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蒼天之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不過天地,只是這大堂中的天地,萬物,也僅是這大堂中的萬物。

這是丘志清發現有這個苗頭之後,刻意引導,控制的結果。

誰讓他們三人中,就屬他道行最高呢?

不然到時候,三人一起化道,那樂子可就大發了……

傍晚時分,蔡伯皆一步踏進郡守府,就感覺出了明顯的區別,他也是開始修煉《雅樂聽風》的人。

和自家的傳承結合,戰力不知道如何,不過感知倒是相當敏銳。

往日的郡守府,便與其他地方不大相同。

彷彿一進入其中,身心疲憊的感覺,便會不翼而飛。

就連心情都會心平氣和上不少。

這是因為丘志清和楊嬋住在此地的原因,丘志清還好,功法比較內斂,對周遭環境的影響並不算太大。

楊嬋就不一樣了,她是神仙,天生與天地親和。

居住一地,便會向著福地轉化,這種情況,到了兩人開始論道之時,更是明顯。

中堂中的丘志清,眉頭一動,一道熟悉的氣息正在靠近。

抬頭看了一眼,此時已臨近黃昏。

見丘志清忽然停頓,沉浸其中的楊嬋和小蔡琰也近乎同時回過神來。

小蔡琰今天連午飯都沒吃,當代,大多還是以早晚兩餐為主,平城這邊卻是有些差異,主要還是丘志清提供的呼吸法。

導致大多數人,剛開始練習之時,飯量大漲。

加之近些年糧食產量增產不少,一日三餐,這才開普及。

之前開心之時,小蔡琰或許還不覺得,可此刻,那種與天地共鳴的感覺散去。

便開始覺得有些餓起來。

“楊姐姐……餓……”

小孩表達的,總是這麼直接,楊嬋直接給她塞了一顆棗子……

這是從丘志清那裡要過來的,去年吃不完的,都被他收起來了。

光和二年(第九年)五月。

作物長勢很好,丘志清這段時間幾乎都泡在田壟之間,楊嬋也需要消化前段時間的論道所得,還是在帶著小蔡琰玩耍。

隨著丘志清這段時間,與楊嬋的論道。

所得不小的他,重新梳理了一番自己的所學。

使自己修煉的《先天功》又往上邁出了一個新的臺階。

只不過楊嬋提議,用寶蓮燈替他療傷的建議,被他否了。

雖然她說幫自己治療大部分傷勢,不過丘志清覺得,他傷的沒有楊嬋認為的那麼重,不需要數百年時間養傷。

只需要完成《先天九蛻》的一輪蛻變。

百年之內,傷勢便可痊癒,而且還是不留隱患的那種。

畢竟《先天九蛻》其最初創功的目的,便是為了修復自己原本不可能痊癒的重傷之軀。

用來療傷,可謂是專業對口。

瘟疫最終平定下來了,不過流離失所的百姓卻是更多了。

去年光和元年之時,波及七州的大旱,以及蝗災,讓中原地區的人口損失慘重,這便是張角認為大漢的“蒼天”出了問題的原因。

因為“蒼天”本身便是九鼎結界的一個補丁。

大漢以“蒼天”驅動九鼎結界,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

而九鼎結界,可以自動調節籠罩範圍內的天氣。

這也是為什麼,丘志清有時候可以感覺的到,刮風下雨之時,雲層之上的神力波動,可絕大多數刮風下雨的時間內。

丘志清都無法感知到,雲層之上神力波動的原因。

因為除了天庭降雨之外,九鼎結界也會自行調節降雨。

並不是丘志清所知的故事中,雷霆雨露,都是天庭降下。

掀開這腐朽的“蒼天”,建立全新的“黃天”,換蒼天,至太平!

這就是張角的理論,以及目標,前邊的是手段,後邊的是目標。

而丘志清的理論和他的想法有些區別,丘志清則是認為,天窮則人窮,天變,則人變,人生天地,自然而然。

道隨時宜,數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具體來說便是,天旱,則抗旱,天寒,則禦寒,大蝗,則烹之。

其實兩人的觀點,不能說完全對立,畢竟最終目標,都是:至太平。

自強的同時,換一個風調雨順的“天”,當然更好。

不過他倆的矛盾,便在於此。

或者說是丘志清信不過張角,他不相信張角,可以在打破“蒼天”這個舊秩序的同時,建立“黃天”新秩序。

這是他結合自己的記憶,以及對張角的認知得出的結論。

畢竟張角說過,他在下界的預演,全部以失敗告終。

然則,張角對此,則是信心滿滿,丘志清有時候都不知道,到底是誰給他的自信……

畢竟“蒼天”之強,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為了應對接下來可能波及雁門的蝗災,丘志清除了科普蝗蟲的一百種吃法之外,就是興修水利,以備不全。

只能說是太平道的宣傳給力,湧入的難民不少。

讓丘志清有了更多的勞動力,去新修築的兩座縣城,填充縣境和開墾土地,以彌補兩座縣城的不足。

再加上一些家禽的養殖,丘志清覺得,這波應該是穩了……

光和二年(第九年)六月底。

在小麥夏收的同時,丘志清的試驗田中,土豆和西瓜,開始紛紛成熟。

梨樹和葡萄的長勢也很是不錯。

對於這位喜歡種田的太守,大家是好奇的不得了,幾乎每個坊,每個莊子,都會派來各自的小靈通。

美名其曰,來幫太守收糧食。

其實就是來探聽一下訊息,看看太守這所謂新作物的產量如何。

至於能不能吃這個問題,他們是沒有考慮的。

太守這麼喜歡吃的人,會種植一些不能吃的東西出來麼?

不會的,大家都打聽過了,聽說郡守府裡,連花都沒有,只有一片草地,看看,不能吃的東西,哪怕是漂亮的花,也無法入太守之眼。

至於為什麼郡守府裡會有草地……

在一眾小靈通的見證下,這一次半畝地的土豆,收穫了三千多斤。

可把他們了壞了,紛紛圍著蔡伯皆這位曾經的,戶曹掾史,詢問什麼時候開始推廣。

蔡伯皆雖然表示,自己已經不做這個戶曹掾史好久了。

他不愛漚肥的味道。

不過看著一堆不敢去問丘志清,跑過來問他的小靈通。

他只好將自己所知,儘量說與他們聽……

相對與那些,很是看好土豆的小靈通,小蔡琰這個小機靈,顯然是對西瓜比較感興趣,提著秋白就往上招呼。

秋白這段時間,跟著小蔡琰,真的是除了劍該該幹的事情它沒幹。

其他事情它都幹了個遍,當寵物,當樂器,當玩伴,當陪練……

這次,它算是正經了一回了,幹了一回它的本職……之一……

噼西瓜!

雖然劍未出鞘,不過已是隨著楊嬋,開始入門的小蔡琰,力氣已是不小。

啪嗒一下,西瓜炸裂,一股清甜可口的氣息,瀰漫周遭,原本只對土豆感興趣的眾人,紛紛被西瓜吸引。

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注其上。

丘志清有些頭大,小蔡琰修煉的功法。

自然是丘志清和她老爹一起,給她打造的《雅樂聽風》。

其本質是用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並不是用來打架。

不過其附帶的功能,打打小嘍囉是完全沒問題的。

丘志清原本打算等小蔡琰六歲之後,再開始教她,沒想到,楊嬋看了這部功法之後,覺得除了修身養性,也沒什麼值得稱道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便在和小蔡琰玩耍之時,不小心讓她入了門。

也辛虧這個世界靈氣濃郁,不然她可能會變成一個小吃貨……

雖然現在也差不多就是了。

能吃的同時,也帶來了不錯的破壞力,郡守府中不少東西便遭了她的毒手。

不然誰家三歲小孩,能揮動九斤九兩的秋白?

她之前能拖著走,或者是抱著走,都是吃了這方天地的紅利了。

難得回來匯報工作的魏和,一聞到西瓜的味道,便口齒生津,嘴裡還不停的說道:“如此瓜果,必須得進貢給陛下品嚐才可。”

丘志清聽罷,笑了笑,順勢把這個事情安排給他操作了。

到時候,寫好奏表,再讓他和徐榮籤個字即可。

畢竟,他自己沒想到,自己的副手替他想到了,還是挺不錯的。

有好東西,就要送老大一份,這是個好習慣。

只不過蔡伯皆卻是不這麼認為,他覺得魏和有點邀功媚上的嫌疑。

這個可以理解,畢竟誰要是像蔡伯皆一般,被他的頂頭上司,坑的這般慘,估計都不會對自家老大有什麼好感。

哪怕他是皇帝也不行,現在他嘴上不能亂說。

心裡還是可以痛斥一番,昏君!

如果說剛開始,他蔡伯皆還真以為只是陽球想要害他們。

可後來終究還是想明白,自己這件事情的問題出在哪了。

問題就出在他給皇帝上的那一道“答詔書”上,定然是天子沒有遵守諾言,讓他的奏議落在了那群宦官手中。

他才會由此之禍,這段時間中,他也給自己的堂弟。

也就是他叔叔蔡質的兒子,謝過信,詢問他有沒有到雁門出仕的打算。

奈何蔡睦言語隱隱有疏遠之意,言要在陳留老家,安守基業,無意出仕。

這邊小蔡琰在田中,不知從哪弄來的小勺子,吃的正香,那邊楊嬋挑了幾個後,便向丘志清提出告辭,說有事情要出去一趟。

丘志清倒是無所謂,寒暄了幾句,便作罷。

倒是小蔡琰,瞬間感覺手中的西瓜都不香了。

扯著楊嬋的裙子,便要求抱抱……

“琰兒,不得無禮……”

這是蔡伯皆的聲音,他終於從那群小靈通的包圍下,殺出了重圍,一出來,便看到眼前這一幕,開口呵斥的同時,瞪了一眼丘志清。

他認為,就是丘志清這憊懶的性子,給小蔡琰做了個壞榜樣。

丘志清訕訕一笑,並不說話。

話說,他還真的從來沒教過小蔡琰禮儀之類的。

這個是他不對,忘記了這個東西,要從小給小孩科普,如此才能讓禮儀刻進骨子裡,有時候,這些東西你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

發現問題,便自然要解決問題。

正當楊嬋想要拒絕之時,便聽到了丘志清的傳音。

大致意思便是,小蔡琰不小了,到了年中就四歲了,虛歲四歲,已經不是三歲小孩,需要在平時,教一些禮儀之類的東西。

楊嬋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看著小蔡琰,露出了一個,少見的,稍顯惡劣的笑容。

看到這個笑容,原本正在仰頭撒嬌的小蔡琰,竟然有些怕怕……

一番傳音,瞭解到,她這是有了好東西,想要去給她二哥分享一下。

不過這不是西方上供的麼?

難道二郎神還弄不到?

楊嬋竟然難得的翻了個白眼:“之前你給我的禱文,說擅長培育作物,還覺得你在吹牛,現在看來,你確實是有一手……”

懂了,言外之意,便是他二哥沒吃過這種樣子的西瓜。

西瓜子小了不少,也甜了不少。

不過對於她要帶小蔡琰一起去的要求,丘志清表示無能為力。

這點她父母是不會同意的,只能說要是她二哥也喜歡孩子,那就讓他過啦看一下唄。

丘志清的育種非常成功,那些小靈通們,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答桉,也紛紛打哪來,回哪去,爭取儘快把這個好消息散播出去。

好似只要慢了一分,便會吃大虧一般。

按照丘志清的設想,那便是等收了大豆或是綠豆之後,還能再種一季土豆。

如此一來,整個雁門郡內,平城地界,基本算是衣食無憂了。

當然了,按照魏和的說法,如此高產,簡直就是祥瑞,得上報陛下!

竟然他這麼能給自己攬活,丘志清便順便把這個事情,一起交予他處理。

不過這個事情他顯然是搞砸了,因為一個月後,劉宏批覆了他們的奏摺,祥瑞什麼的,統統不重要。

西瓜什麼的,確實是好吃。

主要是,你再來個幾千萬,那便更加完美了!

看的出來,這位皇帝陛下,確實是很缺錢,除了他繼承的,本就是個空內庫之外,他花錢是真的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