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永鎮國運!蒼天可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

從什麼方面,自己能比得上寬兒呢。

哎!

李世民心裡嘆了口氣,自己現在能扯扯虎皮的,也就只有自己這個身份了。

可是,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超越自己,但是現在李世民卻感覺到了一絲絲的無奈和心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尼瑪不想讓你超越的那麼早啊!

甚至於李世民感覺,如果楚王早出生十幾年,這天下都沒有秦王的傳說了,普天之下,莫過於楚王之臣也!

“是啊,三天後,真不知道那該是如何的場景。”

“楚王廟,嘶…….”

李世民長長吸了口氣,無限感慨。

“三日後開廟?到時候,臣妾還真要去看一看,當然,以普通香客的身份。”

長孫皇后眯了下眼睛,笑著說道。

….……….…….

長安,自大典之事過後。

又一個訊息流傳起來了。

讓百姓都無比的興奮和激動。

而且這種興奮和激動,和大典時的還有些不一樣,他們還都感覺這次的事情,和自己息息相關。

楚王廟,要開了!

頓時,整個長安的香燭店,全都銷售一。

無數百姓,都開始忙活起來了。

楚王廟開廟,能少了自己?

自己,定然要為楚王送上自己的貢品和誠意!

國子監。

孔穎達正在房間秉燭修書。

“衝遠,衝遠,衝遠啊!”

“出事了,出事了,出大事了!”

就在這個時候,虞世南連跑帶叫的衝過來了。

孔穎達放下手中的筆,笑著抬頭,看著氣喘吁吁的虞世南,不由得輕輕搖了搖頭。

“你啊,世南,咱們都老大不小了,能不能去一去這火急火燎的性子,從年輕時就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就不能,改改?”

孔穎達說道。

虞世南嘿嘿兩聲,一屁股直接坐到了孔穎達面前。

“衝遠,你說對了,反正都已經老大不小,眼看著要入土了,還管這麼多幹什麼?”

“當然是怎麼舒服怎麼來,更別說,這件事著實是讓你想不到。”

虞世南喝道。

“什麼事?”

“楚王廟,要開了!”

“嗯?”

孔穎達聽到這話,原本笑眯眯的眼睛驟然一瞪。

輕輕吸了口氣,而後緩緩點了點頭。

“楚王廟,終於要開了嗎?”

“也是,前不久我去那裡看過,已經到了尾聲,如此的話,我國子監可以不能失了禮數。”

“楚王可是天下之詩聖,更是儒林魁首。”

“吩咐下去,準備準備,我國子監的大貢,也得上!”

“還有,那天到來,國子監的所有弟子,全都一同前去。”

孔穎達沉思著說道。

“明白!”

虞世南搓搓手,趕緊應下。

兩人又商討了些細節,虞世南便興奮的去忙碌了。

楚王!

李寬!

這個名字在他們心中,真的是分量無比重。

讀書人的指路明燈,儒林的人間巨擘!

他們國子監當弟子的,萬萬不能少了禮數。

孔穎達看著虞世南走遠,緩緩起身,關了門,再點燃了幾個蠟燭,把房間中照的通明。

然後,拉出了一個箱子。

開啟。

裡面,有一塊匾。

“人間至聖!”

四個字,凋刻著,龍飛鳳舞。

“終於能掛上了。”

孔穎達沉聲道。

這個匾額,是孔穎達早就準備上的,除此之外,還有兩塊石碑,也是國子監為楚王廟的供品。

三日後,正好可隨著開廟,一同佇立於廟內,鎮壓乾坤,永警世人。

…….…….…….

長安。

一個不大的院子。

馬周白易和高恭,還有幾位好友一同席地而坐。

“三日後,楚王廟就要開了,咱們去不去?聽說不少讀書人都要上一炷香,而有錢的還要張羅大貢。”白易沉聲道。

“沒錯,今天下午,我就搶了五把香,其他的都全都賣完了。”高恭也說道。

“誰說不是啊,全程的百姓都沸騰了,沒辦法啊,楚王為咱們大唐,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是啊,這科舉,要不是楚王殿下,早就已經胎死腹中。”

“別說科舉了,在蝗災之中,要不是楚王殿下的糧食,咱們現在能不能活著都是個問題。”

“反正我是得去上柱香的,這豬肉讓我感覺我渾身有用不完的勁,就憑藉這一點,我就欠楚王殿下很多了,要不然,我這次大病初愈沒有豬肉這等營養加值,估計這會都要凍死了。”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說不盡的楚王情。

道不完的楚王功。

馬周輕笑一聲,深深吸了口氣,點了點頭:“你們說的對啊,楚王可以說是改變了我們一輩子,若是沒有楚王,就絕無可能寒門子弟的崛起。”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楚王殿下恪守其言,乃是我等學子的老師,如此之開廟大事,我等能不去?”

“雖說我等拮据,拿不出來大貢,但絕對不能少了咱們的心意。”

“盡己所能!”

馬周說的無比堅決。

也無比的肯定!

白易高恭他們聞言,也都是用力的點了點頭。

“沒錯,就是如此!”

“盡己所能!”

“楚王殿下幫助我們太多了,我們無以回報,若是這時候再不顯心意,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幾人高聲商討著。

院子裡,無比激烈。

而時間,一點點的也過去了。

三天的時間,不短,但是也不長。

更是在長安無盡百姓的期盼下,可以說是眨眼過去,很快就到了。

….……….…….

楚王廟。

位於興化坊。

可以說是長安城的中心了。

安靜和喧譁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興化坊和朱雀大街中間,僅僅只隔了一個坊間,再往西不遠,就是西市。

毫無疑問,朱雀大街和西市乃是長安最為喧囂和熱鬧的地方了。

興化坊此地,也是少有的松林林立,環境宜人,算是長安之中無比閒適的安居之地。

原本此地有幾個大院子,可全都是前朝之人所留,年久失修,壓根沒有了主人。

正好!

這地方放著也是浪費,京兆府便把楚王廟放著了這裡。

熱鬧!

寂靜!

結合的無比恰到好處。

但是隨著今日太陽的重新出現,這裡的一半寂靜消失的無影無蹤,全都是熱鬧了。

無他!

就因為今日楚王廟,開廟了!

長安城中,無數百姓全都匯聚於此。

不僅是喜歡信奉些神仙的老人,還有很多很多年輕人。

甚至於,一眼看過去,老人都不多,大都是些年輕人。

他們或許不信佛道,可楚王廟,在他們心中有無盡的分量。

說實話!

楚王廟,也可以說是和世間的一切都能扯上關係。

有人求功名。

在大唐,那些神仙有一個比楚王好使?

怕是沒有吧!

拜神仙真的不如拜楚王。

有人求安康。

作為老神醫孫老神仙的師傅,這安康長壽,求其他神仙有比楚王殿下還好用的?

有人求發財。

看看楚王府的那些,吃不完的糧食,用不盡的寶貝,還有那些畝產三十擔的紅薯,試問天下有財富能比過楚王的?這就是人間財神!

有人求姻緣。

說實話,求姻緣的那些小姐婦女啥的,心裡想的都是要直接嫁給楚王。

不論怎麼看,楚王廟,好像可容納一切。人間全能!

天現在才剛剛開始亮起來。

可是,楚王廟前已經是站滿了無數百姓。

“什麼時候才開門,現在人可都不少了啊。”

“這個當然是有吉時的,只是不知道現在到了沒有。”

“誰知道啊?對了,還不知道這廟門第一次是由誰來開,楚王廟中是沒有主持的,可是楚王廟第一次正式開門,絕對少不了登高望重的人來。”

“這個也沒有聽說,難道不會是陛下吧?”

“陛下?應該不是吧,陛下這個時候會來?陛下身份尊貴,可是進了廟中,一切都是要以楚王為尊了,想想陛下肯定是不會來的吧?”

“那誰知道啊,反正我是不管了,等會第一炷香,我搶不到,也絕對要搶到前一百柱香。”

“前一百?也難了吧,看看這些人,估計能燒上就不錯了。”

“哎呀,不好,看,廟門要開了!”

“…….”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大吼一聲。

頓時,無數人的目光全都看了過去。

就看見那緊閉著的廟門,開了一條縫。

緊接著,孫思邈便從裡面走了出來。

開門的,是孫思邈。

這是魏徵,杜如晦,他們想來想去,翻來覆去,最後想到的最合適的人選了。

陛下不出!

他們這些國公,還都沒有資格能來為楚王廟開門。

畢竟從官職上看,楚王可是王,他們不過是臣子罷了。

如此,就只能從不是官職的人尋找了,孔穎達他們想過,可還是有些不太合格。

孔穎達,聲望是很大。

但是這聲望,大部分都是集中於讀書人之中,對於那些普通百姓來說的話,還是差點意思。

普通百姓不讀書,也不管什麼知乎者也。

所以,想來想去,孫思邈最為合適了。

老神仙之名,響徹天下。

再說,

楚王府的醫者就是孫老神仙,這楚王廟,再由孫老神仙開啟的話,不論怎麼說都是合適的。

孫思邈望著面前站著水洩不通,猶如堵牆的百姓。

特別是一些老人,眼珠子都紅了,手裡的香燭緊緊的護在胸前,已經做好了衝鋒的姿勢。

“吉時已到,楚王廟,開!”

孫思邈高聲喊了兩句話,而後直接閃到了一側。

緊接著,他話音還都沒有落下,那前面的百姓“劃拉”一聲,就直接朝著楚王廟衝去了。

這廟門很高,很寬,氣勢恢宏。

但現在,卻顯得擁擠無比。

百姓們一堆一堆的衝進去,誰都不甘落後。

而沒用多久,楚王廟上下,全都是香燭燃燒著的味道了。

人頭攢動。

烏烏泱泱。

著實恐怖。

孫思邈,魏徵,杜如晦,長孫無忌,他們都在一起站著。

就在門口的角落。

他們也進不去了。

“楚王殿下,於百姓之中的聲望,如此深厚,真不知道楚王殿下他自己知道了嗎?”長孫無忌感慨。

“不知道啊,哈哈哈…….等到楚王殿下回來的時候,估計自己可能都是一頭霧水,相信那一天,若是楚王殿下回來的訊息傳出去,定然百姓會走出長安,十里長亭全都是迎接楚王的百姓啊!”魏徵眯了下眼睛,看著眼前的一切,都有些夢幻。

他把自己代入了進去。

只要想想,都感覺渾身輕飄飄的,彷彿靈魂都泡在了溫泉中,舒爽的難以置信。

只是,這樣的場面,自己永遠是得不到了。

能讓百姓如此的認同,太難了。

杜如晦咽了口唾沫,點點頭道:“誰說不是啊,著實是令人羨慕。”

孫思邈倒是對此不是太意外。

因為,他早就知道,以殿下之實力,遲早都要這樣的。

“楚王殿下,老夫孔穎達,率領國子監和學子,為你慶祝。”

“今,國子監送來金匾一篇!石碑兩座,永楚王殿下之教誨,立我大唐之魂魄。”

“千百世,永不絕!”

也就在這個時候。

孔穎達浩浩蕩蕩率領著國子監的所有夫子和學子,從人群中走了進來。

國子監的名字,在長安中終究是有些響亮的。

人群自發的分開了。

望著這些皓首白經的儒林巨擘,和一位位青蔥學子。

“嘿哈!嘿哈!”

“…….”

同時,有一批工匠帶著兩輛牛車,上面放著兩塊蒙著布的石碑。

見此,魏徵,杜如晦,長孫無忌和孫思邈迎了上去。

國子監要為楚王殿下立碑送匾,他們是知道的。

畢竟楚王廟中,要添置這些東西,是要上報給朝廷的,李世民不點頭,誰敢隨便放?

魏徵他們領著牛車,抵達早就準備好的地方。

這地方,就在廟門十丈外的道路正中。

石碑,立起來了!

紅布,扯下揚起!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不合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兩塊巨碑,一左一右。

上方的字,蒼勁有力。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