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大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梧州城的街面上恢復往日的熱鬧,一大早,做生意的下板開張,肩膀上挑著擔子的小商小販沿街叫賣,熱氣騰騰的各種小吃也開始賣起來,老百姓彷彿感覺跟沒打過仗一樣,該怎麼樣還是繼續怎麼樣。

安民告示釋出之後,革命新軍果然紀律嚴明秋毫不犯,黃柯下令,除了巡邏部隊外,所有人員不得擅自離開軍營違令將嚴懲不貸。

剛進城的時候,有幾個兵去酒館喝酒沒有給錢,黃柯知道後親自上門道歉,並且當著店家的面對那幾個士兵說:“趕緊賠禮道歉,站在這裡背誦《為兵紀要》,一直背到老闆滿意為止。”

最高長官發了話,幾個兵自然不敢懈怠,他們排成隊站在門口,大聲的背起了《為兵紀要》。

“站在兩邊,把門都堵住了,還讓不讓人家做生意了?”黃柯又對著幾個兵大吼。

幾個兵背誦的更加大聲了,這個場景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圍觀。

黃柯拱手對店老板說道:“老闆,不好意思,這些兵耍橫吃飯不給錢是我們管教之錯,我代表他們給你賠禮了,這是當天的飯錢。”

老闆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來道歉的是竟然是革命新軍總司令黃柯,聽到之後他不由的豎起大拇指。

靠著這種鋼鐵一般的紀律,隊伍很快就穩定下來,軍裡新招來的人倒是有一些對此感覺不習慣,不過軍令如山,也沒有人膽敢觸犯。

攻下梧州之後,桂軍主力已經損失殆盡,黃柯開始盤算著和滇軍一起圍攻剩下的桂軍,老派的桂軍只剩下在靠近貴州一帶的,黃柯決定快打斬亂麻,將各個派系全都掃平,組編成一支完全聽命於中央排程的國防軍。

打南寧的戰鬥尤為慘烈;在擊潰了陸榮廷後,革命新軍已經佔據了西半部的廣西,餘下的大多是沈鴻英等人佔據,黃柯覺得時不我待,打下梧州後不滿半個月就整編擴充隊伍,揮師直取南寧。

這時候的革命新軍已經有三個軍,近四萬人的兵力,戰鬥力最強的是蔣先雲為代軍長的新一軍,這個軍大多數由西關軍校畢業生和廣西子弟組成,執行命令堅決,打仗也是勇猛無比。

蔣先雲原本只是團級軍官,可黃柯知道此人的能耐,在組編新一軍後,破格提拔其為新一軍帶軍人,新2軍和新三軍則是由王茂才、崔武和楊義兵等人領導;收編了大量的桂軍後,巴圖的騎兵隊也擴充到了一千餘人,黃柯當時對他說,“老子現在給你第一騎兵旅編制,等打下黔、貴、滇三省後,你就要把兵力帶到一個師,不然你就下去當馬伕喂馬去。”

巴圖拍了拍胸脯,用蒙古漢子特有的豪爽說道:“司令,我要是能夠擴到一個師怎麼辦?”

“老子給你一個師的編制,你到時候就是師長!”黃柯說的也爽快。

巴圖聽後笑了:“司令,你等著吧。”

大膽用人一直是黃柯給外界留下的印象,一個毛頭小子在他手裡竟然能夠當營長團長,甚至是參謀部的管,其實只有黃柯自己心裡頭明白,這都是因為他此穿越過來的。

因為知曉這些人的底細,所以用人的時候就特別大膽。

蔣先雲任軍長一開始頗受爭議,可南寧一仗下來就沒有人不服氣了;圍攻南寧的時候,第一軍是主力,蔣先雲率領部隊專攻一處,不在乎一池一地的得失,最終的目的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沈鴻英的兩個軍擺在當面上,蔣先雲帶領部隊集中一點,必須要撕開口子;當天晚上,總攻的命令發起之後,林祚大、胡宗南各率一個團攻擊,他們的下屬幾乎全是清一色的廣西兵,很多都是打下梧州的時候剛剛補充過來的。

可不知道革命新軍給他們灌了什麼迷魂湯,以前在陸榮廷手裡頭還不怎麼打仗的兵,到了新軍就變成了不怕死的勇士,戰鬥開始之後,烏泱泱隊伍排成散兵線的衝了起來,伴著衝鋒號和子彈,一波又一波,全然不懼敵人工事裡的重機槍,守軍的幾挺水冷的馬克沁重機槍打的水都沒有了,可新軍還是衝鋒。

戰鬥前線,沈鴻英舉起望遠鏡檢視陣地,看過之後他臉色蒼白,他把望遠鏡丟在一邊,有些結巴的說:“媽的,這群人簡直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打下南寧之後,新一軍從戰俘中得到了大量的補充,這是黃柯的要求,叫做就地取材,他知道廣西兵能吃苦,也能打仗,就是放在軍閥手裡頭沒有用好罷了。

不過不願意打仗的也不強求,發塊大洋打發回家,那些回家的老兵幾十年後談論起南寧之戰仍舊心有餘悸,說黃柯的隊伍跟中了魔咒一般,打起仗來嗷嗷叫的不要命。

新一軍打南寧的時候,王茂才和崔武的第2軍揮師向西,已經開始了進攻,巴圖、楊義兵也都率部前進,三路大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擊潰了沈鴻英的殘部,整個廣西也都被打了下來。

這一仗打下來已然是到了秋天,革命新軍在打仗的時候不但沒有縮小,反倒是越打越大,接著他又揮師直取貴州和雲南,貴州督軍劉顯世和唐繼堯自知難敵黃柯的革命新軍,乾脆來了一個繳槍投靠,說是服從廣州革命政府調遣。

黃柯知道這些人的想法,什麼服從指揮,不過是表面服從,不過黃柯既看中了雲貴的地盤,也看中了他們手裡的隊伍。為了穩定西南局勢,他一面派部隊進駐貴州和雲南,對兩地軍隊進行整編,另外一面在兩廣等地開始實行土地改革,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引起巨大的喧譁。

廣州政府裡的人都彈劾黃柯,說他要搞紅色政黨的一套,黃柯也不管,他什麼黨派都不是,何況總統不是也說過要平均地權嗎?

雖然外面議論紛紛,不過黃柯卻堅持獨行,他在兩廣和雲貴等地的農村成立基層自治組織,把土地重新丈量按照人口進行分配,並且規定,土地歸屬國有,任何人不允許買賣。

不過黃柯的做法相對溫和,沒有打土豪鬥地主,地主家也是按照人口進行分配土地;但即使這樣,也有很多地主利益開始反對,有的人甚至編出童謠罵黃柯斷子絕孫;黃柯倒是不在乎,因為他根本不屬於這個時代。

對於那些鬧事反抗的,黃柯乾脆抓起來關半年,在進行土地改革的同時,黃柯在控制的媒體上大肆宣傳,並且宣傳將在全國實行此類改革,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

新參軍的農家子弟的積極性提高了,剛剛分配的土地誰願意讓出去?

壓力隨之到來,政府內外已經有無數人彈劾他了,有人把他說是新的軍閥,黃柯這時候無所顧忌,他要用半年的時間把原來軍閥的隊伍整編為革命新軍,為接下來的北伐做準備。

這個時候的中國北方也亂成了一鍋粥,大家都是開始搶地盤,不太有人把黃柯當做一回事;張作霖先是派兵入北京(北平是民國17年也就是1928年改的),自己住進了北京的順承王府,張學良乾脆帶著一個營的兵到了王府,說是要保護大帥。

奉軍進入北京,把原本在北京的馮玉的國民軍逼的無處可去,馮玉祥一開始忍氣吞聲,可他手下一幫兵不幹了,一群將領一鼓動,嚷嚷著要對張作霖一家實行兵變,跟張作霖的隊伍硬碰硬的來一場。

張作霖聽到風聲後離開了北京去了天津,奉軍也隨著撤出去一部分到關外,這樣,北京大部分地區又落在了馮玉祥的國民軍手裡;江浙一帶也不太平,整個中國都是一片亂糟糟的局面。

廣州的孫總統收到了黃柯勘定廣西的訊息後,向他發電表示了祝賀,並且邀請他回廣州著手準備下一步北伐的事。

初秋的廣東清風徐來,海面上吹來的溼氣讓秋老虎不再那麼厲害;中午時分,孫總統和廖仲愷端來到湛江,視察這裡的海軍;等待黃柯返程之後,孫總統將從這裡離開,啟程北上。

坐在遮陽傘下的藤椅上,孫總統摘下了頭上的那頂遮陽帽,意猶未盡的看著遠處的大海:“仲愷啊,你覺得黃柯怎麼樣?”

廖先生不知道總統說的是什麼意思,他誠懇的回道:“有勇有謀,不過太過年輕,有些事情想有點理想化,他現在進行的土地改革,已經有很多人對他不滿意了。”

總統沒有正面回答:“理想化不礙事,革命就是理想化嘛;我是說你覺得此人的領導能力如何?帶兵打仗我們都看在眼裡,在我們革命隊伍裡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不過要是治理國家你怎麼看?”

孫總統說完站了起來,他把手背在後面,眼前是波濤洶湧的海面,一陣海風襲來,他不由的咳嗽幾聲,站在一旁的秘書趕緊替他披上衣服禦寒。

“總統,您的意思是?”廖先生也明白了總統的意思,總統果然是登高望遠,現在已經把以後很多年的事情都想到了。

總統轉過身來,又坐到廖先生身邊:“我的身體越發不好,只是革命大業未成心有不甘,革命共和的重擔我想找一德才兼備之人,我想到了興華,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廖先生這算是明白了總統的意思,看來他是早有打算,從眾多革命者中選一名繼任者,其中包含了他太多的良苦用心。

“黃柯為人正直,最早是我引薦他進入革命隊伍中來,我對他評價自然有失公允,一切還是要總統多多思考定奪。”

總統點點頭:“這段時間來,不斷有人說他是軍閥,還搞蘇聯的那一套;不過我總體上還是贊同他的做法,只是有些地方他做的不夠全面,等他回來吧,回來之後再一起商議。”(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