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革命先驅胖叮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直埋頭寫作,好久沒有求過票了,請大家看在我努力更新的份上,來點收藏與票票吧,最後多點訂閱,碼字不易,請支援正版啊。

~~

李安生在吉祥銀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順利的進入了美國駐華公使館,見到了公使柔克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派人尋找梅寶聰,到吉祥銀行的地下室去等待,輕易不要露面。

柔克義五十幾歲,看起來卻頗為蒼老,也是個飽經風霜的人物,更為難得的,他還是個漢學家。

他早年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軍隊中服役年,退役後開始研習藏傳佛教,並且親自考察過西藏,研究過中國的交通以及漢學。

李安生在與他交談的時候,清晰的感覺到了對方對於漢學的浸潤之深。

對於李安生的敘述,柔克義深信不疑,這便是腐朽的大清,公民根本就沒有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神聖權利,權貴豪富巧取豪奪,明目張膽的劫掠,逼人至死,這些事情他見得多了。

憤怒的柔克義立即意識到,這對美利堅是個機會。

即便李安生是美國在東北鐵路中立化的一枚重要棋子,可是與他所創造出來的農業奇蹟相比,這根本就不算什麼。

美國雖然進行這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領跑,但是同時也是個農業大國,因為它同樣幅員遼闊。

美國是個糧食出口大國,由於西部開墾的大片荒地是肥沃的土地,不需花費巨大力量就可以獲得較好的收成。這樣使農產品的增長超過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出現農產品過剩,引起農產品價格下跌。而主要的受創地方還是土地略為貧瘠的東部,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加大出口力度。

黑龍江出現的農業奇蹟使得美國國內有識之士憂心忡忡,認為如果整個東北都推廣開來,不出三五年,美國的農業將進一步遭受重創。

180年以後,美國農業進入商品化階段,農業不僅是生產問題,而且開始向農產品的加工、銷售方面延伸。

到了1860年,美國第一次農產品過剩危機爆發,促使農業產業體系進一步升級,雖然美國從事農業生產領域的人口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幾,但是,從事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化肥、農藥、種子等生產資料的生產、供應和農產品加工、銷售以及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人口至少佔到了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李安生從一開始就借鑑了美國農業發展道路,並且根據黑龍江的現實情況制定農業發展戰略,與美國的"工業補農"相反,走"農業促工"道路,勢必要在世界農產品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美國,將是直接受到打擊的國家。

他直接想要狙擊正在醞釀狀態的美國的"石油農業革命","石油農業"是以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現代化模式,是因為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產品為動力的農業機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為原料的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品。

霍爾特拖拉機公司被收購,只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手段而已。

只有讓東北先出現"石油農業革命",他的整個"以農促工"計劃才能實現,不然的話,哪裡能實現富強,將來當上了東北王,怎麼依靠東北一地,去抗衡日俄兩大強敵。

柔克義這樣的中國通多少能夠認識到他李安生對於美國農業來講的意義,他當然無法推測到會有多大的破壞作用,他眼下所想的,是讓李安生迴歸美國之後,美國農業所能得到的推動。

司戴德親自考察過黑龍江的沼氣利用情況,異常的震驚與讚賞,認為這在美國的那些農場推廣會起到奇效。

太多太多的驚喜,讓柔克義眼下充滿著感激,感激那些鼠目寸光的權貴。

"首先搞清楚的是,到底是誰在背後陷害你,為什麼?有沒有辦法洗脫冤屈?"

柔克義固然急切的想要勸說李安生回美國去,可現在,他始終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是駐華公使,需要考慮此事對清國與美國之間關係的影響。

這件事情必定會引起轟動,因為,罪名無法讓人保持平靜,謀炸一名清國的親王,而且還是奕劻。

要是不能儘快的洗脫冤屈,李安生留在使館內,始終讓柔克義很被動,清國朝廷知道之後,上門來要人,交還是不交呢?

"公使先生,我現在也想搞清楚這樣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對方會在我們的住處找到炸彈與路線圖,甚至還有與革命黨人來往的信件,這些都是莫須有的東西,他們這是在栽贓陷害。在他們一手遮天的情況下,即便是我坦然的面對他們的司法機關,也仍然是一場冤案罷了。"

柔克義傾向於走司法渠道,只要對方並沒有真實有力的證據,他們就無法奈何李安生。

他還是太過低估,低估了那些權貴的無恥與殘忍,他們已經沒有了底線。

"請您幫我安排與李蓮英的見面,眼下只有讓太后出面,才會有轉機。"

柔克義仔細思索,也只能如此,出於好意,他也提到了梅依雲的安全問題。

"兩天之後,我們有兩名武官帶著測繪人員到奉天去,梅小姐可以跟著隊伍中一同前往,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

兩天後嗎,李安生放下心來,只有將梅依雲送出去,他才沒有後顧之憂。

胖叮噹有的是辦法越獄,出來之後,他們就可以想法逃出京城。

到時候,不管是轟轟烈烈的幹他一場,還是逃到美國去,海闊天空。

當晚,李安生便偷偷的造訪了王恩喜,他是現場目擊者,應該能看到一些什麼不同尋常的東西。

王恩喜陡然見到李安生,並沒有大呼小叫,而是流淚哀告,"李大哥,快救救富貴,他是被冤枉的。收留的那個丫頭五兒,是那些奸人派來的,誰曾想那麼一個小乞丐,會是奸人的棋子。富貴為人正派,斷然不會做那些事情。"

原來王恩喜回來後已經求著譚鑫培等人,代為奔走,更出了銀錢,拜託巡警部大牢裡的牢頭,妥善照顧胖叮噹。

"那些賊人收了錢卻不辦事,我剛從巡警部大牢回來,富貴給他們用了刑,萬分悽慘,他們是想屈打成招啊。"

王恩喜淚眼婆娑,哭哭啼啼,雖然娘娘腔了點,但李安生卻是肅然起敬。

本來他打算王恩喜一有異動,便制住他,逼問事情的,誰曾想,王恩喜情深意重,已經做了這麼多事情,讓他感動萬分。

聽說胖叮噹給用刑,不用想也知道,是那幫爪牙急不可耐的要屈打成招,讓胖叮噹認罪。

王恩喜頗為自責,當初收留五兒那個小乞丐,是他愛心氾濫,誰曾想卻是個天大的禍害。

李安生連忙安慰他,說道:"這事也不怪你,你心地善良,只是受了奸人的利用。眼下,也沒別的法子,我準備找李蓮英,讓他在太后面前轉圜,讓太后親自過問此事,當有一線希望,否則的話,恐怕這事難以翻案。"

當年的四大奇案,也是冤情滔天,比如楊乃武之案還有楊月樓之案,都是慈禧親自過問,才最終翻盤。

聽到譚鑫培與楊小樓等人在為這事奔走,李安生心頭一片溫暖,誰說戲子無義?這份恩情,他也要記在心上。

"你暫時別去探監,萬一牽累到你身上,我百死莫贖。有什麼,但等我見了李蓮英再說吧。"

看到王恩喜執著的眼神與堅定的神情,他知道勸說無用,但也只能如此。

正如他不想去找劉竣等人,也不想回柳宅,就是不想牽累這些人。

從王恩喜那裡出來,李安生思量著,袁世凱還是能給巡警部一些壓力,最起碼能夠看顧一二,不要上來就是照著要整成冤案的架勢來。

只是袁府四周多了不少的可疑人物,只怕都是等他自投羅網的,算定他定然會來找袁世凱等人。

待到了半夜,他才叫起了袁府的下人,送信給袁克定,讓他出來相見。

他還是有些戒心的,萬一老袁落井下石,他是無法抵擋的。

沒想到,不僅是袁克定,就連老袁也親自奔了出來。

"安生賢侄,我料定你要來,故而沒有睡下。巡警部已經定了你的罪名,只因你當日拒捕逃走。縱是有天大的冤情,為何不坦然辯駁?有我在,他們還不敢肆無忌憚。"

袁世凱開門見山,倒有幾分真情實意。

李安生總不能說他打算將梅依雲安全送走,然後逃出京城準備造反吧。

"袁公,這事透著蹊蹺,我不能不防,故而保全己身,只為尋找辦法洗脫冤情。此事都由前些日子收留的一名小丫頭而起,對方是早就計劃了陰謀,我怎能任憑擺佈?"

袁世凱嘆了口氣,說道:"我也不瞞你,這事是有高人在佈局,你一拒捕,更加坐實了你的罪名。慶親王親自過問此事,也是那個意思,你自求多福,我是使不上什麼力氣。只怕有人巴不得我出面,順便能攀誣到我頭上,心思歹毒無比。我也不敢做些犯忌諱之事,只是不敢苟同罷了。你也要諒解我這番苦心,我不便出頭,但其他事情還是能做的,你需要什麼,儘管開口,或者要什麼人手,我給你調撥。"

李安生倒是真沒有想到袁世凱這位大梟雄會如此的坦率直接,倒是讓他多出幾分好感,雖說之前給老袁算計了一把,跟袁克定結拜,但此時倒還是真的挺夠意思的。

老袁的確不容易,給權貴們逼得喘不過氣來,能許諾到這些,已經相當不容易。

其實袁世凱也清楚,要是他什麼都不做,必然會與李安生之間起了隔閡,他有預感,這事沒這麼簡單,不會這麼輕易的結案,故而,他還是想與李安生結個善緣。

"還請袁公代為照看梅寶聰與柳重光兩家,莫要受了牽連,其他的,倒是沒什麼。我正想辦法,看能不能找到證據,是被冤枉。要是實在不能,大不了我跟富貴尋求美國公使出面,朝廷還是定不了我們的罪名。他們要的,無非是黑龍江那些產業罷了。有些產業,他們也拿不走。"

袁世凱嘆了口氣,說道:"也只能如此,但請你放心,要是事有不協,我讓克定來聯絡你,能逃出去最好。"

他也不太抱什麼希望,慶親王與肅親王兩位聯手辦這冤案,豈是能夠輕易洗脫的。

他袁世凱但求問心無愧罷了,也隱隱的對李安生有一絲信任,在他手上的奇蹟多了,再多一回,也是說不準的。

接下來的兩日,李安生一直在等著柔克義的動作,找到機會將訊息遞給李蓮英。

只是外頭卻是吵翻了天,李安生不肯現身,引發了大部分人的懷疑,胖叮噹與李安生是革命無疑。

朝廷一片震動,之前抗俄功臣居然是革命黨,黑龍江從上到下都有失察之罪,加上袁世凱也舉薦過李安生,朝中暗流湧動,又是一場地震前兆。

沙俄公使也向外務部提出,根據沙俄國內來的證據顯示,李安生與胖叮噹一直跟俄國國內的革命黨有聯絡,他們都是革命黨。

可恨的老毛子也跳出來搞風搞雨,實在是可笑可恨。

而京城也有某些官員比如巴義魯之類的,也上奏檢舉,李安生在黑龍江多有謀逆之舉。

黑龍江謠傳李安生是真龍轉世的傳言也是沸沸揚揚,民間到處流傳。

這天的報紙也刊登了胖叮噹在獄中寫就的一首詩,叫做《被逮口佔》:銜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浪浮。詫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臺。

這首詩一出來,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本來就對這個案子頗為關注的百姓們更是受到了感染。

許多革命黨人都在各地掀起輿論,要求清廷釋放英雄胖叮噹,這樣的革命偉人不能輕易定罪。

無形之中,胖叮噹的形象無比高大,在革命黨人中無比崇高,全國各地的革命黨人都掀起了一陣向李富貴學習的風潮。

新軍中也是蠢蠢躍動,為著胖叮噹這樣的革命先驅而振奮鼓舞。(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