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畫裡畫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丘志清不知道事情原委,但不得不說,他說的或許有道理。

嫣然一笑,彷彿時間倒流,盛夏之中,長勢極好的花草樹木都煥發第二春一般,整個洞天都明亮三分。

真真不是形容詞,白止作為現任地母神。

動靜喜怒之間,不經意間都會影響周圍環境。

嚴格來說,這並非白止獨有的能力,地仙之上,接觸大道的,都有。

不過白止會因為自己神職的原因,更為突出而已。

略微收斂了一下,白止傳音告訴丘志清,最後出手保住那一行人的,可能是六天魔主之一。

至於是不是他們熟知故事的魔羅,她不知道,反正比她稍強,至少不比她弱。

這個戰績,是對面隔空出手,而白止,可以說是本土作戰的情況下打出來的……

拋開這些憂心之事不談,四人便在華山洞天中,開始參悟息壤中所蘊含的造化之力。

“你是說,當年女媧娘娘便是用這一團東西,造人?”

問出這話之時,楊嬋眼中有光,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準確來說,還和了點水,水佔多數,這個只有少數,還要配合女媧娘娘的大神通……”

最後一點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其他東西,都不算難。

可沒了女媧娘娘的點化,它也就是一團含有伏羲女媧精血的九天息壤而已。

頂多也就在她的略微改造下,形成一口造化泉,讓人喝了能懷孕。

且不分男女,都可以懷孕。

說實話,這多少有點反人類,難怪連唐僧都忍不住要打胎。

話說,這唐三藏算不算是開了殺戒?

丘志清覺得,應該不算才是,畢竟水是猴子打來的,什麼“墮胎泉”?

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而且男人怎麼能懷孕?怎麼生?

所以唐三藏應該是胃脹氣,僅此而已。

不信你去看看,哪有什麼子母河?

對於造化之力,白止和丘志清兩人最為熟悉,楊嬋亦是有所瞭解。

畢竟她手中寶蓮燈,功能多樣,便是造化的一種體現。

而楊戩,他的天賦都點在戰鬥之上,對這些精細活,不算瞭解。

因此他只能給大家維持一個時間加速的狀態。

裡邊過了數百年,外邊過了數月。

在白止與丘志清的努力下,他們合力,將九天息壤勾連整個華山地脈中,並且將楊戩手中殘破真靈放置其中,用以溫養修復。

可如此一來,這裡邊再有其他人,便不算安全了。

為了更好的霸佔……收回華山洞天。

楊嬋用自己的小靈境,來跟這些從神交換。

看似他們吃了虧,其實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

眼前幾位,都是他們惹不起的存在。

別說白止了,就楊嬋一人,以前也是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理論上來說,華山山神之位,當初就被西嶽大帝交給楊嬋代管了,這也是當初丘志清在西嶽廟上香之時。

為何不是這些從神出面,而是楊嬋出面的原因,這都已成為既定現實。

在楊戩兄妹的注視下,丘志清和白止聯手,將華山洞天改造。

原本丘志清和白止,還在裡邊尋找那傳說中,本應該是女媧娘娘留下來的新天條。

可惜,找了個遍,依舊沒有找到那個,他們印象中,女媧娘娘六個這個世界的新天條。

“會不會是沒有?畢竟我們經歷過的世界中,本就是似是而非……”

這點丘志清完全認同,說不定是人家改編之時,弄了一點小小的改動,也說不定。

“或許是,不過沒有所謂的天條是真的,別說沒有,別說天條,就連女媧娘娘的氣息都沒有發現。”

倆人一邊傳音談話,一邊將這塊帶有造化氣息的九天息壤沉入華山地脈之中。

以此大地之機,溫養其中造化之氣。

他們覺得沒有,可現在,華山之中,不就有了女媧娘娘的造化之機了嗎?

歷史或者神話,當你站在外邊看之時,便是單純的既定事實。

可當你參與其中之時,你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失去了高緯度的視角後,並不能有效避免涉入其中……

初見不知畫中意,再看已是畫中人。

就例如現在,丘志清帶著前來訪問的猴子,從山門處,一路穿堂過院,往自己所在而去。

此時已經距離他們,在華山洞天之中,埋下九天息壤過去了數月時間。

對於猴子的來訪,丘志清倒是有些驚訝。

一路無話,猴子倒是和這些圍觀的小家夥們,進行了一些友好交流。

主要就是猴子被圍觀,猴子嚇他們,猴子很開心。

“散去吧,世間萬物皆有道性,爾等如此,已是失了平常心……”

丘志清此言,算是有些重了。

對於這些連道經都讀的一知半解的小孩,要求未免太高了些。

只是不喜他們如此無禮而已,倒不是丘志清像儒家一般重視禮節。

而是重視他們的態度,態度不行,心緒不寧,或是不懷好意,就算禮節再到位,亦不過是小日子罷了。

見眾人紛紛心裡退卻,猴子卻是覺得有些無趣。

方才還饒有興趣的模樣,轉眼間便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

其實剛才這些弟子的行為,倒是讓猴子回憶起當初學藝的美好時光。

其實丘志清也看的出來,這些小家夥,只是單純的覺得好奇,僅此而已。

可要是不及時制止,他們或許會有進一步試探,例如丟個小石頭之類的。

如此便需要讓他們第一時間知道,他們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在不經意間,時刻保持三觀塑造。

雖然這般會遏制一部份天性,可他們不講天性,不講人心,講道心。

一切修煉,不是為了讓自己法力更強,而是讓自己道心更強。

如此方可有定性,有恆心,不至於誤入歧途。

“怎麼有興趣來這邊?我的手藝,可是略有不及的。”

丘志清說的略有不及,是指不及白止,以前兩人做飯手藝半斤八兩。

而今,卻是丘志清略遜一籌了。

“嗨,你當俺老孫是來混吃混喝的不成?這是南海紫竹林的竹筍,俺老孫給你弄了一把,你看著辦吧!”

好傢伙,你這是逮著觀音薅羊毛啊。

“你真是,不過我喜歡,扣一半了,拿回去給本尊嚐嚐鮮。”

其實要說嚐鮮,鳳棲山中,什麼食材沒有?

見猴子還是略有低迷,丘志清不由詢問其中緣由。

然則猴子卻是並未回答,而是問了一個貌似毫不相干的問題。

“衝和,要是方才這才小家夥不聽你之言,你會如何?”

猴子說的是,剛剛丘志清訓斥這些小家夥之時,要是他們不聽話該如何。

不過丘志清覺得,不聽自己的話,也有很多原因,各自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

需要區別對待,不可一概而論。

“願聞其詳!”

猴子本以為,丘志清會回答一些,諸如罰他們打柴,挑水,灑掃之類的。

或者是抄寫經書之類的,亦或者直接用戒尺來幾下。

畢竟這種生活,猴子在靈臺方寸山學藝多年,很有經驗。

“若是他們單純的覺得我說的不對,不願離去,或是堅持好奇,我都會很開心,因為他們已經不再迷信權威。”

這點自然難不住猴子,眼珠子一轉,便想到另一種可能。

“要是有些人,單純就是覺得這麼做有面子呢?”

“貧道會給他一個小面子,然後用事實告訴他,絕對的實力和話語權,永遠比單純的勇敢要重要,要是三者兼具,那就更妙……”

“哈哈哈……哎呀,原來衝和你也這麼壞,我喜歡,可惜,老和尚不是你衝和,而俺老孫亦不是圍觀小兒!”

原來猴子這是在路上遇到六個強盜,強盜的名字也很有意思。

一副我就是你心中六賊,隨你心念而動,現身來應劫的樣子。

猴子自然不客氣,直接一人一棍子,送他們去見了如來佛祖。

六賊既去,心念通達,所以之後,猴子在辯論中,一番懲惡即是揚善的言論,辯駁的唐三藏啞口無言。

當著自家其他徒弟的面,被一向不怎麼服氣自己的徒弟。

用本應該自己更為熟悉的佛經,辯駁的啞口無言。

他唐三藏,不要面子的嗎?

你走吧,我帶不了你了!

所以,猴子才會有方才一問,有之前一眼。

在唐僧看來,他和猴子的地位,理應對應丘志清與步雲觀中弟子之間的地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惜,猴子他本人不這麼認為,所以才會有那句,和尚不是衝和,他亦不是小道童的說法。

看著猴子這副模樣,丘志清心下一動,一句話脫口而出:

“六賊既去,二心又起,猴子你還真不消停。”

對於丘志清看穿自己心思,猴子卻是不以為意,嘿嘿一笑,不做回答。

帶著猴子參觀一番步雲觀,道正這廝亦是喜不勝收,畢竟大家都是熟人。

“我說道正,你不回天庭,在這幹嘛?”

一行四人,吃著火鍋,轉動燒烤,喝著道正從天師府中順出來的祖傳美酒,倒是頗為愜意。

“你這就不懂了吧?我們在實驗一個全新的體系……”

說罷,道正便把他們現在正在進行的探索,說與猴子聽。

本來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猴子聽聞之後,卻是大感興趣。

抓著道正和道和兩人,問東問西,一副我很感興趣,快邀請我加入的樣子。

可惜,他猴子現在是有預定編制,正經工作的人。

和他們這些混子,可是大不一樣,道正雖然不靠譜,這些事情,還是拎得清的。

不論猴子如何引誘,就是不開口邀請。

“沒意思,沒意思!”

黑猴子跳腳,就當道正以為,他要離開之時,猴子卻是對著丘志清來了句:

“今日甚是盡興,要是諸位不介意,日後再來叨擾!”

別說道正,丘志清也以為,猴子這是死了這條心,準備先去上班。

“珍重,我等翹首以待!”

這本來是一句客套話,沒想到到了猴子這邊,便有了不同的解釋。

“不用不用,翹首以待太過客氣,既然三位如此歡迎我,那我取完真經,便來與幾位一同參研前路!保重!”

說罷,不給他們再說什麼,直接駕雲離開。

看著猴子離開的背影,道正嘆道:

“可惜了,多好的猴子,卻是被他們耍著玩……”

道正這裡說的“他們”,不言而喻,便是天上高高在上那幾位。

不過房志起倒是不這麼認為,“雖然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他,不過從你的敘述中,依然能感受到,他改變了,變強了,不論是道心,還是道行……”

聽聞房志起的高論,道正仔細回想一番,貌似還真是如此。

想想,要是沒有定性之人,偶得猴子那般法力,估計一般人早就自認天下第一。

猴子還至少受到一些教育,一開始,並不算太過分。

不過丘志清怎麼覺得,離去的不是一個猴子,而是兩個?

或許丘志清看的並沒有錯,猴子回到花果山之中,取出孕育自己的一部分石胎。

這是當初自己出生之時,存留的部分。

雖然當初懵懂,可依舊覺得這種東西對他無比重要。

這才第一時間,將他能夠看到的,全部藏了起來。

而今多年過去,如若不是這件事情,猴子都快把這些東西給忘了。

不過讓猴子有些奇怪的是,他感覺,當年存的時候,貌似比現在要多不少的樣子。

為何感覺少了一部分?

算了,猴子感覺,可能是千年過去,風化了部分。

與其說是風化,他更願意相信,這是自己記錯了。

只是現在沒有那麼多精力,他只想……

不多時,兩道身影自花果山中,駕雲而去,一前往西南而去,一往正西而去。

沒過兩天,在南海撒潑的猴子,便等到了前來告狀之人。

果然,一切都在預料之中,二心既起,劫難自生。

看個老和尚,估計現在是出氣多,進氣少了。

你看,別的妖怪都沒其他心思,只想讓老和尚去死。

他頂多將其打一頓,受些皮肉之苦,痛上那麼三五天,是不是很夠意思?

就像丘志清所言,先給他一點小面子,而後再讓他知道,沒話語權和實力,也是密不可分的。

丘志清表示,我的原話不是這樣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