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吃了一頓簡單的晚餐。

然後,婁母拉著女兒女婿去了他們的房間。

“曉娥,大茂,我這些天,可沒少去那個大領導給傻柱介紹的地方,一去就轉悠好半天。

那塊地方實在是太好了,如果錯過它,我想以後我一定會後悔的。

所以,我覺著,咱們有必要好好琢磨一下,應該給何雨柱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請他幫忙牽線讓咱們拿到這塊地,還有,要讓他答應從軋鋼廠離職,到咱們的新飯店當廚師長。”

婁母一坐定,就說了這麼一番話。

婁曉娥挽住她的胳膊,“媽,那您心裡現在有沒有一個主意呢?這飯店可是您那邊為主導,我們倆只是跟在裡面混些零用錢的。”

“你這孩子,什麼時候也學會貧嘴了?拿幾十萬塊錢投資去賺零用錢,說出去你看會不會被人打?”

婁母跟女兒調笑了一句,然後才開始說起正經事來。

她的想法跟許大茂猜測的差不多,就是準備讓傻柱技術入股,整個後廚由他負責,如人手的調配,菜品的把控,日常的管理等等。

而整個飯店的經營將由婁母的餐飲集團負責,她將會從香江那邊調人手。

當然了,僅限高層的管理人員和財務。

像服務員、幫工之類的,在本地找就可以了。

到時,又能刷一波好感度了。

因為可以解決不少人的就業問題。

“媽,您跟大茂都想到一起去了,他之前也是這麼說的。”

這邊,婁曉娥先在自己母親面前給許大茂刷了一回好感。

本來婁母對這個女婿就比較滿意,一聽這個,就更滿意了。

她上下打量了許大茂一下,讚許地點點頭,然後突然問了一句,

“大茂,有興趣下海嗎?”

許大茂聽了就是一愣。

下海這個詞是去年年初正式成為辭職經商的代名詞,而正式流行起來也是今年,沒想到婁母會這麼與時俱進,這麼快就瞭解到了這個詞的正確用法了。

這邊許大茂還在發愣,婁曉娥卻坐不住了,她對著婁母嚷嚷起來,

“媽!可不帶您這樣的啊,我家大茂現在可不能辭職下海,安安他們還沒畢業呢!”

婁母聽得一頭的霧水,“這和安安他們有什麼關係?”

於是,婁曉娥又把她的那套詞兒給搬出來說了一遍。

然後,就收穫了婁母一個詫異的眼神,

“丫頭,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在意別人的目光了啊?”

婁曉娥一臉無奈,“就算我不在意,孩子們也會在意的,有個當副廠長的爸爸總是要強一些的。”

婁母聽完之後搖搖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畢竟她這些年在香江,對京城的環境不是特別熟悉,既然女兒說是對外孫他們好,那她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她的注意力又回到傻柱的身上,“你們說給何雨柱多少乾股合適呢?”

這個還真不好說,夫妻兩人全沉默了。

婁母其實也沒指望這兩個給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她的心裡早就有一本賬了,現在只是想聽聽他倆的意見,也是變相的在告知他們。

畢竟夫妻倆佔的股份還算是比較多的。

她算了下,預計投資一百萬,分成一百股的話,那就是一股的本錢就有一萬了。

傻柱用廚藝技術入股,再加上他有一份與大領導那邊的交情在,這可是加分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兩樣一起,婁母準備分給他三股,也就是百分之三。

別看這個數字小,三股算下來本錢就有三萬塊了。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許家那個兩進的院子,買時的價格也才幾千塊錢,連一萬都不到。

可想而知,這三股的乾股將會是多大的誠意。

婁母她就不信了,砸錢還砸不來一個何雨柱?

許大茂不得不服氣,婁母剛剛呈現的那股霸氣就是一般人無法駕馭的。

既然要分給傻柱乾股,其他兩方的股份勢必就要減少。

減誰的確實是個問題。

對於佔股問題,婁母剛才跟他倆打了個招呼。

原先是說香江那邊是不能低於百分之六十的,可經過會計師的嚴密核算,現在要把這個數字改成百分之七十了。

也就是說,婁曉娥他們最多只能

而現在又要給傻柱讓出三個點來。

婁母提出,她那邊就讓多一點,承擔兩個點,這樣的話,許大茂他們就只需要減掉一個點了。

這樣算下來,香江,許大茂夫妻,傻柱三方的股份佔比就是:68%,29%,3%,

對此,婁曉娥夫妻倆並沒有多大的意見,在這門生意上,他們本來就是佔便宜的一方,就像婁曉娥之前說的,他們只是跟在後頭混點小錢的,雖說現在的股份佔比比之前說的少了11%,可畢竟還給他們留了29%,他們對此已經很滿足了。

見他倆並沒有反對的意思,婁母當機立斷,馬上就拍了板,

“那事情就先這樣定下了啊,咱們之後要找個時間約上柱子夫妻倆,跟他們好好聊聊。”

然後,她掏出一塊懷錶來,邊說邊起身,

“我差不多該走了,之間我跟司機說好了,讓他八點鐘來接我,現在八點已經過了。

具體約在哪天,回頭電話聯絡。”

送走婁母,夫妻倆還就此事討論了許久,展望了一下將來。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傻柱同意他們條件的基礎上。

如果傻柱不同意,那一切就全是空想。

所以,說服傻柱這件事情,就順理成章成了重中之重。

而此時前面的飯館中,晚市已經進入了尾聲。

服務員們正各司其職,手腳勤快地忙碌著。

等把手頭的活兒忙完,他們就會吃一頓簡單的工作餐。

說是簡單,那是因為菜的數量並不多,可是,他們每回都吃得很開心。

一來這邊的菜用料都很新鮮,經常會有市面上很難找到的反季蔬菜;

二來就是做飯的雖然不是主廚大齊,而是他的師弟小李。可這已經很好了,畢竟小李已經學了好幾年了,對於菜品的把控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火候了。

至於新進的小師弟大山,他還早著呢,現在他每天的任務就是切切切,切片、切絲、切丁、切塊。

有的時候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

不過大山卻一點都不灰心,他現在雖然是學徒,也有工資了,一個月有二十好幾塊呢。

雖然他還沒有幹滿一個月,還沒有見著錢,可這卻絲毫不會影響他的工作熱情。

他早就打聽好了,這邊是月初發上一個月的工資。

現在已經是四月中下旬了,再過沒多少天,他就可以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了。

雖然第一個月他肯定幹不滿三十天,也就是說到手的工資會縮水,他依舊是非常的期盼。

他是趕上了好時候了,現在飯館出了新規定了,每個人一個禮拜可以休息一天。

服務員們上班是要按排班表的。

不過他們廚子這一塊相對而言特殊一點,因為廚子就他們仨,他不用說,連門還沒入呢,只是個剛拿上菜刀的小學徒,而師兄小李,也從來沒有獨當一面過。

所以,目前來講,他們廚子這邊還沒有辦法實行輪班制。

暫時他們還是屬於全年無休的狀態,不過為了公平起見,屬於他們又不能實現的假期,將會另外發工資給他們。

大山聽到這個可開心了。

放不放假他其實並不介意,就一天的時間,待在城裡也只是浪費時間,如果回家,也是要在家裡幫忙幹活兒的,還不如在這裡多掙點錢呢。

至於想家,應該是不太可能的。

每隔個一兩天,他爹王村長就會過來送菜,父子倆是經常碰面,他還希望能見得少一點呢。

因為他爹每次看到他,說得最多的話就是讓他好好幹,不許偷懶。

還有,跟劉伯伯住一起也要勤快點,不許給人添麻煩。

這些話他是倒背如流,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來了。

本來家國想讓他跟自己一起住的,可被大山拒絕了。

他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他到這邊來是打工的,不是過來看朋友的,所以員工就要有員工的自覺,跟著劉滿倉一起住宿舍其實挺好的,那邊地方寬敞,又不需要太講究,只要收搭乾淨了就好。

要是跟家國一起住的話,他覺得自己肯定會很不自在。

後院他去過,家國的房間他也進過不止一次,不是他小瞧自己。

那邊真不是他這樣的人該待的地方,實在是太講究了,讓他住那裡,他會很不自在的。

跟家國乾淨整齊還帶著清香的房間相比,他寧可跟劉伯伯共用那間經常散發著腳臭的房間。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要是讓同事們知道,他跟小老闆住在一起的話,他肯定會被別人孤立,最終被人排擠。

別看他年紀不大,可人卻不湖塗。

他們王家村是個大村,裡面是什麼樣的人都有,以前是他爺當村長,後來是他爹。

村長作為一村之長,其中一個非常工作任務就是調節村民之間的矛盾。

以往,村子裡誰跟誰鬧矛盾了,或是自己家裡人不和了,都會找上門來,請村長幫著說合。

每到這個時候,大山就會頗有興致的在一邊參觀。

從這些小小的矛盾當中,他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瞭解了很多的東西。

從那之後,他就知道,人心是最簡單的,也是最複雜的。

所以,有的時候,有些事情能避免就避免。

在聽了他的理由後,家國沉默了一瞬,就沒有再堅持,而是握了握他的手,說了一句,“大山,你長大了!”

然後又叮囑他,

“如果有人欺負你,或是在生活上工作上有什麼因難,一定要記著找我。

咱們是好朋友,為好朋友開點綠燈,這不算犯規,你說是嗎?”

大山在這裡過得很舒心,大家夥兒對他也都很好,不僅僅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許家小老闆的少時的玩伴,也是飯館供菜商的兒子,最重要的是,他接地氣,並不以這些為傲。

大齊也是因為家國的關係,對他很是照顧。

也許小名都是大字頭的,兩人雖然性格不太一樣,但相處得非常好。

搞得小李都有些嫉妒了,他跟大齊抗議道,“師兄,明明是我新來的,可為什麼你跟師弟兩個人卻更能說得上話呢?”

大齊有些好笑,小李也快有二十歲了,這個性子還跟個孩子似的。

不過他爸囑咐過,小李是從小跟著爺爺長大的,性子上會有點驕氣,讓他平常遷就著點。

他一直記在心裡呢。

所以,之後他在跟兩個師弟相時,就特別注意分寸。

如果是教大山那些簡單的東西,他都儘量讓小李去教,透過這種方式,他慢慢拉近了兩個師弟間的距離。

沒過兩天,小李就再也不會因為他跟大山多說兩句話而嫉妒了。

而且,小李還會自己主動去教大山一些小竅門。

這些小竅門都是小李自己平時慢慢摸索出來的,他願意教出來,足見他是真心把大山當成師弟了。

大山也乖覺,整天小李師兄長小李師兄短的,把小李捧得快連北都找不著了。

大齊原先還真不知道,小李竟然還會有這樣一面。

別說,大山的到來還真算得上是好事。

往常小李也認真,可做事卻不夠積極,也不太願意苦練。

可現在師弟來了,這個師弟又是個勤快的,為了不被師弟比下去,小李也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拼命苦練。

直接結果就是,傻柱過來檢查兒子跟徒弟們的廚藝時,發現小李這小子的進步之快已經出乎了他的意料。

大齊一直是中規中矩的,穩中有進。

而剛收的那個徒弟,也給了他不小的驚喜。

大山這孩子其實天賦並不夠,他肯定收下完全是看在家國的面子上。

可沒想到這孩子會這麼努力,想當一個好廚子,如果天賦不夠,就只有一條跟了,那就是勤學苦練。

俗語說,將勤補拙。

他只有幾天沒來,大山的刀工就似模似樣了。

看得出來,這幾天沒少練。

一問大齊,果不其然,但凡需要切東西的活兒,全都被大山給搶了。

沒辦法,他就只能讓小李獨立做那些不算是太復要的菜。

有他在一旁盯著,小李也是做得挺好的。

真沒想到,多了個大山,倒把小李這孩子給逼出來了。

看來大齊很快就可以偶爾休休班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