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大戰開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飛虎畢竟空手,對上這些禁衛軍怕是有些麻煩,忽聞一股惡風傳來,忙向左邊一閃,卻未全部閃開,右臂被一柄長槍刺傷,傷及骨頭了,右手臂一痛,卻也叫他清醒了過來,見四周禁衛軍攻了過來,飛虎一驚,知道有一個不下於自己的紂王在此,自己又沒有一把趁手的武器,現在又受了傷,恐怕不是他們的對手,見一衛兵刺來,飛虎側身一躲,伸手抓住長槍,抬腳踢在衛兵身上,奪過長槍,猛吸一口氣,槍勢橫掃,將周遭士兵趕開,趁勢跳出包圍圈外,怒目瞪了紂王一眼,喝道:“昏君,今日之辱,他日必定報還。”說罷轉身飛奔而出,周遭禁衛軍趕緊追了出去。

不多時禁衛軍也回來了,卻不進來,只在門外高聲道:“稟王上,武成王已逃出宮外,不知去向。”

卻說文王聘得姜子牙為丞相後,便將西岐一應事物通通交予姜子牙處理,並讓次子姬發從旁輔助。

原來,自嫡長子伯邑考身亡之後,身為嫡親次子的姬發逐漸得到姬昌的重視,再加之姬昌年邁體衰,心神耗損,於是便將西岐治下的重擔壓到了姬發的身上。而在姜子牙與姬發的共同努力之下,西岐大治,可謂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人人稱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西岐一應事物皆上正軌之後,姜子牙便開始為將來的大戰做準備,畢竟若要推翻商朝腐朽的統治,就必須有足夠的武力作為依仗。姬昌對此卻也無甚不滿,他的大兒子伯邑考便是死於紂王手中,自己更是被逼著食子之肉,如此大仇,便是姬昌這老好人也是大怒不已。而且,天下又有何人不願坐上那萬萬人之上的寶座呢?

西岐的一切皆已有條不紊進行著,可就在西岐一切準備妥當,可以發動戰爭之時,姬昌卻是病倒了。俗話說:病來如山倒,而姬昌此番卻是再也沒有機會好起來了。姬昌臨死之際,將王位傳與姬發,並命姬發拜姜子牙為尚父,待姜子牙要猶如待自己一樣。

姬發大哭從命,拜了姜子牙為尚父。此後不久,姬昌病逝,姬發即位,自命武王,追封其父姬昌為文王。而西岐正值大喪,卻也未曾出兵伐商,只是休養生息。

卻說此時的朝歌,太師聞仲回朝,使得朝政頓時為之一清,眾臣也似乎看到了殷商再次復興的希望。可惜事與願違,就在朝政方有起色之時,紂王強姦武成王之妻被人傳了出去。

武成王一路罵罵咧咧的逃出宮去,後面又有幾十號禁衛軍在追殺他,便是稍微有點兒心眼兒的人都會發現事情的不尋常,畢竟,武成王是誰?紂王的師兄弟,紂王的大舅子,今日平白無故的被禁衛軍追殺,這實在是讓人摸不透底兒了。

事情很快被傳了出去,一時間,朝歌上下俱是知道了這件事情,全國通輯武成王,四處張貼武成王的畫像,紂王下了死命令,不允許放武成王出境一步,不管哪個關口,見到武成王之後,就地格殺,同時下令各方諸侯不得收留武成王或是為其勸諫,否則一律視為叛黨。

一時間,武成王都不知道該往哪兒逃才是,一路之上小心翼翼,聽聞西岐姬昌招賢納才,武成王便起了心思,他知道,姬昌縱然是個善良人,但不一定代表著姬昌不會反對紂王啊?紂王殺他兒子,若是自己此去,一番勸諫之下,或許姬昌也會反了殷商,屆時同報大仇,也算快哉。

而就在黃飛虎到達西岐之後,姜子牙與姬發商議一番,便正式打起反商旗號,立國為周,姬發為周武王。拜姜子牙為尚父、丞相,封黃飛虎為武成王統領天下兵馬,其他各級官員全部官升一級。

朝歌,紂王在得知西岐反叛之後,頓時大怒,馬上傳檄天下,詔曰:姬發乃臣,天子乃君,以下伐上,是為不忠;大逆不道,使先人賢名門蒙羞,陷祖宗萬世於叛逆之名,是為不孝;發動叛亂,廢除新政,致使百姓蒙難,重陷水深火熱,是為不仁;罔顧大義,為達目的,不惜勾結貴胄,叛臣賊子,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有何顏面來指責君王,當為天下人所共棄!

此篇檄文乃是紂王親自編寫,不僅在大商直轄境內,而且在整個天下都引起了震動。在這篇檄文之下,姬發那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名聲頓時傳遍了天下。之後,紂王號召各方有良知的諸侯,響應君令,起兵勤王,擺脫叛臣姬發的控制。就算以前曾有不得已從逆之舉,天子可既往不咎,還會論功行賞。

隨後,紂王便命剛歸未久的太師聞仲親自掛帥,帶領大軍三十萬,出征西岐。

一路上,聞仲大軍勢如破竹,幾乎未遇到什麼阻礙,便兵臨西岐城下,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朝歌之上捷報不斷,讓紂王很是滿意,少有的連續一月上朝,而且,紂王已命朝中大臣準備好了慶功酒宴,只等聞仲還朝。

可惜,一直順風順水的大商軍隊終於在西岐城下收到了挫折。

西岐城堅無比,城牆高聳、物資充足、武器精良,便是大軍的鬥志也是昂然之極,再加上姬發父子多年施恩,城中百姓紛紛支援,如此,西岐成便一道天塹將大商軍隊阻住。而西周統帥姜子牙也像是鐵了心一般,任由聞仲如何挑釁,聽只是堅守不出,如烏龜一般龜縮於城池之中,還將一些有非議的將軍和想要擅自領兵出城作戰的將領當眾斬首,於是,西岐再也無人妄言戰事。

聞仲見姜子牙使出如此無賴招式,無奈之下只能是領兵強行攻城。

不得不說,姜子牙領軍穩如泰山,整個西岐上下在他的指揮下發揮出了驚人的戰力,即使是聞仲這種久經戰陣的老手也是暗自佩服不已。殷商大軍輪番攻城之下,可西岐城絲毫無損,城下遍佈層層屍體,即使是商軍大營也佈滿了傷痕累累的士兵。而這些結果也讓一直以來百戰百勝的商軍終於意識到了敵人的厲害,收起了驕橫之心。

太師經過這數次攻城也意識到這西岐如今堅不可摧,非人力可破,想要引誘敵人出城作戰,但狡猾如狸的姜子牙豈會輕易上當,一時之間太師也是束手無策,只得高掛免戰牌來日再戰。

不過,姜子牙顯然不僅僅只有這點手段,早在商軍進攻之時,姜子牙便已開始佈局,商軍連連收復的土地之中,姜子牙暗中安排了下不少棋子,這些棋子聚集起來,藉助熟悉的地形攻擊聞仲後方的糧道,屢屢得手,讓聞仲前方供應不繼,後方烽火燎原。

聞仲與眾將商議之下分兵前往後方剿滅叛亂,雙方在後方就像是狡猾的狐狸和辛勤的獵人一樣,一個在前面到處亂竄,一個在後面緊緊跟進,一時鬥得不亦樂乎,戰火紛飛。

不過這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危機就是糧食。

連年的旱災把朝歌以及各地的糧倉都給搬空了,四方還有無數嗷嗷待哺的百姓等著救濟,聞仲手中的那點糧食是從百姓嘴中一點一滴的擠出來的,再不結束戰爭大商會真的亂起來!聞仲心想也許姜子牙知道己方這點狀況才會採取烏龜戰術。

到了這最後關頭,聞仲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也許這就是他這輩子最後悔的決定,那就是請出了截教同門助陣,以仙人之術破他銅牆鐵壁。

聞仲首先請來了截教外門弟子,九龍島四聖,一位姓王名魔,二位姓楊名森,三位姓高名友乾,四位姓李名興霸;這四人便是日後靈霄殿四將。

商周之前雙方的戰鬥皆緊緊侷限在世間凡人之間,即使是聞仲、姜子牙這些修真之人亦沒有動用仙法,但這四聖的入局卻是代表著神仙捲入了人間商周征伐,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四聖的參加的確是讓聞仲一方壓力大減,固若金湯的西岐城在四聖的眼中不過是一件漏風漏雨,充滿破綻的破房子,在四人的合力攻擊之下,西岐大亂,闡教門下楊戩、金吒等人拼死也抵擋不住這股勢頭,最後還是闡教三代弟子金吒,利用先天靈寶遁龍樁將四聖逐個定住,與闡教眾位門下弟子齊心斬殺四人。

而後姜子牙在岐山山尖,刮三日大風,凜凜似朔風一樣,接著天降鵝毛大雪,此時乃七月秋天,身穿單衣鐵甲的紂兵如何能夠抵擋得住凜冽嚴寒,三軍都被凍壞,西岐在南宮、武吉二將的帶領之下大舉進攻,猝不及防的商軍一瀉千里,虧得太師力挺而上,終於穩住局勢,但商軍輜重損失慘重,士兵凍死、戰死無數,而且天氣陰雲布合,風狂裂凍,此種情況之下不撤是死,撤了又要被追殺,太師這時方是舉手無措,左右為難。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