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大姐上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

又是一個禮拜天。

上午,許父許母已經做完了豆腐,在屋裡喝茶休息。

而許大茂沒什麼事做,就從屋裡搬了張躺椅,放到院子的陰涼處,然後就躺到上面悠閒地晃著想起了心事。

距離婁曉娥她們離京已經過去了十多天。

家裡一下子少了四個人,不止許父許母他們不習慣,許大茂更是覺得哪兒哪兒都不對勁。

聽不到雙胞胎日常逗嘴的聲音,小院都冷清了許多。

更別說晚上了,自打婁曉娥嫁進來二十年,夫妻倆從來就沒分開過,每天都已經習慣睡前兩人說些家常,說說孩子們的事情再入睡。

現在冷不丁的一人獨佔這一整張床,他竟然開始失眠了。

前兩天婁曉娥打電話回來,他說起這件事,把婁曉娥給樂得不行。

這個沒良心的,她現在天天帶著孩子們在香江那個花花世界長見識,每天都過得充實得很。聽她說,白天出去玩都太累了,回來後都是一覺睡到大天亮。

把電話這端的許大茂給嫉妒得不行。

當然了,這十多天的時間婁曉娥也不全是在玩,她也做了不少的正事。

前兩天,在婁氏公司律師的見證下,婁母已經將婁氏地產5%的股份,以及她餐飲集團的16%的股份全都轉到了婁曉娥的名下。

還有,之前說的那兩間店面婁曉娥也去看過了,其實她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不過,婁母很看好,她去看了,那邊的人流量也確實不錯,周邊的商鋪租金也都不低,在和許大茂商量之後,也算是暫時定下了,只等過些天交錢辦過戶手續。

許大茂是這樣想的,現在才80年代初,只要有錢,買什麼都是賺的,即使自己不用,以後留給孩子,那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而商鋪的維護,平時收來的租金那是足夠用了,估計還能有不少的剩餘。

買商鋪跑贏通脹那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雖說他對香江的地產行情不是特別瞭解,但前世的時候,總聽說有什麼鋪王的,動輒一家鋪子幾千萬上億,這他是不敢想,不過,到了新世紀,這些鋪子漲個二三十倍,一間鋪子值個幾百萬,他還是敢想的,就這樣,他也能滿足了。

人要知足,婁家這筆錢,可以說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他跟婁曉娥商量好了,全都不拿來用,而是用來投資,也就是拿來錢生錢,儘量給幾個孩子攢出點家底來。

現在一小半用來買鋪子了,還有一大半,婁曉娥算了下,還有整整80萬的香江幣,他們說好了,這些錢全都打算投到京城這邊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就連婁父他們那些積年的生意人,都把眼光瞄向了國內。

他們這些本就在京城的人,怎麼可以放過這個機會呢。

至於投資專案,他們還沒想好,不過,夫妻倆也沒有什麼野心,沒打算投資什麼技術含量特別高的專案。

他們就打算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入手。

當然,住這一方面肯定不行,國內現在還沒有所謂的地產行業,行那一塊兒也是夠嗆,不過衣和食兩方面倒是完全可以。

尤其是食這一塊兒,他們已經算是京城的先驅了,個體執照都是003號的。

於是,他們就商量著,看是不是能開一家真正上規模的飯店。

這一點婁母很是贊成,對許家的小飯館,她見識過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但她就是覺得規模太小了,這麼小打小鬧著沒什麼意思,來錢也太慢。

所以,只要有機會,婁母就給女兒說,讓他們也要解放思想,搞一間大點的飯店,如果他們怕投資太大自己沒經驗,婁母的意思是,她可以跟女兒女婿合作。

另外,對於衣這一塊兒,婁曉娥也很有興趣。

70年代末之前,滿大街都是單調的灰綠藍,改開之後,人們的思想也解放了,也更敢穿了。

街上的顏色變得越來越豐富。

可是,市面上好看的服裝實是太少了。

現在,京城裡最時髦的服裝都是那些從粵省那邊進回來的貨,許家有個新鄰居家的大小子就是販賣服裝的,他兩年前高中畢了業,沒考上大學,就在家待了業。

一直沒等著工作,後來由他一個同學帶著,在夜市那兒包了一個服裝攤兒,聽他說,只要吃得了苦,這就是穩賺的活兒。

京城這邊比較傳統,新事物接受得比較慢,一般都是粵省那邊先流行過了,京城這邊才開始流行,所以他們進貨都是在粵省那邊進,什麼流行就逮著什麼進貨。

關於這個事兒,婁曉娥提過不止一次兩次了,不過她只是有個念頭,具體要怎麼做,做什麼,還沒個頭緒。

這回去香江,婁曉娥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去看看香江人的穿衣風格,看看服裝這裡面有沒有文章可以做。

孃兒幾個這次要在香江那邊要待整整22天,許大茂數了數,還有整整一個禮拜呢。

“哎,真難熬啊!”

他不由得發出一聲感嘆。

“大茂,你小日子這麼舒服,有什麼難熬的?”

一個熟悉而爽朗的聲音傳來。

大姐?

許大茂抬一看,果然不錯,就是許大姐,她戴著一頂遮陽帽,可臉上還是汗津津的。

“大姐,今天刮的哪陣風啊,把你給刮來了!很熱吧,快到屋裡去涼一涼!”

許大茂趕緊把她給迎進屋裡。

許大姐是個大忙人,又要顧廠裡,又要顧家裡,輕易走不開的。

她也真是個操心的命。

好不容易把一雙兒女都熬大了,不用她太操心了,可是老的又開始出問題,今年春天,韓姐夫的父親突然在家裡暈倒,送到醫院才查出來,原來他有著非常嚴重的貧血。

醫生非常奇怪,因為據病人家屬所說,老人家不太可能營養不良的,而做了血檢之後,除了貧血,血液上也沒別的毛病,這麼嚴重的貧血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後來,還是從常規的便檢裡面發現在端倪。

原來,老人家的大便裡竟然檢測出了血液。

又結合到病人說經常胃痛,醫生這才懷疑他可能是胃出血引起的貧血。

於是,這才進行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檢查,發現老人家患有很嚴重的胃潰瘍。老人家可真能熬,只是,壞也壞在他太能熬了,才讓病情發展到這麼嚴重。

這回他暈倒反而是好事兒,要不然,讓他就這麼熬下去,搞不好人熬沒了,做小輩的都不會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呢。

近半年來,許大姐是基本就是單位到家,家到單位,很少有空到許家串門了。

這回她突然上門,許大茂覺著,可能不會有什麼好消息。

許家二老也是這麼擔心的。

許母嘴快,在許大姐剛剛坐定後,她就真接問出來了。

“閨女,莫不是你公公他?”

“沒有,沒有,我公公現在身體已經好很多了,上次複查,醫生說只要按時吃藥,注意飲食,暫時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許大姐知道母親誤會了,趕緊澄清。

“哦,那就好!”

許母拍拍胸脯,放下了心。

許父和許大茂沒做聲,不過他倆也是同時舒了口氣。

“姐,那你今天來是有什麼事嗎?”

許大茂知道,自家大姐絕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是有件事兒,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說完這句,大姐又卡殼兒了,好像不知道該怎麼往下說好了。

“姐,你跟我,還有爸媽都是一家,還有什麼話不好說的?”

許大茂一臉鼓勵的表情。

許大姐鼓了鼓氣,終於吞吞吐吐說了起來。

原來,她的工作快要黃了。

不是她不努力,也不是她不能幹。

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所在的那家小廠撐不下去了。

這就是家二十多人的小廠,街道集體企業,主要訂單來源就是一家大型的國營服裝廠。

之所以他們能拿到這個工廠的訂單,主要就是因為街道辦主任就是這家服裝廠廠長的媳婦。

可是廠長今年上半年突然被調走了,調到另一家織布廠去了。

人走茶就涼,新上任的廠長可不認前任廠長的媳婦。

所以,大姐她們廠就少了一個穩定的訂單來源。

靠著大夥兒四處求爺爺告奶奶拉來的一些小單子,小廠苟延殘喘地存活了三個月,到了這個月,實在是撐不下去了,賬上剩下的錢就只夠發這個月的工資了。

前幾天,廠長已經召集所有員工開了個會,明著說了,如果到8月底還沒有足夠且穩定的訂單,或者有人願意投資,到時候,廠子可能就要結束了。

那就意味著,在廠裡幹活兒的這二十幾個人,將會失去他們的工作。

許大姐在這個廠子裡已經幹了好些年了,感情深得很,最主要的是,她不知道除了做衣服外,她還能幹什麼。

她回去和大姐夫商量了許久,大姐夫只是個修理工,對這裡面的門道也是一點不懂,於是,他就給了個提議。

“要不,你回孃家問一下大茂?他腦子活,指不定能給你想個好路子呢?”

許大姐有點猶豫,“大茂一向對我好,他要是讓我去他家飯館幫忙的話,你說我該怎麼辦?”

“那你想去幹嗎?”

許大姐搖頭,“不太想,我還是想做衣服,或者做跟衣服有關的事情也行。”

“那你就直說唄,大茂是你親弟,你倆感情一向都好,有什麼不能說的。還有啊,你也不要太擔心了,實在不行,就還和之前那樣,你就不要上班了,待在家裡照顧照顧家,有空的時候接點做衣服的活兒也行。

咱家現在情況不同了,倆孩子明年春天就畢業了,一畢業就能掙錢。而我現在的工資也漲了好多,省著點的話,還夠養活咱一家人的。頂多就是辛苦點,撐一撐,明年春天很快就到了。”

丈夫這話一出,許大姐的心立馬就踏實下來了,這反倒堅定了她要重新找個活兒幹的決心,絕不能讓丈夫一個人負擔起養活全家的重擔。

聽了大姐的煩惱,許大茂一時沒吭聲。

至於說讓大姐到飯館來幫忙一事,他連想都沒想。

大姐一直對他這麼好,他不可能讓姐姐去做這麼沒有技術含量,又很累的活兒。

其實他心裡有個主意,不過不太成熟,要等婁曉娥回來後跟她商量了才能說。

“這樣,姐,你讓我先想想,反正還有時間,現在才8月底,離9月底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呢!”

“是啊,大丫頭,聽你弟的,先別著急,肯定有辦法的。”

許父也順著兒子的語氣來安慰女兒。

“弟,你說,如果我開家小小的裁縫店怎麼樣?現在不是鼓勵沒有工作的人自謀職業嗎?”

其實許大姐心裡已經有個想法了,只是她沒有信心,想著弟弟也是開了個體店的人,他應該能理解自己的想法。

許大茂並沒有給出意見。

“姐,你真的別著急下決定,娥子現在不在京城,她這方面想法比較多,而且這回她去香江也是想多看看那邊的服裝,說回來後想做點什麼。

所以我就想著,可不可以你們倆合在一起做點什麼,不過具體能做什麼,得要你倆自己來商量了!”

許大姐這才一拍自己額頭,“看我這腦子,我應該等曉娥回來,跟她商量商量的,這方面,她比較懂。”

事情說到這裡,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許大姐就轉移開了話題,她還是對剛剛許大茂的自言自語比較好奇,“大茂,剛剛在外面,你一個人在那兒叨咕什麼難熬呢?”

“呃”

許大茂難得紅了臉,“我是說,娥子和孩子們還有一個禮拜才回來,他們不在,我很不習慣,所以這日子太難熬了。”

“嗯,別說大茂了,我們也是,家裡少了幾個人,總覺得院子裡特別的冷清,心裡也空落落的。好在我們每天還有活兒要做,可以打發打發時間,要不然這日子還真的挺難過的。”

許母也跟著感嘆,不過感嘆完,馬上就開始留女兒。

“對了,閨女,你難得來一趟,今兒多待會兒再回去啊,中午我們訂幾個好菜,咱們好好吃一頓怎麼樣?”

“這——”

許大姐有些猶豫。

許父板起臉,言辭銳利。

“怎麼?他老韓家當真就離了你一刻都不行?今天禮拜天,女婿應該不上班吧,現在又是暑假,兩孩子也在家,你還怕你公公沒人照顧?還是說,他們那麼多人自己做一頓飯都不行?”

大姐一見他這樣,馬上搖頭,“當然不是了。”

“不是就好,我許富貴的閨女嫁過去又不是當傭人的,你記住了,待婆家人好是一回事,可別做得太過,以至於委屈了自己!”

許大茂不由得對父親豎起了大拇指,這話說得可真有水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