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許仙暫尊皇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聞得唐中立所言,大家懼是不解起來,但是司馬兄妹又一想,以唐中立的能力,卻如今落得一個需要詐死已避禍,他這話應該不會差了,哪怕馬氏兄妹,現在落得一個要被誅殺九族的下場,卻至始自終,都未曾恨過帝聖,認為這只是鳳陽的主意,現在看來他們真的錯了。

司馬青山道:“許大人,唐大人,真是未想到皇上他……”

司馬嫣兒道:“哥,現在你還在認為那昏君是好人嗎?”

唐中立道:“如今的皇上到底是昏君或者明君,並不重要,眼下如何助許大人度過眼下這關才是最重要的。”

這話直接說到了點子上面,不管帝聖行事如何,至少現下司馬兄妹還自平安,而且他司馬一族雖被定了誅殺九族,卻自是因為他兄妹二人逃出來,他的族人們只要他二人還在外面,就暫時不會有事。

這一招果然夠狠,看來那邊是想著,若他兄妹去強行救人,就此一網打盡。

許仙道:“唐大人,你說要助我許仙,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現在王命既下,且誅妖伏魔之事,本也是儒者本分,許仙自是想不出有何理由,可以拒絕此事!”

唐中立道:“許大人聽我一言,自是可以暫時化解此事。”

許仙道:“依唐大人之見?”

唐中立達:“許大人,到底還是未經朝堂之事,不知其中複雜,其實此事說來也自簡單,許大人自可表面順了帝命,但是執行時,自可挺推說一人之力無法完全統御其他五道,私下還權於共同伏妖的五道所部。”

——也就是唐中立這一招,說白了就是讓許內行那陽奉陰違之事,這要是換成了以前的許仙,如此事情他豈會答應,但是現在看來,卻是最好的辦法。

許仙道:“雖此計有陽奉陰違之嫌,卻也不失一個是最好的選擇。況那帝聖本就欲陷我許仙不義在先。我許仙也是自是別無他法。”

大家後面也自是贊成許仙這麼做,包括魏徽。

許仙道:“怎麼師傅也認為我可以這樣做?”

其實許仙在最後決定前,還是心裡糾結的,所以魏徽的表態,對於許仙下最後的決心,有很關鍵性的作用,畢竟魏徽也是大陸出了名的大儒,不衝別的,就衝他能教出許仙這般的弟子,就已經於儒界地位卓然不凡起來。

聞得許仙發問,魏徽道:“仙兒啊,豈不聞天下事,有所為,而有所為不為。又不聞民貴君輕之理,此天下存亡之秋,何必拘於凡禮,當退則退,當進則進,是為道矣,雖儒家與道者,各自修習不同,但是說到底亦自殊途同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許仙大喜,道:“師傅所言是矣。”

如此許仙開始大膽地接過皇命,振臂一呼,就當了這個天下六道的統御,不日就將點齊人馬,往那楊國帶聯軍行平妖滅魔之事。

回頭在說重光所在的妖國,此時已經改元新始。

稱大新國。

“今新國初立,想我妖族於世,卻處處為那人族擠壓,憑什麼我妖族就要受到擠壓,憑什麼他人族就獨享這大陸資源,是以國號取一新字,但是我天下妖族新的開始,一元初始是為立也!”

自從修了帝王術,重光行事與講話,卻無處不以帝王之居。

本來那重光昔日,也是一方妖王的存在,如今得了楊國大片土地不說,又自有帝王術加身,如此蠱惑的話一出,更是萬千妖族來投,在許仙的聯軍未集結前,因為又有萬千妖族來投,只數日間,憑楊國地利之優勢,遠交近攻之下,居然連克三國,把那趙、鄭、陳三國全部併入新國版圖,一下子勢力更加滔天起來。

畢竟真講戰力與身體的強悍度,卻自妖族有著天然的優勢,而那邊帝聖雖可控中洲帝師,卻自是無法管這些邊陲小國,莫小看這些大大小小的國家,如果按現在的發展,讓重光一家家吞併下去,他做大到劍指中洲,只是時間問題。

而此時重光卻聞聽那邊帝聖下令許仙,為六道統御,欲聯軍平妖,卻自大喜起來。

“四護法何在,看來帝聖這番卻出了一個昏招啊。”

四護法皆是不解,卻問為何妖主重光,為何說那帝聖是自出了一個昏招,重光道:“原因你們不必問,只需要按孤的意思辦各自的事情便是,帝聖此舉,卻給了孤個個擊破的機會。你們真當六道之間,就如之和嗎?”

想那重光畢竟有一段為人的經歷,而且於人族生活一段時間,對於人性可謂瞭如指掌,自是知道以許仙為首的話,他固可統儒道沒得話說,但是讓他御其他五道,成為總指揮,那五道豈會服他?

——不過稍微順勢而為,便自可以讓聯軍根本無法形成。

接下來只要平月國、定巴蜀,然後北擊赤金,到時候中洲之地,又自算得了什麼,那時自是他於大陸縱橫捭闔之時,進可攻退可守,建立大一統的新始妖國,指日可待,可以說以帝王自居的重光,為他的新始妖國,已經勾畫出宏偉的藍圖。

本來就算無有重光的順勢而為,那可加聯軍的道派代表光威道長、釋道代表法海、自不會出戰的法家代表鳳陽、式微的墨家弟子各部,兵家之代表李晉、韓世充。並加孫戰、南宮才等等,卻自支援許仙的必是少數。

遠得不說,只說釋道代表法海,他會甘心聽命於許仙,但是法海這次可沒有第一個出頭。

要知除了孫戰、南宮才、光威道長外,他法海自是知道,現在幾乎無一人是站在許仙一邊,他自代表儒道的話,無人過問,但是他許仙欲統天下六道,那他是不是想太多了?

如此法海,自己不出面,卻暗自開始活動起來,要說那道派當中現下的泰山北斗,自是龍虎山舊時雖然與龍虎山有間隙,但是有句話叫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