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會客廳談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蘇慧記者。”楊義兵衝她招了招手,不過這動作幅度並不算大,畢竟這裡是委員長侍從室。

蘇慧已經看到了楊義兵在招手,她走過來笑道:“楊將軍,你怎麼在這裡?”

“有點公務要彙報。聽說你前段時間去緬甸前線了?我在報上拜讀過你的不少大作,寫的很好,尤其是有一篇關於同古前線的士兵和牧師之間的文章。”楊義兵所言並非客套話,預備幹部處的成員每天都要閱讀《中央日報》,而近些時日,蘇慧發在美國《中華日報》的稿子經常會被《中央日報》轉載,自然也就看到了。

“謝謝。楊將軍過譽了。”蘇慧又繼續道:“不過緬甸前線感人的事蹟實在太多,我也只能選擇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來刊發。”

“那你這次來也是為了報道的事情嗎?”楊義兵話說出口後有些後悔,畢竟四處打聽是大忌。好在蘇慧倒也大度,她湊過來低聲說道:“我是來見一個父親,而不是國家的最高元首。當然,如果他有興趣的話,做一個臨時的採訪也不是什麼壞事。”

說著,蘇慧將身邊卡帕先生引薦給了楊義兵,楊義兵在之前歡迎海明威的晚宴上見過他,兩人握了握手。

“剛才你說來見一個父親?”楊義兵有些不解。

蘇慧便解釋說,她和卡帕先生最近要啟程去美國一趟,因為卡帕記者準備回到美國了,接下來他要啟程前往非洲戰場。

黃柯聽說後,便想讓她給在華盛頓的女兒黃英帶去一些家裡做的點心之類。

“黃英一直都很喜歡她媽媽做的綠豆糕、小油餅之類的電信,平時黃叔叔又不願意動用公共資源,聽說我去,也知道我和黃英是好朋友,便讓我帶去了。”

楊義兵聽後感慨不已,兩人正寒暄的時候,一個爽朗的笑聲傳來。回頭望去卻是黃柯已經走到了門口,他問道:“聊什麼呢?”

楊義兵、蘇慧以及卡帕當即起身向他問好,蘇慧道:“我們在誇黃叔叔愛護女兒吶,還特意做了點心讓我帶過去。”

黃柯擺了擺手,“英兒是個饞蟲,我就讓夫人做了一些,你們要是喜歡,回頭也送你們些。”

說著,他把一個紙盒包的小箱子差人拿來,遞給了蘇慧之後,又道了幾句辛苦的話。擺手示意三人落座。蘇慧知道他和楊義兵肯定有公務要談,也不便在這停留,便起身準備離開。

“不用,你和卡帕先生先別著急走。這裡剛剛批了一個嘉獎令,你們可以拿去看下,順便再請兩位給我們潤潤筆,在國際媒體上,以親歷者的身份寫上一篇稿子發出去,也算是宣揚抗戰嘛。”黃柯說著,把剛剛定好的嘉獎名單遞了過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蘇慧把花翻譯過去,卡帕表示沒問題。

“應該的。”蘇慧接過之後仔細的看了看,上面的名字都很熟悉,諸多遠征軍將領她也都是認識的。不過在嘉獎仁安羌戰役一欄中,首個嘉獎的並非是團長劉放吾,而是中校副團長林章彥。

蘇慧有些不解,仁安羌戰役的時候,她便是在仁安羌被圍困的。她清楚的記得那個個頭不高的團長劉放吾率部前來解救,怎麼此時會有這樣的一個林副團長?

難不成是執行其他任務?她欲說出心裡的疑惑,不過又考慮到這是高層的軍事機密,自己過多去問的話,顯得有些不合情理。

想了想之後,她將嘉獎令遞還給黃柯道:“還要麻煩黃叔叔再借給我紙筆,剛才在進來的時候,我的本子和鋼筆讓安保處收走了。”

“喔,不必了,這個就是復印件,你拿去用好了。”黃柯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回頭跟十四仔說說,小蘇進來的安保就不用那麼嚴格了,紙筆該帶的還是可以帶的。”

楊義兵點頭應聲,蘇慧笑了笑說,謝謝黃叔叔。

幾人又閒聊了一些在緬甸前線的情況,蘇慧談及了自身的一些經歷,對於將士們英勇善戰也都看在眼中。

“老實說,英國人這次表現的很差勁,不過也有諸如肖恩牧師的一些國際友人竭盡全力的在為遠征軍和緬甸當地民眾提供各種援助。”

黃柯點點頭,“這下好了,英國人已經退回印度,緬甸方面我們就少了個拖後腿的。”

蘇慧不禁暗自捏把汗,這黃柯說話還真是直爽,這種事情雖然是有目皆睹的事實,可畢竟他是國家元首,更何況是在卡帕面前,說出這般話傳出去的話,恐怕會引起盟友間的不睦。

她有心好意提醒道:“黃叔叔,你說的雖然是事實,不過這……”

黃柯看了一眼旁邊的卡帕,知道聽不懂中文便笑道:“既然是事實為什麼不能說嘛?再說了,丘吉爾公開發表的對華言論也不比我這句話好多少,總是小心翼翼的怕得罪這個怕得罪那個,結果反倒是認為你軟弱可欺。在這個理上,一個國家和一個人是一樣的。”

黃柯又毫不避諱的說起了接下來的計劃,他還特意找來了翻譯,為卡帕先生進行現場翻譯。他說遠征軍既然名為遠征,肯定不會侷限於緬甸一地。打通滇緬公路之後,他們將繼續向南進軍,去進攻被日本佔領的泰國、馬來亞以及印尼群島。

卡帕有些不解,他毫不客氣的直言道:“委員長先生,我不理解的是中國境內的日軍都還沒有驅逐乾淨,為什麼要在打通滇緬公路以後,還要向緬甸以外的地方用兵呢?”

翻譯將這話翻譯過來,雖然故意放緩了一些語氣,但其中的咄咄逼人的用詞還是能夠感受到。

黃柯聽後卻並未生氣,一個人的身邊如果聽到的全是讚美的話,那麼這個人勢必會被矇蔽,他笑了笑道:“卡帕先生,我想,等到我們準備向緬甸以外用兵的時候,我們國內的日軍肯定已經全被趕下了海。”

“這麼說,你有更大規模的作戰計劃?”卡帕笑道。

黃柯點點頭,“有,但現在我不能透露。”

說到這裡,眾人都笑了。

黃柯又談及了國際形勢,他談話的時候,並不是像是其他政要那般刻板,而是讓侍從官拿來電信,沏好茶,就像是在自己家的客廳上閒聊一般。

他說戰後世界格局自然是要重新劃分的,中美英蘇自然是僅存的四個大國,自然也會構建新的世界秩序。“我們希望中國人能夠攜手一致,能夠將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為美國那樣強大民主的國家。”

一番談話之後,卡帕向黃柯邀約,說等他們從非洲的時候,希望能夠對黃柯做一個專訪。“委員長先生,想必你是知道的,我並不擅長和政要們打交道,恕我直言,我覺得他們嘴裡沒有一句實話,而你讓我感覺有所不同。”

“上帝保佑,如果我有幸能夠從非洲戰場活著回來的話,我希望和蘇慧女士,一同採訪您本人。”

“你們從非洲回來,我請你們吃飯!紅燒肉配上紅辣子,再配上冰爽的啤酒,賽過活神仙。”黃柯又說,“不過,我個人的專訪就算了,你如果想要採訪中國戰區的任何一個人我們都可以做出安排。”

卡帕等人很是詫異,這可是一個絕佳向世界展現的機會。

黃柯進一步解釋說:“在任何一場戰爭之中,最應該受到尊敬的就是那些平凡的官兵和百姓,所以戰爭勝利與否,都不應該歌頌領導者。我們中國人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也就是這個意思。”

說著,黃柯還把這次嘉獎令遞給翻譯,讓翻譯給他解釋上面嘉獎的基層士兵緣由。卡帕注意到,這一次嘉獎人數之中,普通官兵授獎的人數竟然是高階軍官的十幾倍之多,這一方面跟官兵的構成比例有關,另外一方面可能就是黃柯所言的那樣,向一線傾斜獎勵。

翻譯將名單什麼解釋了之後,本以為這場談話就要結束的時候,卡帕卻指著其中的一個照片道:“委員長先生,我不明白為什麼這位中校嘉獎要排在劉放吾團長的前面。剛剛翻譯跟我解釋說,是他指揮的仁安羌戰役?”

蘇慧本也有這個疑問,不過顧慮沒問,沒想到卡帕倒是快人快語,直接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問題。

黃柯看了看之後笑道:“是這樣的,這位中校在戰鬥中表現突出,率領部眾首個突破了日軍的防線,解救了被圍困的英軍,所以才獲此嘉獎。”

翻譯原話翻譯之後,卡帕卻直搖頭道:“不可能,委員長先生。當時我是最早在日軍防線外圍的,我親眼看到劉放吾團長率部突破了日軍的防線。而在我見到的軍官之中,並沒有這位中校。”

“這個……”楊義兵想要緩一句什麼,不料蘇慧卻說道:“黃叔叔,我可以作證,卡帕先生是第一個見到遠征軍突圍進來的英國人,他為了拍攝這個照片,險些被日本人抓去。”

聽蘇慧這麼一說,黃柯的臉色陡然嚴峻起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