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疏通三峽水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4332年(崇禎八年),十二月十日。

奉節城,西南都督府。

蘇山聽著外面軍人喊著號子正在訓練。

他一點勁都提不起來,感覺現在有些昏昏欲睡。

在奉節這裡練兵,還不如他去雲南騰衝,剿滅作亂的土司兵。

新兵打幾場仗就變成老兵。

在這練兩三年,新兵還是新兵。

訓練場上練的再熟練,來到真正的戰場,該緊張還是會緊張。

現在真是太無聊,他們又只能待在奉節,不能去其他地方。

秦王的軍令隨時可能到達,一旦離開耽擱作戰,那就是重罪。

新任參謀長朱謙勝表現欲太強,爭搶著練兵的活。

他多麼懷念之前的參謀長牛思遠,什麼東西都不懂,基本只聽他的指令行事。

之前的老夥計王和尚,徹底看開紅塵,真去廟裡當主持。

牛思遠因為年紀太大,思想又跟不上軍隊的發展。

他調到軍政部下屬的軍人保障局當局長。

專門負責保障烈士家屬的待遇、退役士兵的工作安排和生活保障。

現在工作搞得風生水起,很受士兵的愛戴,這種事情更適合他。

蘇山看著窗外的長江,心中極為感慨。

蘇家村的老夥計越來越少了,像他這種活躍於前線的老夥計,已經屈指可數。

長江後浪推前浪,他們這些前浪如果跟不上時代,就要為後浪騰位置。

不只是能力要跟得上時代,德行也要跟上時代。

老夥計蘇石,就是為了給他廢物小舅子做假軍功,直接被一擼到底,流放到烏思藏地區放耗牛。

自己比較平和,平時也不爭不搶。

有幾分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

真要能力,跟不上軍隊的發展,就選擇退出前線,去都督府工作。

最起碼也能在軍校,當一名老師,給新生講講課。

蘇壯走近西南都督府,發現蘇山正望著窗外發呆。

“第二軍和第六軍正在訓練,你怎麼不去盯著第六軍訓練。”

“這些軍校畢業的參謀長,能力比我還強。

他們對於新的陸軍操典,比我瞭解的深刻多了。

我要去顯擺,那不是去丟人。”

蘇壯看著蘇山這個做法,他搖了搖頭。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蘇山這種不爭不搶,十分穩重的性格。

他能和任何一個人合得來,哪怕遇到後輩,也從不擺前輩的架子。

蘇壯直接拿出一道軍令,高興的說道:“你不用在這裡等待,我們可以出兵了。

我來這裡就是通知你,我們可以東進湖廣。

我們已經準備半年多,什麼事情早已經準備好,出兵過程也多次演練。

緊急演練突發情況下出兵,都演練了很多次。

軍隊已經不用準備,直接下令讓他們出兵。”

蘇山拿起軍令,仔細觀看,確定軍令無誤。

他興奮的說道:“我們等了這麼長時間,終於等到出兵的命令。

秦王十一月十三日就簽署了這道命令,用時一個月,才送到我們手中。

傳令兵的效率也太慢了,他要能快一些,我們就能提早很多天出兵。”

蘇壯道:“嘉陵江發洪水,水路不通。

從潼關到奉節,要從蓉城中轉,走陸路用時一個月,速度已經非常快。

這又不是在漢中,蘇鯉他們得天獨厚,只需要一兩天,軍令就能送到他們手中。”

蘇山也嘆息一聲,道:“之前不是有那種通訊塔,現在通訊塔通訊功能基本廢棄。

只起到烽火臺作用,用於傳遞一些緊急軍情和險情。”

“這也是沒有辦法,通訊塔經過實現檢驗之後,發現它最大的用途。

那就是與烽火臺作用相當,傳遞一些緊急又簡單的資訊。

如果秦王透過通訊塔傳遞軍令,經過那麼多道程序,誰能保證命令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透過紙質檔案加上密令傳遞,都需要驗證秦王的字跡和印章。

通訊塔根本沒有辦法保密,無法作為最高級的軍令傳達通道。

飛鴿傳書也是同理,傳遞一些情報可以。

傳遞軍令太容易被偽造了和丟失信件,根本就不適合。

軍令的便捷性,必須要為真實性和準確性讓步。”

蘇壯和蘇山兩人說著話,慢慢走到大營前。

蘇山看著停在長江上的大型運兵船。

他感嘆道:“如果秦王給予我們一定自主權就好了,我們就能主動向湖廣那裡發起進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最起碼把巫峽整段地區和西陵峽奪下來。

這樣我們就能從容不迫,清理掉三峽航道的礁石。

三峽航道就是因為這些密集的礁石,只能走小船,根本無法走大船。

三峽落差太大,長江水流十分湍急,這導致船隻行進的速度飛快。

小船加上經驗豐富的舵手,遇到礁石還有希望及時避開。

這些人也熟悉三峽的航道,知道怎麼躲避礁石。

即使這樣的熟手,每走一趟三峽航道,一百個人也有一兩個人船毀人亡。

採用大型運輸船,根本沒有辦法及時躲避礁石,那至少會造成五成以上的傷亡率。

瞿塘峽航線的礁石,已經全被我們清理乾淨。

它完全可以行走大船,只需要控制船速,不要讓船撞到岸邊的山體上。”

蘇壯看著這些停在奉節江面上的大船,他也感慨道:

“我們想要東進湖廣,必須要清理三峽航道,用黃色炸藥炸掉所有礁石,徹底疏通三峽航道。

這樣能從重慶,一路向東直到武漢,都不會有任何阻礙。

西陵峽盡頭是荊州府城,我們真的佔據西陵峽,那就是與湖廣明軍開戰。

他們怎麼可能會從容讓我們清理航道。

清理航道,只能正式作戰命令下達,我們擊敗三峽沿途所有明軍,並派大軍阻攔明軍。”

他們很快召集,兩軍所有中高級軍官。

蘇壯作為西南都督府都督,代表秦王蘇河宣讀軍令,西南都督府麾下第二軍和第六軍,正式起兵東進湖廣。

他同時安排作戰計劃,第一階段就是清理三峽長江段的礁石,徹底疏通航道。

讓運兵船和貨船,可以透過三峽,沿著長江水路運到各處。

第二軍祝師梁風直接站起身說道:“瞿塘峽段長江裡面的礁石,就是由我帶著工程兵疏通。

在其中積累了很多經驗,我也有自己一套成熟的辦法。

巫峽和西陵峽,疏通河道的任務,也交給我負責。

我帶著第三師行動,馬祥麟當先鋒,他是不錯的人選。”

蘇壯屬意的先鋒人選就是陶桂帆和馬祥麟。

武鳴之前和梁風有些合作,鬧得很不愉快,被關了很多次小黑屋。

梁風性格有些軟,武鳴這種人,不把他壓服,一般人駕馭不了。

梁風既然選擇馬祥麟,第三師熊震也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兵,疏通航道沒有問題。

蘇壯立刻下達命令,讓第三師配合梁風行動。

………………………………

鐵塔一般的大漢,站在較為文弱的梁風身邊。

“梁祝師,我們第二軍工程兵,在全軍最厲害。

第二軍工程兵,我們第三師工程團最為出色。

當年我在連山道跟著軍長還有蘇熊長官,拿著錘子一起修棧道。

那時就打下我們第二軍工程兵的底子。

清理礁石的任務交給我們,絕對能更準確的完成。

梁祝師讓我清理哪塊礁石,我就清理哪塊礁石。”

第三師參謀長熊震知道他的優缺點。

他手下的工程兵厲害,炸燬礁石很簡單。

但清理三峽,這可是一個技術活。

不是看到一塊礁石,用火藥直接把他炸塌,航道就能疏通。

礁石必須炸的粉碎,大塊礁石還要用鐵絲網攔住,把它們拽上岸。

真要沒炸好礁石,導致礁石把長江水道堵住,形成了堰塞湖,那就麻煩大了。

疏通航道,還有很多技術要點,梁風經驗豐富,當然要聽他的指揮。

梁風看著熊震的表現,他非常滿意。

上次與他配合的是武鳴,這人真是一個刺頭,要不是領兵能力強,根本出不了頭。

他多次教導武鳴,關了好幾次小黑屋,這人屢教不改。

“巫峽的前半段,我之前已經疏通完。

後半段現在處在明軍的管控之中,我們先要把佔領這裡的明軍清理,才能疏通三峽航道。”

熊震聽到梁風這句話,他立刻興奮起來。

“在巫峽附近作戰,就交給我們第三師。”

他看向站在他旁邊的獨眼男子說道:“師長,我帶著工程兵團,跟在梁祝師身邊清理三峽河道。

這裡的明軍交給師長帶兵解決。”

馬祥麟點點頭,他立刻帶領第三師士兵行動。

第三師的大部分軍隊,都是之前的土司兵出身,其中白桿兵就佔了一半。

白桿兵放下長槍,拿起了步槍,但他們山地戰的老本行可沒有丟。

馬祥麟拎著手槍,跟著隊伍一起攀巖行進。

巫峽這裡根本沒有路,但在他們腳下,懸崖峭壁也是路。

沒有路的地方,他們甩動鉤鎖,勾住了遠方的一棵樹,所有人順著這根鉤索,就能輕易爬到對面的山壁上。

晚上的時候,秦軍的士兵找到一棵樹,直接睡在樹上。

為了晚上身體不會失溫,每個人還專門帶著棉衣。

他們在周圍撒一些,製藥廠生產的驅蟲粉,晚上睡覺時不會遭到蚊蟲的襲擊。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人都準備吃飯。

在山間根本沒辦法生火,他們來到長江邊。

火頭軍拿下自己背的大鍋,用江水刷乾淨。

他們在水邊刨出一個小坑,在裡面放一些生石灰。

石灰遇水,立刻放出大量的熱。

火頭軍把鍋舀上半鍋水,放在已經冒泡的熱水中。

馬祥麟看到鍋裡的水開了,他開啟用紙包好的黃色麵餅。

這是後勤部採購的新東西,一種油炸麵條,名字叫泡麵。

它可以生吃,味道和餅乾差不多。

最好吃的吃法,那是用熱水泡開,和家中做的麵條味道差不多。

士兵們吃著面,喝著麵湯,有充足的食物和熱水補充,每個士兵體力都十分充沛。

馬祥麟帶人從常人認為不可能走通的山地,來到明軍的大營。

“手榴彈準備,先丟一波手榴彈,再衝進去。

明軍的火槍和弓箭,那可不是吃素的。”

馬祥麟最喜歡用手榴彈,現在秦軍軍用的香瓜手雷。

只有幾兩重,威力卻比之前兩三斤的手榴彈還大。

士兵們拿出手榴彈,立刻拉下手榴彈的拉環,直接把冒煙的手榴彈,拋向明軍的營地。

轟轟轟的爆炸聲不斷響起。

秦軍立刻從山邊翻了出來,端著步槍就發起衝鋒。

明軍大營建立在巫山山腰小平臺裡,只有一條路能來到平臺上。

他們根本沒看到敵軍過來,直接被秦軍打懵了。

他們看到秦軍衝進營地,還不斷向他們拋著手榴彈,立刻選擇跪地投降。

馬祥麟打了一場暢快淋漓的戰鬥。

秦軍打仗,這才是真正的打仗。

可以隨心所欲發揮自己的能力。

沒有不懂軍事的文官瞎指揮,也不用擔心友軍在背後給自己捅一刀。

馬祥麟俘虜的明軍,從山上的主路回到秦軍的大營,順路清理了明軍所有哨所。

梁風看著馬祥麟乾脆利落拿下巫山上明軍的營地。

他非常高興,這就是他們第二軍的實力。

他們極為擅長山地叢林作戰。

秦軍已經拿下巫峽的控制區。

梁風立刻指揮工程兵,開始在礁石上鑿出孔洞,在孔洞裡填上黃色炸藥。

隨著黃色炸藥引爆,阻擋航線的礁石,就變成了一個個小碎石塊。

他們在下游用船結網,把大的碎石塊撈到岸邊。

小的碎石塊,順著長江湍急的水流,直接就沖走了。

梁風用時一個月,終於疏通了三峽航道。

他只是把航道中,處在航道中間,巨大的礁石炸燬。

讓這些礁石,不會影響西南都督府透過長江運輸兵力和物資。

把三峽航道所有礁石清理乾淨,只靠一個月時間,那是根本完不成。

等到拿下湖廣地區,三峽區域全部由秦王府佔據。

到時候秦王府,自然會組織專業人員,徹底疏通三峽航道。

梁風看著已經基本疏通的三峽航道。

他高興地說道:“唐朝詩人李白寫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他乘坐的是輕舟,可以透過三峽地區。

今後過載的船舶,也可以透過三峽地區,不會再因為觸礁而船毀人亡。

我們有長江這個流量極大的水路,為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

軍隊東進過程,將會勢不可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