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無間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板垣和彥花了五個小時,一個下午的時間,看完了全書。

作為職業編輯,不說一目十行,一目五行的本領依然是有的,按理說不會看得那麼慢。

只不過板垣和彥私心覺得,這本書一旦看得快了,未免會有豬八戒吃人參果的感覺,實在是過於浪費。

語言柔美,故事情節動人,實在是一本太好的小說!

板垣和彥感覺自己回到了當初第一次看《白夜行》時期,那種看到一部好小說的驚豔感覺,已經很久沒有體會過了。

這也便是成名作者的困擾之一了,尤其是頗受好評的成名作者。因為已經有作品珠玉在前,所以讀者們的閾值提得很高,無論你下一本書寫得再好,都很難讓人再產生閱讀你第一本書時的驚豔感覺。

相反,一旦水平下降,讀者們則會非常敏感,甚至會直接將你的評價墜入谷底。這也正是為什麼,東野圭吾也算是一位驚才豔絕的小說家,有那麼多的殿堂級作品,卻還是被某些人評價為三流作家的原因。

而這部小說,或許是區別於藤原圭以往題材的緣故,板垣和彥再次有了一種受到衝擊的感覺,感到如痴如醉。

“這部書一定能再次創造銷量神話的!”

板垣和彥心裡如是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這本書給板垣和彥的感覺和當初看《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的感覺非常像。藤原圭是個風格非常多變的作者,他的職業小說和推理小說,甚至社會派小說和變格派小說的風格都差異很大(這是理所當然的),然而閱讀這本《解憂雜貨店》,給板垣和彥一種風格迴歸的感覺。

明明不是同一型別啊,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真是奇怪啊!

……

把新作的稿子傳真給板垣和彥後,剩下的事情藤原圭就懶得操心了,有些小說作者對於自己新書出版的各種事宜,可謂是操心的事無巨細,包括封面設計、宣傳海報發售日期,甚至紙張的選擇,都要盡在掌握。

藤原圭則沒有那麼多多餘的精力,這些事情則一概不管,一方面是因為相信春秋社和板垣的能力,他們從沒讓自己失望過,二來也實在是事物繁多。

管理企業真的是一件極其繁重的工作。

更何況藤原圭自己的新電影現在已經完成了選角工作,再過不久也要開機了。

藝人經紀部那邊藤原圭也打算推行“AKB商法”,塑造一支靠打投出道多人大型女團出來。對於現在的曰本來說,這還是個新鮮的玩兒法,做這件事的人不多,市場還屬於一片空白。按市場行話來說,屬於“藍海”。

不過藍海也是有可能淹死人的,AKB系列在平行世界大火並瘋狂撈金是05年的事情了。這個商法的成功和05年曰本的社會環境也分不開關係。

那時的曰本在廣場協議、神奈川大地震、地鐵沙林毒氣事件、97年金融海嘯,以及各種突發事件的衝擊下,曰本社會徹底地進入了頹喪失落的時代。那時死宅遍地,很多人開始把偶像當做感情寄託和理想方向,AKB商法下的偶像經濟就是在那時崛起的。

現在的曰本雖然也瘸了一條腿,但是還在拄著拐想要站起來。社會上雖然充斥著頹敗氣息,但是整體的社會觀念依然存在著“曰本會再度崛起”的觀念。

不過提早做準備總沒有錯,藤原圭前世製作人出身,對於怎麼創辦女團沒有特別豐富的經驗,不僅他沒有,這個世界也幾乎沒有人有創辦這種靠粉絲打投出道的養成系大型女團的經驗。

這個世界的曰本雖然偶像產業發達,有很多著名的偶像公司,例如尼傑斯。偶像團體也有不少,但是都是三人團,四人團居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男偶像——或許是覺得女粉絲更有購買力的緣故。

所以可參考經驗不多,所幸藝人經紀部的谷口豐早是個非常出色的經紀人,也有不少帶團體偶像的經驗。事情交給他來做就好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藤原圭就不參與了。

而且原本的AKB出現在05年,如果這個世界也有一個秋元康的話,那出現AKB48那也是7、8年後的事情了,有充足的時間為後世的競爭做準備。

與此同時,《無間道》也正式定下開機時間了。

開機前的五六天,很多媒體記者就收到了通知,並做好了準備,在開機儀式當天趕赴現場。

雖然藤原圭現如今只拍過一部電影作品,但是卻奇異地在電影圈內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作品開拍,無疑是熱點事件。無論是圈內人士、觀眾、還是媒體,都非常關注。

不僅如此,甚至連神官和和尚的圈子也驚動了……

一個寺廟的廟主直接打電話給藤原圭,希望由他來主持藤原圭新電影的開機儀式,不收錢,純粹是看他與佛祖有緣。

曰本的和尚都非常有錢,很多寺廟的經營者都是世代相傳的大地主。甚至很多議員進行選舉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寺廟募集競選資金,反向化緣。

而且曰本的和尚的日子過得也很滋潤,飲食葷素不忌——能吃肉不說,甚至有特色的和尚酒吧,COS成佛祖給你搖杯——而且可以戀愛婚嫁,這是當初猴子為了限制佛教勢力在曰本坐大,而進行的本土化改動,就是為了增加它的世俗性。

不過日子過得雖滋潤,這位廟主最近也有困擾,那就是香客和來供奉香火錢的有錢人少了許多,思來想去,還是寺院缺乏知名度。

剛好認識藤原圭這位大名人,於是便打電話提出這個要求,希望能夠出現在《無間道》電影的開機儀式上,以提升他的寺廟和個人的知名度。

當然,也不僅僅是出於現實角度考慮,人與人的性格不同,這位廟主就是那種喜歡高調的性格,這世上不是有什麼“國民演員”、“國民作家”和“國民教師”麼?那麼我當個國民和尚也未嘗不可,其實於他私心而言,這才是主要目的,提升寺廟知名度,賺香火錢也是順道的事情。

還承諾藤原圭,日後他如果需要任何資金或者場地支援,他們寺廟都會不遺餘力的。

錢倒是不缺,但是寺廟廟主這種身份,交遊廣闊,如果藤原圭想結識政客、企業家之類,也可以讓他們幫忙牽線,於是答應了。

開機當日,長澤憲早早地來到了拍攝場地,一下車,看著眼前的景象,感到不可思議。

密密麻麻的花圈堆放在拍攝場地周圍,花色鮮豔,綢帶上寫著各色的祝福語,而且看綢帶上留下的名字當中有不少熟人。幾乎大半個演藝圈都送上祝福了,除了藝人之外,還有導演、製作人以及各大影視公司的老闆。

而且前來採訪的記者也多達上百位,烏泱泱的根本像是一大片烏雲,從記者們手裡的話筒上的臺標可以看出來,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都來了。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還有一群穿著極其正式莊重的宗教人士,正坐在休息區,身上披著袈裟,周圍的箱子裡還放著他們的法器。

“真是壯觀啊……”長澤憲忍不住感慨道。

“有壓力麼?長澤君。”這時宮田孝良忽然從身後走來,笑著問道。

“是宮田君……說實話,雖然已經不是和藤原老師第一次合作了,但是之前在片場不怎麼和藤原老師見面……這次藤原老師擔任監督,還是感到有些緊張的。”

長澤憲笑笑,“不知道藤原老師是否是那種脾氣火爆的監督……”

藤原圭現如今給人的印象是溫文爾雅的,但是有些東西一碰到,人的性格就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從謙謙君子變成火爆猴,比如說方向盤,比如說導演椅。

長澤憲見過很多平常性格非常溫和的導演,但是一旦坐在監視器前,就會瞬間變成一個躁鬱症病人,脾氣暴躁得不可想象。

對於一些有名氣的大導尤其如此,在導演現場是髒話頻出的,動輒破口大罵,有時候說話會非常難聽,也不會管你是什麼知名演員。

長澤憲也不是行業新人,對於這種事情見怪不怪了,就算在片場真的被罵了,也能承受得住,自尊心沒那麼易碎。更何況罵他的人還是藤原圭,那更得好好受著。不過還是感到有些發憷,所以提前向宮田孝良發問道。

宮田孝良和藤原圭的合作次數最多,拍攝《半澤直樹》的時候,有些戲份還是藤原圭親自監督的,應當是有經驗。

“你放心吧,藤原監督不是那種控制不住情緒的人,任何時候他都是冷靜的,有時候演員表演不佳自己都感到煩躁的時候,藤原監督都是能非常剋制的。”宮田孝良說道,頓了頓,“但不得不說,也還是有壓力的……但是這種壓力不是藤原老師直接給你的,而是無形的……唉,你到時候就知道了。”

聽到宮田孝良前半句話,長澤憲本來已經放下的心,聽到後半句話後,再次懸了起來。

很快,開機儀式開始,演員和主創們拜山酬神,一旁的和尚念著經文,鹽巴撒地,蓋在攝像機上的蓋頭被掀開,工作人員們圍著攝像機小聲說道:“又要辛苦你了,可不要出岔子。”,緊接著,出雲阿國的紙扎人放在火盆裡熊熊燃燒。

“藤原老師,能稍微~稍微地透露一下這部電影的內容嗎?”一個小個子記者比出手勢,“我們實在是太好奇了,實在是拜託了。”

“這會是一部警匪片,是一個貓與老鼠的故事。”

“正反方的智力角逐麼?”記者眼睛亮了亮,藤原圭作為推理作者出身,前不久又出版了《賭博默示錄》這樣的智鬥神作,這種情節簡直是信手拈來,幾乎可以預定這部片子的精彩程度了。

“那……無間道是什麼意思呢?一部警匪片,為什麼要取這樣的名字呢?”又一名記者問道。

“無間道是個佛教用語,當然,具體的意思還是讓專業的宗教人士對大家解答一下吧。”

藤原圭直接把那位廟主引到鏡頭前。

那名和尚當著記者的面整理了下衣領,回憶著提前準備好的話說道:“無間在佛家學說中,是十八層地獄的無間地獄,也叫作阿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是世襲的和尚,對於他來說經營寺廟和經營便利店來說沒什麼區別,平素看漫畫都多過於看佛經,所以對於這些瞭解不是很透徹。但是藤原圭是提前

但是沒說兩句,鏡頭燈光一閃,大和尚眼睛一閉,一時緊張,腦海中的東西瞬間忘了個乾淨。

再盯著鏡頭和記者們一個個求知的雙眼,只覺得頭皮都在冒汗,於是頓時閉上雙眼,嘴裡唸唸有詞,不再多發一言,表演老僧入定。

記者:“……”

開機儀式後,會表演今天的前幾場戲,除了主要演員外,路人演員們也就位了。

人群中,一個小個子的路人演員伸長脖子,探著腦袋,望向主創和主演人群,眼神中閃著興奮的光。

小個子名叫山口繼陽,不久前才和經紀公司簽約,成為了一個路人演員。他所簽約的經紀公司是個小型事務所,不是那種靠捧紅知名藝人賺錢的,而是專門給一些電視臺和影視公司、以及劇組提供這些路人演員的。

而水波製作還沒有培養自己的路人演員,所以就下請了這家事務所,僱來了大批這樣的群演。

這些群演雖然大部分演技並不成熟,但是沒有關係,本來戲份也不算多。如果有哪種臺詞和表現都還不錯的,藤原圭才會適當地增加他們的戲份。

路人演員當中,絕大部分都是只把這當成一個普通的湖口工作的,但是也有不少人,是幻想著能以路人演員的身份做為跳板,透過演技和表現得到導演賞識,最終成為明星的。

要想從路人演員成為明星,實在是太難,但也並非絕無可能,眼前不就有一個成功例子嗎?

宮田孝良閉氣凝神,這是他在感受角色,隨後他睜開雙眼,衝著藤原圭點點頭。

“3、2、1,a!”

宮田孝良留著帥氣的小鬍子,坐在“音像製品店”裡,眼神憂鬱,似乎在想著什麼。路人演員們都在凝神觀看,包括劇組裡的其他工作人員,誰也不敢發出多餘的聲音,這是開機第一場戲,誰也不敢出什麼紕漏。萬一第一場戲出了問題,以後拍攝過程中,要是出了任何問題,都會有人怪到自己頭上來。

“你用什麼喇叭?”

“沒有,有什麼好介紹?”

“這部,本土產的擴音機,五萬多,加上兩千多的土炮線,媲美十幾萬的歐洲貨,高音甜,中音準,低音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