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黃臺吉攻大淩河 孫傳庭救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臺吉率領四萬八旗主力,從草原上撤下來,奔往大凌河方向。

他得知大明抽掉遼東大部分精銳,去圍剿黃衣賊。

黃臺吉都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對後金來說,真是天賜良機。

後金已經佔據遼東大部分區域,明軍只依靠幾個重點城池防守。

寧錦防線一直是黃臺吉心裡的一根刺。

他們攻打近十年,都沒有攻下來,還造成了後金最慘重的失敗。

這次八旗兵帶著蒙古八旗,派出主力攻打林丹巴圖爾。

主要目的是讓後金統一草原。

同時也是為了安大明的心,讓他們抽調遼東精銳,去圍剿黃衣賊。

大明朝廷果然上當,把遼東精銳抽掉一空。

黃臺吉已經完成他的戰略目標,林丹巴圖爾根本不堪一擊,被他們攆的向西逃竄。

黃臺吉本以為,大明朝和黃衣賊會兩敗俱傷。

沒想到最終結果,是黃衣賊大獲全勝,這將是後金的大敵。

他領兵擊敗林丹巴圖爾。

察哈爾部落的殘兵,讓自己兒子豪格率領蒙古八旗去追擊。

黃臺吉得到大明朝和黃衣賊交戰的戰果。

知道他們後金也該行動,千里奔襲突襲大凌河城。

想要攻克錦州,就必須攻克它附近的大小凌河城。

這次黃臺吉力排眾議,在軍中強行推動進攻大凌河計劃。

他要靠自己的軍功,穩固自己的汗位。

他們草原勢力,大汗就是頭狼,只要稍微有頹態露出,就會被群起而攻。

代善等貝勒反對,黃臺吉就是要做出他們認為做不到的事。

這才能穩固自己的權力,削弱其他貝勒的權力。

黃臺吉親自率大軍經黑山、廣寧從正面壓向大凌河城。

他帶著多爾袞兄弟,這兩兄弟有些不安分。

另一路由貝勒德格類、嶽託、阿濟格率兵兩萬,經義州屯住於錦州和大凌河之間,切斷錦州與大凌河的聯絡。

明軍精銳還在遼東,他都有辦法拿下大凌河。

現在明軍抽掉一空,大凌河的守軍是一個沒有名氣的文官張春。

這種文官守城,會更容易攻陷城池。

哪怕他多給了大明一年時間築城,大明已經建設好大凌河城,這樣也沒有關係。

黃臺吉騎著高頭大馬,自信的向著大凌河方向趕去。

前方突然出現一道煙塵,傳令兵騎快馬飛快跑到他的近前。

“大汗,出大事了,阿敏貝勒,阿敏貝勒把永平城給屠了。”

黃臺吉聽到傳令兵這麼說,他臉色一變,失聲說道:“阿敏屠城了。

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

我在開戰前,三令五申交代,絕對不允許屠城。

他竟敢無視我的命令。

立刻把阿敏抓起來,鞭刑五十,解除他所有職務。”

黃臺吉極為憤怒,阿敏竟然敢不遵守他的命令。

無視他這個大汗,這種行為要是被許多貝勒模彷,他今後還怎麼治軍,必須要嚴懲。

阿敏屠城,影響這也太壞了。

他們八旗之前就有屠城的習慣,阿敏再一次屠城,這會激起明軍的恐懼。

他們一定會死守大凌河城,想要勸降太過艱難。

阿敏這個做法,給他攻打大凌河,陡然增加了幾個難度。

………………………………

大凌河城,城牆上遍佈著新造的紅夷大炮。

守將張春看著在城外,築起幾道壕溝,準備圍困大凌河的八旗兵。

他臉上帶著害怕的神色,這可是敵酋黃臺吉親自領兵圍城。

大凌河城參將尤世祿,立刻站出來說道:“張大人,我們城中儲存著一個月的糧草。

城頭還有朝廷新發下來的紅夷大炮。

只要我們堅守城池等待援軍,我們一定會化險為夷。”

張春有些猶豫的說道:“朝廷已經把遼東精銳抽調走,我們哪裡還有援軍。”

張春是被孫承宗提拔重用,孫大人看中他,才讓他守大凌河城。

現在遼東這裡的明軍,最精銳的關寧軍,一大半都被孫大人帶走。

兵力不足,其他地方也沒有將領敢來支援。

大凌河城,他預計就是一座孤城,為了報答崇禎皇帝和孫大人的栽培,他只能選擇死守大凌河城。

尤世祿立刻說道:“張大人,我們一定會有援軍,錦州那裡也絕不可能坐視我們被黃臺吉拿下。

大凌河城陷落,錦州就是一座孤城。

張大人應該已經知道,永平城守軍一個不剩,全部都被八旗兵殺死。

要知道,永平城可是開城投降了,八旗兵有殺俘的習慣。

我們不投降,堅持守城,那還能有活下去的機會。

投降也只能是死路一條,還不如繼續堅守下去。”

尤世祿給張春講了很多,大凌河城能堅守下來的情況,特別是講到永平城被屠城的資訊。

張春終於堅定信心,要與大凌河城共存亡。

他們張家幾代都受大明皇恩,自己絕不能投降後金,辱沒了張家的威名。

一旦名節有損,自己這一支會被逐出族譜,今後再也沒有人能科舉成功。

尤世祿認為他們出城與八旗兵野戰,那是在找死。

但憑藉大凌河城上的紅夷大炮,守住這座城池,等待援軍救援,還是有很大的希望。

尤世祿帶領數萬軍隊,打不過只有幾萬人的黃衣賊。

他直接被充軍到遼東,他們尤家世代在邊軍中任職。

在遼東這裡,也有很多姻親和朋友。

特別是有他大哥尤世威的安排。

尤世祿很快就立功,成為一名參將。

他要在這裡證明自己,絕對不會再逃跑了,他也沒路可逃。

大凌河城最高官員是張春,他是一名文官。

守城的具體工作,還是由尤世祿安排。

尤世祿站在大凌河城頭上,他看著圍城的八旗兵。

“開炮,給我用紅夷大炮,狠狠的打擊這些八旗兵。

我到看看他們的血肉之軀,能否抵擋住大炮。”

………………………………

黃臺吉看著八旗兵不斷傷亡,每死一個八旗兵,他心中都萬分痛苦。

八旗的人數太少,每一個八旗子弟都極為精貴。

大凌河城頭上的大炮太多了,特別是火力最強的紅夷大炮。

它每一次大炮開火,都會帶走十幾名八旗兵。

仗可不能這麼打,他們八旗和明軍打消耗戰,那完全是打不起。

大明朝的人口太多,用一個八旗兵換十名大明兵,對後金來說都不划算。

“讓他們都撤回來,只要圍困住大凌河城就可以。

這座城池太小,他們城內沒有多少糧草。

明軍要是敢過來支援,我們直接打崩了。

八旗兵是騎兵,不擅長攻城。

我們在外與明軍野戰,這就是我們騎兵的主場。”

黃臺吉又想了一個主意,讓八旗兵穿上明軍的衣服,假扮成前來支援的明軍,把大凌河城內的明軍騙出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要這些明軍出城,八旗兵就能把他們擊潰。

………………………………

張春看著有明軍前來支援,他立刻興奮的說道:“尤參將,我們快派兵前去支援。”

尤世祿拿著一個有些破舊的千里鏡,觀察著這支明軍的動向。

“張大人,這不是援軍,他是八旗假扮我們的援軍。

只要我們開城出去,那就上了黃臺吉的當。

他沒想到,我手中有千里鏡這種寶物,他們的做法我能看清楚。

再說演的也太假了,八旗兵還是不瞭解明軍。

他們竟然讓明軍和八旗兵戰的旗鼓相當,還主動發起進攻。

這根本就不可能,遼東這裡的明軍我都瞭解,十倍的明軍都未必敢對八旗兵發起進攻。”

尤世祿太瞭解明軍的實力和明軍將領的心理。

黃臺吉看到大凌河城內的明軍不上當。

他繼續採取圍困的方式,大凌河只是一座小城,他們很快就會斷糧。

黃臺吉圍困大陵城半個月後。

明將祖可法率領六千騎兵,前來檢視大凌河城的情況。

黃臺吉指揮他的二百親兵,向著六千騎兵發起進攻。

二百對六千,直接打崩了這六千明軍騎兵。

黃臺吉看著明軍的表現,他露出笑容,明軍依舊是這麼廢物。

黃臺吉圍城第三十天,錦州城集結六萬明軍,前來支援大凌河城。

張存仁總兵,帶著六萬明軍,緩慢的向著大凌河方向行軍。

他們直接被嶽託和阿濟格率領的兩萬八旗兵直接擊潰。

他們狼狽逃回錦州,再也不敢出來。

尤世祿不時用千里鏡,看一看外面的情況。

他也看到了明軍組織了幾場大規模的增援。

但都因為戰鬥力太低,沒有辦法突破八旗兵的防線。

城中的士兵,只能吃個半飽。

發現八旗兵準備攻城時,他們才能吃飽飯。

尤世祿這樣節省,糧食依然見底。

他預計的糧食,與糧食實際使用情況不一樣。

尤世祿站在大凌河城牆上,忍不住破口大罵。

“這群狗官,他們竟然敢在糧食中摻雜沙子。

倉庫中的糧食,只有原先的一半。

我們就要斷糧了。”

大凌河城內,糧食現在已經吃完。

張春再次找到尤世祿,他詢問道:“尤參將,我們現在怎麼辦?

朝廷組織了幾次增援,都沒有辦法突破八旗兵的防線。

我們已經成了一座孤城,現在又要斷糧,你說我們還有活路嗎?

實在不行,我們也只能開城投降。”

尤世祿耐心的說道:“張大人,開始投降,我們還有活路。

你仔細回憶一下,這段時間,我們的紅夷大炮,殺死多少八旗兵。

張大人心中應該也有數,黃臺吉死了這麼多八旗兵。

我們即使現在投降,黃臺吉還能放過我們嗎?

黃臺吉想放過我們,後金的那些貝勒也不會同意。

我們現在投降,一定會是死路一條。

甚至是想死都難,後經那些貝勒,他們死了這麼多手下,一定會想辦法折磨我們。”

張春眼睛都失去光彩,雙手有些顫抖的說道:“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

總不能在大凌河城內等死吧!

我們城內的兵力,能不能突圍出去。”

尤世祿搖搖頭,極為肯定的說道:“張大人,我們的兵力沒辦法抗衡八旗兵。

別說現在城外佈滿了壕溝,哪怕沒有這些壕溝,我們也打不過八旗兵。

更何況現在,很多士兵都餓了好多天,只有炮兵能吃飽飯。

我們現在出城,那就是去送死。

現在我們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殺掉馬匹,吃掉城內一切能吃的東西。”

大凌河城內,明軍守軍開始殺馬,吃馬肉度過危機。

殺掉馬匹,明軍就放棄突圍的打算,準備死守大凌河城。

馬匹本來就不多,城內又有將近四萬人,那幾千匹馬根本不夠吃。

………………………………

黃臺吉已經圍困大凌河城,長達兩個月的時間。

明軍這段時間,也組織了幾次增援行動,都被黃臺吉帶兵打崩潰。

他嘗試派兵攻佔大凌河城,但都被城中的守軍用紅夷大炮擊退。

這幾次攻城,讓八旗兵死傷慘重。

黃臺吉看到這種情況,只能讓士兵放棄攻城。

他已經圍成兩個多月,大明朝廷反應再慢,也會組織重兵解救大凌河城。

黃臺吉卻根本不怕,這兩個月他已經見識到,遼東這裡的明軍變得更弱。

別說他們添油戰術,來多少就能擊潰多少。

哪怕是明軍重兵來襲,他們八旗兵全是騎兵,也方便撤退,基本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

大凌河城內,紅夷大炮炮手尤安看著火頭軍端上來一碗肉。

他強忍著噁心,把這碗又吃完。

為了活著,為了殺死更多的八旗兵,必須要吃下這碗肉。

尤大人在一個月前,已經開始殺馬。

城內的馬數量有限,很快就被吃完了。

餓極了的人們,吃老鼠吃蚯引,城中能吃的東西,全部被吃乾淨。

一切東西吃完了,城內在十五天前,就陸續開始餓死人。

尤安強忍著胃部的不適,吃完了這碗肉。

他重新回到炮位上,帶著對八旗兵的恨意和對同伴的愧疚。

他看到有八旗兵,又想衝上來,直接點燃了紅夷大炮的火繩。

尤安看著巨大的鐵彈,直接砸向一名白甲兵,把這個韃子砸的粉身碎骨。

他露出暢快的笑容,自己苟且偷生,就為了多殺幾個韃子。

黃臺吉看到大凌河城久攻不下,八旗兵傷亡增多。

他立刻讓八旗兵退下來,繼續圍困大凌河城。

根據他的經驗,大凌河城抵抗已經十分微弱,再有五六天的時間,就能拿下來。

不需要再做無謂的犧牲。

“大汗,多爾袞貝勒派傳令兵過來,有重要的軍情。”

“讓傳令兵進來。”

傳令兵走進大帳,行禮之後,通報了軍情。

“報告大汗,從錦州方向,又來一支五萬多人的明軍援軍。

他們的隊形很奇怪,隊伍中還有很多大炮。

這只軍隊打的旗號,也是我們沒有見過的旗號。”

黃臺吉知道,這是大明朝廷調派其他地方的明軍過來增援。

“明軍以遼東關寧軍最為精銳,關寧軍都打不過我們,何況是其他地方的明軍。

告訴多爾袞,一定要給我把這支軍隊,給我擋在大凌河城外。

我要讓大凌河的明軍感到絕望,讓他們徹底崩潰。”

新任遼東巡撫,右僉都御史孫傳庭。

統帥錦州總兵尤世威,遼東總兵吳襄,還有一部分登來明軍,一共五萬兵馬。

攜帶六萬支火槍,八十門紅夷大炮,五百多門各式火炮。

他聽著大凌河城方向,傳來轟隆隆的炮聲。

孫傳庭緊張的心情恢復平靜,大凌河城沒有被後金軍隊攻克,他們來的還不晚。

孫傳庭得罪魏忠賢之後,就一直閒賦在家。

內閣輔臣徐光啟徐大人,在患病的最後一個月。

他檢視朝廷之前的資料,特別是萬曆天啟這兩朝被貶的官員。

他向崇禎皇帝,舉薦了很多有本領的官員,孫傳庭就是其中一位。

崇禎皇帝在平臺召見孫傳庭,詢問現在的局勢和解決辦法。

孫傳庭不卑不亢提出自己觀點。

崇禎皇帝對他的回答很滿意,封為遼東巡撫。

崇禎皇帝把原山海關總兵尤世威,敗退到大同的關寧軍騎兵,還有一部分登來明軍,調到他的麾下。

孫傳庭是徐光啟舉薦,自然就是他們這一系的官員。

孫元化給他提供最出色的一批火槍火炮,還提供了大量的彈藥。

其中的火藥,也是大明火藥廠,生產出品相最好的火藥。

孫元化辛苦訓練的一支炮兵,也都交給孫傳庭。

孫傳庭剛被任命遼中巡撫,大凌河告急的訊息就傳到京城。

他在崇禎皇帝的催促下,帶領著剛剛返京的尤世威,在山海關同吳襄會合。

他們來的有些晚,但沒有來的太晚。

只要大凌河城沒被攻克,孫傳庭有信心救下大凌河城。

他平時也觀看黃衣賊的報紙,瞭解黃衣賊的情況。

在行軍的路上,孫傳庭也見識過軍隊演練時,火槍密集隊形的威力。

他是因為,是最早一批認識到火槍強大實力的官員。

崇禎皇帝接見他,孫傳庭也主要講述,明軍對於火器的應用,才是擺脫現在被動局面的最佳方法。

黃衣賊已經用他們出色的戰績,證明火器才能左右戰場的勝負。

孫傳庭看著八旗兵,已經向他們發起衝鋒。

他有些意外,這些騎兵怎麼敢向,已經佈置好炮兵的軍隊發起衝鋒。

這是誰給他們的勇氣?

“開炮,裝霰彈。”

孫傳庭下達命令,這只精銳的炮兵,快速完成裝彈動作。

大炮開炮前,前方的火槍兵已經調整好隊形。

火槍兵平舉著燧發槍,讓出一條縫隙,黝黑的紅夷大炮露了出來。

久經訓練的熟練炮兵,哪怕在騎兵的壓迫下,他們也點燃大炮的炮繩。

數十門紅夷大炮完成一輪齊射,發出巨量的霰彈,彷佛彈雨一般,向著八旗兵飛過去。

面對這種密集的隊形,霰彈最管用。

特別是紅夷大炮的霰彈,一打就橫掃一大片。

跑在前方的八旗兵,第一次遭受到大規模火器的打擊。

他們密集的衝鋒隊形,為紅夷大炮提供了完美的目標。

身上的多層棉甲根本不管用,直接被紅衣大炮發射出的鐵砂穿透。

八旗兵成片的倒下來。

吳襄看到這種場景,他記起了被黃衣賊炮兵攻擊的慘狀。

明軍的紅夷大炮,遠不如黃衣賊的大炮威力強。

但它收割起八旗兵的性命,依然非常快速。

吳三桂恍然大悟道:“原來不是我們太弱,是這些火器太強。

強如八旗兵,他們都無法抵擋住這些火器。”

八旗兵沒有後撤,多爾袞指揮八旗兵快衝到明軍陣前。

明軍的火槍手也扣動手中的板機。

尤世威學習黃衣賊之前的三段射擊法,已經練得很熟練。

連綿不絕的鉛彈,向著八旗兵身上打去。

八旗兵身上多層棉甲,之前能防禦明軍劣質的火繩槍。

但對於裝足火藥的燧發槍,防御能力很差。

八旗兵身上綻放出朵朵血花,他們身形一晃直接倒地。

多爾袞看到大炮吞沒了兩個牛錄。

現在前方三個牛錄又都被明軍火器吞沒。

他簡直不敢相信,八旗有多長時間,沒有遭受到這麼大的打擊。

他看著明軍火槍接連開槍,還有更多的八旗兵倒下。

“撤兵,不能再打下去了。”

嗚嗚嗚的號角聲響起,八旗兵開始撤退。

孫傳庭臉上露出笑容。

“八旗兵,不過如此,現在誰還敢說八旗滿萬不可敵。

傳令吳襄,讓他們騎軍追擊。”

吳襄得到命令,立刻率領關寧鐵騎追擊八旗兵。

他們騎在馬上,用火槍攻擊這些八旗兵。

吳三桂開槍擊中一個八旗兵,他露出笑容。

之前都是八旗兵追著他到處跑,現在他追著八旗兵到處跑。

這位孫巡撫有兩下子,火器大規模應用,實在是太強了。

………………………………

後金營帳中,黃臺吉看著有些狼狽的多爾袞。

他直接一鞭子,抽在多爾袞的身上。

“我讓你進攻明軍的援軍,這場仗你怎麼打的。

我們陣亡了七個牛錄,這可是兩千多人。

我們八旗子弟一共才多少人,哪能經得起你這麼消耗。”

多爾袞低下了頭,小聲說道:“請大汗明鑑,這支明軍援軍非同小可。

他們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是全火器軍隊。

兒郎們的棉甲,根本抵擋不了這些明軍的火器。

明軍軍陣的後方,還有大量的紅夷大炮。

我已經衝到明軍陣前,他們紅夷大炮發射霰彈,一次齊射就帶走我們兩三個牛錄。

這些大炮,真的太嚇人了。”

黃臺吉聽完就知道,明軍精銳部隊已經趕到戰場。

他發完了怒火,仔細思考利弊後,心中已經做出決定。

黃臺吉咬著牙說道:“我們撤軍。”

這次攻打大凌河城失敗,將會極大影響他這個大汗的威信。

後金軍隊都是騎兵,撤退速度很快,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張春很快帶著親兵,出城前來迎接援軍。

他看著隊伍的最中心,是一名文官,腰間還佩戴尚方寶劍。

“卑職張春見過大人。”

尤世威上前一步,介紹孫傳庭給張春認識:

“張大人好久不見,我是新任錦州總兵尤世威。

這位是遼東巡撫、右僉都御史孫傳庭孫大人。”

孫傳庭帶著歉意說道:“我們來晚了,你們大凌河城的將士受苦了。”

張春聽到這句話,他忍不住掉下眼淚,這段時間真是太苦了。

孫傳庭走近大凌河城,他看到城內的慘狀。

城內四萬多人,現在已經只剩不到一萬人。

見識過各種慘狀的他,都不斷的嘆著氣,這裡簡直變成了修羅地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