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宿敵之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熱門推薦:、 、 、 、 、 、 、

剛剛多謝你了,雷斯卡!”返回了神機營的大帳,我趕忙向我身後的雷斯卡致謝。

“將軍大人你過謙了,雖然將軍大人您剛剛擔任這支部隊的統帥,但是我還是能感覺到,將軍您日後一定會是一個出色的指揮官!”雷斯卡微笑著,藍色的眸子中閃爍著敬佩的光芒。想必是昨晚我對於英國的瞭解讓他對我這個異國人士產生了莫大的興趣吧!

我不置可否的搖搖頭,接著拿起了放在案上得神機營花名冊,轉身看了看雷斯卡:“伯爵閣下,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可以擔任這神機營的教官嗎?我希望你能教給我的士兵如何熟練的使用這些新式火-槍!”

“您願意相信我是我的榮幸,將軍。但是你打算怎麼去訓練這些士兵嗎?是採取傳統的方陣戰術還是其他的了!”雷斯卡狡猾的看了我一眼,是的,傳統的步兵方陣戰術對於火-槍來說是難於發揮火力優勢的,況且現在的燧發槍雖然十分的先進,但是畢竟還是中古世紀的前裝槍,要是讓敵方的騎兵攻上來或者是對方弓弩手闖進射程,火器部隊如果還是繼續方陣隊形就無法再發揮火力優勢了,這就不能再採取原先的步兵方陣戰術,而是要採用後來的縱隊隊形戰術。

“我準備將單兵線拉得長一些,在正面放上更多的火-槍,然後依次三排,第一排-射擊,第二排準備,第三排裝彈,第一排完成射擊之後,退到第三排身後裝彈,然後依次射擊,這樣便可以發揮火器的最大火力優勢了!”我忙不迭的將我的三線戰術說了出來,雖然這戰術我也是盜用了我自己的歷史常識。

雷斯卡輕輕一笑:“將軍您的三線戰術固然是可以將火-槍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但是如果我們的敵人在推進的時候用諸如木牆厚盾一類的東西阻擋射擊呢?新式火-槍雖然比之前的火-槍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他的厲害程度並不足以改變戰場格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我決定對新式的火-槍加上一點小小的改造,你看這個可不可以做到?”我從懷中取出了一張畫滿了圖形的紙,這是我昨晚想了一整夜,以及利用自己僅有的武器知識完成的。

圖紙上,在修長的火-槍槍管前端,裝著一個固定的卡座,卡座下面則卡著一把大概50釐米的鋒利刺刀,是的,火-槍加上刺刀,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來異常強大的英國紅衣軍就是依靠新式燧發火-槍和刺刀征服世界的,好在之前我看過一些卡座刺刀的常識,這也算是我自己的一種嘗試吧!

“這是個不錯的想法!”雷斯卡點了點頭:“這樣火-槍兵最起碼可以具備一定的肉搏能力了,而且如果好好加以訓練,刀劍未必可以在我們火-槍兵前面佔到什麼便宜。你是怎麼想到的?”雷斯卡看著我,希望我能回答他的這個問題。

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我總不能告訴他我是從電視和百度上看到的吧!

雷斯卡也並沒有追問,他將圖紙塞在了自己的口袋裡,接著說:“我會照這個圖紙在新式火-槍上加上這個短劍,看會不會影響射擊,如果影響,我會試著做一些修正。將軍!恕我直言,您的戰術固然是先進,但是光靠火-槍手,是贏不了戰爭的,我在古斯塔夫國王的軍隊中,看到了他們對於大炮的集中使用,我想他們是對的,如果在戰鬥中,能夠集中所有的火炮作為一個獨立部隊,在戰鬥中為步兵提供巨大的密集火力支援,那麼對於敵方來說,絕對是噩夢。”

“獨立炮兵部隊?”我點了點頭,這是對的,炮火支援是現代戰爭中最為重要的一環,要想將這只神機營部隊編成這個時代最強的火器部隊,火炮和冷兵器的支援是絕對少不了的。

“我已經將所有的二十六門大炮從船上卸了下來,我船上的炮手們很樂意教你們如何使用這些威力巨大的大炮!”

這樣就好,那麼接下來就是將這些移動不便的大炮變成可以移動的野戰炮,在野戰當中也能提供足夠的炮火支援。

“我需要一個八十門大炮組成的火力單位!我們暫時就叫他們炮兵團吧!雷斯卡你能保證在三個月間編組訓練好這個炮兵團呢?”

“我不能保證什麼?張,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別人很少嘗試的,我們的炮兵團還要和我們的步兵相互協作,我們的步兵也需要時間學習和熟悉新的戰術。三個月我真的不知道可不可以達成我們預想的結果啊!”

我會意的點了點頭,他是對的。一切都還需要時間。但是我為什麼要這麼著急呢?難道從我內心的心底裡,還是存著那個想要嘗試的可怕念頭嗎?

之後的一個月時間,我和雷斯卡兩個人一直待在神機營,雖然李光忠對我的想法很有疑問,但是似乎他總是在最後聽從我,我將四千神機營編組成了四個基本步兵團,每個步兵團則分成三個戰鬥營,進行三線戰術和刺殺技術的基本訓練,雖然我對於三線戰術和刺殺格鬥都不是非常的精通,好在雷斯卡好像很熟悉,他結合了士兵們平常訓練的槍術和西方的擊劍,發展出一套刺刀的刺殺技術,雖然和現代的刺殺技術差距還是很遠,但是從訓練的時候來看,也獲得非常好得效果。

除了四個基本步兵團以外,就是雷斯卡所說的火炮團的事情了,因為已經沒有更多的人可以用,我就讓李光忠把所有會使用火炮的人集中在了一起,總算湊夠了使用六十門火炮的人數,這些人每天都用那二十六門大炮進行射擊訓練。每天校場附近都會響起炮火聲音,漸漸的,原本還不太適應巨大轟鳴聲和硝煙彌漫的戰場環境的士兵們已經開始慢慢的適應。只是住在校場附近的百姓不堪其擾,經常跑到指揮使府門前吵鬧,李光忠也是睜一隻閉一隻,反正就是不出頭。

為了給獲得足夠的武器彈藥,雷斯卡還召集了不少工匠,專門負責鑄造火-槍和火炮,以及製造彈藥。

經過一個月的基礎訓練,神機營總算是有一些成效了,但是這並不是我的最終目的,我最終的想法是想要訓練出一隻用近現代組織而成的近現代軍隊,一支強大無比的軍隊。

大明萬曆四十六年二月,京師

萬曆皇帝微微的抬起自己的手,揮退了跪在面前的兵部官員們,同以前一樣,兵部帶來了不祥的訊息,這一次出事的是遼東,曾經是帝國部屬的遼東奴酋努爾哈赤公然向朝廷發動了挑戰,兵部為了這個事已經吵成了一鍋粥,主戰主和雙方吵成了一團,卻沒有人敢提出一個合理的建議。球踢來踢去,最後又踢給了皇帝陛下。

萬曆對於這種訊息已經煩透了,掌權的四十六年以來,朝廷應對的戰事一直不斷,陝西的勃拜叛亂,朝-鮮倭寇入侵,四川楊應龍叛亂,軍亂不斷,不斷損耗了大量的國力,也讓這位帝國的統治者感到筋疲力盡,如果不是當年張居正掌權的時候所累積下來的國力,帝國恐怕早就崩潰了。

“陛下,努爾哈赤公然挑戰朝廷,這是在藐視我大明,藐視朝廷,更是在藐視陛下您,臣以為應該立即調兵,以雷霆之勢掃蕩遼東,殲滅逆賊才是!”兵部侍郎宋應龍一直都是主戰派,在他看來,這個努爾哈赤雖然實力不強,但是確實帝國的心腹大患,因此極力主張調兵鎮壓,但是他也是兵部所有人當中唯一一個要求出動大軍開戰的人。

“宋侍郎,努爾哈赤不過是遼東女真一個小部落的族長,勢力弱小,聽說當初李成梁大人在的時候,這個人不過是他手下的一個走卒而已,我天朝上國如果對付這樣一個小賊都要動用全力的話,豈不是要讓其他人笑話。”說話的是宋應龍的上司,兵部尚書李成。

“尚書大人,努爾哈赤現在已經掌握了女真各部,而我大明在遼東,兵力薄弱,一旦努爾哈赤集結兵力作亂,則我遼東之地必然有險,遼東乃險要之地,民風好戰,物產豐饒,若是落入他人之手,則國家必然不堪其擾,到時喪師靡費,悔之晚矣!”面對李成的責難,宋應龍絲毫沒有退讓,幾乎是竭力的在說明著丟失遼東之地的危險。

“陛下,宋侍郎所言不虛,努爾哈赤既然公然挑戰朝廷,意圖作亂,這是朝廷所絕對不能容忍的,但是這些年大明屢遭戰火,國庫空虛,百姓疲憊不堪,此時要是再調集大軍,國庫恐再難支援了。”一直站在邊上沉默不語的老者突然對著皇帝一拱手,正是最近才登上首輔寶座的內閣大學士方從哲。

老奸巨猾的傢伙,萬曆暗暗的罵了一句,接著看了一眼正拱手垂首,畢恭畢敬站在那裡的方從哲:“那愛卿你來給朕說說,怎麼來處理這個努爾哈赤?”

方從哲趕忙一跪,恭恭敬敬的朝著天子做了一拜:“微臣以為此時出動大軍,國庫實在難以支撐,但若是坐視不理,則朝廷在遼東的威信也必然受損,故而微臣以為,不若命遼東各地衛所調動兵力前往鎮壓,想努爾哈赤不過草寇,衛所兵對付這種小賊足矣!”

“陛下萬萬不可!”還沒等方從哲說完,宋應龍立刻跪倒在地,雙手抱拳道:“陛下,努爾哈赤兵力所少,但是皆是百戰之兵,對努爾哈赤更是忠心耿耿,戰陣之上,這些人無不是以一當十之輩,而衛所兵訓練廢弛,軍備更是鬆懈不堪,若是派衛所軍前去鎮壓必定如以卵擊石,毫無勝算,若一戰不勝,那原本觀望不決的女真部落必定紛紛投向努爾哈赤,則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勢啊!”

方從哲被宋應龍這麼一說,立刻也激動了起來,他立刻回過頭,厲聲呵斥道:“宋侍郎這樣說,分明是在長他人之氣,若在軍戎之中,其罪當誅。調動大軍,耗費千萬,國庫早已疲憊,根本無法再支撐這樣的大戰了!”

宋應龍被這麼一喝,非但沒有任何退縮的意思,反而挺直了身子,反擊道:“方首輔所言非虛,但是若是讓努爾哈赤做大,到時候連綿戰火,不但讓百姓受苦,所費更是不可勝數,到時候國家上下擾亂,所失去的豈不是更多嗎?”

方從哲被他這麼一說,立刻沒了言語,可一時半會也沒什麼可以反駁的,只好怒氣衝衝的看著宋應龍,下頦下那幾縷花白的鬍鬚也因為激動而不停的亂顫。

“若是只顧一時之安穩而將遼東置於大亂,將大明帶入無邊戰火之中,我想請問首輔大人,您當得起這個千古罵名嗎?”

“你只知道窮兵黷武,老臣上為陛下下為百姓,敢不殫精竭慮,奴酋這般人,怎麼當得起我大明正義之師,我看你是想藉機立功,以圖虛名而已。”

“兵兇戰危,所謂正義之說,在戰場上可沒什麼區別,清談誤國,首輔大人可別忘了前朝教訓!!!”

“你!!!!”

“都別說了!”萬曆的腦子已經快被自己的臣子吵炸了,他不耐煩的揮了揮手,示意爭論到此為止,每每朝廷裡為一件事吵的翻天覆地的時候,都需要他來做決定,這也是他不想朝會的原因,因為每次朝會,一點點破事都會吵得翻天覆地,雖然有人曾經告訴他,朝廷上大家吵架是件好事,因為決策者可以透過這些爭吵尋求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進而做出正確的決定,所謂身為天子,要廣開言路,聽賢納諫,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每每這麼吵,是誰都受不了,所以他決定不聽這些吵了,可是不聽又不行,畢竟整個大明,都還仰仗著自己。

他突然想起了大約二十年前,同樣是大概這個時候,朝-鮮和帝國安插在琉球的間諜送來了倭寇即將入侵的訊息,當時兵部和內閣也是這樣,吵成了一鍋粥,主戰和主和的大臣各自陳述著理由,最後是他拍板決定開戰,戰事連綿數年,最後在朝-鮮海面上,大明水軍大敗倭寇水師,捷報傳入帝國,天下同賀皇上聖明的場面又一次浮現在了自己的眼前。

“朕再考慮考慮吧!你們都退下吧!”萬曆微微的閉上了雙眼,一陣擋不住的睏意慢慢的爬上了自己的身體。

果然是老了!皇帝暗暗的苦笑著,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的衰老也開始慢慢的加速了,可是帝國的事務卻一日-比一日繁重了起來,昔日意氣風發,想要獨攬大權的那個雄心壯志的君主已經不在了,留下的只是一個被國事和家事將熱情消耗殆盡的老人。

“如果張居正還在就好了!”

他的眼前突然浮現出了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臉,他正站在自己的面前,給他娓娓講述著治國的道理。

“陛下乃大明天子,天下共仰,不可讓天下人小看我大明!

張居正,戚繼光,譚倫,李如松,李成梁,如果他們還有一個在的話,也就不會有今天這些個事了。

大明的下一個名臣名將會是誰啊?

皇帝微微的閉上眼,默然不語,大明到底何去何從?他自己也要何去何從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