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冥想!河底怪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譁啦啦!

滾滾河水從一片朦朧的灰霧中落下,拍打在兩岸瘦骨嶙峋的怪石上,發出的陣陣轟鳴聲震耳欲聾。

而在灰霧之中,似乎有另一片天地,但是無論鄭允如何嘗試都無法穿過,像是有一層堅韌無比的薄膜隔斷了兩個世界。

但鄭允並沒有輕易放棄,又繞著走了一段距離,仔細查探了幾遍,期間也碰見了幾位有同樣想打的領主,可都是一無所獲,於是鄭允等人也想在這裡繼續浪費時間,開始按照原本的計劃,沿著哭嚎河一路往下。

走了大半天,轟鳴的河水聲不絕於耳,恍惚間鄭允甚至都產生了某種錯覺,那河水滾滾而流的聲響彷彿不是在耳邊傳來,而是直接在腦海中響起。

在發現這一點後,鄭允頓時有一個念頭在浮現,然後他抬頭看了一眼天空,見太陽已經漸漸西下,便說道:“今天就在這裡紮營休息吧。”

“是,領主大人!”

獵一獵二各自應了一聲,就去安頓兵士了。

走了一天,走得腰酸背痛、飢腸轆轆的朱棣也去忙活著今晚的菜色,天佛原鄉里的野味不少,而且大多都是現世和領主世界沒有的口味,所以這些天來倒是讓他大飽口福了。

而林子悅卻是心思細膩,察覺到了什麼,和鄭允一起坐在了哭嚎河旁,問道:“你也注意到了?”

“恩。”

鄭允看了一眼林子悅,並沒有覺得意外。

當年,林子悅可是小鎮裡的文科狀元,自己則是仗著家境比較殷實,才有機會和她一起到京苑讀書。

林子悅接著問道:“有辦法嗎?”

“只能試試看。”

其實鄭允也沒有多大把握,只能說有辦法總比沒有辦法要強。

吃過晚飯之後,天色就徹底黑了下來。

這時,鄭允也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林子悅和朱棣,其實也不是特別複雜,就只是透過冥想,進入精神層面的世界。

哭嚎河之所以有種種傳說,甚至是讓人產生投河自盡的念頭,鄭允覺得,都是在精神層面發什麼了。

為了防止中間會發生什麼變故,鄭允才告訴了他們兩人,讓他們有個準備的同時,還能看住自己,免得把自己真的就投河自盡了。

等全部都安排妥當後,鄭允才在林子悅和朱棣二人的注視下,盤坐在了靜心蒲團上,7名高大魁梧的佛兵拱衛左右,接著才是重灌步兵。

而龍狼騎兵則是被獵一獵二分別帶著在四周遊弋,保證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敵人,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應對之法。

隨著雙眼緊閉,鄭允的思緒很快就開始神遊物外,正當他感到昏昏沉沉的時候,河水滾滾而下的轟鳴聲就突然響起,讓他頓時清醒了過來。

等重新睜開雙眼,眼前的世界已經陡然變了一個模樣。

這個世界彷彿正浸泡在無窮無盡的河水中,所有的一切都在灰暗的河水中朦朧不可見,雖然自己的身子也漂浮在半空中,卻沒有察覺到任何異樣,就連呼吸和行動也如同在地面上一樣自如。

譁啦啦!

河水流淌的聲音一刻不曾停歇,鄭允找了好久,才找到了聲音傳來的方向。

他沿途找了過去,光禿禿的河底很快就有了新的景物。

無數山石聳立在地面上,像是經過工匠的精心雕刻,然後又按照某種特殊的方式排布,在極具美感的同時,也可以從各個方向,抵達中心處的涼亭。

涼亭有四根白玉石般的柱子,刻有無數佛像,姿勢、動作也不盡相同,似乎在講述某個故事。

而涼亭中還有石桌石凳,石凳上擺放著棋盤,石凳上坐著一道枯瘦人影,人影背對著鄭允,所以也瞧不清楚模樣,只能看得出似乎是一名僧人,身上穿著一件破爛的袈裟,圓頭上頂著十二道戒疤。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前,鄭允和朱棣就找林子悅惡補過佛教常識,得知戒疤數目有一、二、三、六、九和十二這幾種,而其中十二戒疤則是極為罕見的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之戒律,其地位之高,幾乎等同於釋迦牟尼佛座下的十大門徒,所以能不招惹這尊大佛就不要招惹。

抱著這個想法,鄭允轉頭就走向了另一邊。

可就在這時,那滾滾流淌的河水聲竟然變成了說話聲。

“施主既然來了,為何不跟貧僧說會兒話?”

鄭允回頭看過去,只見那名僧人連人帶身前身下的石桌石凳統統調換了一個方向,正對著鄭允,終於能看清他的模樣。

整張臉上沒有任何脂肪,皮膚就像是長期泡在水裡似的發白髮皺,正緊緊地貼在他的面部骨骼上,深深凹陷的眼眶中也沒有眼球,取而代之的是兩顆閃著詭異熒光的小點,盯得鄭允一陣毛骨悚然。

“岸邊的哭嚎聲,還有那投河自盡的傳說,全都是你搞得鬼?”

鄭允緊盯著這名模樣怪異至極的僧人,質問道。

“阿彌陀佛!貧僧從不殺生。”僧人誦唸一聲,接著說道:“若施主能在這棋盤上贏我一局,貧僧自然有大機緣贈予施主,若是施主輸了,便是願賭服輸,要在這幽河河底陪貧僧唸經誦佛。”

“那我要是不想陪你下棋?”

“施主自便就是。”

聽見鄭允不願與他賭棋,僧人也不惱怒,因為這幽河的出入口只有兩個,一是河水的源頭,二是河水的盡頭,但是在天佛原鄉破碎之後,這兩個入口都已經消失不見,所以等到最後,他肯定還是會回來找自己的。

對此,他是一點也不急。

畢竟不管是誰被囚禁在這河底無數歲月,對時光的感知都會變得非常遲鈍,唯獨那種空洞的寂寞會如同蟲蟻啃食般,讓人痛苦不堪,所以他才想出了這個辦法,繞過了封印,將貪圖機緣之人留在身旁。

當然,他口中所說的機緣也並非是隨口所說,這些年來,輸掉棋局的人,沒有上千,也有上百,這些人無一不是個中高手,而所謂的機緣,自然是他們的畢生所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