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坦克,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孫立人對坦克做出的估算得到了廠長的認同,這位曾在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留學的高材生自然對這些新式的武器研究頗深,所以即使這倆新式坦克蓋著炮衣,但他還是一眼就能夠估算出這輛坦克的基本資料。

就在孫立人盤算的時候,站在一旁的薛伯陵露出了一種不壞好意的笑容。黃柯看到了兩人的表情,再看看旁邊的杜聿明,也不禁笑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實說,黃柯對這些武器具體的資料並不太懂,這些主要都是下面的人在研究,他不關心這些東西是具體資料,只是注重實際效果。

不過,站在一旁的薛伯陵幾人卻都是行家,他們關心的就是測試場上的出來的資料。看到大家都有些著急了,廠長李長幹也不賣關子了,他笑了笑道:“咱們到外面的空地上去吧。”

試駕員發動了坦克,隨著排氣管的黑煙冒出,這輛鋼鐵堡壘隆隆向前開去,鋼鐵的履帶碾壓在廠區裡的水泥路上,留下一個個犬牙交錯的痕跡。

沒過一會,坦克就加快速度、甩開眾人向前跑去。等到眾人也抵達試驗場的時候,坦克已經脫掉了覆蓋在身上的炮衣,半圓形的炮塔和厚重的底盤透露出一種鋼鐵的金屬美感。

整個坦克是用草綠色的塗漆覆蓋,下面的履帶則都是黑色的塗漆,炮塔上用白色的油漆刷寫的“樣”字,則表明了這只是一輛樣車。不過雖然是樣車,但在有些泥濘的試驗場上,還是流露出一種金戈鐵馬戰場感。

沒過一會,試駕員發動坦克開始了效能測試。其實說是測試,倒不如說是在進行的表演。

樣車發動後就快速加速,在泥濘的道路上快速行進,兩條履帶後面的甩開的泥鏈像是切割機一樣呼啦啦落下。隨後,坦克衝過一個有水的窪地,濺起水花四濺;緊接著這輛樣車又進行爬坡、越溝等多種測試表演。

“好!”

黃柯帶頭鼓掌起來,坦克優越的效能讓他還是滿意。他對李長幹說,可以在這輛坦克的基礎上進行改裝,搞出一個適合南方水田地區的輕型坦克,還有搞出一個適合在北方平原的重型坦克。

李長幹深以為然,他告訴黃柯這些都已經在研究了,這種中型坦克已經準備先裝備一個團進行試驗,如果好的就在全軍進行推廣。

隨後,李長幹向媒體公佈了公這輛坦克的具體資料,和孫立人所猜測的一樣,這輛坦克自身足有35噸重,配屬了85毫米坦克炮和4名成員。

“這輛坦克我們裝備了400馬力的柴油機,同時防護裝甲也加厚了不少。可以說,這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坦克之一。”

李長幹說這些的時候不由的露出由衷的自豪和喜悅,其實在這之前該型號的坦克就已經歷經了無數次的測試,無論是出資方還是軍方都對其非常滿意,可以想象,未來機械化裝備的鋼鐵洪流將是多麼壯闊。

隨後,李長幹宣佈,首批的生產的92輛坦克已經生產除錯完畢,這些車輛將在不日之後交付給裝甲部隊,待到試驗使用階段結束後,將根據實際情況,力爭在中國軍隊中進行推廣。

李長幹宣佈這個訊息後,眾人大為吃驚,中國軍隊可是剛不久前才統一,連制式步槍都統一不了,還想要推廣裝甲車和坦克?

很多人覺得要麼是故意吹牛,要麼就是一個外行在操縱這些。

黃柯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他也緊接著表達了自己對該型坦克的看法,他說他代表工業部全力支持軍用重工業的發展,對該型坦克十分滿意,也對幕後的研發和製造技術人員和工人表示由衷的敬意。

黃柯話音剛落,各路媒體的記者就爭前恐後的發言提問。

“請問中國軍隊大規模裝備坦克,假想敵是哪個國家?”“不久前,紅黨在南昌發動武裝暴動,雖然剿滅大部但現在在偏遠山區也發生了類似暴動,請問這些坦克列裝和剿滅紅黨有關聯嗎?”

……

黃柯用手壓了壓下面人群的聲音,他用一種極其舒緩的語調說道:“諸位媒體界的朋友,今天的坦克試驗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戰爭將是機械化的戰爭,為此,我以國務議員的名義向在此國民政府中央委員會提出申請,建議出臺裝甲兵發展法,以快速促進我軍快速機械化發展。”

“同時,我也在此宣佈,中國兵工廠最新研製出了新式的制式步槍,並在全軍進行列裝,以取代之前老舊、穩定性不好的漢陽造。”

“我也代表工業部和國民政府表示,中國軍隊研製和裝備任何武器,都是為了保護本國領土和國民不受到侵犯,維護地區穩定和繁榮,中國國民軍隊也將永遠遵循這一宗旨。”

當天晚上,諸多報紙都刊登了中國軍隊將大規模裝備坦克的訊息,世界輿論都以譏諷的口吻在描述這件事,好像是在看某出笑話一樣。

對於這個東方古老大國即將展開機械化的軍事之路,很多西方國家政治家嗤之以鼻,他們甚至開玩笑說:“中國人的坦克不會是用水牛作為動力吧?”

和西方國家的反應不同,日本一些軍政人士在看到這一訊息後,好戰派大為高興,他們立刻以此為契機提出擴軍備戰的請求,有的少壯派軍官甚至還要去覲見天皇,說要用自己的鮮血為陛下開疆擴土。

相對於日本,其他的多國軍方幾乎沒有人關注這件事。對於他們來說,東方這個古老的國家貧窮落後,他們的軍隊剛剛換裝了無煙*步槍,現在大多數軍隊還在使用著當年德軍淘汰的步槍作為制式步槍,他們能提出什麼先進的理論?

就算是提出裝甲兵建設無異於天方夜譚。可他們不會想到,若干年後就是這個東方古國創造了世界陸軍史上的進軍奇蹟,並且創造出了一種嶄新的戰法。

全世界的軍事領域中,只有德國的《軍事週刊》當天翻譯了這篇報道,並且就黃柯提出的機械化部隊戰術戰法進行了研究。雜誌主編阿托克將軍和一個經常在他們雜誌發表文章的青年軍官在進行軍棋推演。

在進行推演之後,阿托克將軍指著雜誌這篇文章道:“威廉,你瞧,在東方的古老中國,竟然有人和你的想法如出一轍,不知道這是該高興還是失望呢?”

年輕軍官立刻翻閱那篇文章,看後他不禁大呼:“上帝啊,這個人比我的理論要先進太多,這個人是誰?黃柯?為什麼我覺得他的名字如此熟悉。”

阿托克笑了笑:“威廉,你的感覺沒有錯。你還記得幾年前德國和中國進行的經貿合作協議嗎?”

年青軍官恍然大悟:“是的,將軍閣下,我想起來了。”

阿托克將軍笑了笑道:“在歐戰剛剛結束的時候,整個德意志都被凡爾賽禁錮住了,士兵們流落街頭,工人們在骯髒不堪的賭場度日如年,整個社會處於一種灰沉沉的死氣之中。但是我們並非一無所有,我們擁有最為熟練的軍工業工人和久經沙場的士兵,就是他看中了其中的價值。”

“他從德國簽訂了一系列的工業合作合同,還把大量的德國工人弄到中國,也給德國回贈了不少的珍貴原料和日用品。當時,我僅僅以為這就是一個東方古國的軍閥來做的軍火交易,以便,沒想到他靠著這些竟然建成了工業化,再聯想一下他現在所提出的理論,我覺得這個人和你一樣充滿遠見。”

年青軍官低下頭略有所思,片刻之後他認真的說道:“我想將來會有更多的人將看到這一點,現在我們只有盡力呼籲吧,如果德意志陸軍不儘快實現裝甲化,凡爾賽合約的悲劇將要重演。”

“好的威廉,我支援你,是該有人喚醒德意志這頭沉睡的獅子了。”阿托克將軍說完,年青的軍官就拿出口袋裡的鋼筆,在稿紙上攥寫當天的評論了。半個小時過後,一篇名為《坦克,來了!》的陸軍建設評論出來了,阿托克將軍看後做了適當的修改。

一個小時過後,他在剛剛寫完的評論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

離開安慶後,黃柯直接去了漢陽兵工廠,他之前所說的制式步槍列裝就是在這裡誕生的,大部分也都是在漢陽兵工廠涉及製造,因此這個槍也有個綽號“新漢陽”。

到了工廠的時候,大門門口幾個持槍而立的衛兵已經換裝了這種新式的步槍。黃柯走過去,他跟一個士兵借用一下肩上的槍。那個士兵把槍交到黃柯手裡,黃柯嘩啦一下把搶推上膛。

“不錯!”新的制式步槍採用旋轉後拉式的槍機,槍身也模仿了毛瑟槍的設計,所以效能上還是不錯的,黃柯放了一槍,幾百米外,一顆樹幹上留下了永遠的痕跡。

“好槍!”黃柯把手裡的槍換給那個士兵,樂呵呵的上前視察了。

(更正一下,有位熱心的讀者大大指出來一個常識性錯誤,我後來檢視了一下,的確丟人了,見諒諸位,已經聯絡編輯做了修改,也感謝這位讀者大大。)(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