過多久就有兵部和都督府的文書下來把他免職而且追究他盤剝衛所軍民的罪過。

事後才知道這個商人的背後乃是京城某位侯爺府上的至於那些連監軍太監都是客客氣氣對待的商人背景大多都是二十四衙門的大太監的背景像是御膳房御馬監甚至是司禮監的地方的可不是一個小小的監軍太監能夠得罪的。

商人的這種勢力更是給這些邊民們偌大的信心關外土地千里本就是地廣人稀的所在邊民們拿著開拔的糧草和銀錢紛紛成群結隊的出到各個適合狩獵和採集的地方移民墾殖。

女真人久住苦寒之地一向是火爆善戰的脾氣不過現在還屬於是一團散沙行政的組成還是部落和部落而且這些部落之間也有頗為不小的矛盾況且東北的未開的地區實在是太大了。

即便是他們想要組織漢人們的墾殖也是有心無力而且這些墾殖的邊民幾乎是一離開邊關的哨卡馬上就有人過來散兵器和裝備還有些人十分巧合的半路加入這些人往往都是衛所裡面的軍人出身。

一個墾殖團往往是幾百號人雖然裡面也有老弱但是正當年的男丁也是不少而且裝備精良上路之後往往是幾個墾殖團前後呼應稍有風吹草動就是大車圍成一圈男人們拿著利刃嚴陣以待。

殖和現下關內的逃荒大不相同那是為了生計現在關是為了賺錢女真的部落雖然也有些不是漁獵不是貿易專門做土匪的。可是對方這麼大的規模壓根吃不下去啊。

而且根據後世所謂的一些筆記記載隱隱約約的透露了這些墾殖團的手腳並不乾淨有所謂蠻夷赤子不識人心兇險皆被無良之徒屠戮的話語當然這句話是一貫的自虐文人的腔調後世為人唾罵的反省派的某人文章。

在官方的邸報和正史的文字記載中墾殖團的人在一路上當真是好評不斷路過的各個女真聚居地都是十分踴躍的借錢借糧借人從來不用歸還而且還有女真部落甘服王化攜家帶口的跟隨即便是路上艱苦死傷無數依然是跟隨。

在深山中的女真部落那一段時間接納了許多從外面逃進來的同胞紛紛都是說道:惡魔來了。

附帶說一句這段歷史在近代的研究人員中有個名字血色之路。

女真烏拉部是現在關外勢力最大的部落他們整個部落將近五千多人大多是從事貿易致富這些年愈的水漲船高手中也有上千名能衝能打的族兵眼看著日子越來越好過的時候。

卻看到從來不願意輕出邊塞的遼境邊民紛紛組成墾殖團進入白山黑水之中那些關內的大商家則是一反開始拼命抬價收購的勢頭開始冷淡了起來後來烏拉部才是打聽出來了門道。

現在這些商人們都是直接在關外的墾殖團那裡交易或者是在墾殖團那裡收購或者是和野女真那些部落交易烏拉部的長老和族長一番合計都覺得要是這麼下去恐怕自己的部落就是覆滅在即了。

女真部落還沒有老奴努爾哈赤的時候那麼強大他們面對十幾萬人的明朝遼軍也是不敢去做些什麼勾當不過既然是進入關外的三不管地帶就不要怪他們心狠手辣了搞掉些勢力小的墾殖莊園殺雞儆猴。

墾殖商團們所在的地方是所謂的化外之地以往朝廷和軍隊對待住在這些地方的居民都是不聞不問所以一個百餘人的墾殖莊園被女真部落屠戮一空之後其他的墾殖莊園都是在觀望若有風吹草動立刻逃回衛所。

一向是遲鈍的遼寧各衛反應的極為迅向來以貪財為本業壓根不理軍務的監軍太監頓時火冒三丈說什麼我天朝子民豈容蠻夷屠戮在監軍公公的關懷下關內商團的督促下面遼邊各衛紛紛出兵追擊女真匪寇。

從來都是被拖欠餉銀的邊軍這次得到了商團們的犒賞而且還得到了將官們的許諾關外擄掠所得盡歸自身。當然也有嚴令臨陣脫逃力斬不赦全家為奴。而且還有退伍之後得關外田地二百畝授牛馬糧秣等等重賞。

此時的明軍還是極有戰鬥力而且比起關外的女真人來說他們畢竟是職業的軍人而且一衛所出兩千兵遼邊共有幾十個衛所雖然出兵的並不多不過也有兩萬人的規模而現在最大的烏拉部能上戰場的也不過是一千五白人罷了。

加上此次的戰鬥一方面是軍法森嚴一方面是重金懸賞當真是人人奮進不肯落後。

關內江北江南的酒樓之上豪商官宦心安理得的享用來自白山黑水的山珍美味價格還是那麼昂貴只不過他們不知道在現在每道珍饈之中店家所賺的銀子利潤已經是大幅度的上漲了。

原因無他關外的廣袤富饒的土地上已經全部是各個商家控制的墾殖莊園這些莊園開拔的時候所花費的銀錢裝備都是商人們提供事後算帳結算這辛苦開拓的莊園竟然都是為別人做了嫁衣裳。

到了這個時候食材固然是帶來了收入可是關外那些莊園所產生的利潤已經是遠遠的過了食物莊園開的大量肥沃的黑土地各種豐饒的出產更妙的是這些莊園的主要勞動力居然還是女真奴隸幾乎沒有什麼人力成本。

當然真正確定這種局勢之後已經是距離惠風樓開辦過去了十五年後世很多有良心的青年歷史學家紛紛的撰文批判道:

每一隻熊掌中都浸透了女真人民的鮮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特別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