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朗朝這是賴上暘宏科技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投資再多,既然是私營企業家,人家要投入,肯定是有市場調研跟考量的,投資人都不擔心收益,你擔心有什麼用?如果真的擔心,還不如好好地幫著搞研發,更快地取得收益。哪裡用得著如此糾結呢!你啊,就是想得太多了……私人企業的老闆,可不是國營企業呢,他們更要考慮效益!”

老伴沒好氣地說道。

兩人多年夫妻,相互都瞭解。

老伴很清楚倪大拿想要搞國產晶片的意願有多麼強烈。

“再說了,你不是一直都說跟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大麼,如果現在不開始追趕,等到以後,差距就更大,追趕起來也就更困難了啊!”

老伴的一句話,如同一記響雷。

頓時讓倪大拿愣住了。

是啊。

本來差距就不小了。

現在再不開始,糾結其他的,而不是現在開始就努力追趕,國外的技術肯定會持續不斷發展的。

等到那時候,怕是再追趕就更困難了。

謝暘都說資金不是問題,也說了他為什麼要搞國產晶片,不就是為了不被國際上的供應商卡脖子麼?

“想明白了?”

老伴看著倪大拿的神色,好一陣才開口。

倪大拿笑著點了點頭,“是我的想法陷進了死衚衕。我明天就去找他們……”

······

第二天。

剛上班,計研院裡的一些中高層管理幹部跟技術帶頭人就被召集到了大會議室裡。

魏廣林親自主持了這次的會議。

“各位,眼看就過年了,院裡新一年的專案計劃都已經敲定,本來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的。不過呢,目前出現了一些狀況……”

魏廣林看著眾人眼神中都帶著詢問,也清楚大家的心思。

新一年的研究計劃,在之前就已經敲定了。

經費也都分配給了各個專案。

眼看沒兩天就過年了,大家都已經有了安排,甚至一些需要去外地省親的人,已經離開了。

過年嘛。

忙了一年,也就過年這幾天能好好休息一下。

平時工作緊,任務重,就連國慶等假期,也都不一定有時間能休息或是陪陪家人。

即使還沒到放假的時候,院裡現在也差不多處於放假狀態了。

魏廣林也沒有太多廢話,直接當著眾多的中高層管理幹部的面,把暘宏科技希望跟計研院合作,由暘宏科技出錢,計研院幫著搞研發,最後雙方共同享有技術成果,暘宏科技出資搞的專案技術成果由暘宏科技負責市場化。

“……情況就是這樣,這事情不僅是我們院,其他院所也沒有先例,大家都說說看法吧。”

魏廣林直接把問題拋給了其他的中高層管理人員。

“每年不低於1億的研究經費啊!這麼多錢,能採購多少研發裝置,搞多少上級沒有撥付資金的技術專案了!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幹就完了!”

“是啊,雖然沒有先例,可上級也提出了要讓大家不等不靠,自己想辦法把技術水平提升上去。這也算是自籌研究經費,自主立項吧?”

“怎麼就沒有先例了?咱們之前跟聯想的合作,由我們計研院這邊出技術,成立合資企業呢。人家都說了,他們提供經費的專案由他們負責成果的市場化……”

“院長,這也沒有什麼好商量的。上級每年撥款的經費是有限的,而咱們的技術專案對經費的需求更大,要提升研發能力,得採購更先進的裝置;要研發新的技術。同樣得等上級批准後立項,這需要太長的時間了,目前這樣很不錯,摸著石頭過河嘛。”

……

出乎魏廣林的想象,謝暘提出來的這種合作模式,居然沒有任何一個人反對。

大家都希望獲得更多的科研經費。

無論是技術的研發,還是先進設備的採購,都需要龐大的資金。

“我們有不少的技術,確實需要進行市場化運作,交給暘宏科技這樣的專業公司去負責市場化,而我們負責我們專業的技術研發,哪裡有什麼問題呢!”

一人站了起來。

朱強,微型計算機系統軟件的專案帶頭人。

“院長,暘宏科技拿出來的鴻蒙1.0作業系統,絕對是國際上最先進的,而且,這種作業系統,由於跟計算機公司合作,相當於免費提供給市場使用者,這對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會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咱們要追上國際同行的先進水平,自然得加快研發……”

朱強的話,讓所有人都贊同。

目前計研院每年的經費都只有幾千萬。

暘宏科技跟他們合作,直接每年提供上億的科研經費,並且還會根據專案進度以及研發情況來追加投資。

送上門的好處,為什麼不要?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咱們討論一些具體的合作項目,到時候再跟暘宏科技那邊溝通……”

沒人反對,魏廣林自然也不會自己去找事情。

至於上面沒有政策支援這樣的合作。

可也沒有明令禁止不是?

於是乎,計研院的眾多中高層管理人員們,頓時紛紛提出了自己涉及到的相關技術專案。

······

在計研院開會討論的時候,謝暘真的帶著上官錦爬長城去了。

魏方圓倒是沒有跟著。

謝暘可是說了要在這邊開分公司!

而且年後就得搞定。

到時候由這邊分公司跟計研院這邊合作,甚至還會把一些暘宏科技的技術骨幹送到計研院這邊來培訓,作為謝暘手下第一打工人,也是謝暘各種計劃的具體執行人,魏方圓可沒法如同老闆那麼閒,還真跑去爬長城。

“來了不少次,卻從來沒有來過……什麼都好,就是爬起來太累人……”

沒有爬多一會兒,謝暘就已經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喘息不已。

從佔據了這具年輕身體後,貌似就從來沒有鍛鍊過。

上官錦同樣也出了汗,呼吸雖然有點粗重,卻比謝暘的狀況好多了。

“謝總,你這身體不行啊!”

一旁的梅榮雲笑著說道。

他專門推掉了這兩天的工作安排,就準備陪著謝暘。

彷彿他不是一個年產值數億的大型國有企業的最高負責人。

即使謝暘拒絕,他也依然厚著臉皮陪著。

這年頭的長城,在臨近春節的時候遊客多了很多,根本不可能出現只能看人頭的場景。

甚至沒有出現擁擠。

這個季節來爬長城的,不是老外就是外地人。

外地來這邊的,專程旅遊的不多,大多數都是到這邊出差,忙完工作後,在出差地周邊逛逛。

眼看臨近春節了,旅遊業尚未發展起來,人其實並不是太多。

“切,我還沒到保溫杯裡泡枸杞的年紀呢。”

謝暘沒好氣地說道。

這大半年,一直都很忙。

而且經常熬夜加班,生活作息都不規律,更沒有時間鍛鍊。

“年輕人啊,養生,需要從年輕開始,而不是等到覺得身體不行再開始。要不然,到時候就晚了。”

梅榮雲彷彿如同沒事人一樣,額頭上汗水也沒有冒出多少。

甚至呼吸都沒有加重多少。

“上官,記一下,回去後,讓咱們公司得把健身房什麼的安排上。咱們公司的技術研發人員,大多數都是在坐著工作,時間長了,缺乏鍛鍊,還真的容易出問題。”

謝暘想到,以前的計算機相關公司,都是有健身房的。

確實得運動起來。

“好。”

上官錦從背上揹著的小揹包裡掏出了兩塊嶄新的毛巾遞給兩人擦汗。

“唉,長城也沒有什麼看頭啊。”

謝暘累了,完全就不想繼續走了。

冬日裡,北方幾乎看不到多少的綠意。

天氣也不是很好,灰濛濛的,能見度不行,也沒有讓人覺得天寬地闊。

“……”

上官錦直接給了謝暘一個白眼兒。

“長城確實沒有咱們朗朝科技有看頭呢。謝總啊,關於你昨天提出來的跟計研院合作的事情,你看我們也加入進來,如何?”

梅榮雲直接開門見山。

要不是為了這個,誰特麼的在這寒風中陪著謝暘爬長城?

腦袋被門夾了?

“梅總,咱們好不容易可以拋開工作呢,要不,回去再談?”

謝暘苦著臉。

真的,長城爬不爬,沒有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他想放鬆一下。

原本計劃是去瓊海省那邊,那邊天氣暖和,而且可以搞條船出海去,親自撈海鮮什麼的。

結果,計劃沒成行,依然得工作。

“昨晚上我跟老朱回去後,一夜都沒睡著。咱們現在進口的零配件佔比也越來越大了。”

梅榮雲可沒理會謝暘說不談工作的事情。

沒有兩天就過年了。

這事情得儘快敲定。

謝暘專門來這邊找計研院呢。

“其實你們應該單獨跟計研院按照自己的需求合作,我們跟計研院的合作項目,都會是向著我們需要的領域傾斜。暘宏科技並不是生產計算機的公司。”

謝暘心思一動。

朗朝科技做計算機跟伺服器的,處理器什麼的暘宏科技投入了,那麼完全可以跟計研院投入其他相關配件的研發不是?

而且還有很多的軟體呢。

只要有電腦生產商進來,暘宏科技跟計研院搞的晶片,即使效能差一些,也能有一些市場份額。

反正國內市場,尤其是家庭計算機這塊,目前才剛開始起步。

效能差無所謂。

價格低一些就是了。

任何產業,中低端的市場規模,終究會大一些。

很多高階需求,往往都是從中低端慢慢發展起來的。

“但是我們跟計研院的合作,感覺不是太靠譜,之前也有合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梅榮雲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謝暘怔了一下,旋即明白了。

朗朝科技確實算是國內行業中的翹楚,可終究沒有發展幾年,規模也沒做得太大,跟計研院的合作規模,都不是太大。

畢竟他們之前自己都拿不出來太多的科研經費。

現在也沒有可能如同謝暘這樣直接用錢砸計研院。

“這不是問題。你們自己不是也有研發團隊麼?自己發揮優勢,然後把自己搞起來困難的找計研院,你們出一部分研發經費……”

站在長城上,吹著冷風,謝暘卻給梅榮雲提起意見來。

“我們還是想要跟你們一起合作……”

艹!

謝暘差點罵人了。

暘宏科技自己又不準備進軍電腦產業呢。

攤子鋪得太大,不是什麼好事情。

管理難度大了不知道多少。

“反正你們幾種核心零部件都得搞,咱們可以搞配套的其他零部件,成立合資公司運營……公司負責整體設計、銷售等,可以由暘宏科技控股,如果不願意建立生產線,朗朝科技可以代工,獨立核算,獨立運營……”

梅榮雲彷彿一點都沒有發現謝暘的不爽。

滔滔不絕地向謝暘介紹起他的想法。

完全是謝暘的操作手法。

頓時,讓謝暘之前就升騰起的招攬梅榮雲的心思,再一次又浮現出來了。

“梅總,要不你來暘宏科技?如果你願意來,咱們還真的可以搞這個專案。”

“……”

梅榮雲愣了。

好歹,自己是一個國營企業的負責人啊!

行政級別還不低呢。

謝暘居然如此冒昧地邀請自己去給他打工?

“梅總,你也知道暘宏科技缺人的狀況。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沒有人負責……”

······

“魏總,這一片區域寫字樓跟商業樓都非常火爆,很多高科技公司落戶到這邊……每一次,寫字樓剛開工,就被買空了……”

一名四十出頭的中年人帶著魏方圓在中關村逛著。

他是朗朝科技在這邊辦事處的負責人,白東海。

朗朝科技的辦事處也設在中關村這裡。

畢竟,這裡從八十年代初就形成了電子一條街,更是在88年成了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市場上最先進的電子產品,都集中在這裡。

加上周圍科學院、工程院、各種研究所、大學等都比較密集,很多科技公司同樣也設在這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了不少出租的寫字樓,魏方圓都不滿意。

倒不是說對價格不滿意。

而是面積!

“魏總,你們究竟需要多大面積的啊。我倒是知道前面有棟寫字樓,需要租整層。”

白東海陪著魏方圓跑了一上午了。

累得不行。

“我們需要的寫字樓,一開始可能不會很大,不過需要預留更多的發展空間。所以,一層在一開始可能夠,但是後面……”

魏方圓苦笑著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葫蘆村人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