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武昌首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連幾天,牛一刀也沒有醒來。

寒月發現,紫絳公主送給三哥的血玉不見了。

耿海路雖然醫術高明,卻回天無力。

紫絳公主日夜守在牛一刀的床邊,不停的誦經,盼望著他能醒來。

牛家大院裡死氣沉沉,老太太陳氏病著,時而清醒,時而昏迷,牛千刀的死對她打擊太大,能不能闖過這一關,誰心裡也沒有底。

牛一刀舊疾復發,沒有血玉,等於是死路一條。

倒是朱五,皮糙肉厚,加上杜立三當時匆忙中開槍,沒打中要害,朱五當天晚上就醒了,耿海路給他取出子彈,敷了藥,便沒什麼大礙,養活了幾天便可以下地了,算是撿了一條命。

寒月惦記著三哥,只有找到血玉,三哥才可能有希望活下來。

她和紫絳公主一合計,血玉八成是在韓天魁羈押他的時候丟的。

寒月天天追著牛百刀,要二哥幫她找回血玉,可是牛百刀現在忙得團團轉,見到人影的時間都不多,上那裡去給牛一刀找血玉,每次也只是應付一下寒月。

剿滅杜立三,牛百刀立了大功,奉天總督徐世昌下來命令,調張作霖去了省城,兆南和天河都歸了牛百刀。

除了從京城帶回來的三百禁衛軍,杜立三的一千多土匪也被牛百刀收編,牛百刀一時風光無限。

正當他準備寫信給袁世凱,請功邀賞的時候,沒想到袁世凱給他來信了。

牛百刀看罷袁世凱的來信,這才知道出了大事。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在中和門及蛇山佔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

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

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誌,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火光處發炮轟擊。

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令部頑抗。

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八月二十夜、八月二十一日光復漢陽和漢口。

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武昌首義嚇壞了朝廷,朝廷立刻派馮國章帶領北洋軍鎮壓革命黨的起義。

最初起義的軍隊只有不到4000人,隨著形勢的發展,革命軍很快擴充到三四萬人。

可其中很多都是學生和市民,有的連槍都不會開。

這樣的軍隊跟訓練有素的北洋軍對陣,自然不是對手。

剛一交手,革命軍就被馮國璋的部隊殺了個人仰馬翻。隨後漢口、漢陽相繼失守,革命軍被迫退守武昌。

眼看武漢三鎮指日可下,馮國璋志得意滿地對人說:“這一來,咱的黃馬褂算是穿上了,興許還來個世襲罔替呢!”

就在他一門心思想當匡復社稷的中興之臣時,袁世凱突然一紙調令,把他從武漢前線調了回來,原本非他莫屬的“湖廣總督”一職被授予了第二軍軍統段祺瑞。

馮國璋在前線拼死拼活,官卻讓沒打過一仗的段祺瑞當了。

馮國璋別說多窩火了。回到北京後,他來了個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馮國璋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政治方面卻是個榆木腦袋。

他號稱是“北洋三傑”龍虎狗中的“狗”,還真有點忠犬護主的勁頭兒。

在戰場上他只想著打勝仗,保住清王朝,根本沒領會東家袁世凱的政治意圖。

出發前袁世凱給他下達的六字方針是“慢慢走,等等看”,可他到了武漢就一鼓作氣連下兩鎮。險些給袁世凱惹下大禍。

是戰是和,袁世凱有自己的“小九九”。可以說,武昌戰事一開,事態的發展就握在他的股掌之間。

武昌起義兩天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立刻派人去請袁世凱。可袁世凱卻托起大來,堅辭不就。

兩天後,山西又爆發起義,宣佈獨立,而駐紮灤州的新軍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聯合第二混成協統領藍天蔚聯合電奏朝廷,提出“速開國會、改定憲法、組織責任內閣、皇族永遠不得充任內閣總理大臣和國務大臣、國事犯之黨人一律特赦擢用”等12條要求,並公然致電南方的革命黨,表示自己斷不會督師南下與革命軍作戰。

“灤州兵諫”無疑是後院著火,令朝廷驚恐萬狀,因為灤州和北京近在咫尺,一旦倒戈,後果不堪設想。

在各方面的壓力下,朝廷在九月初九日以極快的速度頒發了四道諭旨:

一是罪己詔,皇上承認自己“用人無方,施治寡術”,並誓行憲政;

二是迅速起草憲法;

三是取消皇族內閣,親貴不得充任國務大臣;

四是赦免戊戌變法以來的所有政治犯。

而資政院也不敢怠慢,他們在四天之內便把憲法信條十九條制定上奏,當天就加以頒佈,並宣佈擇期在太廟宣誓,以資信守。

眼見火候已到,袁世凱也就不再裝腔作勢,他在九月初九日當天啟程南下,初十抵達信陽同蔭昌完成交接,正式接管了軍隊。至此,袁世凱時隔近三年,又重新掌握了大清帝國的軍權。

袁世凱的舊部聽說袁世凱已經出山,為迎接老首長的到來,隨後便對漢口發起猛攻,迫使革命軍退出漢口外圍。

九月十一日,北洋軍攻下漢口,並蓄勢進攻漢陽。就在這天,朝廷正式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據說,袁世凱接到詔旨後放聲大笑,這三年多來,他總算是出了心中的一口惡氣。

九月二十五日,由袁世凱組建的新內閣宣佈成立。正當清廷盼望著袁世凱能儘快剿滅武漢的革命軍時,袁世凱卻突然不打了。

在袁世凱看來,當時的局勢已經不僅僅是武漢一地的問題,而是各省分崩離析的大勢;即使能剿滅了武漢的革命軍,但其他省份的革命黨又如何對付?

何況,袁世凱心裡也清楚,清廷對他並不信任,一旦渡過難關,自己的命運又將如何呢?

如今天賜良機,他也得為自己打算打算。

此時的袁世凱已經是百鍊成鋼,精敏老成,他絕不會輕易的聽從清廷的使喚,也不會隨意附和革命黨的意願。

他要做的,是憑藉手裡的北洋軍從中操控,一方面利用革命軍來要挾清廷,另一方面又借清廷的勢力來威脅革命軍,連哄帶嚇,既打又拉,將革命軍和清廷玩弄於股掌之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