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誤傷訪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最後這場戰鬥,可謂是出乎雙方的預料。

丘志清他們不知道,原來,在那鮮卑假後勤營地的後方百里,便是真的後勤營地。

不過吸取了之前的教訓,預留的三萬大軍看守。

而最後,截斷丘志清回營退路的,便是這兩萬人,幸虧他們攻擊漢軍大營之時,被留守大營的宗海擊退。

不然說不得就是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沒了退路,腹背受敵的丘志清,只能快速調動軍陣。

以軍氣之力,勉力維持戰場。

然則軍氣是要消耗士兵精氣神的,如此長時間,大規模的對抗,對他們來說,亦是一種極大的負擔。

幸得徐榮在最關鍵時刻,突入敵人後陣。

給對面主陣出現混亂,給了丘志清抽出手來,擊潰後陣兩萬鮮卑大軍的機會……

擊潰這股繞後之敵,無暇休息,便重新調整軍陣,開始勐烈攻擊敵方主陣。

在丘志清的勐攻之下,終於擊潰敵方前軍,將被困在內的徐榮,給拉了出來……

此役,雙方從上午一直打到日落西山。

方才緩緩脫離接觸。

看著手頭早上還是十萬大軍,而今加上來援的兩萬,依舊不滿十萬的兒郎們,鮮卑首領的心都在滴血。

且剛剛來援的部隊,給他帶來了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

前往代郡劫掠的那一路,各個部族的聯合軍。

在代郡以北,黑角山,山麓,被漢軍偷襲,近乎全軍潰散……

至於為何沒人來通知他,當然是帶著各自的殘兵敗將回部落去了,難道還等他單于分一些戰利品給自己嗎?

倒也不是沒有派人過來通知他。

而是那些人,基本都被徐榮派出去的遊騎給截殺了。

眼見損兵折將,這邊又是佔不到絲毫上風,鮮卑首領起了退兵的念頭。

不僅是他,在場的許多部落首領,也有此念。

畢竟那些傢伙先回去了,不知道自己的部落會不會遭了他們的毒手,這可不是什麼新鮮事,草原上可太常見了。

作為一個劫匪團伙的老大。

他很能分析利弊,而今在此,已然沒有了任何收穫。

從西邊幾郡搶來的東西,也被徐榮一把火給揚了。

牛羊更是四散,而今只需要找回那些從烏桓人那裡搶來的牛羊,便可以撤退,否則再這麼繼續打下去。

毫無意義可言……

漢軍這邊,回到大營中的兩人,亦是有些懊惱。

原本已經鎖定勝局,沒想到。

被人捅了後陣不說,大營都差點被人偷襲得手。

不多時,統計報告便遞到了兩人面前。

丘志清看得直抽抽,徐榮看的心都在滴血,這一仗,出兵一萬七千餘人,最終能自己走回來的,不足一萬二。

傷亡不可謂不慘重。

當夜,漢軍便退入山中,派人出去收斂了屍身。

鮮卑見此,並未偷襲,亦是沒了打下去的動力。

第二天,見漢軍營地連帳篷都沒了,也不追擊。

收拾一下東西,趕著找回來的部分牛羊,往北去……

光和二年,臘月初七,大雪紛飛。

彷彿知道了這場戰爭的結束,上天趕過來掃地一般,有道是誰把鵝毛滿處將,玉皇大帝販私鹽……

一場大雪下來,原本便厚實的積雪,又厚了幾分。

這一仗,算是自前年漢軍出塞大敗而歸兩年來,最大的一場勝仗了。

幽州,幷州,前後征戰數十次。

僅雁門一郡,便前後大戰四場,長城沿線更是小戰數十次,雖不甚激烈,卻也相當慘烈,至今而後。

數年乃至數十年內,鮮卑將面臨著嚴峻的內部矛盾,不能,也不敢再南下牧馬。

捷報送至洛陽。

一同附上的,還有今年的上計。

兩億錢是沒有的,還差了一兩千萬錢。

因此,丘志清和徐榮表示,用鮮卑可汗的那柄,搞得跟藝術品一般的寶刀,拿來抵債,節約下來的錢。

便用來撫卹士卒,以及家屬。

畢竟這一戰,損失有些大,還需要補全建制。

從各個縣衙,抽調縣兵,補充各營編制。

回到平城的丘志清,可沒有之前的悠閒,臨近年關,又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各種事情紛雜繁複,毫無頭緒。

郡守府屬官,近乎是忙得團團轉。

其中張汛也回來了,帶回來的戰利品。

可謂是讓雁門郡回了口血。

劉宏受到丘志清的奏表後,表示:愛卿辛苦了,諸位將士辛苦了,原本你立了這麼大功勞,應該給你封個侯的。

不過,竟然你現在這麼窮,想必封侯的錢,你也拿不出來。

因此,還是算了吧,這次少了錢,我就不怪你了。

明年有機會記得補上,你尊敬的大皇帝劉宏陛下批覆……

對了,你們送上的寶刀,我不是很認可,下次再有這種好東西,記得折現。

原文自然不是如此,不過大致意思同上。

因為奏表是郡守,郡尉,和郡丞三人署名,因此,批覆自然要給他們兩個看看,徐榮和魏和看了之後。

均是一臉古怪之色,表示活久見了。

這大漢皇帝,怎麼一個比一個扣?

前朝桓帝時期還好說,西北軍費年年過三百億錢。

朝廷窮也說得過去,怎的現在羌亂雖然沒有平息,可也沒那麼嚴重了不是。

怎的還是如此摳門?

連個關內侯都不給,不給關內侯,給個關外候也行啊。

丘志清對此,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而今劉宏快要收不上稅了,聽說數月前,劉宏在大朝會之上,搞了個“狗官”事件。

起因不知道是什麼,反正就是那群宦官。

在大朝會之時,牽著一條身穿朝服,印綬齊全的……狗……

來到了大殿之上,劉宏這廝,指著這條狗便大笑道:“好一個狗官……好一個狗官……”

叫得興起,還連道了數聲“好”。

這不是給在場的滿朝文武,啪啪打臉嗎?

大殿之上,百官敢怒不敢言。

之後劉宏便為他的輕狂付出了代價,年末上計之時,除了丘志清這邊,面前算是達標之外,其他郡縣,不足去年六成。

這沒錢的日子,是真的……劉宏的買官生意,越做越大了。

當初丘志清三人,得知這個“狗官”的事情之後。

瞬間便覺得,手中的印綬都有些怪怪的,劉宏這一招,實在是有些膈應人了。

剛打完仗之時,平城之中,還瀰漫著悲傷的氣氛。

可是隨著年關的臨***城之中,又開始熱鬧起來。

而今的平城,經過丘志清一行人,兩年精心發展,不論是人口,還是農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農業就不說了。

幾乎是原來產量的兩倍有餘。

學會了丘志清怎麼選種的鄉民們,都不用丘志清親自出馬。

便可以自己選出良種,來年繼續耕種。

而丘志清,只需要在閒暇時間,去田壟間練習一番斡旋造化即可。

更遑論還有大豆,土豆等補充作物,梨子,葡萄等經濟作物。

平城之中的人口,亦是由原來的不足兩萬,發展到現在,已是有六萬餘人,一萬多戶人,比之以前的郡治,也並不遜色多少。

特別是丘志清鼓勵生育,可到縣衙,領取贍養小孩的糧食。

將無家可歸的小孩,統統收入學院之後,平城算是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期。

而今一舉擊退鮮卑入寇,已算是穩定了北方。

而後,便可以開始分化拉攏各個部落……

現在反倒是不知道該如何賞賜這些校尉了,軍卒們還好說,賞賜一些財貨,和榮譽即可,可這些校尉就不好辦了。

徐榮也在為這件事發愁呢。

臘月底,正當丘志清和徐榮兩人,為如何賞賜將校發愁之時。

閔用來報,說是那些俘虜在開採鐵礦之時。

挖出了幾塊天然鑌鐵塊,其上貌似有花紋點點。

徐榮眼神一亮,這還不好說嘛,所謂英雄難過……不對。

所謂好馬配好鞍,好刀英雄膽。

讓他們自己選些樣式,讓工匠把這些鑌鐵,加工鍛造一番,弄成他們的獨有兵器不就行了?只是不知道鑌鐵有多少,夠不夠?

想罷,便把自己的想法,倒豆子般,說與丘志清和魏和聽。

兩人心中暗罵,這廝真真是黑了心。

不過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確實是有那麼一絲絲的道理。

在三人的拍板決定下,很快便決定下來。

這是徐榮提出來的,自然讓他去安排,徐榮有些排斥,雖然主意是他出的沒錯,不過他也知道,這麼做有些不厚道。

不過誰讓人家兩人,都推脫說是文官呢?

無奈,只好自己出馬。

光和二年(第九年)臘月廿三,這是傳統的北方小年。

然則現在還沒有這個說法。

這日,丘志清和楊嬋這兩個壓根不怕冷的傢伙。

正陪著小蔡琰這個怕冷也要玩的小家夥,堆雪人玩。

都快元旦了,郡守府也臨近封衙,放假放到上元節過後,才正式開門辦公。

元旦便是後世的春節。

漢武帝太初元年(104),制訂《太初歷》,將冬季十月一日為歲首,改為以春季,一月一日為歲首,稱元旦。

只不過辛亥之後,把元旦定為西曆一月一日。

將傳統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在丘志清悠閒之時,有幾位洛陽過來的大匠,正在賣力捶打著一柄長柄大刀。

只見其上,單單是柄,便有八尺,刀長兩尺有餘。

加起來正好一丈有餘(兩米三四)。

刀背厚實,刀未開封,擅在鑄造之中,不過顯然不輕,關羽站在一邊,看著即將成型的大刀,他連名字都想好了。

之前沒有這種東西,是自己獨有的。

那邊取名……叫雲長刀?

不行,不夠明顯好聽。

要不叫羽刀?

聽起來怪怪的,且這個樣子,怎麼也和“羽”的輕柔,沾不上邊吧?

而且這砍人的玩意,怎麼也和“羽”聯絡不上不是。

那要叫什麼?

都怪自己平時能讀的書太少,唯一的一本《公羊春秋》,還是自己磨破了嘴皮,這才從鄭伯厓那裡借來的。

也不知道太守所謂的“藏書樓”什麼時候能建好。

到時候,自己哪怕擠也要擠出時間來,好好去看些書。

聽聞藏書樓可以借閱書籍,不知是否為真。

嗯……還是想想取名的事情……

有了,某姓關,不若便叫“大關刀”吧,簡單好記,而且一聽便相當霸氣,到時候不僅自己可以用,自家小憨娃也可以用。

正當關羽神遊天外之時,大匠的聲音將其喚醒。

讓其上前血祭,聽說這是先輩們傳下的經驗。

血祭,可以讓兵器和人擁有更好的默契。

關羽聽聞,二話不說,上去便是一劃拉,在自己的手掌上,劃拉出一道血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誰知卻被大匠叫住:“用左手,不要用右手的血,右手本就靈活,你再用右手之血,也加成不多,用左手之血,你們怎麼……”

關羽暗罵,這廝不早說。

哪知道,吳獻這廝之前也是被他們擺了一道。

心中雖然暗罵,不過動作卻是不慢,心念一動,傷口快速癒合,鮮血迴流。

往左手上一劃拉,一道傷口出現。

鮮血滴在刀柄之上,卻是彷彿鮮血有自己的想法一般,一直往刀口蔓延而去,這一幕,看得關羽都有些暗自驚奇。

他都沒有想到,會有如此景象。

並未如他所想一般,直接被氣化。

倒是那些鑄造的大匠,臉上毫無變化,彷彿早有預料一般。

關羽的鮮血,慢慢融入被他取名“大關刀”的長柄大刀之中,當大匠想要喊停之時,卻是發生了超出他們理解的一幕。

只見大刀之上,通體泛紅光。

對比之前他們燒熱之時,亦要紅上三分。

正當大家驚訝之時,大刀不用他們再行鑄造,竟然隱隱間有花紋浮現。

周邊有青光透出,刀刃亦是緩緩成型。

此刻,正在和小蔡琰玩耍的丘志清和楊嬋,不由驚訝對視一眼,而後一起看向軍器坊那邊,這種力量,他們倆都不算陌生。

丘志清更是好奇,為何會有香火之力在那邊出現。

正當兩人好奇之時,只見從軍器坊中,一道刀芒沖天而起。

緊接著便是三滴鮮血落下,一道人影從天而降,落入郡守府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