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香菸勾引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江地面上經濟基礎好,發展一日千里,也是將來的財稅集中之地,光是一個江蘇,就能頂北方幾個省。

現在兩江的財政收入也沒有上繳,程德全想了無數藉口,拒絕中央的要求,教育啊,工業投入啊,大型工程建設等等。

袁世凱何嘗不想利用這次借款,將兩江的關稅抵押出去,可奈何程德全不接招,直接找了美國財團要借款,洛克菲勒財團可是興沖沖的來了,保羅這廝將中國當成了他孃家。

兩江要借款,這列強財團是聞風而動,南京的還款能力同樣有,經濟發展也是一日千里,基礎要好過東北。

法國這種有著數百億法郎鉅款借給外國的高利貸國家更是的像吃了春藥一般,上躥下跳,這真是個資本家的節日啊。

本來法國的國外投資主要是在歐洲,首先是在俄國——目前約合110億法郎左右,並且多半是借貸資本,而不是對工業的投資。1906-1910年,法國對外貸款達於頂峰,相當於國民收人的4.5%。

到今年為止,對外投資總額約600億法郎不到一點,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借貸資本,每年的利生利也是很客觀的,所以,為了進一步讓這些利息生利息,法國只能選擇進一步的借款,而世界市場上,能夠大筆借貸的,也只有中國。

故而,初聽上去,500萬英鎊的鉅款就像個笑話一樣,沒有人會當真,可它卻事實上發生了,對於英法美三國來說,這根本就不算什麼。

就連德國,對於這一億多馬克的借貸,也是不知足,最好東北能夠再多借點,現在德國的國外投資在去年約00億馬克,現在也在飛速的增長之中,在東北與兩江大肆投資,甚至借貸,之前分佈於歐洲的奧匈帝國、俄國和土耳其國以及海外的加拿大、美國和拉丁美洲,現在則是將中國當成了大市場。

這工業投資有時候比不上資本借貸,故而各國都趨之若鶩。

由於中國奇怪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以中央政府為主,多個地方強勢集團支撐的局面,相對還算穩定,於是,各國紛紛出動,或是國家,或是民間,爭相借貸。

李安生對此是支援的,借,大筆大筆的借,公開借,秘密借,想方設法借,只要你英國佬敢賣了內褲借出,他就敢借入,法國佬賣了老婆的胸罩借出,他也敢借。

東北跟兩江成為了借款集團,大量外國資本湧入,也促成了兩地的大建設大發展,只是不知道這些資本家知道隨著一戰的開打,到時候中國將反過來利用這些投資開辦的工廠公司來賺他們的錢,甚至利用一戰的良機反過來借債給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心情會如何?

蔡鍔跟蔣方震聽李安生說著國內到處都在借外債,都沉默不語,中央並沒有實現對地方的掌控,李安生就是頭號障礙。

可要是真讓袁世凱中央政府實現了對地方的絕對掌控,中國的政局又會出現何種變化,會不會倒退,連現在這種良好的局面都消失,這就不得而知了。

而李安生要是入主中央,必定是要將大權收歸中央的,蔡鍔在雲南當都督主政,就服從中央,該怎樣就怎樣,但是其他地方,他也很清楚,不會輕易的交出權力,一場內戰在所難免。

李安生跟革命黨人的關係很不好,目前革命黨人雖然互不統屬甚至派系分明,但還是在北方強大的實力之下,選擇了暫時保持同盟會與其他革命政黨的聯合,名義上掌握有湖北、湖南、福建、廣東等地,像廣西、雲貴——蔡鍔是雲貴都督、西藏、青海等尊奉中央,而四川、新疆、陝西等相對有些獨自站隊。

革命黨人大部分都斥責李安生與袁世凱是竊取革命果實的人,尤其是李安生,被罵的更加厲害。

封建割據,獨裁,野心家,暴君,等等字眼頻繁的出現在報紙上,都是形容李安生的。

或許,跑到邊疆哪個小村鎮,問老百姓誰是中華民國大總統,必定齊齊搖頭,但問到李安生,這個很多老百姓都知道,軍閥麼,野心家麼,現在還對俄國開戰,狂妄之極啊,哦,對了,那個,俄國是哪個國家,在哪?

這便是宣傳的力量,而革命黨人顯然是最擅長這個。

哦,對了,貌似李安生這廝也擅長這個,經受過後世那種社會主義的宣傳模式薰陶,哪裡用得著人教?那幫革命黨人根本就不是對手。

報社,開上幾家,記者編輯,請上一堆,發言人,弄上一點。

發發傳單什麼的,根本就是小兒科。

在奉天火車站最顯眼處,便是東北目前的各項最為吸引人的政策,簡顯易懂,一眼就能看到當東北人能有多少的好處。

你不識字?沒關係,有專人給你介紹,而且拿著大喇叭,都是行業裡頭有名的說書先生。

而火車站的醒目地點,也放有李安生的大幅照片。

他不想搞個人崇拜,也討厭這個,但是他的智囊團還是搞出了這一招。

這也是這個時代不可避免的流俗,比如載振的半身像,還出現在戶部銀行的鈔票上頭。

智囊團的那幫坑爹貨們還想著將李安生與錫良等人的頭像印到振興元上頭,目前正在斟酌之間,考慮到這麼快又要將鈔票更新換代,代價太大,故而一直給李安生阻攔著。

這個時代的個人崇拜無處不在,像眼下坐在李安生面前的蔡鍔,就經常出現在報紙上頭,高頭大馬的,雖然這個時代的相機照的並不是很清楚,但是還是能顯現出他的英俊瀟灑,這廝,哪裡是人中呂布,簡直就是白馬趙子龍,少女殺手。

李安生正在考慮,是不是將蔡鍔的大幅照片放到招兵處,立馬能招來一大批的女兵。

是啊,東北軍正在招女兵,醫務兵,在戰爭時期,女護士們大量缺乏。

蔡鍔這種純良貨哪裡知道,李安生已經在不懷好意的打他的主意,仍然不自覺的在那裡追問東北借外債之事。

這回東北外債的確是借的有些多,但是軍費開支是足夠的了,至少武器彈藥不用外購,自己生產也不要交專利費。

但是戰爭要是進一步加劇,源源不斷的有俄軍從歐俄洶湧而來,戰爭白日化,那麼就沒有一定了。

北上衛國軍組建外東北集團軍的訊息透露出來之後,頓時引起了各方熱議。

尤其是北上的這些將領們,都對此感到無比興奮,這意味著李安生又有大動作,每次李安生有大動作的時候,都將又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

外東北集團軍由李安生親自出任總司令,分設三個軍,分別由蔡鍔、蔣方震與李純統帥。

雖然是臨時設定的集團軍,但是蔡鍔等人的好運還是讓許多人羨慕不已。

臨時的編制,卻給了應有的待遇,武器配足,待遇從優,官兵薪餉福利與東北軍一摸一樣。

這個訊息一宣佈,立即讓北上的衛國軍將士們一片的歡騰,這意味著到戰爭結束,他們一直能夠享受到過去所享受不到的待遇,比如香菸供給,糖、味精等日用品的供應券等等。

別的不說,光是東北軍身上穿戴的,便都是些上好的料子,精神極了,許多官兵都將每年發的衣服省下幾套下來,寄回家給家人穿。

為了滿足官兵們的這種榮譽感,以及增加軍人的優厚待遇,李安生還特地每年的春夏秋冬都要多發一套衣服。

這也是東北軍費高的一個原因,但是這無疑中又能刺激輕紡工業。

光是從軍火自產上頭就能省下不少的錢來,多花點在這些官兵的待遇上頭,並不是難事。

輕紡工業本來就因為毛紡、棉紡、皮革等行業獲取原料簡便廉價,在成本上開始大幅的超過英日等列強國家,大大的佔有了國內市場,甚至還因為質量上乘開始行銷世界。

光是從這些輕紡企業上頭多收到的稅,就能多花幾倍的投入在軍隊上頭。

這便是一個良好的迴圈作用,看上去軍費增加了,但是由於軍方訂單的增加,促進了輕紡工業的發展,財政收入變多,皆大歡喜。

這就跟死錢變活錢差不多得道理,這些道理李安生在江蘇的時候已經反覆的教給了那些地主土老財,到現在效果非常不錯,東北同樣如此。

李安生打這場戰爭,不僅是在軍工體系上能促進東北重工業的發展,同時還有大量的針對民間其他行業的訂單,使得整個東北的工業體系一下子出現了一波小高潮。

李安生一貫手段大,氣魄大,深得東北各界的信任,現在連剛到的衛國軍官兵都知道了。

在東北當兵,居然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發放,各種福利好的要命,把這些衛國軍羨慕死。

"王大壯,來一根來一根。"

才剛來一天,衛國軍的將士們居然與東北軍王牌教導師"東方之劍"的官兵們打的火熱,這個王牌教導師不屬於中央編制,由雲飛揚統帥,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過去特戰部隊的老兄弟。

教導師的待遇要比普通部隊更加好,比如尋常士兵都是抽"松花江"牌香菸,而不是稍微便宜一個檔次的"長白山"等煙。

這不,雖然語言不太通暢,交流並不流利,但是卻並不妨礙這些有共同志趣愛好的兄弟們熱火朝天。

一名來自四川的瓜娃子誕著臉,用手指夾啊夾的,用菸民都懂的那種手勢,向教導師一名叫做王大壯的士兵討煙抽。

由於衛國軍北上,也算是節日,東北軍每人多發了兩包香菸。

王大壯心情好的很,自然不要錢一般的散煙。

在他遞煙給那些眼神中滿是羨慕與驚歎的衛國軍士兵時,心裡無比自豪,爽歪歪啊,他只是因為身強體壯,能一個人抱著一門迫擊炮如履平地的跑,才給特招進了教導師,本來他只是一個憨憨傻傻的大老粗呢。

自從當了這東北軍的士兵,不但家裡沒有因為少了一個壯勞力而有所損失,反而因為各種薪酬、津貼與福利待遇,使得自己家中兩個年幼的弟妹也能去上學,不用在家中幫著做活,基本上一個東北軍普通士兵的薪酬福利養活一個三口之家是綽綽有餘的,畢竟孩子上學也不用花多少錢。

王大壯給那個四川瓜娃子點上了煙,美美的吸了一口,點了點這傢伙的額頭,說道:"小兄弟,滿十五了沒有?瞧你這小身板,我勸你啊,在東北找個工廠,工錢還不錯。李總督說了,哪個工廠礦場僱了人敢拖欠工錢,剋扣工錢,那就是血汗工廠,這樣的工廠是要給關掉的,老闆都要給趕出東北。打仗兇險,一不留神就丟了命。"

來自四川的程永新將胸膛一挺,說道:"我是來打仗的,我不怕死。"

他的眼神中充滿著對戰場的渴望,那裡才是真正男人待的地方,他也將在戰場上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程永新美美的吸了一口煙,又眉開眼笑道:"王大哥,照我說,要是天天都有這煙抽,讓我當一輩子兵都情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大壯見他的四川普通話終於有點正行,笑著說道:"美吧你,這仗打完了,你打哪來回哪去。"

程永新肩膀聳動了一下,有些無奈的說道:"就是啊,要是仗打完了,也就沒這煙抽了,要是能留在東北多好。"

王大壯哈哈大笑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還用力的壓了壓,看到對方齜牙咧嘴起來,才滿意的鬆開了手,說道:"要是打完仗真讓你們回老家,走的時候別忘了來看看你哥哥我,哥哥我送你一條,不,兩條東北煙。我都給你攢著,我碩到做到。"

"那感情好,只是,大哥你也要吸菸,還是算了,我心領了。"剛開始還眉開眼笑呢,可轉念一想,老實本分的程永新還是選擇了推卻。

這兩人,連稱呼也改了,越發的熱乎。

他們哪裡知道,李安生多發香菸給東北軍的原因,便是在於這上頭,讓這些東北軍去勾搭勾搭南方衛國軍,讓這些南方官兵看看東北軍的福利待遇,看看東北軍的好處。(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