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錢爺”其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開了頭,夫妻倆就進入了‘買買買’模式,一圈轉下來,收穫了小東西若干。

最貴的是一隻宣德爐,當然,不可能是明代宣德年間的,而是後面仿製的,不過距離現在也算是比較久遠了,主要是品相非常之好,沒有一點磕碰,花了10幾塊。

然後就是一隻玉質的菸嘴兒,質感非常的潤,是個老物件兒,十塊錢一舉拿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還買了兩隻印章,不為別的,主要是因為它們很漂亮,夫妻倆人都很喜歡。最後還有木製珠串和青銅令牌各一隻。

聽售貨員說,這些東西多半是前幾年困難時期收進來的,因為不當吃不當喝的,餓急眼的時候,也不管這些東西值不值錢了,多少能賣點錢用來買糧食。之後,來看的人有不少,但捨得把錢花在這些物件兒上的人卻不多。

所以今天他們才有機會買到。

這一下子,就花掉了許大茂大半個月工資。

把許小妹給心疼得,直說要向許父許母彙報。

為堵住她的嘴,許大茂送給她一隻半新的女表,說是國外進口的,因為比較舊了,價格開得不高,不過,走時是非常準確的。

把許小妹樂得不行,她早就垂涎哥哥腕上那只手錶了,那是他結婚時婁父送給的。

而許大茂夫妻倆呢,花了這麼多錢,卻跟沒事兒人一樣。

婁曉娥是從小就沒缺過錢,對她來說一次花幾十塊不算什麼的。

而許大茂,他是知道的,這些東西只要是真的,總有一天會升值,雖說不一定會暴富,但絕對不會虧本。而目前這個年代,假貨基本上非常少,即使有仿品,那到了幾十年後,也是很值錢的。

所以啊,對他來說,拿大半個月的工資換這麼些東西,值了。

當然,在購買過程中,那位叫錢爺的老人,也幫著出了不少主意,據他自己所說,他就愛好玩這些老物件兒,但自己能力有限,無法把這些好東西都買回家,如今親眼看著他們有了好的主人,他也很開心了。

告別了錢爺,三人收穫滿滿地回了家。

還好許母抱著小家國去張嬸家串門了,他們才得以把東西偷偷地藏回裡屋。

許大茂拿了一小包茶葉,去敲了張家的門。

是張嬸開的門,她見到許大茂很開心。

“是大茂啊,快進來,你媽也在這兒呢!”

許大茂把茶葉交到她的手裡,“嬸兒,我張叔在家嗎?這是帶給他的茶葉,聽說是南邊兒來的好茶。”

張嬸看了看手中的茶葉包,把他讓進屋裡。

“在家呢,你這孩子,幹嘛這麼客氣啊,這茶**貴的吧?”

“沒花錢,是人家送的,我也不好這個,聽說張叔挺愛喝茶的,我就借花獻佛了。”

許母見到許大茂,就拉拉孫子的小手,讓他學著跟爸爸招手。

“乖孫子,看看那是誰啊?哦,原來是爸爸呀!來,快跟爸爸打個招呼!”

許大茂摸了摸兒子的小手,算是和他打了招呼,小家夥興奮得一蹦一蹦的。

可是,下一秒,他又癟著嘴哭了起來。

許母忙摸摸他的小屁股,乾乾的,看來是餓了,於是趕緊抱著他回了家。

張叔招呼許大茂在桌邊坐下,給他倒了杯水,

“大茂,坐吧,你今天應該是有事想問我吧?”

“張叔,您可真是敏銳,我還是真的有事向您請教。”

許大茂對那個叫錢爺的老人很感興趣,他想了想,這事還就問張叔比較可靠,一來,他是這邊的老街坊,二來,他這人嘴很緊,不會什麼都往外說。

至於為什麼不問自己爸媽,還不是怕他們問東問西的,不如問張叔來得省事。

聽到許大茂向他打聽錢爺的事情,張叔看了看許大茂,語帶深意。

“我說大茂啊,你可不能向這個錢爺學,那就是個除了玩意兒,其它都不放在心裡的主兒。要我說,人啊,還是要踏踏實實地過日子比較實在。”

許大茂當然是下了保證,他又不傻,古玩收藏稍帶手玩一票還行,讓他正經幹,那是不可能的。

聽了他的話,張叔才放下心,給他簡單講了錢爺這個人的事蹟。

這也算得上一個傳奇人物了。

錢爺,姓錢名有福,這是他的漢名,其實他是個滿人,具體叫什麼誰也不知道。

不過老一輩的人很多都知道,他原先還是個貝子呢,是一個落魄王爺的後代,到了他這一代,家裡祖產敗得差不多了,就給他剩下一坐三進的大院子,和一屋子的古董,也就是他們口中所說的玩意兒。

這位錢爺是從小在這堆玩意兒中長大的,他爹和他爺爺,都愛好這個,他從小耳濡目染的,同樣的,也迷上了這個。

後來,王朝被推翻了,他就靠著這個手藝,在琉璃廠那邊經營了一家古玩店,生意挺不錯的,畢竟他眼光獨到,低價進,高價出,還是很有賺頭的。

但他這人有個毛病,有了入了他眼的好東西,他就捂著不往外放,久而久之,他是囤的東西越來越多,週轉的資金越來越少。

最終的結果就是,他沒錢了,可就是這樣,那些好東西他也不捨得往外放。最後,他寧願把店關了,也要守著那些好東西。

然後他就守著那些玩意兒過日子,至於生活來源,倒也不用擔心,他自己住後院兒,把前面兩進院子都給租出去了,即使他房租收得並不算高,那麼多的房間的房租,也夠他一人生活了。

是的,他現在是孤身一人,他曾經是娶過老婆的,但他把店關了以後,老婆實在受不了他那個脾氣,就跟人跑了,只留下了他一個人。

但他也不在乎,守著那些寶貝,過得別提多自在了。

如果不是倭人打來,他也許一輩子就這麼過下去了。

在那糟糕的世道裡,人們發現錢爺變了,變得接地氣了。但凡有鄰居租戶日子過不下去了,他都會幫上一把,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安居一隅。

沒錢了,他就把守著的那些寶貝一個個地往外放。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在亂世裡,那些東西不值錢,幾年下來,他的收藏也就散得差不多了。

好在,迎來了抗戰的勝利,也迎來了解放。

之後,他就守在他的小院兒裡過著安穩日子,直到公私合營開始。

他其實並沒有做經營,但他還是響應號召把他唯一的院子交給了組織。

不過還好,房子的後院還屬於他,他可以一直住著。

至於工作,組織上給他安排了一個,就是琉璃廠的古玩商店上班,負責收貨鑑定。

這個對於他來說,當然是如魚得水了。

於是,他就一直這樣幹到現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