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十八路諸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北伐的進展很快,僅僅不到半年的時間,長江以南幾乎全部都在北伐軍的掌控之下;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也在這個時候開展著,有了土地的農民有了參與革命的積極性,這樣也就極大促進了北伐的進展。

除了進行土地改革外,黃柯還對大力扶植重工業發展,浙江、湖南等地相繼開辦了技師學校,從國外引進機器和師資資源。

看到南方的戰火不斷燃燒,也讓原本平靜的北京城變得不那麼平靜了。在南方戰事的影響下,北京的政局也變的風雨飄搖起來,兼代內閣總理杜錫珪主動辭職,不願意再蹚渾水,財務總長顧維鈞只有兼代。

顧維鈞在外交上是一把能手,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時的政局動盪,外交棘手,所以在顧代理的時間裡,無論是外交還是內政上都毫無建樹。

眼看著北伐軍就要打過來了,北京政府眼看著就要被替換,無奈之下北京政府只好電令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閻錫山、張宗昌各個軍閥巨頭來京早定國是。顧維鈞就被攤上了這個會議主持,他自己願意早些時間辭職,離開這個混亂的政壇。

巨頭們雖然平日裡打的火熱,可眼下北伐軍勢如破竹,共同的利益下讓他們不得不的思考著如何進行下一步的選擇;無疑,這個時候聯合成了最好的選擇。

在北京政府的撮合下,軍閥們在北京的會晤如期舉行了。吳佩孚是親自從前線趕去北京的,來的時候他還帶著滿身的硝煙味;對於這次會議,他沒有過高的期望,他心裡頭清楚的很,軍閥們都是心懷鬼胎,誰又願意真正的組織軍隊去抗擊北伐?

現在的局面歷史上有無數次驚人的相似,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東漢末年的十八路諸侯聯盟、 明末農民軍的“三十六營”……這些聯盟的結果都怎麼樣?吳佩孚心裡頭是明明白白,可眼下他唯有抓住這最後的稻草。

孫傳芳去的時候更加窘迫,北伐軍速度之快已經讓他的手裡地盤不到三分之一,現在連一場像模像樣的大戰役他都組織不起來,所以來這次會,說白了他就是要槍要人的。

閻錫山、張宗昌之類的軍閥們雖然對北伐沒有切身體會,不過唇亡齒寒的這個道理他們還是懂的;南方軍現在搞的是土地革命紅色政黨的那一套,保不齊一年半載就打過來了,到時候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和其他人不同,東北王張作霖這次來卻是出乎意料的高興。他這次來畢竟不單單是一個人,在他的身後,三萬多人東北軍勁旅已經出關,就在他前腳落在北京城的時候,這樣一支混合部隊已經在北京城北安營紮寨,準備隨時將北京城納入自己手裡。

長江以北最有實力的就是奉系軍閥的東北軍,這支全部由北方人組成的部隊不僅裝備精良,並且驍勇善戰。靠著東北三省充足的兵源和裝備補給,這支部隊足可以傲視其他軍閥。

這也就是張作霖為什麼敢在共商國事的時候,就敢帶著一支部隊來逼京。

北京的街頭依舊熱鬧,古老的城牆上掛著通紅通紅的長燈籠,兩排青磚瓦的四合院裡住著穿著馬褂的老爺;府前街上,批短褂的小販擔著扁擔沿街叫賣的各種小玩意;茶館裡冒出的陣陣熱氣,南來北往的老爺們都在這裡討論著雞毛蒜皮、國內國外的大小事;大小的公園裡,提著鳥籠遛彎的老頭;抖空竹、放風箏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張作霖不像是其他軍閥那麼低調,進北京城的時候,他坐的是美國進口的道奇轎車,前前後後都是扛槍騎馬的警衛,氣勢可見一斑。街面上還有吹著哨子拿著警棍的巡捕為他疏導交通,這個架勢就是當年的袁大頭也難趕上,一路之上,張大帥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就連東交民巷裡的洋人們也都探出腦袋前來看看。

張作霖帶著兵來,自然讓其他的軍閥們不高興,第一天剛到內閣會議室,軍閥們就沒有到齊。

沒有到會場的是吳佩孚,他的理由是旅途勞累、不宜開會;這句話不過是句託詞,誰都知道吳佩孚是個直性子,和張作霖也算是老冤家,聽說張作霖帶兵前來,再加上進城的時候弄出那麼個氣勢來,實在讓他看不進眼裡去,索性第一天的會上沒有去。

少了吳佩孚這樣的重要人物,軍閥之間商議成立聯盟的事情自然就沒有辦法商議,好在顧維鈞善於打圓場,當天把巨頭們都安排去聽京劇,所以第一天的會也就不了了之的散了。

當天晚上,顧維鈞就到了吳佩孚下榻的賓館。見到吳佩孚的時候,吳佩孚正在桌前擺弄著書法,這個“秀才將軍”拿起筆來頗有點拿槍的感覺,一鼓作氣,宣紙上留下幾個龍飛鳳舞的字跡。

“大好河山!”顧維鈞笑著拱手進了屋子,看到吳佩孚正在寫字,不由的念了出來。

“顧先生,別來無恙啊!” 吳佩孚和他早就相識,見面時的稱謂也比較家常話;看到他來之後,吳趕緊放下手裡的紙筆,讓座之後示意人上茶。

“今天有勞你了!現在政府無人主事,你來挑這個擔子,想必也是有不少的委屈了。”吳佩孚也順勢坐了下來,一臉憂鬱的對顧維鈞說。

“子玉兄說的沒錯,我現在只是想早日辭掉這個職務,早日回家享福啊,只是曹總統那邊催促的著急,我也不好推脫。”

說起這話的時候,顧維鈞一臉放鬆,不過他知道這時候他還不能夠辭職,要是辭了職,曹錕那邊不好交代不說,他自己也難說過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顧先生是這些人中的斡旋人,要是您不管不問了,我們這些‘十八路’軍馬怎麼能夠聚集起來?今天不去上會,其實並非針對先生,只是我看不慣張老疙瘩那股子傲氣。”

吳佩孚說的時候語氣不由地加重了一些,內心的掙扎和對張作霖的氣憤在這個時候是很難化解。

顧維鈞自然明白他們之間的仇恨,不過這個時候他終歸是要把所有人往會議桌上勸說;無論如何,他們都要放棄之前的各種前嫌,顧維鈞也相信,所有人都在這個時候大老遠的趕到北京城,肯定也都是有這個誠意。

“子玉兄,雖然張作霖在這件事表現有些狂妄,可他終究沒有做出過分的舉動。再者說了,我們終究是來商談如何應對南方軍的;摒棄前嫌應該是這次會談的基礎,吳將軍您身為此次會談之要員,對於此事相比也是通曉其中的道理,倘若會談失敗,受損失的是我們所有人。還請子玉兄在大義面前,做出正確的選擇。”

顧維鈞果然不愧是外交家出身,他的幾句話雖然說的看似平淡,但卻句句都在點上,這樣同時還給吳佩孚留足了名字,找一個臺階給他,他自然不能不下來。

吳佩孚長嘆口氣:“一個小小的黃柯就把我們弄成這樣,哎……”

商談聯盟的會議如期的舉行了,這一次吳佩孚早早地到了會場,可張作霖卻來晚了;不知道是他有意還是無意,會談的時間開始了將近半個多小時後,張作霖才帶著警衛走進來,臨近門前,他還帶著一口東北話大聲喧譁,聲音傳的很遠。

所有人到齊了之後,顧維鈞主導會議就開始了;會議的程式不必多說,先是一些軍官參謀們介紹北伐軍的進軍情況,再者是商談北伐軍的軍事實力,最後商談聯盟,成立海陸空三軍聯合司令部。

會議開始的時候,顧維鈞就已經讓人把會議材料做成一個個檔案發給每一個參會者,坐在最前排的吳佩孚和張作霖翻看幾眼後,幾乎同樣的把檔案丟在了桌子上。

吳佩孚是對這些早就瞭如指掌,可張作霖翻開一眼就仍在那卻讓人很難理解。

“媽拉個巴子!北伐軍的司令黃柯原來就是一個毛頭小子,前清庚子年的人也敢帶兵打仗?孫大炮手裡頭沒有像模像樣的人了嗎?”

張作霖所說的情況的確不假,黃柯對外宣傳自己是庚子年出生的人,算起來到這個時候也不到三十歲。

周瑜年輕氣盛還三十才都東吳,可黃柯才三十不到就率兵北伐,簡直是比周瑜還牛的人,這也怪不得張作霖瞧不上眼。

瞧不上眼的不只是張作霖一個人,張宗昌、閻錫山這些人都是從槍林彈雨裡走出來的,在他們的眼裡不到三十歲的人連一個團都指揮不了,更何況是十幾萬的北伐大軍。

“張大帥所言極是,我就不相信一個毛頭小子能有什麼能耐?”張宗昌說話也是極其輕視。

可跟北伐軍交過手的吳佩孚和孫傳芳卻深深的知道,這種盲目的狂妄是不可取的。

孫傳芳搖搖頭:“諸位都有所不知啊,黃柯此人雖然年紀不大,但治兵用兵卻是很有一套;我和吳司令就不說了。當年他就是帶著一群商團的民間武裝硬是把陳炯明的部隊打的落花流水,陳炯明現在還在貓在香港不敢回去;陸榮廷組織的東征不就是被此人打敗的嗎?沒有跟他交過手就不要這麼早下定論。”

孫傳芳說完敲敲桌子,張作霖笑了笑:“毛頭小子終究是毛頭小子,老子扛槍的時候他還在吃奶呢!哈哈”(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