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璦琿除暴(1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京城與齊齊哈爾倒是能夠透過電報往來資訊,璦琿由於路途遙遠,牽設電報線路花費極大,這次璦琿擊斃俄軍官事件幸好及時透過俄方的電報局算計了一把,不僅使得阿穆爾總督府朝電報局大發雷霆,也使得外務部對俄方的交涉能夠提前做好完全的準備,沒有落於被動。

總稅務司也正式透過了在齊齊哈爾與墨爾根之間建立電報往來的決議,由於馬上11月份要成立郵傳部,所以總稅務司很爽快的大筆一揮,給黑龍江地方撥了17萬兩銀子,用於地方徵地、電報線路沿線道路以及設局等費用,這倒也是意外之喜。

說來說去,還是當時李安生腦子好用,想到及時用俄國人的電報局發電報回齊齊哈爾,讓外務部能坦然面對沙俄的交涉。

程德全一面北上,一面為李安生這先見之明叫好,幸好有這一手,不然的話又要給瞿鴻機當成發洩的靶子。

聽說阿穆爾總督親自趕到電報局罵人,將兩名收取了清國好處沒有嚴查電報內容的職員開除,並狠狠的鞭打了一頓,自從上次江上撞沉漁船炮轟璦琿沿岸漁民房屋後,清國就一直在嚴正交涉,壓力都到了不肯撤軍的古思敏身上。

程德全與李安生之間的呼應引起了沙俄方面極大的不安,海蘭泡方面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認真對待此事。

"這幾日清軍開始驅逐我國居民,我軍數次與其爆發衝突,有數人受傷,幾乎到了擦槍走火的危險情勢,這次清軍收回璦琿城之決心不可動搖,看來只能以哥薩克之武勇讓他們屈服,不敢再生出對抗的念頭。"

古辛侃侃而談,坐在對面的一名高高瘦瘦留著八字鬍的老毛子仔細的聽著不時的點頭,若是有認識他的人在場的話,定然要大吃一驚。這位面容安詳平靜自若的俄國人竟然就是海蘭泡的阿穆爾總督古思敏。

古思敏在沙俄高層極負盛名,乃是他糾纏不休的韌勁,使得每每要與他為敵的政治對手無言落敗,俄軍佔據璦琿城始終都是古思敏在背後操縱,他的步步為營佔盡先手是人盡皆知的,怎麼會步步後退呢?

不,絕對不能後退,退到了北岸,就給了清國要回江東衣結雅地區(江東六十四屯的俄國稱呼)的先例與藉口。

國與國之間的爭鬥無所不在無處不在,每一分每一秒,涉及到每一個層面,在土地上頭,可謂是寸土必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即便俄羅斯至於清國,一直採取以強凌弱步步緊逼,也不能掉以輕心,每進一步都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今天退一步,也不知何時才能夠踏回腳步,弱小的清國更是如此。

日俄戰爭失利後,審時度勢的俄羅斯帝國立即調整了戰略,希望保持與日本分享東北的狀態,迫使日本與美國之間的分歧加大,其他各國更加無法插手東北事務,從而使得他們在"北滿"的勢力愈加牢固,沒有外力阻撓,這樣的大好形勢,當然要死死咬住已經得到的利益,不會有一絲一毫的鬆口。

璦琿城乃是極為重要的一個交通樞紐,商貿中心,哪怕厚著臉皮死賴著,也要霸佔一日是一日。

古思敏秘密潛入璦琿城,正是想近距離考察李安生這個新近冒出來的強硬對手,部署下一步的對策。

古德列夫與李安生有過面對面的交鋒,對這個年輕人印象深刻,今年以來黑龍江發生的許多事情都與這位年輕官員有關,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他們在黑龍江的又一大敵。

如果說程德全是高明的策略家,而李安生則是一把鋒利的刀,而過去程德全缺的正是這樣的一把刀。

"此次開戰只能限制規模,既要痛擊清軍,又要避免外交影響。璦琿城清軍所倚仗的,便是林虎那股馬匪,過去他們鑽山越林,於大江兩岸躲藏,我們多次集結重兵,始終不能解決這股匪患。可如今他們就在璦琿城,殲滅這股清軍,黑龍江就再也沒有能夠撼動我們的軍事存在,想必程德全將軍也會心生絕望,而不敢再圖謀收回璦琿城。可以說,眼前這一仗非常重要,至少能夠在數年內保持黑龍江的原來面貌,我們依然能夠從容實行皇帝陛下的黃俄羅斯計劃。"

古德列夫分析的很透徹,一戰將原先的林虎部吃掉,清軍再也沒有辦法在短期內重新積蓄起如此強悍的戰力,頂多是面對國際上一些不痛不癢的質疑以及清國政府軟弱無力的抗議譴責,對於勝利者來說,這些都無足輕重,任何東西都比不上實質性的好處要實惠。牢牢地佔據璦琿城,並且能夠沒有阻礙的繼續向黑龍江滲透,還是值得打這一仗的,前提是要殲滅璦琿城內的這股清軍。

古思敏用兩個手指捻著唇上濃密的髭鬚,輕嘆一聲說道:"清國雖然弱小,但人才輩出,光是這黑龍江,前有程德全與宋小濂,如今又有這個李安生,每每使我等國力上的優勢化為烏有,對我們真正統治北滿造成極大的麻煩。既然程德全將希望寄託在這個李安生身上,那麼,我們有必要讓他失望一次,最好是絕望。既然要動武,最好是確保能夠儘可能的殲滅城內的清軍,可惜不能擊殺李安生,給程德全一個慘痛的教訓。"

他這番話是在定調子,也就是說,他基本認可了對璦琿城清軍動武的提議,而且準備親自督戰。

實際上,他們對清國黑龍江這邊的強硬人物分外的忌憚與痛恨,卻無可奈何,要是將李安生擊殺於璦琿城,對方好歹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官員,只怕打起國際官司來無休無止,引起清廷的強力反彈,得不償失。

古思敏仔細盤算著,又抬頭問古辛道:"查那圖與巴義魯兩枚棋子也到了使用的時候,改跟他們攤牌了。要想保住手上擁有的這一切,就要乖乖的配合我們。"

這次動武也要查那圖與巴義魯配合,萬一擊殺了李安生,只能讓兩人出面編造謊話,總之勝利者能譜寫一切,最後的結論清廷不得不聽,有查那圖與巴義魯給的臺階下,當然不會揪住不放。

古辛笑道:"我們要感謝李安生,一進璦琿城就對查那圖動手,如今是要將查那圖往死裡逼,為了他的前程與他兒子的性命,他肯定會乖乖的聽命。至於巴義魯,他與查那圖兩人是同路人,肯定願意配合我們。"

古思敏定計,明日晚間從北岸抽調的一個步兵團的軍隊便冒充在兩岸流竄的馬匪,向李安生部下發起攻擊,爭取將清軍擊潰並趕出城外,儘量給予殺傷。

等到完全控制局勢,便由古辛所統率的軍隊假裝剿匪,將"馬匪"們趕出城去,以此來向查那圖與巴義魯攤牌,由他們兩人向朝廷上奏,江邊匪患嚴重,地方軍隊不堪一擊,請求俄軍暫時駐紮以防匪患。

查那圖與巴義魯這道奏摺一上,就迫使朝廷不得不考慮俄軍駐紮在璦琿城的"合法性",明知是對方在弄鬼,朝廷也是無可奈何的了,如此往後動不動就有匪患,反正都是查那圖與巴義魯說了算。

將來調別人過去,只怕立時便要死於匪患,這可是匪患啊,跟俄軍無關呀!

古辛也怕查那圖與巴義魯不肯上這道奏摺,畢竟此事非同小可,過去雙方只是暗中合作,架空了鄂齡,讓黑龍江許多交涉都落到空處,可現在卻是要立場鮮明的站在他們一邊。

畢竟如此一來兩人將會成為賣國賊,成為朝廷的眼中釘,仕途到此為止不說,從此只能仰俄方鼻息,堅定不移的擋俄方走狗才能保住命。

"此事到時由不得他們,告訴他們,不肯上奏摺我們只需要留住李安生,故意向他透露查那圖與巴義魯也參與了襲擊,哼哼,只怕查那圖與巴義魯兩人知道後嚇得魂飛膽喪,到時求著我們。"

古思敏果然老辣,幾句話就能將查那圖與巴義魯玩弄於股掌之上。

只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查那圖與巴義魯並沒有坐以待斃,同樣策劃並準備實施一場襲擊。

而兩人商定的發動時間,也是明日的夜裡,真是無巧不成書。(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