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那哪兒敢呢?”老柴笑道:“或者算是在工美過了一手,張老你留一筆提成也可以。”

張老也不說死,對周至笑道:“還沒給你介紹,這位老柴,是我蜀都廣告界的大老闆,開著一家廣告公司……”

“文化,文化公司。”老柴開始掏兜摸名片:“柴榮斌,小周老師要是來蜀都遊玩,沒事兒的時候歡迎去我公司坐坐。”

“老柴也是文玩愛好者。”張老笑道:“給小費拉到坑裡來的,就有一毛病,買東西不喜歡透過我們工美和全國個大文物商店,喜歡自己在鬼市子上淘弄。”

“主要是為了鍛鍊,”老柴接過這話:“鍛鍊學識和眼力。”

張老也不管他:“這兩位也都是我們市民拍賣會的常客,老王是川師的退休教授,平日裡也喜歡寫寫畫畫;老李以前是工商局的,也退了,這兩位也喜歡去鬼市淘弄物件兒,然後送到市民拍賣會來鑑定參拍。”

“我也是以玩養玩。”既然張老開始正式介紹,周至便笑著站起來跟幾位見禮鞠躬,這是小孩兒見長者的禮數:“看來都是相同的路子,幾位老師以後多幫助。”

見識過漢玉辟邪四佩件和疑似唐大邑蜀窯白瓷荷葉撇口盤的幾人,現在哪裡還敢受周至的這個禮,文玩這個行當就是這樣,門檻低出口高,任何人都能進,但是眼力卻不是任何人都能有。

你不但要懂得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你還要懂得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具備深厚的學養底蘊。

漢玉辟邪四佩件和疑似唐大邑蜀窯白瓷荷葉撇口盤,不會白白地跑到周至的手裡去,玩了這麼久的文玩,老柴幾人當然知道這道理。

因此幾人也是跟著站了起來,和周至握手,以小友相稱。

“李伯伯,其實我爸也是工商局的,他在我們夾川縣工商局做局長。”周至對老李說道。

“是嗎?”老李笑道:“這還真是巧了,肘子你這是家學淵源吧?”

“也算是,不過不是來自我爸這邊,我是跟我媽那邊的長輩學的。”

張老見聊到這份兒上了,也不客氣了:“既然這樣,那我工美就先不參與了,算是提供場地做個見證,看你們先聊。”

“我有個建議啊。”周至道:“還是請張老給掌掌眼,定個價,要是幾位覺得合適呢,就儘管拿走,工美的手續費算一成,我來給,就從成交價裡出,怎麼樣?”

大家都誇周至仗義。

“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周至道:“請柴伯伯,李伯伯,王伯伯帶我去送仙橋鬼市子玩玩兒。”

“沒問題!”幾人都喜動顏色,老柴很開心:“我們也是這樣想的,送仙橋頭肥腸粉加鍋盔算我的!”

“那行,那我就一件一件給大夥兒說說如何斷的,再請張老指點,看我說得對不對。”

這其實就是授課了,現在這樣的課程收費其實挺高的,不過周至也沒當回事兒,就當自己在蜀都文玩行拉關系交朋友了。

東西才看到一半,費觀總算是回來了,見到周至非常高興:“剛剛在大廳裡見到舒意,就知道你來了,這是在幹嘛呢?”

聽張老將事情講了一遍,費觀笑罵:“老柴你這是佔我工美的大便宜啊!你別看肘子年紀小,他可是大能耐人!蜀大辜家門牆的內門小弟子,小小年紀已經寫專著了,啊對了,《川味趣談》老柴你不是推崇得很嗎?作者當面,還不趕緊納頭相拜?”

“啥意思?《川味趣談》和肘子他有什麼關……啊肘子,周至!《川味趣談》是肘子你寫的!

“老柴以前也是體制內的文化人……”費觀打趣道。

“老子現在也是!”老柴跟費觀似乎非常熟稔,兩人笑罵打趣都不以為意,轉頭又對周至笑道:“不在體制內,還是文化人。”

說完又和周至再次握手:“《川味趣談》得到蔡老的海外推薦,我還以為是他的朋友,年紀起碼也和他差不多,是在沒想到是在老弟你這年歲,佩服佩服……”

“沒有沒有,主要是題材開得僥倖,只要資料準備的詳實,換誰來寫其實都一樣的……”周至趕緊謙虛。

“你這就不對了。”費觀聽著周至這話就感覺離譜:“謙虛過度就是驕傲了!聽我說,今晚老柴得請客改天肘子再回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誒?請客是沒問題,可費叔啊,有什麼說法沒有?”

“老柴請客,是因為他今天佔了我工美的大便宜。肘子這次帶貨上來本來是給我充場面的,現在看來好的都要給你們截胡了……”

“那肘子幹嘛要請我呢?”老柴有點不明白了。

“嘿嘿嘿……”費觀笑了:“因為他管朱大章叫姐夫。”

“哦——”老柴頓時樂了:“餘小陸的弟弟?哈哈哈那得請!”

“等會兒!啥意思啊費叔?怎麼有扯到小鹿姐了?”

“因為大章在蜀都辦影展,就是我拜託老柴張羅的!”費觀介紹道:“影展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館內圖片和環境黑白融合的設計,讓業界耳目一新,大獲好評啊,用肘子你喜歡的那話講,這就叫……雙贏。”

“那點子是你出的,我不搶功。”老柴謙虛道。

“也不是我出的。”費觀樂道:“是在蠻州一頓酒喝出來的,肘子和小鹿的主意。”

“總之就算是熟人了。”老柴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層關係,很高興:“那今晚我來安排……呃肘子不耽誤你創作吧?”

周至連連擺手:“不至於不至於,柴叔你別這樣,我那也不算什麼正經創作。”

“……”

之後老柴老李老王三人分別挑了幾樣,都是周至推薦,比較有特點的東西。

除了道光和同治兩朝的彷乾隆官窯小件之外,幾件湖田窯和明青花也是不錯的選擇。

青花是柴榮斌給自己設定的“研究方向”,對自興趣盎然,但是一聽說是民窯器,便有些看不上,問道:“肘子,我怎麼聽說瓷器若非官窯,基本就沒什麼價值啊?”

周至倒不這麼看:“柴叔這話稍微絕對了一些,應該說官窯是宋代才開始出現,因此北宋之前,本無官窯。”

“就算是在北宋,那也是官哥汝定鈞五窯並列,此外還有建窯,耀州窯、邢窯、吉州窯、JDZ窯、龍泉窯、磁州窯等多個著名窯口,也出了無數珍品。”

“比如天目釉碗,就是建甌;黑地白搔落,就是磁州瓷瓶;比如剪紙貼花團花紋茶盞,就是吉州窯;比如飛青瓷,就是龍泉青瓷塗點褐斑。”

“這些都被東洋奉為國寶,卻沒有一件是出自宋代五大窯口,全是民窯瓷器。”

“而且明青花,有著不同於前後的諸多特點,更不能僵化地以偏概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