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繼續並肩作戰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木村微微張大嘴巴,然後環顧四周見四下無人,輕輕伸手扯了扯水原結衣的袖子,“你是不是被其他電視臺招攬了?他們那裡的待遇怎麼樣?”

水原結衣看著他道:“現在水波製作的控股人是藤原圭,我打算還回水波製作去,你要一起嗎?”

木村怔了一下,“水波製作?那……那就是一家中小型的製作公司啊,放著電視臺製作局的工作不做,回一家體量不大的製作公司?”

木村覺得水原結衣做的是一個很愚蠢的決定。

水原結衣笑道:“可就是這家體量不大的製作公司,製作了大名鼎鼎的月九劇,製作局的體量是這家製作公司的五倍以上,但是成績卻不到它的二分之一。”

木村囁嚅道:“話雖這麼說……”

水原結衣沒再多說什麼,直接徑直走了,臨走前還看見另一個熟人,是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女人,水原結衣見過她,叫做白石莫奈,原先只是藤原圭的助理。後來在藤原圭的有意提拔下,成了分集編劇。

白石莫奈看到水原結衣後,一時有些猶豫,但還是鞠躬打招呼道:“水原製作人。”

水原結衣也點頭示意,快步離開了福山臺,說來也有些可惜,這麼多年的準備和辛苦工作,好不容易才拿到的電視臺合同,卻就這麼放棄掉了。

但是不知為何,水原結衣此刻的心情忽然變得輕鬆了許多。她走到停車場,駕駛汽車,一路前往水波製作。

……

而此時的藤原圭卻並不在水波製作,他又去了NHK,自從他和福山臺的合約結束後,各大電視臺都拋來了橄欖枝,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最近一段時間似乎與NHK的關係變得異常不錯。

一開始是因為NHK拍攝的有關他的專題紀錄片《專家本色》播出後,收視率非常不錯。後來雙方又展開了其它方面的合作,比如說NHK投資了《告白》,又將藤原圭的幾首歌搬上了紅白歌合戰的舞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幾首歌使得今年的紅白歌會大受好評,這幾首歌也在短短幾天內傳遍整個曰本,甚至唱出了國門,在東南亞地區也紅了起來。

這幾首歌的流行程度,甚至到了有泉水處皆歌的地步。歌曲中包含著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也有效緩解了之前曰本社會中到處彌散著的頹喪氣息。

NHK的高層非常高興,這幾首歌不僅有商業價值,更重要的是起到了非常良好的社會正面影響。NHK不是商業電視臺,作為國家喉舌,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對社會思想輿論做正向引導,所以對於社會輿情是非常敏感重視的。一旦社會上的自殺率身高,NHK的臺長有時甚至也要挨排頭,認為他在思想文化領域沒有做好正向引導。

而這幾次的合作也讓NHK對藤原圭的印象大好,藤原圭也趁熱打鐵,在八神英子郎的引薦下,見到了NHK製作局的一名高層。

NHK製作局分為三個機構,第一製作中心、第二製作中心和衛星製作中心。第二製作中心一般負責娛樂性質節目的製作,藤原圭是跟他們談合作的。

製作中心的高層也很樂意與藤原圭相談,放送界藤原圭的名字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而這次藤原圭也不是以個人名義和NHK合作,而是以水波製作社長的名義。

藤原圭和製作中心的常務並沒有討論多長時間,甚至連飯都沒吃,僅僅喝了十幾分鍾的茶,就定下了兩個合作項目,一個綜藝專案,一個晨間劇專案。

晨間劇的劇名叫做《阿淺來了》,講述的是女主人公阿淺在大坂創辦企業,並建立曰本第一座女子大學的故事。

作為晨間劇,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高得異常,原作在15年播出,直接打破了千禧年後晨間劇的收視記錄,平均收視率達到了23%。哪怕是很多黃金時段的節目都被它甩在了身後。

這部晨間劇同樣也影響深遠,不僅也達成了臺詞成為年度流行語的成就,而且還拉動了幾十億的經濟效益,是現象級別的劇集。

如果尋找一個參照物來表現這部劇在曰本國內的影響力的話,就可以將它比作晨間劇中的《半澤直樹》或《白色巨塔》。

晨間劇,算是曰本國內比較特別的放送形式,也叫連續電視小說,最早也是NHK與61年開始的電視劇系列。和傳統日劇,每集一小時,一週放送一集的形式不同,晨間劇是每天放送,一週放送五或六集,每集只有區區15分鐘。

由於晨間劇的觀眾幾乎都是女性,尤其是主婦,所以這一類電視劇也多描述女性故事,以女性為主要角色,志在表現女性的勵志精神。

藤原圭將《阿淺來了》的大概劇情告知了第二製作中心的高層,對方根本就沒有仔細聽,就迫不及待地答應了。藤原圭執筆的作品,在福山臺的時候還沒有失敗的先例,NHK方面對藤原圭的信賴值極高。

在簡要敘述電視劇專案後,藤原圭又提起了另一個專案。

這一個專案是綜藝,名字就叫《未成年主張》。

這是一檔校園綜藝,以在校學生,尤其是國中生和高中生為主角的綜藝節目,其中一個重要的綜藝環節就是屋頂告白大會。

藤原圭上輩子在網上偶然看到了這個綜藝節目的相關片段,覺得非常有趣,刻意去看了原版。後來國內也推出了模彷作,但是創意這東西,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彷作不算有趣。

藤原圭將這個想法告知了對方高層,對方也迅速透過了這一創意,甚至省略了高層們開會討論的過程。

從提出創意,到創意透過,整個過程不超過二十分鍾,過程非常的絲滑,是能讓其它的製作人編導嫉妒到雙眼流血的地步。要知道,把製作企劃變成實際的節目是要花費真金白銀的,而涉及到花錢,負責透過決議的高層便會慎之又慎。會多次以外行人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見,福山臺在吉田賀史的帶領下,算是風氣較為開放的電視臺了,管理人員不會過度干涉制作組的內容創作。

但是一些觀念較為陳舊的電視臺和製作機構則不是這樣的了,NHK的風格便是如此。但是在藤原圭光芒萬丈的歷史戰績面前,製作中心的高管們也不好意思多說什麼了,生怕露怯。

再確定了合作意向,並商議好簽約時間後,藤原圭離開NHK,在車上接了一個電話,於是開著車一腳油門開回了水波製作。

到達水波製作後,二話不說地前往會客室,只見水原結衣正坐在沙發上等待他許久了。

藤原圭笑著走上前去,伸出手來:“歡迎,水原,從此以後繼續並肩作戰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