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天下當繼續爭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多爾袞說完後就又咳嗽了起來。

滿清在淮安的大敗的確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打擊。

寧完我則因此問著多爾袞:“主子,要不,奴才親自去安排人殺了這朱由檢!此人不除,終究是我大清之患!”

多爾袞瞅了寧完我一眼,他雖然不太相信靠刺殺的手段能除掉朱由檢,但他也希望寧完我能夠透過刺殺的手段除掉朱由檢。

所以,多爾袞沒有駁回寧完我的提議,只道:“這朱由檢能有今日之勝,或許不止他一人功勞,可能其背後還有高人,所以若能殺掉,當將朱由檢身邊之周遇吉、蔣德璟等皆殺掉,盡全力去辦,此事若成,本王必封你為侯!”

寧完我聽多爾袞這麼說,忙激動地跪在了多爾袞面前:“奴才定不會辜負主子期望!”

接著。

寧完我便離開了多爾袞這裡,在將一系列打探敵情的事務交給李率泰後就開始準備起身南下。

而多爾袞這裡則依舊在沉思著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勢。

多爾袞因此想到了范文程。

因為多爾袞一直很清楚,最先認為自己大清當一統天下,取明而代之的正是范文程。

而自己大清的諸漢臣中,最有謀略者也當屬范文程。

於是。

多爾袞立即讓人去請范文程來見他。

而此時。

范文程正在自己府裡接見洪承疇。

兩人現在皆貴為滿清的大學士,算是漢臣裡地位最高的一批。

不過,兩人現在都只著布衣坐在一起垂釣,而沒有穿他們的大清一品官服,連辮子也只掩藏在了斗笠之下。

“承疇,魚上鉤了!”

范文程見洪承疇的魚線被湖裡的魚不停地拽著,也就忙提醒了一句。

正出神的洪承疇“哦”了一聲,然後才急急忙忙地把魚線扯了出來,只見一條小魚掛在自己的魚鉤上,擺動著自己的尾巴。

不過,洪承疇對此倒也沒有多麼喜悅,只默然地取下魚來。

而范文程也沒有說話,兩眼悵然地看向了對岸。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范文程才主動問了一句:“承疇可已知道南方的事?”

洪承疇有些不想回答范文程,所以也就繼續緘默起來。

而范文程主動說了起來:“雖然我並不支援攝政王在朱由檢於河南擊退豫親王後依舊讓英親王與豫親王攻伐明國,但我也沒想到我大清會敗的如此慘,我們終究還是小瞧了他朱由檢!”

洪承疇這時候倒也沒忍住說了起來:“我在朱由檢身邊為臣也有十餘載,此人刻薄寡恩,雖為勤政之君,但不是英明之主,如今卻如此厲害,說實話,洪某實在是感到意外,以洪某看來,他背後或有高人指點。”

“是啊,若無高人指點,怎麼會說出我等皆是漢奸,只有個人功業之念,而無民族興亡之思。”

范文程最耿耿於懷的就是朱由檢將他宣揚為天下第一漢奸,並將他同秦儈類比,也鑄跪像於各處,由天下漢人踐踏,所以,范文程此時依舊忍不住說起此事來,當然,他也擔憂,他會因為朱由檢而遺臭萬年。

洪承疇同范文程一樣對朱由檢說他們是漢奸的事感到不忿:“朱由檢所言不過謬論而已!他朱家所奪的不過是元廷江山,何來漢家一說,我洪承疇為他朱家戎馬半身,也算對得起他朱家,問心無愧!而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洪承疇有感於大清先帝之恩,不得以惜身以順天命,又怎算得上是漢家之賊,自古成王敗寇,等我大清統一了天下,這些謬論只會不攻自破!”

“承疇所言甚是,只要我大清統一了天下,又何懼他朱由檢一家之言。”

范文程也附和了一句,他不由得心裡暗暗發誓,將來如果大清統一了天下,定要將辱罵他的所有書籍碑文與他的跪像全部銷燬。

“但要統一天下何其容易,我大清雖兵強馬壯,但到底不習水性,南方的溝河股汊亦不利於我大清騎兵縱橫,而且我大清雖戰將如雲,但真正懂收服東南士紳人心的將才沒有幾人,如今想來,以後要統一天下,我大清需借重的還是漢人自己去取得自己的漢人江山。”

范文程說了起來。

而洪承疇則有些驚喜起來,看向范文程:“範公的意思是?”

范文程笑了笑說:“我打算向攝政王推薦你作為將來攻伐南明的統帥,不知承疇自己意下如何?”

洪承疇有些不自在地苦笑了起來:“承蒙範公看重,可洪某終究是漢人,如何能做兵馬統帥,但要說這伐明之事,範公不愧為我大清第一謀士,所見果然獨到,這關內不比關外,欲要一統天下,首先需得天下士紳之心,李自成不得士紳之心,故而雖得京師而不能取天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范文程也點頭笑了起來:“正是這話,承疇久在關內剿賊,又在明廷為官多年,自是更懂關內之事,這滅明之事,非承疇不可!請承疇放心,範某定在攝政王面前力薦你。”

“老爺!攝政王有請!”

正在這時候,范文程的僕人走了過來。

范文程聞聽是多爾袞叫他,自然只得別了洪承疇,往多爾袞這裡來。

多爾袞一見到范文程自然也是問關於明廷的事:“範先生想必也知道了我大軍於淮安大敗之事,本王悔不該當初不聽先生之言,而一意孤行讓阿濟格與多鐸等依舊伐明,如今釀成如此慘敗,皆乃本王之過也!”

范文程忙在多爾袞面前磕頭作揖:“還請王爺勿要責怪自己,此事有今日之結果非王爺之罪,乃奴才等考慮不周之過!奴才等未考慮到他朱由檢竟已早早做好了準備,如今之敗,皆因奴才等輕敵所致。”

“先生請起!此事怎能怪先生,不過,如今說這些事已晚,如今最重要的是接下來該如何處之,依先生之見,這天下當繼續爭乎?這殘明當滅乎?”

多爾袞親自扶起了范文程,詢問了起來。

雖然多爾袞內心並不願意只佔據中華半壁江山,也垂涎江南之富,但他今日早已風聞自己滿洲貴族內部許多人早已有了要與明廷劃江而治的想法,而不願勞師遠徵,去為爭奪江南損兵折將的想法。

許多滿洲貴族只想坐擁北方半壁江山享清福。

因為對於許多滿洲貴族而言,能擁有北方半壁江山已經夠了。

要知道,他們很多人都沒想過要入關,要不是多爾袞等一些有進取心的滿洲貴族只要爭奪天下,他們根本就不願意入關。

所以,多爾袞決定試探一下范文程的口風,看看范文程這些投降自己大清的漢臣是怎麼想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