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誇赴天子宴,走馬去如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場遊獵之後,除了一個寧王意氣風發,雍王、晉王、楚王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盡都如鬥敗的鵪鶉般垂頭喪氣。

四王剛剛回到帝京,迎面便遇上一隊御林軍簇擁著一名奉御官騎馬如飛而來,那奉御官遠遠地看到四位皇子,立即將手中一卷黃綾卷軸高舉過頂,用宦官特有的尖利刺耳嗓音高呼道:“聖旨到!請雍王、晉王、楚王、寧王四位殿下接旨!”

四王心中都是一驚,急忙各自下馬步行迎上前去,在已經下馬捧著聖旨的奉御官面前拜倒,齊聲口稱:“兒臣接旨!”

奉御官展開聖旨,高聲誦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雍王、楚王識人不明,誤結匪類,晉王陰結重臣,行為不檢,著各自降爵為郡王,禁閉府中一年閉門思過;寧王克己守禮,深合朕望,著即刻進宮見駕,面受封賞。欽此!”

這一道聖旨卻如一道晴天霹靂,將在場眾人盡都雷得目瞪口呆。

“兒臣領旨謝恩!”寧王欣喜欲狂地叩拜下去。

雍王、晉王和楚王卻都已經呆在當場,連最基本的禮儀都已忘記。

那奉御官也沒有在這一點上與三位皇子計較,收起聖旨後拱了拱手,陰陰的一笑道:“奴婢聖旨在身,不得不如此,還請三位殿下恕罪。”

說罷向後擺了擺手,立時便有數十名御林甲士上前,半軟半硬地擁定了雍王、晉王和楚王,將他們分別押送會自己的王府。

原本跟隨在三王身邊的梁相國與兩位尚書大人的面色盡都陰晴不定,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滿臉喜氣洋洋的寧王身上。

那奉御官也是滿臉賠笑地與寧王道了喜,而後幾近卑微之態地恭請寧王入宮見駕。

寧王先向禹天來和鄭懷告了罪,而後便趕緊入宮去見慶隆帝。

轉過天來,隨著三王被幽禁府中,寧王卻被慶隆帝大加封賞並受命主持此次文武科舉盛事的訊息傳出,籠罩帝京乃至整個大胤天下的奪嫡陰雲終於塵埃落定。

一時間,寧王府上門庭若市,從朝中官員到地方督撫,都打著各種堂而皇之的名目前來拜會送禮。

寧王並未現出絲毫驕狂之態,行事反而愈發的謹慎,藉口要籌備科舉事務閉門謝客,所有禮物更是一概不受。

轉眼間到了開科取士的大日子,此次加開武舉恩科,與科舉同時進行,卻是是多年未遇的一次盛況,但對於主管科考事宜的上下人等而言,事務之繁重蕪雜卻多了遠不止一倍。幸好寧王確實精明強幹,如今又正當得勢人人巴結尊奉,但凡有何分派指揮,下面的眾人只會爭搶著用盡十二分力量做到最好,倒也將一切梳理的井井有條,自始至終都沒有出任何紕漏。

文武兩科結束,最後科舉錄取進士三百六十名,武舉錄取武進士一百二十名。其中又出了一件稀罕事,分別高中文武兩科狀元的許士林與戚保山不僅是同鄉,更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可謂千古未遇之奇聞。許多官員就此事紛紛上表稱賀,皆說是天子洪福,大胤王朝得上天庇佑,才有降下如此英才。

據說身體狀態每況愈下的慶隆帝得知此事後也是龍顏大悅,當即傳旨說將款待文武進士的鹿鳴宴與鷹揚宴並為一處,並決定親自出席宴會接見這些文武英才,更要親眼看一看許士林和戚保山這兩位未來的國之柱石。

天子一言既出,自開始接手各種政務的寧王之下,連同一應與此事相關的文武官員上下人等俱都忙碌起來,經過數日籌備之後,這一次的盛宴按照慶隆帝的要求如期舉行。

各共四百八十名文武進士俱都披紅掛綵,騎乘高頭大馬,由許士林和戚保山兩位魁首當先而行,先在帝京幾條通衢大道巡遊一遍,供百姓瞻望一番之後,才由隨行的內監引領來到午門前下馬,依次魚貫而行入宮赴宴。

此次宴會設在皇宮御苑之內,數百張几案與坐席整整齊齊的排列在一片廣場之上,望之蔚為壯觀。

內監引領著一眾文武進士各依名位入席落座,剛剛安排妥當,便聽到一聲呼喝從遠處傳來:“陛下駕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眾文武進士早在禮部演過禮,即使武進士中的一些粗豪漢子也已懂得見駕的一應禮儀,當時盡都慌忙起身,肅立垂手迎駕。

不多時,已變得鬚髮蒼蒼、形容枯瘦的慶隆帝乘御輦而來,寧王在一旁步行扶輦而行。

等到慶隆帝顫巍巍下來輦車,由寧王親自攙扶著在正面的一張几案後落座,眾進士一起按照在禮部學會的禮節舞蹈而拜,異口同聲地高呼:“吾皇萬歲!”

慶隆帝雖然老態畢現,今日的精神卻似乎不錯,兩道目光在下拜的數百文武進士身上略略掃視一週,臉上現出滿意的微笑,隨即向著身邊的寧王擺了擺手。

寧王會意,先上前一步高聲道:“眾卿平身!”待到眾人謝恩後紛紛起身,又傳命請諸人就坐開宴,當時便有上千名內侍手捧托盤將各種佳釀珍饈送到眾人面前的几案上。

寧王先代替慶隆帝與眾人同飲三杯,側身聽慶隆帝說了一句話,便開口道:“陛下有旨,傳許士林、戚保山上前。”

位在眾人之前的許士林和戚保山急忙應聲而出,在慶隆帝前再次下拜。

慶隆帝開口說話,聲音雖然低沉卻清晰入耳,與他此刻風燭殘年的形象頗不相符:“難得你二人一文一武才略超人,如今既已高中狀元,當竭誠報國,不可懈怠!”

許士林和戚保山齊聲答道:“微臣謹遵陛下教誨,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得好!”慶隆帝呵呵一笑,似乎極盡歡愉,隨即將聲音提高,竟如洪鐘般傳遍全場,“汝等又如何?”

一眾文武進士雖然驚訝於老皇帝的聲音竟如此洪亮,全然不似老邁之人,卻都極快地反應過來,一齊起身下拜應喝如雷:“臣等亦是如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慶隆帝陡地起身,枯瘦的身軀挺得筆直,兩隻眼睛裡射出駭人的精芒,臉上的神情變得無比猙獰,陰森森地道:“如此說來,今日汝等為朕而死,也都是無悔無怨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