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絕不還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漁被廬山號一點點拖上來,一尺長的大對蝦們不甘被俘在魚艙中掙扎著。

船長洛傑從中檢出兩隻一尺半長的對蝦對下面說道:“把這兩個用檸檬煎了,晚上給我送過去。”

“有口福了。這兩個給我做好,清蒸就行了。”金三多也跳了兩隻大對蝦,沒船長的那麼大,卻也是很肥的。

船長在一條船上是有絕對權威的,單獨開餐那是一定的。金三多的身份也有所不同,勉強能享受到一點點高等待遇。至於其他人,大家大鍋飯的伺候了,畢竟就是加了不少移民們給廚房打雜的人員,廬山號掌勺的大師傅也沒這麼閒。

這個年代海洋資源無比豐富,但是人類卻缺乏能將海產品大量從海中撈出來的手段——廬山號當然不在其中,面對能夠機械化打撈的廬山號來說,那就是想怎麼撈就怎麼撈,別人找不到的魚群,廬山號也能用聲吶定位——而且廬山號的化纖漁無比堅固備用的漁也足夠廬山號用上幾十年,用不著三天打魚兩天曬。

魚艙中佈滿了冰塊對漁獲進行儲存——用幾乎無限的電力製冰也是廬山號的淡水來源。這也是遠洋航行的基礎之一,僅淡水供應一樣就能讓大海上無數英雄豪傑在大部分時間只能沿岸航行。

這些魚獲卻不是廬山號全部準備自己吃的而是要將大部分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賣給皮島的毛文龍,而毛文龍要做的就是建一些大型的冰窖。來儲藏這些漁獲罷了。

和歷史走向上一樣,從這個冬天開始,東江鎮的毛文龍被袁崇煥袁督師斷了糧餉——雖然毛文龍幾年來一直招募流民開發東江鎮,可是這東江鎮裡大部分地區都是荒島地形,現在又是明末小冰河期,產出的糧食遠不足以養活東鎮江百萬軍民的。

上次廬山號路過的時候賣給了皮島幾百噸糧食,可這對百萬基數的東江鎮來說,只是一兩天的口糧罷了——當然毛文龍買回來的糧食肯定是給東江鎮幾萬士兵吃的,可是以現在東江鎮儲存的糧草來,怕是不用到明年開就要發生糧荒了——東江鎮自開設以來這裡的糧餉全靠從山東威海的水軍來進行補給接濟。

這次來廬山號出了長崎到這東江鎮貿易後。皮島的副將陳繼盛向廬山號的海客求購糧草,船上有不少越南大米,勻了一千噸給皮島後。陳繼盛還是說不夠,可是給再多了船上的移民難不成還要給他們去買明國的高價米——這是商業起家的穿越眾所不能忍受的。

還是這船長洛傑想得開,不就是吃的嗎,海里多得是啊,別說養活百萬人,再多也不算什麼。廬山號這一下去,少說弄上幾萬斤到十幾萬斤漁獲來。只要用冰窖冰塊儲存得當,放到夏天也沒問題。

只是賣魚對於廬山號來說。不是高利潤的生意,十七世紀魚價傷不起啊,就是廬山號來的那個年代也是禁了小孔漁和冷藏車問世以及各省市大量開通民用航班之後海鮮價格才緩慢漲起來的——不然內陸省份只能吃海魚幹,那玩意對內陸省份的人來說味道怪怪的,不是誰都願意吃的,更多的人喜歡吃淡水魚那是沒辦法——川菜裡面一道海鮮都沒有,為什麼,還不是因為根本沒有海鮮這個概念。

短短幾天時間,廬山號就給皮島捕獲了上百萬斤的漁獲。直到皮島興建的幾個冰窖都裝滿了才罷手——同時廬山號也同意下次將給建設了更多冰窖的皮島捕獲更多的漁獲以及一部分越南大米。

廬山號的收穫自然也不小,人參和銅器就不說了,像上次東江鎮沒拿出來的虎皮熊皮等都是好東西。只是這次皮島沒有買軍火,讓軍工組的人員不是那麼開心——這段時間可是造出不少鋼槍鋼炮來呢。

鑑於皮島的軍火市場萎靡,金三多自然是將這些武器拿來訓練部隊——現在經過大量新鮮血液的加入,這武士鐵炮隊有了近千的規模。這也算是一個小團或是加強營了吧,總不能人人用62式步槍。一個加強營配備一個炮連也是應該的。

金三多這個直屬長官將武士鐵炮隊劃分為四個連,每個連隊有四個排,每個排設四個班,每個班連同正副班長在內十二人編制。一個連加上衛生員聯絡員等200人。一個營00人。剩下的一百多人,金三多準備建立一個炮營——對此雖然有一些廬山號的同伴持反對意見,可最終還是透過了——畢竟以後這支部隊要去明國或者馬尼拉打仗的,總不能被敵人的火炮一直壓著打吧,不能還手的戰爭算怎麼回事,這不崩潰了才怪。

在會上很多人已經解釋清了這批武士鐵炮隊的用途——只能是穿越眾手中的炮灰。總不能凡事都是穿越眾上吧五百人包打天下那怎麼可能,那張鐵軍的意思已經對於改造成年的明朝軍戶死心了正在打移民下一代的主意,這rì本武士便宜好用,來之則能戰不用他們用誰去。這武士鐵炮隊除了平均身高是矮了這麼一些,一切上去很好。

根據金三多的意見,每個排要有一門大虎尊鋼炮作為部隊的火力壓制武器,每個連要有一門紅夷鋼炮作為野戰攻城武器。這個要求真的不高,會上很快透過了,有這等火力,就是面對十倍的騎兵也能拼一拼了。韃不是經常講什麼賤奴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嘛,等這武士鐵炮隊練出來,好好地收拾他們。

不過為了限制武士鐵炮隊的實力,也對這武士鐵炮隊的數量做了規定,以短時間內的目標而言,以不超過一個旅——八千人為限——大家相信這個數量就足以對付犬清八旗了,同時紅夷鋼炮的總數量不得超過五十門。

這對這支部隊的指揮官金三多來說。做澳洲共和國的少將旅長那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這次改編,也對武士鐵炮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多人一下就從小兵或班長做了低階軍官——職位提升了這薪金待遇自然也就提高了,這一點全世界的部隊都是相同的。這軍官暫時只限於排長一級的或是副連長,包括炮連在內的五個連長都是由廬山號的穿越眾擔任——這點人手廬山號還是抽得出來的,加上這些rì以來,這些人漢語口語的進步很快,第一期的人基本在金三多的棍棒教育下至少能聽懂漢語下達的命令了。

學習漢語最快的人被提拔起來,做了輔助訓練的低階軍官或軍士。這些在棍棒教育下學會漢語的同族對同族那是更不客氣,甚至一聽到部隊中有人用rì語交談上去就是一腳——然後告訴他。就是悄悄話和夢話也要用漢語來說。

廬山號從皮島出來,又去了天津衛。上一次既然留下了貨物樣品,這一次去當然要去朝廷有沒有回應,當然,移民那是越多越好,軍戶雖然不能當兵,但是用來做基本勞動力還是合格的——明朝的百姓也是能吃苦耐勞的,若是偷懶或鬧事也沒關係,驅趕出青年城就是了——到時候面對幾十萬沒有開化的土著。最後的結果大約是個死字——總而言之,上了這廬山號的賊船。想回去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明朝zhèng fǔ果然是對這鋼炮鑄造技術是沒有辦法的他們始終弄不明白這麼薄的炮管壁身為什麼沒有炸膛——這一點就是明朝的造炮專家徐光啟和孫元化也不行,至於用百煉鋼鑄造紅夷鋼炮這一點從成本來說就不划算,連實驗的必要都沒有,一個鐵匠帶一個徒弟那得用很長時間才能打出一點百煉鋼來。

就這點百煉鋼造些將領用的冷兵器還不夠用的只能對刃部進行包鋼處理,何況這鑄

造火炮一次就要用幾千斤幾百斤的料——而且廢品率也是問題就拿紅夷大炮來說,一次鑄造十門兩門合格也就可以了,而且像這澳洲鋼炮內壁平滑如鏡連佛郎機人做不到的他們澳洲都做到了,這讓拜佛郎機人為師學習造炮的明朝工匠們很傷心——不是我們不行,是師傅不行。若是師傅有一瓶水我們怎麼也能學回一杯來。可佛郎機師傅明顯只有一杯水,學到我們這裡的只剩下幾滴了。

這個時代的鋼都是百鍊成鋼才算得上鋼,那灌鋼炒鋼等都是偽鋼——哪像廬山號這麼容易,將生鐵用電爐化了鐵水後去除部分碳加入各種配比的金屬就能得到比百煉鋼強度更高的合金鋼,能承受的壓強是生鐵的十幾二十幾倍。就這一點,明朝的鍊鋼技術拍馬也是追不上的。

這一次明朝zhèng fǔ派來天津衛的交涉的除了新近立了功的黎公公還有一位兵部的主事。這為兵部主事大約是天朝上國的架太大了,上了廬山號就要買廬山號的造炮工匠和鍊鋼工匠以及相關裝置。

這下金蛋的母雞穿越眾怎麼可能賣出去。再說了軍工組關鍵位置的人都是穿越眾做的。貌似沒人想去這個封建王朝對著封建帝王三拜九叩五體投地的。

“哈哈哈哈”負責談判的金三多一陣大笑後說道:“貴國可曾賣這茶葉種以及炒茶種茶的師傅。”

這位李主事說道:“那倒不曾。”

金三多又問道:“那官窯燒製瓷器的匠人可曾賣過?”

“官窯的瓷器那是皇室才能用的,那怎麼能賣呢。”

金三多一拍桌:“中阿,就是這個道理。你們的關鍵匠人都是不賣的,何必來買我們的匠人呢。你們不經常說。天朝之大無物不有無物不jīng,那既然有樣品了,仿製就是了嘛。別說你們沒試過哦。”

李主事不想承認這天朝也有仿製不出來的,事實上從上回的彈和這次的鋼炮,京營的工匠個個都搖了頭。不過能仿製出來的,例如62快槍,質量上面也沒有澳洲貨物好——但是澳洲貨太貴了,幾兩銀成本的火銃動輒賣到幾十兩銀。就這份錢能造多少鳥銃或者魯密銃了。

李主事轉了話題:“來我大明是能做官的。”

“不稀罕。我們澳洲人有自己的驕傲,我們沒踏上大明的土地,就是見了你們的皇帝也不用下跪的,做個小官尤其是在京城做個小官,每天不知道要跪多少次。跪來跪去的,人心中的驕傲就被抹去了。”凡是穿越眾都知道自從崇禎上臺,這大明朝就開始倒計時了,誰沒事願意在這時候去明朝做官的,怕是官迷也沒這樣蠢笨。

李主事覺得這個話題還是不談的為好。只是現在朝廷真的很需要這澳洲鋼炮的,大明朝的官員雖然都是讀八股文出身。可是讀書還沒把他們讀傻,幾百斤重的火炮卻有幾千斤重的火炮的威力,想一想就知道這代表什麼。

明朝人不是不知道這幾千斤的紅夷大炮是用來進攻的,可是幾千斤的紅夷大炮要用十幾頭牛才能拉動帶著這麼笨重的裝備去攻城只怕路上跟不上大部隊就讓敵人的騎兵給毀了——所以到現在都是用來守城的,而幾百斤的澳洲鋼炮只需一頭騾即可牽引,這炮攻城野戰守城做什麼都行的。

這時黎公公說話了:“還請在咱家的一點面上,將這價格降一降。”

金三多說道:“你又有什麼面了,倭國那邊知道嗎,真金白銀磕巴都不打一個的。我們只是不想賣給他們那麼多罷了。畢竟我們也是中華民。”

李主事怒道:“既然是中華民,又怎麼把這炮賣給倭國的。”

金三多:“嘿。廣東那邊我們也去過。這大明朝不但每年賣給洋人很多好東西,而且連國土都租給了佛郎機人,一年才一百兩銀,當真是便宜得很啊。”

李主事說道:“這怎麼能一樣,西洋人買的不過是生絲,瓷器,絲綢,茶葉,糖之類的。你們賣的可是火器。還是很厲害的火器,你們這是通敵賣國。”

金三多說道:“你們以為賣生絲,絲綢,茶葉,糖,榻榻米就不是賣國了。南方本是產糧之地,這些年南方大好的農田都改種了桑樹。燈芯草,甘蔗,茶樹和菸草。幾十年前糧價幾何,現在糧價幾何。這個道理就不用我說了吧。”

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可是其中經營這些產業的都是官商,這些人別說間接賣國了,就是山西八大商那樣直接通敵賣國的都大有人在,而且這些人十分抗拒交商稅,弄的國家在這個交易裡面得不到任何好處,所謂明末資本主義萌芽也是滅亡明朝的一個主因。以前就有兩湖熟天下足或湖廣熟天下足,現在兩湖地區和湖廣地區都種了大量的經濟作物,甚至還要從外省進口糧食,這怎麼熟也是沒用的了。加上北方天災**不斷,這糧食的缺口越大,明朝末年的糧價是一年一個價。

李主事覺得自己真不是這位的對手,再跟他的話題說下去,估計朝中就有一大票人要自己怎麼死了。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哪怕皇上也是知道的,可是沒人敢下手去變革——張居正的下場還不夠瞧嘛,老母親和一群家人硬是在張居正死後被餓死在府中,僥倖沒餓死的也遭到了流放。

不就是因為張居正的變法中提出了官紳一體納糧嘛,話說納的那點糧食其實對於大地主和官員階層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可是就讓大家掏出這點銀養國家,也被其實是明朝的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官員們狠得要死——因為張居正變法之前他們可真的是一毛都不拔的。

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因為張居正的人亡政息才造成了明朝的滅亡。不然只要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執行下去,朝廷想養多少兵馬養多少,對於不服的遊牧民族想打誰打誰。明末邊軍一次次譁變,還不都因為是朝廷缺錢糧鬧出來的。

至於剋扣糧餉的問題,張居正執政的年代也不能解決的——別說張居正就是明太祖剝皮添草**裸的對官員階層進行紅sè恐怖活動也沒解決這個問題,明太祖年間一屆進士有幾乎全因為貪汙殺掉的例剩下活著的幾個也是流放,明朝公務員工資本來就低畢竟還有句水至清則無魚呢。

最後這李主事也軟了下來,只要求能便宜些就好。

話說,廬山號的穿越眾真沒覺得自己有賣多貴啊,史料都記載了明朝用一千兩銀買過一門葡萄牙人的紅夷大炮的,咱這鋼炮論xìng能絕對不會比紅夷大炮差,而且在重量上很有優勢,沒多賣個幾百兩就已經很給面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是在很多明朝官員來,人家那幾千斤的佛郎機紅夷大炮才賣一千兩銀——那多沉,著視覺效果也是以厚重,您這幾百斤的澳洲鋼炮也賣一千兩是不是黑了點啊。

最後廬山號咬緊了牙關,就是不還價。早已打聽過明朝百煉鋼價格的穿越眾知道這明朝的百煉鋼雖然沒有朝鮮那樣比銀還貴,可是一兩銀買二兩百煉鋼也不算很便宜的。這20公斤的鋼炮合計明朝的斤兩就是44斤兩千三百多兩,就是化了鋼,價值至少也在一千一百五十兩銀左右。

可以說是買回去就是賺了,就算鋼炮打廢了,化了鋼水也不賠錢的——作為一千兩的指導價格也不是穿越眾們亂定的。就這樣還想讓廬山號降價,門都沒有啊。(。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