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五帝治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軒轅便將人族共主之位傳與其孫高陽。乃後世所稱地五帝之一地顓頊帝。

將人族共主之位傳下之後。軒轅黃帝便在人族地拜伏之中與伏羲坐上了龍輦。駕起雲霧而去。

自此。天地人三皇終於功德圓滿。

而顓頊接下人族共主之位後,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因為當時被軒轅黃帝征服的九黎族,雖然歸降了軒轅黃帝,但是大多為巫人,仍然信奉巫族祖巫,並雜拜鬼神,於是,顓頊便強令他們順從黃帝一族的教化,促進了各族之間的文化融合,使各族發展。

同時,顓頊很重視人事治理,並努力發展農業,而由於生產方式的變化,人族之中,男子慢慢成了氏族之中的主導力量,女人的地位漸低。

而且,顓頊依各部落版圖創制了九州,並建立統治機構,研究男女有別,長幼有序;改革甲歷,定下四季和二十四節氣,後人推戴他為“歷宗”等。

當時,內黃西南一帶有個黃水怪,經常口吐黃水淹沒農田、沖毀房屋。顓頊聽說後就決心降服它。可黃水怪神通廣大,顓頊雖然是軒轅黃帝之孫,學有其傳下道法,但是畢竟道行淺薄,二人激戰九九八十一天卻是無法將這黃水怪收服。

於是,顓頊便上天求助女媧娘娘,女媧娘娘知其來意後,便將天王寶劍交給顓頊並教他使用方法。顓頊用天王寶劍打敗了黃水怪,為了給人間造福,他用天王劍把大沙崗變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劍在山旁劃一道河,取名硝河。

顓頊在位七十八年後,傳位於族侄帝嚳,帝嚳十五歲便幫助顓頊治理天下,三十歲接位,其在位期間嚴以律己,是一位萬民誠服的帝王。

帝嚳之後,便是放勳的長兄摯繼承其帝位,帝摯卻沒什麼突出的政績。

而放勳十五歲時封為唐侯,他在唐地與百姓同甘共苦,努力發展農業,妥善處理各類政務,不僅受到百姓的擁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領的讚許。於是,各部族首領也就親放勳而疏遠摯。帝摯九年,摯親率官員到唐將帝位禪於放勳,放勳即帝位,帝號堯,因初封於唐,即以唐為朝代號,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號,後人稱其為唐堯。唐堯即位後,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為政勤慎儉樸,定曆法,施德政,抗天災,建國制,選賢能,政績卓著。

姚墟之地出了一個天下聞名的孝子,其名曰重華,又曰虞舜,乃是帝顓頊之後,只是五世為民,不行政事,其父盲,其弟,皆不喜舜。

此時堯帝已年老體衰,又黃河洪水泛濫,湮沒了無數百姓家園,堯帝自覺已無法再造福人族,是以召來四嶽大臣,讓他們舉薦可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的人。四嶽向堯帝推舉他的兒子丹朱,堯帝搖首道:“朱兒封於丹地可以為一地之首,可其才卻難為天下之主,不可!”

有大臣向堯帝舉薦虞舜,稱他不僅是個孝子,更是個有為有才之人,可以為人族共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堯帝言道:“吾亦曾聞舜之孝名,只是尚未見過,不知其人如何,畢竟共主之位關乎天下百姓之福,不可隨意傳下,須得考驗一番方可定奪!”

於是下旨召來舜,將自己地先後生的兩個女兒嫁與他,又讓舜陪在身邊助他處理政務。如此三年之後,堯帝見舜能夠很好地處理好家中之事。使家人和睦;又處理人族政務井井有條,張弛有度,有理有據,甚得眾臣子地推崇和百姓的愛戴。於是堯帝乃禪位與舜,對他道:“舜,吾已年老。難為我族之事,如今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天下水患日夜危害百姓,你定要平定水患,不負吾望!”

舜神色堅定地說道:“舜定將水患平定,還我人族一個朗朗天下!”

堯帝滿意地點點頭,隨即隱居去了,將天下交給了虞舜。

舜在位時黃河洪水泛濫更加嚴重了,他向四方大臣問道:“眾卿可有甚麼辦法平定水患!”

眾臣子彼此相覷,皆無甚法子可想。有臣子出班進言道:“陛下,我族中有人名曰鯀者,於堯帝年時曾治水有功,其人善治水,陛下何不召來鯀,著其治水,以平天下!”

舜帝聞言大喜,隨即下旨封鯀為司空大臣,主理治水事務,人族一切人力物力任憑驅使。

鯀受舜帝之命,乃專心於治水大業上。他暗思:洪水滔滔,只有堵之,方可不讓其危害人族,是以徵調了大量的百姓前來掘土堵水,哪裡有洪水肆孽,便去哪裡堵截。如此洪水日後一丈,圍土便日高一丈,九年之後,耗費了人族無數地人力物力,黃河之地隨處可見堆得高高的土牆,洪水被堵,一時沉寂了下來!

鯀以為洪水已被他制伏,於是報與舜帝。舜帝大喜過望,於家中招待眾臣,同賀鯀治水之功。

眾人正喝得大喜間,忽然天際陡然一道亮如白晝的閃電一閃即逝,旋即一聲驚天雷鳴炸響,天地隨之一暗,旋即傾盆大雨滂沱而下,遍布整個北部之地。

舜帝放下手中地酒液,豁然起身來到門外,望著天邊的大雨,擔憂地向鯀問道:“愛卿,此時天降暴雨,黃河之地會否有恙?”

鯀站起身來,滿臉憂色地說道:“陛下恕罪!微臣亦不知!”

舜帝正欲說話,這時只見一個兵士匆匆地從外跑了進來,朝著舜帝拜倒說道:“稟報陛下,天降暴雨,暴雨衝破了圍著洪水地土牆,洪水湧出,湮沒了無數的百姓莊稼,死者無數!”言罷,那個兵士已是淚流滿面!

“啊”地一聲,鯀驚呼而出,似是不敢相信般,整個人瞬間呆滯地站在那裡,不能言語!

眾臣大驚!一時間屋中盡皆沉寂了下來,等待著舜帝的旨意!

虞舜此時陰沉著臉,臉上的肌肉不斷地跳動著,兩行熱淚落下臉頰,對著蒼天跪倒在地,口中哽咽道:“舜無能,錯用鯀,以致我人族無數百姓葬身洪水,乃舜之過也!”

眾大臣見狀,亦紛紛隨著他跪倒於地,口稱有罪不已!

此時回過神來,慘然朝舜帝拜道:“鯀無能,求陛下降罪!”

舜帝站起身來,看著面色蒼白地鯀,瑟聲地朝著那兵士命令道:“將鯀押至羽山,斬之!”那兵士應了聲是,押著鯀,鯀也不抵抗,任由他押著出了屋裡,朝著羽山而去!

滂沱大雨中,鯀被斬於羽山,舜帝命人收斂其屍,送回其家。望著仍然下著的暴雨,舜帝向眾臣子問道:“眾位卿家,爾等還有何策可治理水患?”暴雨之後,不僅九州北部黃河之地遭遇水患,如今連南部長江水域亦起洪水,此時舉國皆受洪水之苦,更甚從前!

卻見那曾舉薦鯀的大臣出班奏道:“啟奏陛下,鯀之子禹亦精通治水,且臣聞言,其治水之道不同於鯀之治水之道,陛下何不召他來一試,倘若覺得其法可平定水患,便讓他主理此次治水事務如何!”

舜帝聞言皺眉道:“禹之名吾亦曾有耳聞,只是卻未見過,可先將之召來,待吾親自考量與他,是否精通治水之道!”

於是舜帝便下詔召來禹,只見其人雙眉濃密,身高九尺,虎步雄軀,英武非凡,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綻放出懾人的光彩。好一個英偉漢子!舜帝心中暗贊道。

只見禹躬身向舜帝行禮,道:“微臣姒禹,拜見陛下,陛下萬安!”

舜帝點點頭,道:“卿且平身!吾聞卿善治水,但不知卿有何策?”

禹聞言微微沉思片刻之後,方道:“回陛下,堵不如輸,治水當以疏通為主!”

舜帝聞言喜道:“卿果然能治水!吾欲讓卿領司空一職,主理治水大業,卿可願領?”

禹聞言忙跪倒於地拜道:“臣願受領,誓要平定洪魔,以慰我父在天之靈!”

帝聞言,想到了那被斬的鯀,不禁嘆了口氣,道:“你有此志,原是好的,只是望你以我人族億萬百姓安危為念,莫要再似你父般了!”

禹聞言心中一凜。旋即堅定地說道:“陛下暫且寬心!禹知矣!”

舜帝點點頭。道:“既然如此。你且回去準備一番。從此我族億萬百姓之性命。便交到你地手上了!”

禹聞言心中不禁想起了剛剛成婚三日地妻子塗山氏。心生一暗!禹隨即拜別了舜帝。回到家中。遠遠便見妻子倚門而望。心中一暖。忙加快腳步行到妻子面前。牽著妻子地手進了屋中。

待到坐定之後。方道:“我受共主之命。承父職以治水患。一會兒便走。我不在家中。一切要靠你了!”

塗山氏聞言手一抖。旋即松了下來。溫柔一笑道:“此乃造福人族之大事。夫君且去。妾在家中會照顧好母親大人地!”

禹點點頭。隨即又拜過了母親。便在兩個女人地注視下。走向洪水泛濫之地!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