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招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來到玻璃瓶廠,兩人將瓶子碼放好,碎瓶子上稱。

300多個瓶子,碎的有一半差不多70公斤,賣了7塊錢。

而完好的瓶子,則是有163個,一毛錢一個,賣了16塊3毛錢。

去掉成本,這一上午,淨賺18塊3毛錢。

陸野看著手裡,兩人一上午的收入,雖然不多,但是陸野卻非常高興。

因為他的想法是可行的,接下來,就要擴大規模了。

“野哥,還真有你的,這一上午咱們還真沒白忙活。”

於洋也很開心,一上午,兩人就賺了小20塊錢,這可比那些場子裡的鐵飯碗掙的多多了。

“這才是開始,你那個院子空著也是浪費,乾脆用來當貨倉,一袋子大米糖最次也能換回來一百公斤的碎瓶子,少算能賣15塊錢,去掉五塊錢成本,還能賺10塊錢,接下來,咱們就開始招人,咱們只管在家等著,僱人出去換瓶子。”

陸野悻悻的說道,按照他的想法,批發一些大米糖發給員工,讓他們出去換瓶子,換回來的瓶子自己再低價收購,或者直接支付8塊錢,這樣自己做中間商。

“這樣能行嗎?”於洋一聽陸野要花錢僱人,心裡有些打鼓。

“怎麼不行,放心吧,一天8塊錢,一個月就是240塊錢,多少人搶著幹。”

陸野倒是滿不在意,他只想儘快的先賺一些錢,至於以後這個長遠不長遠,別人會不會直接送去玻璃瓶廠,他根本不在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行,都聽你的。”

沒有回家,陸野和於洋兩人又去了食品批發市場。

這次買了5大袋子的大米糖。

用小推車拉回了於洋家中。

兩個人在家各種翻騰,也沒找到油漆,只找到一瓶臭墨汁,這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東西了。

陸野拆了倉房上的兩塊還算方正的木板,重新釘好,用木棍裹著一塊破布,沾著墨汁,在木板上寫下‘回收玻璃瓶’幾個大字。

等到墨跡幹了以後,陸野將木板掛在了大門旁邊,很醒目的位置。

家裡這邊準備妥當,現在就是剩下招人了。

兩個人合計了一下,陸野這邊還真沒什麼好人選。

倒是於洋這邊想到了幾個人,大都是他的鄰居。

於洋帶陸野去了幾戶人家,大都是貧窮人家,沒什麼經濟來源。

一聽說每天給8塊錢的工錢,一個個都不相信。

面對人家的質疑,涉世不深的於洋急的面紅耳赤:“劉二叔,你是看著我長大的,我騙誰還能騙你嗎?真的,一袋子大米糖,你推著拿去換瓶子,換完就回來,到我家,當場就給你錢,一把一利索的,你怕啥啊。”

陸野在一旁看著,也不吭聲,他希望於洋能夠成長,招人也算是一種歷練。

被於洋叫做劉二叔的人,聽了於洋的話,有所動容,心中盤算著。

旁邊的媳婦卻是催促道:“老二,你就去試試唄,一把一利索,又不用你出一分錢,你要是不想去,那我去。”

“得了吧你,老孃們家家的,那都有你。”

劉二被自己媳婦這麼一說,心裡下定了主意。

“行,我去,說好一把一利索的。”

於洋臉上掛著笑容,有一種成功後的喜悅,更是因為自己終於可以做些什麼而高興。

“小於洋,你二嬸我也想去幹這個,能行不?”

劉二媳婦直接問道,她是真的很想幹,一天8塊錢,這錢真不少,要是兩口子都幹的話,一個月就是480塊錢的收入,那可是一大筆錢了。

“二嬸,走街串巷的,還要推車,那瓶子可不輕,得有二百來斤呢,你能行嗎?”

“有啥不行的,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沒錢受窮。你放心吧,我肯定能行。”

話說到這份上,於洋也不好再說什麼,眼睛看向陸野,見陸野點頭。

這才說道:“行,那明天二嬸你和二叔一起來。”

陸野和於洋又走了幾家,說動了三個人。

陸野這邊負責提供大米糖,這些人自己出交通工具,或是小推車,或者腳踏車,或是三輪車的。

只要一袋子大米糖全都換成瓶子就行,將瓶子送回於洋家,每人就可以當場拿到8塊的報酬。

規則和該說的話,都對於洋說過了。

陸野見天色不早了,給於洋留下了5塊錢,讓他改善一下伙食,自己則是返回了家中。

回到家,陸野做賊心虛,畢竟偷拿家裡的錢,這事要是被發現了,自己可就麻煩了。

老媽要晚上8點鐘才會下班,晚飯一般都是陸野做。

熟練的把爐子生好火,土豆去皮,酸菜泡水去酸。

家裡也沒啥吃的,白菜土豆子,家家戶戶都這樣。

做好飯菜,放在桌子上,又等了一會,陸昊放學回來了。

兩兄弟各自吃了兩碗米飯。

陸昊進屋去寫作業,陸野則是穿好衣服,後腰上藏起一把螺絲刀,然後出門去接老媽宋淑芬下班。

宋淑芬在街裡(商業街)的一家飯店上班,離家步行大約要走半個多小時,這其中有一段路,要穿過一個煤倉,比較背人,這段路修的還不錯,但是沒有路燈,只能藉助煤倉裡面射出的燈光勉強看清路。

每到晚上,這條路上行人稀少,經常能聽說,誰家的某某,晚上走這條路,遇上劫道的了。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陸野晚上都會在後腰上藏一把十字花螺絲刀,然後早早的去飯店外面,等著老媽宋淑芬下班,一起回家。

來到飯店外面,陸野並沒有進門,而是蹲在外面,看著這條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路邊的幾家商店。

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有一大批人紛紛下海,引發了一場下海浪潮,人們紛紛出來創業。

很多敢於吃第一只螃蟹的人,後來都成商業大鱷,例如大名鼎鼎的‘聯想’,柳傳志1984年離開中科院,窩在一個門衛室裡面,開創了聯想,還有萬科、海爾、健力寶等等。

那時候流傳一句話,叫做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這話雖然誇張,但卻很現實,科研人員的待遇過低。

如今這個時代,真真的是要靠拼才可以的。

陸野突然想起前世自己聽到的一個詞,叫做“拼爹”,看看現在的這些‘爹’,一個個的的確確都是在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