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鹽漲 糧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年十一月十五日匪徒夜入登州福山縣圍攻鹽課從登州營馬隊雖然及時救援不過防備不慎被殘匪射死周宇。馬隊千總楊石頭救援不力罰俸三月鹽場重地不可一日出缺今有登州監生趙某恭謹純良可為鹽課從事掌管福山鹽場。

災荒之年朝廷籌集糧草有一個方法就是捐若干的糧草就可以得到監生的名份還有一種是糧草給到一定的數量朝廷就可以給你修建牌坊。這種監生雖然是一個名譽的功名但是畢竟有了做官的權利。

江峰給登州知府送了三百兩銀子又朝著上面打點了一番就給趙秀才弄到了這個監生的名份當時大家都以為是江峰一時高興沒有想到卻在這個時候用上了。

事情還沒有完福山鹽場裡面曬鹽煎鹽的鹽工開始自的去衙門擊鼓鳴冤福山知縣收到了某人送的銀子和秉公辦理的紙條後人突然是勤勉了起來在大堂上仔細的糾察案情。

周宇的護衛們都是因為匪徒圍攻有人舉報說是內外勾結都被暫時的關押待審這次也被提審。那些護衛們本身就是亡命之徒為多各種文書案件都是在衙門裡面留有存證。一查查出來若干的大案和重犯。

那邊的鹽工上告周宇什麼販運私鹽貪墨草菅人命勾結海寇種種的罪名都是被掀了出來加上蓄養大批的亡命之徒這種罪行當真是有前段時間青州衡王世子案的意思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是大皺眉頭心想這樣的事情還是儘快按住免得牽扯太多又是招惹麻煩。

所以周家家眷在返鄉的途中遭遇土匪全家人口都是被殺戮殆盡的時候上下都是松了一口氣心想這件事情就算是這麼了結了也算是幸事少了許多的麻煩。

小小的鹽課從事居然有將近十萬兩的身家真是手黑啊。

在登州府城的議事廳裡面只有江峰張亮還有劉十二坐在那裡江峰在那裡嘿嘿的笑著邊上的張亮也是一副貪財的模樣。在邊上的劉十二看著兩個人一副貪財的模樣可是心裡面絲毫不敢有一點輕視之心。

面前這兩個年紀並不他大太多的年輕人心思狠辣手段的高並不是次於他所自矜的智謀。張亮在那裡笑著問道:

按照師傅的吩咐分了六千兩給陳聾子他手裡才是六七百人馬都是草包一樣師傅用不用我領著馬隊出去現在還能趕上保證把這些東西吃回來。

聽到這個話江峰抬起腳就是踹了過去笑罵道:

不要在這裡胡說八道明天你去千戶所一次把打造得兵器挑選出來一批給陳聾子送過去檢查一下不要帶著印記千萬不要馬虎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亮和江峰師徒幾年的情分自然是明白什麼話開玩笑什麼話是正經事在那裡一躬身答應了下來江峰沉吟了一下看著桌子上的八萬兩銀票劉十二在邊上好像是知道江峰在想什麼一樣開口微笑著說道:

大人八萬兩若是買糧食最多也就七萬石比常平倉那裡還有不小的缺口既然這個鹽場已經是拿了下來不如把這八萬兩換成鹽引到時候混雜著私鹽出去自然是合算。

販賣私鹽雖然是在護送的時候刀光劍影但是其他的交易方面頗為的精細可不是江峰這種穿越來的人能夠操作的了江峰有時候也是琢磨劉十二腿腳也不方便居然遊歷天下求學。

這個還不說而且所學的都和儒學什麼無關大都是陰晦權謀之術真是不知道劉十二心裡到底是如何想的江峰隱約覺得對方可能是大概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並且也願意幫忙江峰在這個方面成長壯大。

不過這樣的事情彼此心照不宣就是了。

華夏中國自漢武以來就是鹽鐵專賣大明沿襲蒙元的常例下鹽引不過鹽引有限販賣私鹽的法子就是交一斤鹽引鹽實際卻帶著三斤私鹽個別膽子大的帶著帶著五斤六斤這已經是潑天的暴利了。

這樣的話鹽運使衙門按照各個鹽場產量定下的鹽引往往沒有什麼權威的作用各地的鹽場紛紛是把一當十各位鹽商給邊關運送一次糧食之後。所取得的鹽引幾千斤幾千斤的鹽引往往可以換出二三萬斤的私鹽

的把式簡單而且賺錢方便。

不過內地朝著邊關輸送糧食畢竟是麻煩久而久之也有了應對的法子邊關省份的商人在交接的地方收取鹽商們的銀子直接換給鹽引他們用銀子去購買糧食這樣的話鹽商和糧商都是節省了手續。

鹽商們神通廣大每個人能去買鹽這在官方江湖黑白兩道上都是頗有手眼的角色當然若是沒有這個本事恐怕是連褲子都要賠個乾淨了。

煙臺福山鹽場的周宇被殺各路人馬準備把自家人推上去的時候不聲不響的出來一個趙監生頂了鹽課從事的位置一查背景好傢伙原來是布政使劉大人的關係而且隱隱約約跟登州左衛的江峰指揮使走的特別近。

一時間有些想法的各方面人都是偃旗息鼓山東還有其他的鹽場大家現在都不在你福山買鹽守著金山餓死你。

不過嘉靖七年的十一月之後山東河南販賣私鹽的市場環境一下子惡化起來先是幾條大的商路都開始有膽大包天的響馬出現了。從前鹽護送私鹽往往也是一二百個護衛保鏢跟著。

山寨綠林就算是能吃掉這一二百人也要想到隨後到來的勢力龐大的鹽商的報復而且就算是吃下了鹽車怎麼出手這個東西還是成批次之後才有利潤。所以鹽商每次也是給強人們送上些買路的費用大家高興。

可是突然冒出這幫強人也沒有什麼地盤的觀念向來是朝著大的商隊下手護送私鹽的護衛雖然是強悍但是在對方的騎兵利刃之下那有什麼反抗的餘地。

強人們每次搶劫了鹽車之後總是找個地方把鹽銷燬掉傾倒在偏僻汙穢之處鹽即便是找到也根本無法食用了。

在登州和萊州附近的私鹽販子們遇到的都是一百人為一隊的騎馬強人來去如風稍微往南一些濟南府和兗州府附近則遇到的是五六百人的大匪幫雖然是戰鬥力一般可也是兇狠而且有人數的優勢。

雖然說是私鹽運送需要隱密可是走的也就是那幾條路有的甚至還是官道這麼雞飛狗跳的一攪和加上那些匪徒十分詭異的對於私鹽運送的道路極為熟悉朝外運送的鹽竟然是降到了平時的一成。

既然6上有問題那就走海路鹽商們和海商們也有千絲萬縷的練習不過更加不能理解的是往日裡面很少出現在山東近海的倭寇居然也出現了或者說是自稱倭寇說的是閩語。

也有鹽商派出自己的手下聯絡綠林道上的朋友準備圍剿這些無法無天的匪徒。不過在一家摸清了不合規矩的同道的行跡並且埋伏好了準備動手的時候。那家山寨的匪卻認出來了面前一百名響馬或者說現了某些痕跡。

立刻回到山寨斬殺了鹽商的手下閉門不出幾天後綠林山寨們都是噤若寒蟬鹽商們也是察覺了什麼想要反應卻正好趕上了山東上下開始了糾察私鹽嚴辦鹽梟的布政使劉順義正辭嚴山東的錦衣千戶和各路衙役都是積極配合雖然說是面子活有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也是紛亂不堪。

鹽價開始慢慢的上漲了原本是山東鹽商供貨範圍的山西河南開始有其他地方的鹽商出現所有的鹽商終於明白再這麼下去等待他們的就是破產了再過十天就算是沒有盜匪他們也會賠死。

距離劉順所說的兩個月期限還有十二天的時候濟南府山東布政使劉府在偏廳裡面正有一場小宴只有劉順和一名大腹便便的商人明朝士農工商商地位最賤但是這個商人卻泰然自若的和劉順這個掌管山東民政的大員推杯換盞。

喝過幾巡之後那個商人笑容可掬的從懷中拿出一張文書來慢慢開口說道:

劉大人常平倉二十五萬石糧食委託我通田糧行遍山東各地賑濟災民因為朝廷賑濟的糧食來到所以也該重新返入官倉了不過各地的調撥也是麻煩些草民這裡已經已經是寫了文書在一月之內所有官糧必定返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特別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