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這燈不錯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澤是一處低窪之地。

每逢雨季,黃泥崗和附近鄉鎮的積水,便匯聚於此,形成一片汪澤。

長年寸草不生的鹽鹼地,乾裂一冬天,忽然得到水分滋潤,瞬間變成吃人的惡澤。

不同於淤泥性質的沼澤,它表面平滑,踩上去格外堅硬,但停留三五秒,雙腳便會被吸附其中,再也拔不出來,然後緩緩下沉……

無需埋沒頭頂,當下巴與地面齊平,人就會缺氧、心季、血壓升高,直到口鼻流血而亡。

數千年間,死在這裡的人,難以數計。

尤其當年抗倭,眾多有血性的華夏人,專門引誘倭寇來此自殺。

險惡的環境,駭人的兇名,自古流傳下來的眾多詭異故事,令黃泥崗和附近地區的人們,無不聞澤色變。

換做以前,別說每個月給一千,哪怕給三千,也不會有人來此務工。

但現在……

交通部門修省道時,為保護路基,特意開闢的十數米寬,五六米深的路溝之上,九座鋼鐵構築的橋樑中,無數黃泥崗人排著隊,跑來應聘。

“一天20啊,為啥老廠子每個月1200?”

“實習期工資肯定低,轉正後,成為TEP僱員,底薪加獎金,才能拿到1200。”

“好吧,六百就六百,明天能上工嗎?”

“等通知,按報名順序往後排。”

“快點啊,我膽子很大的!”

“知道知道,咱們黃泥崗人,就沒膽小的。”

“哎?快看,小徐廠長來了!”

“嚯,這虎頭奔真霸氣。”

“車牌號也好啊,刀來米發燒,發發發發發!”

“對對對,4可是吉利數。”

徐飛走下車,甩甩長款呢子外套,瞅到烏壓壓的人群,“鄉親們好!”

“小徐廠長好!”

“鄉親們辛苦了!”

“……”

“來即是客,湊巧大食堂剛建好,中午讓大師傅們燉幾百只雞開開鍋,咱們吃飽喝足,等著上工!”

徐飛拿出擴音器,示意歡呼的眾人排隊進場,“都注意安全,遠離工地。”

“謝小徐廠長!”

“其實,大澤的食堂很寬敞,大師傅們的手藝也很不錯,而大澤臨近省道,往來也方便。紅白事什麼的,吃大席,完全可以來這裡。若想省錢,自備食材。若想省事,大師傅幫忙配套餐。

從明年開始,咱們食堂,夏天有風扇,冬天有暖氣,以後咱們都是自己人,所有員工內部價。

實話說,我小徐不差錢,也不圖吃大席賺那幾個錢,只想大夥早點忙完,早點上工,省的耽誤生產計劃。

鄉親們,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有!”

“哦尅,吃席!”

徐飛關掉擴音器,再次鑽進虎頭奔。

大澤產業,日新月異。

橫跨路溝的九座鋼鐵橋,源自‘橋樑修復小屋’。

只要安排工程師入駐,湊夜深人靜的時候,三兩個小時就能搞定。

而跨越鋼鐵橋,前方是個大型廣場,用於裝卸貨物、停放車輛。

未來地面採用加厚的瀝青路,1000x200的面積,需投資800萬。

乍聞這個數,徐飛還以為老徐報虛價。

後來瞭解瀝青路和柏油路的區別,以及路基、路面等構造,方才知曉,800萬只是成本,不包含人工、燃油等等。

也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金橋銀路’。

乘坐虎頭奔繼續前行。

廣場北側,是在建的‘大澤動力’大門。

左右兩側各一座25米高的鋼鐵碉堡,兩者相距一百零八米,用作‘傳達室’。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正中間是一座斜面金屬牆,長26米,高6米,底部2米,上部0.5米,斜面預留金屬槽,等待設計部的書法大師們,設計出‘大澤動力’四個字。

碉堡與斜面金屬牆之間,以後將設定滑軌折疊門,自家本就搞機械,肯定自家設計並製造,由工業設計公司,也就是工程師們負責。

進入大門。

由於大澤全是鹽鹼地,寸草不生,許多區域正在更換土層。

而挖出來的鹽鹼土,則用於抬高部分區域的地基。

比如正對大門的辦公大樓,絕對比東山府法院還要雄偉霸氣。

辦公大樓左側為員工區,右側為生產區,後方為辦公區。

猶如之前所想,每座建築相距甚遠,中間不是預留的花壇,就是預留的門市,道路也是雙向兩車道。

令徐飛惋惜的是,機械戰馬上足發條,跑的太慢,也跑不到百米,否則今後員工們,完全可以騎馬上班。

至於酷似碰碰車的雙座發條小汽車,即便輪子更省力,依舊跑不到百米,必須設定雙發條,一邊開車,一邊搖車把上勁。

來到內部竣工的1號車間。

一眼望不到頭,兩側又寬敞的不像話的廠房內,兩側排滿加工裝置。

為首五座大型冶煉電爐,之後熱衝壓裝置、鑄造裝置。

緊接著各種機床:金屬切削機、鍛壓機、折彎機……

然後各類普通車床:鑽床、銑床、鏜床、刨插床……

精密車床:磨床、齒輪加工、螺紋加工……

高精度車床:座標鏜床、高精度滾齒機、高精度刻線機……

徐飛甚至看到三臺,發改領導特意囑咐他,只要拿到,無需走海關,誰敢搶,直接突突突,無論如何都要運回來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

根據基地提示。

一臺主軸型五軸機,又叫Head-head,用於加工重型工件。

一臺工作臺型五軸機,又叫Table-Table,用於加工輕小型工件。

一臺混合型五軸機,又叫Head-Table,用於加工前兩款之間的工件。

“製造輕坦的必要裝置,肯定不能賣。”

徐飛喚出半透明頁面,發現戰車工廠已經給出對應技術圖紙。

問題是,猶如那款先進的柴油機,想實現生產,必須擁有對應生產線。

生產線怎麼來的?

同樣是造出來的。

那麼,製造生產線的裝置,又怎麼來的?

依舊是造出來的。

問題看似‘很繞’,但發改領導讓徐飛認識到,目前華夏就陷入這個‘繞’字中。

“或許,等基礎生產線的等級提上去,可以製造這類模組自帶的高階車床。

徐飛思索許久,暫停其它生產活動,把戰車工廠的功率調到最低,再喚來已經湊齊的兩百名工程師,然後把外貿商贈送的10噸稀土丟進冶煉電爐,選擇製造一輛‘灰熊戰車’。

各崗位人員就位,冶煉電爐啟動。

數秒後,伴隨金屬鐵和能量的減少,各級機床、車床,陸續進入工作狀態。

徐飛坐在超大型傳送帶的末端,手持望遠鏡,目不轉睛的瞅著。

不知不覺,十個小時過去。

一輛嶄新的披甲戰車,在陣陣轟鳴聲中,開啟前照燈。

“這燈不錯,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