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叫薛禮薛仁貴(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薛仁貴,河東道絳州lm縣人,大業九年出生,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屬於河東薛氏家族,曾祖父薛榮,官至北魏新野、武關二郡太守、都督,封cc縣公。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父薛軌,隋朝襄城郡贊治,其父薛軌早喪,因此家道中落。薛仁貴少年時家境貧寒、地位卑微,以種田為業,娶妻柳氏。

薛仁貴準備遷葬先輩的墳墓,柳氏說:“有出眾的才幹,要等到機遇才能發揮。如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招募驍勇的將領,這是難得的時機,您何不爭取立功揚名?富貴之後回家,再遷葬也不算遲。”薛仁貴應允,於是去見將軍張士貴應徵。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於洛陽出發出征高句麗。三月,在遼東安地戰場上,唐朝將領劉君邛被敵軍團團圍困,無法脫身,無人能救,在此危難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麗一將領人頭,將頭懸掛於馬上,高句麗軍觀之膽寒,於是撤軍,劉君邛被救。此役過後,薛仁貴名揚軍中。

貞觀十九年四月,唐軍前鋒進抵高句麗,不斷擊敗高句麗守軍,六月,至安市,高句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高惠真率大軍5萬依山駐紮,抗拒唐軍。唐太宗視察地形後,命諸將率軍分頭進擊。此戰薛仁貴身著白衣,手持戟槍,腰挎雙弓,單騎衝陣,唐軍大舉跟進,高句麗軍大敗。戰後,唐太宗召見還只是小兵的薛仁貴,賜馬二匹,絹40匹,生口10人為奴,並提拔為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後唐軍被困在安市城,江夏王李道宗獻策派兵偷襲平壤,以調虎離山之計將安市城高句麗軍引向平壤一線,以攻取安市城。因為唐太宗在軍中,長孫無忌極力勸阻,恐唐太宗安危,不敢偷襲平壤,未成。加之李勣大放厥詞,破城之日,屠殺城內軍民百姓,以至於守城將士更加齊心合力,此後久攻不克,後值冬天大雪,糧草不濟,隧撤退。途中,李世民對薛仁貴說了這樣的一番話:“朕舊的將領都老了,不能承受戰地指揮的繁重工作,每次都想提拔驍勇雄健的將領,沒有比得上你的,我不高興於得到遼東,我高興得到你啊。”並提拔薛仁貴為右領軍中郎將,鎮守玄武門。

永徽五年(654年)閏五月初三夜,天降大雨,山洪暴發,大水衝至玄武門,守衛將士盡皆逃散。薛仁貴憤怒道:“哪裡有天子情況緊急,立即就怕死逃跑的?”然後冒死登門框向皇宮大呼,警示內宮,唐高宗因此得以避過災難。不久大水淹沒唐高宗的寢宮,唐高宗感恩道:“幸虧是你啊,才避免被淹沒,我才知道有忠臣啊。”於是賜給薛仁貴一匹御馬。

戰功赫赫

顯慶二年閏月,右屯衛將軍蘇定方進軍西突厥,征討反叛的阿史那賀魯。薛仁貴上疏說:“臣聽說師出無名,所以戰事不會成功。明示天下敵人是賊寇,那麼才有降伏敵人的可能。現在泥熟依仗一向擁有的才幹,不願屈居賀魯之下,結果被賊寇擊破,妻兒子女都被俘虜。漢兵之中有在賀魯諸部落得到被擊破的泥熟等人的家眷人口,將要把他們充入賤籍,處置方式是妥當的取回並且送還給泥熟等人,仍然一樣賞賜。那麼即同情憐憫了泥熟等人無枉被攻打的事件,又讓百姓明白清楚賀魯等部性如賊寇,知道陛下恩澤廣佈。”唐高宗聽取了他的意見,派遣人搜尋賀魯部的人送了回去,於是泥熟部的人請求跟隨唐軍效命。

顯慶三年(,唐高宗李治命程名振征討高句麗,以薛仁貴為其副將。薛仁貴於貴端城擊敗高句麗軍,斬首三千餘級。

顯慶四年,薛仁貴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戰於橫山。當時,薛仁貴手持弓箭,一馬當先,衝入敵陣,所射者無不應弦倒地。接著,又與高麗軍戰於石城,遇善射敵將,殺唐軍十餘人,無人敢當。薛仁貴見狀大怒,單騎突入,直取敵將。那個敵將懾於薛仁貴勇武,來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貴生擒。十二月,薛仁貴又與辛文陵在黑山擊敗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將士,戰後他因功拜左武衛將軍,封河東縣男。

龍朔元年,一向與唐友好的回紇首領婆閏死,繼位的比粟轉而與唐為敵。高宗詔鄭仁泰為主將,薛仁貴為副將,領兵赴天山擊九姓鐵勒。臨行,唐高宗特在內殿賜宴,席間唐高宗對薛仁貴說:“古代有善於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層鎧甲,你射五層看看。”薛仁貴應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聽弓弦響過,箭已穿五甲而過。唐高宗大吃一驚,當即命人取堅甲賞賜薛仁貴。

鄭仁泰、薛仁貴率軍赴天山後,九姓鐵勒擁眾十餘萬相拒,並令驍勇騎士數十人前來挑戰。薛仁貴臨陣發三箭射死三人,其餘騎士懾於薛仁貴神威都下馬請降。薛仁貴乘勢揮軍掩殺,九姓鐵勒大敗,所降全部坑殺。接著,薛仁貴又越過磧北追擊敗眾,擒其首領兄弟三人。薛仁貴收兵後,軍中傳唱說:“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從此,九姓鐵勒衰敗,不再為邊患。

鐵勒有思結、多覽葛等九個部族,原先據守天山,等鄭仁泰率領部隊來後,他們恐懼投降,鄭仁泰不接納,俘虜他們的家室來賞給將士,敵人陸續逃走。有個候騎報告:“敵人的軍需物資牛羊馬匹遍佈原野,可以去奪回來。”鄭仁泰挑選了一萬四千名騎兵,脫掉鎧甲輕裝賓士,穿過大沙漠,到了仙萼河,沒有看到敵人,糧食吃光才往回撤。人們餓得相互廝殺吞食,等回到軍營時,剩下的騎兵只有二十分之一。薛仁貴也把他部下抓來的鐵勒族女人當作妾,接受了很多賄賂贈送的財物,被有關官員向高宗檢舉彈劾,因立大功而受寬恕。

乾封元年,高句麗莫離支泉蓋蘇文死,其子泉男生繼位,但為其弟泉男健驅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龐同善、高品前去慰納,為泉男健所拒,於是,唐高宗命薛仁貴率軍援送龐同善、高品。行至新城,龐同善為高句麗軍襲擊,薛仁貴得知後,率軍及時趕到,擊斬敵首數百級,解救了龐同善。龐同善、高品進至金山,又為高句麗軍襲擊,薛仁貴聞訊後,率軍將高句麗軍截為兩斷奮擊,斬首五萬餘級,並乘勝攻佔高句麗南蘇、木底、蒼巖三城,與泉男生相遇。對此,唐高宗親自給薛仁貴寫信說:“金山的戰事,賊兵非常多,你衝在士兵前面,奮力殺敵,不顧自己的性命,左衝右擊,所向無前,各部軍隊非常的有勇氣,才使得這次戰役很快就取得了勝利。應該好好地建功立業,成全這美名啊!”接著,薛仁貴又率兩千人,進攻高句麗重鎮扶余城,這時,部將都以兵少,勸他不要輕進。薛仁貴說:“兵員在於會用,不在人多。”於是率軍出征,這次戰役,他身先士卒,共殺敵萬餘人,攻拔扶余城,一時聲威大振,扶余川40餘城,紛紛望風降服。之後薛仁貴一路凱歌,與李勣大軍會師於高句麗都城平壤城外。高句麗歸降,唐朝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詔命薛仁貴率兵二萬人與劉仁軌留守平壤。薛仁貴以功授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薛仁貴移至新城,撫養孤兒,贍養老人,治理盜賊,提拔任用高句麗的人才,表彰獎勵品德高尚、行為優異的百姓,一時間高句麗人都非常喜悅,甚至忘卻亡國之痛。

咸亨元年,唐朝為了打擊吐蕃和光復吐谷渾,出動五萬大軍護送吐谷渾王還qh以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總管。郭待封是名將郭孝恪之子,曾為鄯城鎮守,他不甘心屈居薛仁貴之下,經常違抗薛仁貴的節制。唐軍抵達qhhn面的大非川,將要趕往烏海,薛仁貴對郭待封說:“烏海地勢險要毒氣又多,我軍進必死之地,真是條險路,但是行軍迅速就會成功,緩慢就會失敗。這裡大非嶺寬闊平坦,可以設定兩座營柵,把全部軍需物資藏在營柵裡,留下一萬人守衛,我軍快速挺進,乘敵人沒有準備去襲擊他,就可消滅了。”

薛仁貴率軍先行,至河口遇到吐蕃軍,擊破吐蕃軍,斬獲略盡,收穫其牛羊等萬餘頭,回軍至烏海城,以待後援。郭待封傲慢,不聽從薛仁貴之命,領著糧草輜重等緩緩前行。等郭待封軍進至烏海時,吐蕃二十餘萬大軍來救烏海,進擊郭待封軍,郭待封軍慘敗,軍糧及輜重都被吐蕃軍擄掠而去。薛仁貴只得退軍,屯駐於大非川。吐蕃派出四十餘萬大軍進攻唐軍,唐軍不敵,大敗。薛仁貴無奈,只好與吐蕃大將論欽陵約和,才得以退軍,然而吐谷渾自此淪陷。薛仁貴嘆息說:“今年是庚午年,降婁星當值,不應該到西方打仗,當年魏國的鄧艾因此死在蜀國,我本來就知道必然失敗。”因為戰敗,薛仁貴被革職除名為平民。沒過多久,高麗留下的軍隊叛亂,薛仁貴被起用為雞林道總管。又因事獲罪流放到象州,碰上朝廷大赦才回家。

開耀元年,唐高宗念及薛仁貴舊功,召見薛仁貴,對他說:“以前在萬年宮,沒有你,我都變成魚了。你還曾經為我消滅過九姓突厥,高句麗,中國北方、東方的向中國稱臣,這都是你的功勞啊。我怎麼會忘記你呢。但是,有人在我跟前告你,說你在烏海城下故意放跑了敵人,以致於失利。這件事讓我非常遺憾現在遼西不安寧,瓜州沙州的路都不能通了,你怎麼能安穩地睡在家裡,不給我指揮打仗去呢?”就這樣,薛仁貴被重新起用了,官拜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

永淳元年,突厥阿史德元珍率軍入侵雲州,薛仁貴奉命征討。突厥人問:“唐朝的將領是誰?”回答說:“薛仁貴。”突厥人說:“我聽說薛將軍流放到象州已經死了,怎能復生?”薛仁貴脫掉頭盔去見他們,突厥人仔細一看大驚失色,都下馬排隊拜揖,漸漸逃走。薛仁貴乘勢追擊,大敗突厥,斬殺突厥軍上萬人,俘虜三萬人,奪取駝馬牛羊三萬餘頭,取得雲州大捷。永淳二年,薛仁貴去世,終年七十歲。追認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官府提供車馬,護送靈柩返回故鄉,另一說埋葬於sd省j縣看著滿嘴唾沫的薛禮,看著他手舞足蹈地說著他自己的歷史生平,那三個女子臉上的驚訝之色漸漸的消失,變得越來越平靜!

薛禮又大聲的喝道:“弦張偃月,箭射蒼狼。河東巨擘,天中棟樑。薛門將軍濟濟,仁貴家聲名揚。白袍錦裡,盡是鐵肝義膽;徵馬鞍上,常飄仁芬德香。奔於西東,叱吒雷電;戰於昨今,席捲風尚。任黃沙漫卷兮,撫洶湧海浪;看流星賓士兮,追歲月滄桑。公豈好戰兮,世不太平;心之所系兮,天下康莊。大哉乾元,本志之清。秉孝道持家,忠厚暖寒洞。謹尊師敬長,敦實壯底功。涵瞳光炯炯,看大千之明;養胸懷坦蕩,娶柳氏之英。修身欽內,緩遷墳塋;汾河射雁,目穿蒼穹。縱困於胡虜,不改乎初衷。突血肉重圍,破鋼桶敵情。鐵臂護全節,愛國了終生。道之存也,一以貫通。至於臂堪千金重,力能挽狂瀾。脫帽威退敵,三箭定天山。身之有正氣,勇謀之貫也。單槍入陣,胡領跌落;匹馬從容,軍觀士寒。掩護老弱,率從斷後;退縮眾可,獨我向前。亞夫滿盤皆奇,子龍一身是膽。沙秋點兵,永珍胸羅;木春警況,隔水烽傳。可驚可喜,世民不惜遼東;可倚可靠,君臣還仗江山。

至哉!大義斯將軍,有情亦丈夫。治盜賊,掖突出;恤鰥寡,體孤獨。軍乎高聲,民贊樸素。白袍堪美髯,畫戟跨赤兔。洪來臂膀掩,冒死衛玄武。若無果毅力,何以震凡俗。騰驤萬里,不減孤膽半分;垂耀千秋,永繼先賢雄圖。有仁可貴,不鬩於牆內;何須仰嶽,共御於外辱!贊曰:薛氏賢昆,安都美裔。絳州將才,龍門鉅子。年少白袍,忠孝仁義。志攜風雷,敢鬥霹靂。將軍鷹揚,鐵勒鼠慄。脫帽愛民,青史銘績。策息干戈,酣暢淋漓。陰陽八卦,嫻熟六藝。周易兵書,闡釋新意。共抵外略,不爭域內。石矗山海,載道口碑。飄洋傳頌,悠悠萬世!醜虜侵塞,將軍耀威。弓一彎而天山未定,箭三發而鐵勒知歸。驍騎來時,疊利鏃以連中;宮人祭處,收黃塵而不飛。始夫寇犯朔方,檄傳邊壤。高宗乃將鉞斯授,仁貴而君恩是仗。初持漢節,鷹揚貔虎之威;爰臂燕弧,肉視豺狼之黨。軍壓亭障,營臨塞垣。九姓猶憑其桀驁,六鈞亦昧於戎蕃。既而胡兵鳥集,賊騎雲屯。將軍於是勇氣潛發,雄心自論。拈白羽以初抽,手中雪耀;攀雕鞍而乍逐,磧裡星奔。由是控彼烏號,伸茲猿臂。聲穿勁甲,俄駭膽於千夫;血染平沙,已殭屍於一騎。期後箭之中也,尚猖狂而背義。是用再調弓矢,重出麾幢。曜英琥於非類,昭雄稜於異邦。赤羽遠開,騁神機而未已;胡雛又斃,驚絕藝以無雙。斯二箭之中也,猶憑陵崦未降。且曰:志以安邊,誓將去害。苟犬羊之眾斯舍,則衛霍之功不大。又流鏑以虻飛,復應弦而狼狽。斯三箭之中也,遂定七戎之外。昔在秦漢,嘗開土疆。或勞師於征伐,徒耀武於張皇。未若彎弧手妙於主皮,大降虜眾;騁伎心同於偃月,遂靜沙場。”

花無雙突然一腳把薛禮踢倒,嘴裡罵道:“好不要臉,人怎麼能無恥到這種地步?自己誇自己,好不要臉!”

紅佛女看著那三人,嘴裡嘆道:“你們都是名人,名載史記,我是個無名之人,我就不加入你們了,我家剛剛死了人,我要去守節去了!”

薛禮聽了紅佛女的話,連忙說道:“我的偶像,你在我們的時代,那可是鼎鼎大名,聽我給你講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