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真一難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功法已經給他了,以後怎麼樣,都和丘志清沒有什麼關係了,至於功法的來歷,這是丘志清在之前白止念給他聽的,

那篇不完整的《北冥神功》的基礎上,根據丘志清自己的理解,給他強化了一下吸攝之力,但卻仍然沒有化解之法。

這麼做會不會坑人?

或許會,不過裡邊已經著明,讓他報仇之後不要使用內力即可,有異常可及時散功。

丘志清自認為已經是很為他考慮了,至少不需要廢掉功力,才能重新修煉。

除此之外,丘志清還設定了一個後門,原版的功法,字跡會慢慢消失,如果他想把功法寫出來,或者說給他人聽,他會坑人的……

丘志清確是沒想過,自己“無意間掉落”的一本功法,會給倭國帶去什麼樣的腥風血雨,或許知道了,他也不會在意吧,畢竟他又不是故意掉的。

都塞進竹筒裡,掉到樹上了,還是被人撿去,他有什麼辦法?

……

丘志清下了山之後,這才想起來,自己沒錢了,而張二這個傢伙,竟然也沒什麼錢,於是丘志清隨意指點了他一下。

便把他趕跑了,笑話,自己都要一邊行醫,一邊混口飯吃,這廝竟然提議劫富濟貧,到附近富戶化緣?

真是死性不改!貧道信三清的!

而當聽聞丘志清把戒律一條條的念了出來後,張二表示,這個實在太難,他沒有信心做的到,這一路丘志清沒少指點他。

他感覺可能兩人是緣分盡了,直接跑了……

剛收的外門弟子,就這樣被他嚇跑了!

這也是他有意為之,自己正式弟子都沒有,哪還有心情教育一個外門弟子?

還不如直接一點,坦白了說,要是能接受,還是一個可造之材,要是立馬拒絕,大家也算是好聚好散。

他覺得他佔了便宜,不過丘志清也不愧,小小的在他身上做了幾個無傷大雅的小實驗!

……

宋元右八年(1093)六月十五!

丘志清下茅山的同一天,中原豪雄,齊聚擂鼓山,白止和王語嫣以珍瓏棋局作局,吸引丁春秋上鉤,可惜丁春秋一身毒功詭異無比。

無崖子把全身功力傳給王語嫣後,安然離世,可惜王語嫣對逍遙派掌門不感興趣,把掌門戒指還給白止,跟著慕容復跑了……

段譽屁顛屁顛的跟了上去,而蕭峰,他老爹好不容易把他從幽州弄回中原,怎麼可能讓他這麼輕易的回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路上偷襲不斷,嚇得蕭峰不敢往北走,只得和義弟段譽一起行動……

七月初,靈鷲宮換了主人,慕容復挑戰新任宮主,被十招擊敗,洞島烏合之眾紛紛倒戈投降,慕容復羞怒不已。

命令王語嫣上前挑戰,被拒絕,憤而離去……

七月中,經過一個月跋涉的丘志清,終於再次回到了終南山中。

與印象中,山道蜿蜒,農田散佈,宮觀鱗次櫛比,依山谷而建的情況不同的是,現在的終南山,山谷之中,僅有一些建築的殘骸。

這是之前樓觀道的道觀,盛極一時的樓觀道,大唐的國教,而今亦是破落了,道脈四散。

丘志清並沒有直接在此新建道觀,而是想多看看幾處地方,之後的日子中,他走遍了樓觀臺,太白峰,太乙峰等主峰。

最終還是回到了那個依山傍水的山谷之中,不是那些地方不好,而是有其他道脈佔了,雖然在上面建立道觀,人家不會說什麼。

可到時候如果發展起來,難免有不必要的爭端!且現在關中最大的宮觀勢力,是位於鍾馗老家的上清太平宮,宋庭家廟之一。

金兵南下時毀於戰火,之前全真道就有過重修上清太平宮的打算,可惜沒錢,宋庭打回來後軍費壓力也很大,不可能給他們撥款重修,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對於清理出地基,丘志清很是在行,天人合一狀態,覆蓋整個地基範圍,陽神之力混合著真氣,很是細緻的掃了一遍地基。

這個過程因為工作量比較大,大概持續了半個時辰左右,忽而平地起風,遺址上的草木紛紛向旋風中央匯聚。

不多時,整個宮觀遺址便呈現在丘志清眼前,一堆草木,堆放在原來宮觀遺址的廣場上。

細細看著眼前的遺址,丘志清不禁腹誹,重陽宮不會就是在這遺址上重建的吧?怎麼越看,原本的重陽宮便越像這裡的縮小版?

看著眼前佔地數百畝的綿延宮觀遺址,丘志清也是暗暗咂舌,這比之尹志平當掌教時期,全盛時候的重陽宮也不遑多讓啊。

丘志清憑藉有限的風水常識,在周圍探查了一番之後發現,這些前輩是真的把他們這些後輩的路都走完了,這風水,他愣是挑不出一點毛病。

有點瑕疵也是後來山洪造成的,和前輩沒半毛錢關係!

就連最適合修建金頂的地方他都挑選出來了,上面再建一個雷祖殿,供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簡直不要太完美!

可惜,這個估計得最後完成了,根據山門處殘留的碑文記載,這個道觀應該叫“真一觀”。

名字由來,應該是出自《周易參同契》:上善若水,清而無瑕;道之形象,真一難圖;變而分佈,各自獨居。

這句話解釋起來有些頭大,丘志清的理解大概“真一”就是“道”,“道”若水而非水,“難圖”就是難以展示的意思。

那後面兩句就好理解了,雖然“道”難以展示,但是大道變化之後,分佈在萬事萬物之中,就可以在萬事萬物之中,各自見到大道的獨立存在。

以上,就是“真一觀”典型的樓觀道的解釋風格!

要是丘志清按自己教義的解釋,那便是只取“道之形象,真一難圖!”這一句,其後的,都和後文一同解釋,單獨強調“難以展示,純靠自悟!”

後面的就是解釋怎麼去“悟”!現在還有一個解釋便是,真一觀真心不好建啊……

不過這不是今天的工作內容,丘志清表示,這個名字挺好,就不用改了,這裡從今以後,還叫“真一觀”就好了。

當然,其上“真一觀”疑似唐初書法家褚遂良的題字,也是讓丘志清決定用這個名字的原因之一,雖然他不太在行,可好歹也是古董不是。

根據功德碑記載,裡邊除了三清殿,還有山門,藥王殿,靈官殿,財神殿,真武閣,藏經閣……等零零總總的建築。

丘志清想要請人幹活,自然沒錢,不過他自己不就是一個工程隊麼?不然之前給華陽真人修大殿,在雲南城中到處打工是為什麼?

還不是為了今天!

一番觀察後,丘志清認為,他自己用不了這麼廣闊的地盤,預留了一些後來改建的空間後,丘志清的規劃做好了!

原本的風水,在山門前方被衝出了個口子,瀉了靈氣,於是丘志清打算,在後山腳下,藏經閣的位置弄一個水池。

其後用石頭給藏經閣預留出一個小平帶,用來後續建設即可。

說幹就幹,丘志清來到預留的位置,慢慢醞釀,氣沉丹田,勐的竄起,一招從天而降的掌法使出……

一陣風過後,地面毫無動靜,丘志清輕飄飄的落地,左腳輕輕一踏,地面土層跳起,雙手運功,隨著磅礴先天罡氣的瀰漫,

整塊土層被丘志清硬生生的拔了出來,放在之前的廣場上。

原本還想引水的事情,看來不用了,剛剛被丘志清掏出來的水池,竟然開始往外冒水,這還真是,以後藏經閣就不叫藏經閣了。

就叫“天一閣”吧,剛剛好,天一生水!

刷刷兩道劍氣,給剛剛有水冒出的池子,弄了條排水溝,丘志清打算先把三清大殿,和山門修復了,而後再把山道修復了。

估計到時候,差不多京兆府的人就會找上門來了,他上山前可是專門打聽過了,京兆府的知府,是個孝順的貪官。

而且還是那種拿錢不幹活的那種,他老孃又是出了名的愛過壽,據說這位知府大人,上任五年,他老孃過了六次大壽了。

所以臨上山前,丘志清悄悄的,給知府他老孃做了點手腳,等自己修好山門和大殿,清理完山路,那家夥應該就會上門了。

既是找麻煩,亦是送溫暖!

事先預留好樑柱的位置,丘志清開始先制磚,凌空三掌拍下,便是三十塊泥胚成型,先天罡氣轉換火屬性真氣,包裹泥胚半個時辰後,便是三十塊青磚……

風乾火燒一條龍,不過丘志清想了一下,既然自己可以這麼燒磚,那為何不直接燒製一堵牆呢?這樣豈非更快?

不過如此一來好像不怎麼抗震啊!

最終丘志清決定,既然自己都這麼厲害了,為何不乾脆像趙州橋一般,弄一些帶榫卯結構的大型磚塊,到時候,直接拼接壘砌上去不久好了?

說幹就幹!

三天後,看著青色厚實外牆,渾然一體,三清殿的牆體就算弄好了,五天後,山門主體也算有了模樣,就差樑柱和瓦片了。

這個他來不了,恰巧下了場雨,丘志清嘴角抽搐的看著弄到一般的上清大老爺,沒被雨水沖走,他心裡默默做個個決定!

第二天,丘志清便挽著袖子去山中物色合適的木料去了,你要問他為什麼不燒製水泥?他確實不會,這青磚的燒製,還是他偷學的……

至於山中的巨木,只能說委屈一下他們,人生自古誰無死,給諸天神靈遮風擋雨,也是一份功德不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