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天子之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說的就是大明開國時候的都城——南京。

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子朱允炆手裡搶過了皇帝寶座,但他在南京紫禁城裡睡不踏實,時常夢到老爹朱元璋,便把國都遷回了就藩的北京。

從此,大明王朝的國都在北京盤踞了兩百多年,直到現在的風雨飄搖,搖搖欲墜。

今年三十三歲的朱由檢就來過南京一次,那還是十四歲的時候奉了哥哥朱由校的命令前來江南代天巡視,路過南京住了兩天。

朱由檢的心裡並不喜歡南京。

他覺得這個城市比較陰沉,霧氣多,潮溼,住著不太舒服。

相比較來說,朱由檢更喜歡北京的氣候,夏天乾燥秋天涼爽,唯一的缺點就是春天和冬天風沙比較大。

“南京,這就是南京麼?”

朱由檢在三千侍衛的護送下,一路快馬加鞭,用了三天四夜的時間,長途奔波兩千多裡路程,終於出現在了南京城外,隔著長江眺望這座煙霧氤氳的大都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江南魚米之地,百姓豐衣足食,論富庶還在北京之上。

在朱由檢擺脫了劉澤清到達了徐州府之後,徐州知府曹世清立即派人快馬加鞭趕往南京報信,告訴南京的大臣們,大明天子明日上午就能到南京,全城做好迎接準備。

大明朝的制度有些奇葩。

在朱棣遷都北京之後,依舊在南京設定了一整套六部班底,而且還有大理寺、光祿寺、太常寺、都察院等等,機構和北京一模一樣,官職一模一樣,甚至品級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前面加了“南京”二字。

譬如,北京的戶部尚書就叫做戶部尚書,為正二品大員。

而南京的戶部尚書則稱作“南京戶部尚書”,也是正二品。

不同的是,北京的戶部堂官可以進入內閣做首輔宰輔,入閣拜相,而南京除了兵部和戶部有一些實權之外,其他的衙門基本就是個擺設,相當於榮譽頭銜,用來安排那些有功勞的老臣。

此刻的長江北岸旌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至少有數千人在岸邊等候。

在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的率領下,南京戶部尚書馬士英、南京禮部尚書錢謙益、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副守備太監盧九德、南京兵部侍郎瞿式耜、應天府府尹呂大器等南京朝廷的高官悉數到場,全部穿著嶄新的官袍,精神抖擻的迎接大明天子的到來。

因為所有人都明白,隨著天子來到南京,下去幾年之後,肯定會南風壓倒北風。

那時候南京官員前面的“南京”兩個字將會被去掉,而北京的官員頭銜上面勢必會冠以“北京某某官員”的稱號。

看到漫山遍野的臣民在迎接自己,一路上意氣消沉的朱由檢終於恢復了王者之氣,在馬上振臂高呼:“我來了,我是大明天子朱由檢,我來到南京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史可法的帶領下,在場的數千名臣民一起跪倒在長江北岸,山呼萬歲,聲震寰宇,鳥雀為之高飛,鯨魚受驚沉底。

朱由檢變得意氣風發起來,在馬上伸出雙臂,用威嚴的語氣道:“諸位愛卿平身!”

文武百官參見完了天子,接著參拜馬上的周皇後:“臣等拜見皇后娘娘!”

周皇後雖然一臉風塵,但卻難掩勝利的笑容,翻身下馬抬手招呼百官起身:“諸位愛卿快快平身,哀家與陛下總算活著來到南京了。”

待大臣們施禮完畢後,趙雲翻身下來,來到朱由檢面前單膝跪地:“這一路雖然歷經艱難,但臣總算不辱使命,把陛下安全送到了南京。前方大江鎖路,臣就不過江了,就此拜別陛下,率領三千虎賁返回北京勤王救駕。”

“子龍啊,朕這一路能夠逢凶化吉,多虧了你,既然到了南京,何必這麼急著歸去,住幾天歇歇再走不遲。”

朱由檢翻身下馬,握著趙雲的手一臉不捨,“住幾天休息下吧,讓將士們也歇歇。”

趙雲跪地不起,情真意切的道:“這一路長途跋涉,臣的確感到身心俱疲,相信將士們更加人困馬乏。

可是北京城裡的將士都在日夜堅守,四五十萬闖軍隨時都會攻城,城裡的將士在遭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哪怕援兵多出現在城下一天,也能讓守城的將士們信心倍增。”

朱由檢轉身向史可法、馬士英等人介紹趙雲:“諸位愛卿認識一下,這位就是太子提拔的侍衛,三國常山趙子龍的後裔,因為仰慕祖先風采,便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趙子龍。

是他當先衝鋒,護著朕從闖軍的包圍中殺了出來;是他一路指揮三千虎賁,令行禁止,護送朕以最快的速度從北京來到了南京。

是他在劉澤清這逆賊企圖將朕劫持到鳳陽之時,單槍匹馬混入敵軍,生擒了劉澤清,才讓朕脫離虎口,安然抵達了南京……”

“趙將軍真是了不起啊!”

“忠義雙全,有勇有謀,不愧是三國名將後人!”

“趙將軍這颯爽英姿,簡直就是常山趙子龍再世啊!”

聽了朱由檢的話,在場的文武大臣紛紛向趙雲豎起了大拇指,一片誇讚之聲。

“多謝陛下如此盛讚,趙子龍慚愧不已!”

趙雲再次拜謝天子的盛讚,“多謝陛下的盛情挽留,臨行之時,太子再三吩咐微臣,讓我將陛下護送至南京後便立刻返程,臣就不耽誤工夫了。”

史可法站出來道:“子龍將軍只管放心,我已經吩咐廚子殺雞宰羊,準備了美酒佳餚,犒賞全軍將士。”

“趙子龍在這裡代表全體將士謝過史尚書。”趙雲作揖致謝。

但朱由檢依舊戀戀不捨,極力挽留:“讓將士們在江左喝酒吃肉,子龍你隨朕過江進南京參加文武百官為朕擺的接風宴。你立下此等大功,朕還沒給你封官呢!”

能得到天子如此挽留,簡直是一個人生命中的無上榮耀。

趙雲也知道盛情難卻,只能頷首答應:“既然陛下如此盛情,臣再拒絕便是抗旨了。臣過江參加過酒筵後小住一夜,明日便率將士們啟程回京城。”

旁邊的馬士英急忙糾正,笑呵呵的道:“嗨……陛下住在哪裡,哪裡就是京城!”

朱由檢輕撫鬍鬚,頷首讚許:“馬卿言之有理,南京也是大明的京城!”

趙雲又表奏霍去病的功勞:“陛下,這一路霍去疾也頗有功勞,還望陛下一視同仁。”

“嗯……好好好,少年英雄,朕不會忘了他。”

朱由檢對趙雲身後的霍去病也是讚賞有加,“你也跟著過江赴筵。”

朱由檢掃視了馬士英一眼,沉聲問道:“給護送朕的所有士卒每人發五兩銀子,武官每人十五兩。”

“嗯……”

馬士英面容上有點猶豫,雖說江南富庶,可南京國庫裡的錢也都押運到南京去了啊,倉庫裡也是寥寥無幾了。

“怎麼?難道兩萬兩銀子拿不出來?”

朱由檢面色一沉,剛才的惜才之色消失不見,變得陰鷙兇狠起來,又恢復了往日一言斷大臣生死的本色。

馬士英就是從北京貶官來到南京做閒職的,對朱由檢的嗜殺早就領教了多次,再說天子剛來,就算戶部今天挨家挨戶的借錢,也要湊齊這筆賞錢。

“臣想辦法,一定解決。”

馬士英額頭見汗,抬起袖子擦拭了下,“唉……今兒上午好熱,太陽好大。”

朱由檢面色凝重,多年執掌天下的霸氣逐漸露出:“南京的天氣的確比北京暖和多了,朕希望南京朝廷的官員也能像江南的天氣一樣讓朕暖和。”

在場的文武百官這一刻都感受到了天威凜冽,這就是大明天子,這就是九五之尊,一言可定人生死。

“臣等願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場上百名穿著緋紅色官服以及綠色官服,還有穿著甲冑的武官齊齊跪倒在地,用整齊劃一的聲音宣誓忠心。

聽說有賞錢拿,從北京來的官兵們紛紛攘臂高呼:“陛下萬歲萬歲,陛下萬萬歲!”

朱由檢大手一揮,當先邁步:“進京!”

王承恩在旁邊扯著嗓子高喊:“萬歲爺起駕進京!”

當下笙歌奏起,南京的文武官員猶如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朱由檢登上一艘大船,駛離了長江北岸,直奔江南的南京而去。

三千人困馬乏的騎兵就地紮營休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個個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艘大船能容納三百餘人,除了從北京跟著朱由檢南下的官員之外,南京的要員也悉數登船,在十幾艘小船的護衛下很快就渡過長江抵達了長江南岸。

江南有規模更大的儀仗隊在岸邊等著天子皇后以及文武百官下船,絲竹聲聲,鼓樂齊鳴。

皇帝該有的儀仗,南京朝廷一樣不缺,黃羅傘蓋、滷薄儀仗、金瓜御輦、十二龍旗,斧鉞金輅,樣樣不缺。

數千人的隊伍舉著各式儀仗龍旗,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宛如長龍一般簇擁著朱由檢自儀鳳門進了南京城,直奔位於城中央的皇城而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