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投桃報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慈烺一猜便中:“侄兒已經好久沒有看到伯母如此開心了,莫非是父皇的書信到了?”

張皇後聞言笑靨如花:“琅兒還真是聰明絕頂,哀家今天之所以讓尚膳監的人做了這麼一大桌子菜,就是為了慶祝你跟星彩的婚事,你父皇與母后已經同意了,委託我全權主持此事。”

張星彩聞言露出羞赧之色,嬌羞的道:“這麼快嘛,侄女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呢!”

晚上有了林黛玉暖床,朱慈烺倒是不急了,端起面前的酒盅淺酌了一口,抱拳道:“一切單憑皇伯母做主。”

張皇後點頭道:“下午哀家就召見禮部的倪元璐,讓禮部挑選個黃道吉日先把婚事定了,然後再定迎娶之日。”

“怎麼也得一年半載吧?”

張星彩一邊吃飯,一邊噘嘴賣萌,“姑姑就再讓侄女熟悉一年半載的宮規禮儀,時間太短了星彩實在記不住。”

張皇後雙目一瞪,訓斥道:“時辰豈能由你決定?老老實實回家等著便是。”

四個人一邊敘話一邊用膳,花了一個時辰才吃完這頓午飯。

在即將散席之時,張皇後又提醒朱慈烺道:“琅兒啊,你也到了弱冠之年,目前後宮中除了魏氏之外,只有林奉儀一個人。

目前魏氏有了身孕不能照顧你,你與星彩的婚事怎麼也要三五個月,這段時間只能靠林奉儀照料你,你便在她的品級再擢升一下,免得外人說咱們皇室刻薄。”

林黛玉喜出望外,急忙對著張皇後肅拜施禮:“黛玉多謝娘娘提攜!”

朱慈烺自然樂意拿出頭銜來哄自己的女人開心,當即順水推舟的道:“皇伯母言之有理,那侄兒就擢升林氏為承徽如何?”

張皇後點頭允諾:“準。”

朱慈烺當即高聲宣佈敕令:“即日起,擢升林氏黛玉為承徽。”

林黛玉眼角有淚,再次向朱慈烺肅拜謝恩:“臣妾多謝太子爺關愛。”

張星彩捏著下巴道:“我的太子爺啊,小女子以為魏姐姐懷了你的龍種,也該給她晉升一下頭銜才能彰顯你的公平和一視同仁,免得厚此薄彼。”

“星彩說的有理。”

朱慈烺從諫如流,立即召喚李從良到面前,吩咐道:“你立即去一趟鍾粹宮,宣本宮口諭,擢升魏氏為良娣,再給她增加十名宮女服侍,賞白銀一千兩,錦緞五十匹。”

“奴婢遵旨!”

李從良答應一聲,準備前往鍾粹宮宣旨。

“李公公且慢。”

朱慈烺輕喚一聲,當著張皇後等人的面自懷裡掏出了一張三千兩的銀票,塞到了李從良手中,“感謝李公公前些日子的仗義援手,本宮手裡現在寬綽了,這三千兩銀子便還給你。”

李從良一臉驚訝,連連推辭:“使不得、使不得……這錢是奴婢捐獻的,既然捐出去了,怎能再要回來?”

朱慈烺一臉誠懇的道:“你之前所在的尚衣監是個清水衙門,你一年的俸祿也不過四百兩銀子,這些差不多是你半生的積蓄。能夠幫助本宮應急就已經仁至義盡了,本宮現在手頭寬綽了,也該物歸原主了。”

張皇後也微微頷首道:“從良啊,太子爺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見張太后也同意自己把錢收回去,李從良這才憨笑一聲,把銀票揣進了懷裡:“既然太子爺關心奴婢,那奴婢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李從良收下銀票,帶著四個小太監去內帑庫領了一千兩銀子,五十匹錦緞前往鍾粹宮宣佈口諭,只把魏喬高興的心花怒放,笑逐顏開。

“嫂嫂,哥哥偏心不賞我。”朱媺娖噘著嘴耍公主脾氣。

作為前任首輔的女兒,魏喬自然不稀罕區區一千兩銀子,讓他高興的是自己從良媛升級成為了良娣,等懷胎十月生下孩子後,就算當不上太子妃也能做個太子嬪。

“喏,這個給你,哥哥不賞你,嫂子賞你。”

心情大好的魏良娣從盤子裡拿出兩錠五十兩的元寶塞到了朱媺娖的手裡,“拿著買好東西。”

朱媺娖仰著頭,驕傲的道:“我是公主,我要的東西還用買嗎?”

“媺娖說的倒也是,是嫂子魯莽了。”魏喬不由得啞然失笑。

朱媺娖指了指五顏六色的錦緞:“我要這個做衣服,做一身紅的一身綠的。”

魏良娣笑著道:“原來公主想要衣服啊?這個實在太簡單了,嫂子馬上命人拿著錦緞帶你到巾帽局量身定做。”

安撫好了朱媺娖,魏良娣又拿起兩塊元寶塞到李從良的手裡:“有勞李公公跑腿來傳太子口諭,這兩錠銀子你拿著買酒喝。”

“良娣剛進宮沒幾天,這多不好意思啊?”李從良受寵若驚,合著今天對自己來說是個好日子。

“拿著吧,以後還請李公公多多幫襯。”魏喬一臉虔誠的請李從良把銀子收了。

李從良只好裝進袖子裡:“奴婢恭敬不如從命,提醒良娣一句,是張星彩姑娘與張皇後在太子爺面前替你說的好話,所以太子爺才把你升為良娣。”

“原來如此,多謝李公公提醒。”

等李從良走後,魏喬帶著四名宮女兩個太監,捧了二十匹錦緞前往慈寧宮拜謝張皇後的提攜,相談甚歡,張皇後留魏喬在宮中共進晚餐,魏喬欣然答應。

朱慈烺和張星彩把做鍛鍊五禽戲的地方放在了奉宸宮,因為年久失修,這座大殿並無嬪妃居住,平日裡只有四個小太監看守。

再加上這座宮殿挨著慈寧宮不過百十米,因此被朱慈烺用來當作強身健體的場所,和張星彩鍛鍊了一個時辰,看看天色將黑,張星彩告辭離去。

朱慈烺和林黛玉在慈慶宮用過晚膳,便早早熄燈上床,又是一夜翻雲覆雨,反正第二天不用早朝,因此朱慈烺可以放心大膽的為所欲為。

第二日晌午時分,北京城外人喊馬嘶,原來是霍去病率領的三千騎兵返回了北京。

“諸位將士後會有期,本將去向殿下覆命,你們都返回各自的衛所去向指揮使報到去吧。”

霍去病在朝陽門外勒馬帶韁,抱拳向諸位將士作別。

跟隨霍去病征戰了半個月的時間,這些將士已經對霍去病的用兵能力佩服的五體投地,在他們的戎馬生涯中,還沒有遇到過這麼優秀的將領。

只有跟隨這種年輕有為,通曉兵法的年輕將領才能在沙場上建功立業,才能贏取功名,更重要的是能活下去!

所以,接近三千將士大多捨不得離開霍去病,此刻紛紛停下馬蹄,用沉默表達內心的不捨。

霍去病也明白這些將士的心意,微笑道:“諸位將士都散了吧,明日我們還是並肩作戰的戰友,不必如此。”

恰好諸葛亮巡視到此處,在朝陽門城牆上目睹此景,抱著新製作的羽扇道:“將知兵,兵擁將,此乃用兵的最高境界。既然這支騎兵願意追隨霍將軍,就讓我諸葛良向太子建議,把你們編制為常規部隊如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城外的三千騎兵聞言紛紛舉手贊成,齊聲高呼:“我們願意追隨霍將軍,請這位大人轉奏太子殿下,將我們編制為常規隊伍。”

霍去病不認識諸葛亮,在馬上抱拳致謝:“不知這位大人尊姓大名?現居何職?霍某與這些兄弟一路上同生共死,我也捨不得他們,若是能編制為常規隊伍在以後的日子裡並肩作戰,自然是求之不得。”

隨行保護諸葛亮的林沖站出來道:“在下林沖,見過霍將軍,這位是當朝兵部右侍郎諸葛良大人。”

聽說城牆上羽扇綸巾之人就是當朝新任兵部侍郎,城下的騎兵俱都歡喜不已,紛紛道“太好了,有諸葛侍郎出面向太子殿下稟奏,我等必能成為常規編制,他日繼續並肩作戰。”

霍去病在馬上抱拳施禮:“原來是諸葛侍郎,霍去疾這廂有禮了,有勞諸葛大人在太子面前美言幾句。”

諸葛亮當先順著階梯走下城牆,林沖帶著二十多名侍衛牽著馬隨後,一起來到霍去病馬前寒暄。

諸葛亮大概的詢問過南京方面的情況後翻身上馬,邀請霍去病一起去見朱慈烺:“恰好本官已經巡視完畢,我便陪霍將軍一起進宮覲見太子殿下。”

“如此再好不過。”

霍去病喜出望外,當即和諸葛亮並轡而行,一起朝紫禁城而去。

三千騎兵俱都各自回家探視家眷,只等朝廷批准他們成建制之後,便再次集結追隨霍去病。

半個時辰後,霍去病與諸葛亮一起來到午門前,請當值太監去向太子爺稟報說“霍去疾與諸葛亮求見。”

朱慈烺剛批完奏摺,練了一會五禽戲活動了下筋骨,聽說霍去病回來了,立即宣佈召見:“馬上命他二人到武英殿見本宮。”

這還是朱慈烺第一次見到霍去病這位少年英雄,所以特地選了莊嚴的武英殿,而不是在自己起居的慈慶宮,這樣也能顯出對他的重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