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上任平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丘志清一開始是拒絕的!

給他的職務是平城縣令,平城在哪裡?

在距此處兩千多裡開外的雁門郡,也就是後世的大同城。

只不過這個世界要大的多,人們也強壯的多,道路自然也要發達的多,大漢這才能統治這麼廣袤的神州大地。

對於丘志清的不配合,這是常山國相沒有料到的。

沉思片刻,根據丘志清的所作所為,他便搬出了一套邊境百姓困苦,無人願意前去為官的由頭。

並對丘志清使出了激將法,本以為其一心為民,沒想到亦是貪生怕死之輩……

這麼拙劣的激將法,聽的丘志清心裡直翻白眼。

不過他接下了!

此時他腦海中回想著張角那一句:入世,僅是刀兵之劫加身,可若是不入世,可是道心之劫臨身!

回想自己過往,逍遙是逍遙了,有過對塵世的不滿,與無奈,自己也自認為盡了自己的一份力,可始終少了一種……

一種參與感,順勢而為,撥弄乾坤固然因果少了許多。

可也讓自己少了紅塵的漸染,不是麼?

自己貌似從來沒有真正的入過紅塵,也沒有在紅塵中打過滾,看似身在紅塵中,實則心在紅塵外!

思及此,丘志清豁然心中豁然明悟,興許,這就是自己更進一步的契機也說不定呢?

見丘志清點頭,常山國國相亦是松了口氣。

畢竟這丘志清要是拒絕了,他常山國今年的舉孝廉名額,豈不是浪費了一個,如此,對他的政治聲望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打擊。

正事談妥,接下來便是閒聊時間。

透過與國相的交談,他這才知道,原本他是被表為真定縣令。

畢竟真定縣令年初時死於……

死於什麼,國相沒有名言,而是吱吱嗚嗚的用瘟疫帶過。

且按照國相的說法,在這場大疫中,因公殉職的官員,還不在少數。

所以才會沒人搶,而上一任的平城縣令可不太一樣,他是死在去年冬的鮮卑入侵之時,守城殉國了。

丘志清傻了眼,他剛剛還在想,要不要封印自己法力,入世修行。

結果,常山國國相便給了自己這麼一個暴擊。

不過心下既定,那他便打算一路走下去了。

拿了文書,丘志清拜別了常山國國相,卻並未前去拜謁常山國國主劉暠,這年頭,諸侯國國主沒什麼權力了。

前去拜訪,大家都有不必要的麻煩!

丘志清帶著鄭巖回到真一觀之時,已是十月初,和童淵老鬼,說了一番自己的際遇之後,便詢問其要不要和自己一起去。

“我就不去了,我家徒兒父母俱在,讓他上山與我清修,已是無奈之舉,如若還要去數千裡外的雁門,我怕他……”

丘志清笑了笑,沒說話,他也是隨口這麼一問。

畢竟來到這裡第一個同道,連個招呼都不打,直接走貌似說不過去,順帶回來拿點東西去上任。

“如此,貧道這真一觀,便託付給兄臺了,這是線香的製作之法,有空幫貧道給祖師爺上幾柱香,無需其他貢品,可別餓著了……”

丘志清辭別了童淵,丘志清沿著井陘往幷州而去。

他需要先去太原,前往幷州刺史部報備,而後再去雁門上任。

一路上相安無事,從常山真定縣出發,過了上艾(陽泉)便是幷州太原郡境內。

從真定到幷州太原,這一路還好,不過從太原一路北上,可就不那麼好了。

太原郡以北,並是雁門郡。

現任幷州刺史名為張懿,是一個頗為精神抖擻的小老頭,見丘志清將一副年紀輕輕的模樣,心中暗罵。

丘志清的年齡,說出來可以做他爺爺!

只不過是看起來年輕而已,這是功法所致。

領了平城的印綬,便前往平城上任,期間金國雁門,自然少不得對上司雁門郡太守郭縕的拜謁。

對於朝廷能想起給雁門分配官員,郭縕還是比較開心的,平城(大同)那個地方,確實不太適合讓族中晚輩去。

官員都已經空了,有點出息的,誰會把自家後輩推入火坑?

且不說年初還空出那麼多位置,不然也不可能輪到丘志清不是?

郭縕把平城的情況和丘志清說了一遍,並詢問丘志清有何要求,太守府可以拿出來的,絕不吝嗇云云!

整個雁門郡轄下人口不足三十萬,雁門十二縣中,平城的人口又最少,不足兩萬。

雖然早有預料,可這個結果還是有些出乎丘志清預料。

整個雁門,兵力不過兩萬,而平城便有二千,十一的兵力。

原本丘志清還有些盼頭,可到了平城之後才發現,整個縣城之中,最大的,竟然是個賊曹,也就是個捕頭之類的。

縣城兵馬滿編兩千,不足三百,人口說是不足兩萬,其實也就五千……

倒也確實不足兩萬!

現在已是十一月份,當務之急,是要提防鮮卑南下。

好消息是,北邊還有邊軍,壞消息是,北邊的邊軍,去年被鮮卑打散了……

好消息是,南邊還有雁門郡做後盾,壞消息是,雁門郡守軍,把平城身後的雁門關當做守衛重點。

也就是說,平城孤懸雁門關外……

現在就連丘志清,也忍不住爆出口,難怪這個地方沒有世家子弟願意來,難怪自己的真定縣令會被頂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當務之急,是要整合縣城內的力量。

否則一旦鮮卑來襲,他自己是可以逃跑,可這一城的百姓……

如此一來,自己哪怕日後修煉,亦是千難萬難……

丘志清看著眼前的吳姓軍侯,有些頭大,原本駐軍一個營兩千人,領軍應該是個將軍,或者校尉,現在只剩下一個軍候。

軍候統兵二百,剛好一個曲……

丘志清對自己的記名弟子,兼副手鄭巖道:“叔厓,你和吳軍候先把糧食送到庫房,然後通知一下縣中吏員,到縣衙議事!”

叔厓是鄭巖的子,巖者,厓也!

雁門郡守給丘志清的援助,便是糧食,而幷州刺史部,給丘志清的便利便是讓他自己提名署官人選。

丘志清第一個就讓鄭巖當了平城主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