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出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駐美使館將這件事彙報到南京之後。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開會議進行了專門討論。

會議開始,黃柯便打趣的說道:“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羅斯福簽署了租借法案。在我們外交和宣傳等多個部門的努力下,美國政府同意給中國數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貸款,這筆貸款援助對我們來說是雪中送炭。”

聽完黃柯這樣說完,會議室裡的人都面露笑容。不過接下來的話卻是讓大家提不起什麼興致了。

黃柯接著說道:“不過在聽到完整的訊息之後,我是又喜又憂。喜的自然是這樣一筆巨大的武器貸款可以幫我們解決不少問題,很多的部隊裝備可以跟得上,很多的生產線可以繼續恢復。我們有信心能夠繼續打好接下來的仗。”

“但憂的是,美國人提出了一個條件,要從美國運送這些武器和戰略裝備,需要每一個接受援助的國家自己派出貨輪去運輸。”

黃柯說完,會議室裡的人開始私下裡說了起來。蔣中正搖搖頭道:“美國人想讓我們牽制住日本人,又不願意得罪日本人,只是他們不出貨運的話,我們就免不了有不少的麻煩。”

宋子文也跟著說道:“眼下我們的運輸能力有限,如果單單依靠我們自己來完成物質運輸,那麼勢必會吃力的。外交部門能不能再溝通一下?”

“外交部門已經盡力溝通過了,但美國國內主張不干涉戰爭的佔大多數。他們之所以制定這樣的一個規定,一方面主要是為了援助歐洲,另外的一方面,正如蔣先生所言,他們也是為了避免刺激日本。”外交部長顧維鈞說到這裡,不禁嘆了口氣。弱國的外交就是求人,他們的工作可以說很是艱難。

眾人都嘰嘰喳喳的討論一圈,說到後面,又說到了南京固守與否的問題。有人竟然提出,放棄南京遷都重慶,然後利用美國援助恢復生產,再做打算。

不過這個建議剛說出來,就被黃柯懟了回去。

眾人不再繼續討論,黃柯便讓交通部海運運輸部門的張欲嘉說一下現在海運部門的情況。

張欲嘉頗為為難的說,“現在別說是沒有民用貨輪,就算是有民用貨輪,也很難將物質運送過來,因為日本人已經把大部分的出海口佔據了。”

“僅剩下少數的出海口岸還是處於半封閉的狀態,不僅無法停靠大型的郵輪,甚至連……”

黃柯敲了敲桌子:“不要跟我說困難。我是讓你說一下解決對策。這樣吧,你估算一下,按照現有的交通運輸能力,不考慮美國人的情況下,我們每個月能夠從那邊運輸過來多少東西?”

張欲嘉想了想道:“50到80噸!”

“這麼少?”

“就是啊,這麼點運輸能力,恐怕杯水車薪都算不上吧。”

眾人又開始不由得說了起來,張欲嘉苦笑道:“諸位,海軍的陳部長知道,我們的民用貨輪在開戰後不久就被日本軍艦炸了不少。我說每個月50到80噸的運輸量,也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估計,這些還要考慮日本人不封鎖的情況。眼下日本人有意向廣東一線進軍,所以走廣東不安全,只能是走緬甸轉運。”

黃柯點點頭:“走緬甸轉運我是支援的。現在越南是日本人的腹地,運往廣東是不安全的。現在海運這個情況,能不能從民間去徵調運輸船隻呢?”

張欲嘉想了想也搖了搖頭:“和國有運輸是同一個問題。我國的民間海運這些年才剛剛起步,僅有的一些還都集中在上海、馬尾這些地方。眼下這些港口都被日本人佔據,船隻自然也沒有辦法再使用了。”

黃柯不禁皺起眉頭,他對眾人說道:“這樣吧,運輸的問題大家都先回去想想辦法。我在這裡提出一個要求,自我開始,在座的每一位都要想辦法租借到一艘船用來供應運輸,當然,小舢板不算。咱們還是討論一下去美國簽訂租借法案談判的事情吧,人選上大家有沒有考慮?”

說出自己的要求之後,黃柯根本沒有留給其他常務委員們一個辯駁的機會,就直接丟擲了下一個話題。

赴美簽訂這個協議其實不是什麼難事,畢竟美國總統已經簽署了租借法案,其中針對中國的貸款援助數目也已經給了出來大概,去那邊也就是商榷一下具體事項,自然是由外交和行政院的人來運籌這件事了。

蔣中正建言道:“我看這件事情就由子文和維鈞去辦好了。他們兩個對西方那套比較熟悉,談判自然都是在行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從汪精衛叛逃之後,行政部門就有孫科和宋子文主管。宋子文是行政院副院長,又兼著國家稅務總局的職務,再加上他對西方比較瞭解,熟悉美國人的那一套,所以讓他們,黃柯是沒有意見的。

黃柯道:“我同意中正的建議,子文你有什麼意見?”

宋子文撫了撫眼鏡道:“行吧,那就我和維鈞去一趟好了。”

“好,那就這樣定下來了。”黃柯說完,一聲沉悶的響聲傳來,底下會議室裡的燈光閃了一下。不用說,一定是日本人又開始轟炸了。

“事不宜遲,那接下來你們就著手準備吧。現在外面還在空襲之中。十四,去問一下防空部門空襲什麼時候解除?解除之後就送諸位要員回去。”黃柯說完,自己沒有等到空襲結束,就抓起軍帽走了出去。

十四仔告訴他,張學良將軍現在正在國防部的會客廳等著他。

張學良將軍賦閒在南京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東北一戰,他所率領的三支集團軍幾十萬人馬消耗殆盡,在錦州戰役之前,黃柯讓他帶兵去蒙古草原進行休整,派出自己的悍將林祚大率部前往錦州,收拾殘局。

林將軍不負眾望,穩定住了東北的局面。不僅守住了錦州和平津,還不斷向北推進,大有要收復失地的態勢。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中央要就此剝奪張學良的兵權,讓他在南京終老的時候,黃柯又找到了張學良,他告訴張學良,國防部決定了讓他出山,帶著東北軍率先在全國實施反攻。

其實黃柯心裡頭知道,張學良不是一個帥才,但在蒙古的幾十萬東北軍的心中,他就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存在。反攻之日,張學良帶著他們打回東北去,這無疑最大限度的激發他們內在的戰鬥慾望。

如今原先的東北軍在蒙古已經修養的差不多了,是時候拉出來溜溜了。

一旦東北方面的關東軍受到中國軍隊的反攻,那麼牽一發動全身,在南京方面的壓力就會減少不少。

黃柯知道,僅僅依靠著目前的這些部隊來打接下來的這一仗,南京是守不住的。日軍兵強馬壯,幾十萬大軍圍困南京,南京本身又無險可守,城破是早晚的事情。

但黃柯不願意,也不允許南京城破的發生。他清楚歷史上的那場慘劇,如果南京被攻破,誰又能保證那場慘劇不會發生?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太多的慘痛,無數中國人的亡靈難以告慰,如果不能夠將南京守住,避免悲劇的發生,他內心永遠都會受到煎熬。

可如何能夠破解南京之圍?

黃柯不是什麼軍事奇謀之人,除了圍魏救趙這一招外,他想不出來自己有什麼好計策。

當然,歷來戰爭之中,勝利者除了掌握人心以外,優良的武器裝備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一直以來,唯武器論被當做是一種錯誤的思想進行評判,但黃柯認為,這並不代表武器裝備就不能在戰爭中起決定作用,恰恰相反,先進的武器裝備是一支軍隊獲勝的基礎。

深諳此道的黃柯在南京保衛戰之初,就想到必須還要有一支驍勇善戰的部隊作為後備隊,在關鍵的時候出其不意的擊垮日軍,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因此,他在戰事正酣之時,將薛伯陵的第一集團軍群調至東北戰場歷練,現在張學良的大批部隊去了東北組織反攻,第一集團軍就可以調到雲南休整,待到一個月後,美援抵達,他們就可以裝備齊整的開往南京,攻擊圍攻南京的日軍。

這也是黃柯為什麼要崔武至少堅持一個半月。外圍防線只有堅持這個時間,他才可以調動自如,才能夠有把握打贏這一仗。

當然,他現在不能夠將這個計劃全盤托出,畢竟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沒有人會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更何況,這種戰略機密知道的人越少也就越有利於實施。

可以想象,將來全機械化的第一集團軍出現在南京周圍對日軍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想到這裡,黃柯空襲的轟鳴聲中走上了樓。

看黃柯走來,會客廳裡,正在思索的張學良立刻立正站了起來。

他將軍帽規規矩矩的戴在頭上,啪的一下敬禮,像是一個衛兵一樣大聲的喊道:“部長好!”

黃柯微微一笑,看來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