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大理公主段婉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理皇城,後宮。

高太后眸光複雜望著向自己行禮的高家後輩,堪稱高家近百年來最為傑出的一代人傑,高量成。

高太后並行端坐的,是大理皇帝段正嚴,大理皇后高氏。

而段正嚴身後,則站著段正興和段婉清。

“臣高量成,拜見吾皇萬歲,太后娘娘千歲,皇后娘娘千歲。”高量成的態度雖然恭謹,但聲音澹漠。

段正嚴嘴角一抽,擺擺手道:“賜座。”

高太后沉吟道:“量成,你與本宮實話實說,此事到底為何而起?大燕皇帝為何無故御駕親征,犯我大理?

本宮聽聞,汝弟高量明殺害了大燕皇帝的皇貴妃慕容氏?量成,不要跟本宮撒謊,到了如此危急關頭,本宮要聽實話!”

高量成沉默一會,拱手道:“是有此說,不過,量明應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才對燕人下了手。而事實上,誰又能想到,大燕皇帝的貴妃能微服混在一群商賈隊中?”

高太后聞言面色蒼白了一些,又追問道:“那慕容氏當真死了麼?還是?”

高量成澹道:“應是死了。但沒有找到屍首,似掉入江中,不知所蹤。”

高太后嘴角哆嗦了一下。

段正嚴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憤怒情緒,怒斥道:“高量成,汝高家如此瘋狂,攻殺大燕皇帝貴妃,這無異於讓我大理與大燕結下血海深仇,如此該如何是好?”

高量成眸光澹漠望著段正嚴道:“陛下,高量明雖有錯,但罪不至死,而且也不知情。問題的關鍵在於,事已出,縱然將高量明交出去,燕軍也未必就會退兵。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要與燕軍死戰,保家衛國。我等,沒有其他的選擇。”

段正嚴身後的段婉清突然怒道:“高國相,這是你們高家別無選擇,而不是我大理國!你們高家人犯下的事,為什麼要拖著舉國與燕人為敵?”

毫無疑問,高家就是交出高量明,大燕皇帝也絕對不會放過高家。所以高家只能備戰,死戰,捍衛高家利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高量成心知肚明。

“千年以降,我高家就是大理,大理就是高家,若無我高家,大理國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臣言盡於此,就此告辭!”

高量成起身拱手一禮,然後居然揚長而去。

段正嚴氣得面色煞白。

高太后與高氏面面相覷,一時無言以對。

高量成的態度就代表著大理軍方的態度,若無高家支援,大理段氏根本就撐不起舉國。

但她們雖然是高家的人,卻也是段家的媳婦兒。

眼看高家人裹夾著大理段氏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高太后心中複雜溢於言表。

皇帝宮苑。

段正嚴面色變幻,望著站在自己身前最鍾愛的女兒段婉清,壓低聲音道:“婉清,你與高建昌的女兒高欣相交甚密,這是朕的密旨,你若是能帶人潛入龍首關,想辦法出關與那大燕皇帝見上一面……那我大理還有一線生機。”

“但朕想起要讓你一介女子行此兇險之事,朕心裡就心痛如絞。”

段婉清俏面堅決道:“父皇,女兒也是大理皇族,自要為大理子民考慮。

如今高家一意孤行,要與大燕為敵,日後怕是免不了身死恨消!

但我大理段氏不能被高家人拖上死路,女兒願意為大理走一遭!”

段正嚴緩緩點頭:“此事事關我大理段氏身家性命,萬不可洩露訊息。縱然是你母后,你也不可透露半點。”

段婉清連連點頭:“女兒省得。”

“婉清,若能見到那大燕皇帝……若大燕能助朕剪除高家黨羽,保住大理段氏和大理數百萬生民性命,朕願意去皇帝號,自降為王,永生永世歸順於大燕皇帝!”

……

紅日高懸。

進入初冬的大理國其實溫暖如春。

龍首關上的大理軍卒心神大駭,親眼目睹了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的兩路大軍從側前方呼嘯而來,與大燕皇帝的錦衣鐵騎漸有匯合之勢。

聞報登上城樓的高建昌和段其昌更是面色陰沉,眼前進逼的這兩路軍馬,其一打著西夏軍旗,其二打著吐蕃旗幟,而人數至少有五六萬人。

高建昌心中震動。

他擔心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

大燕皇帝斷然不可能僅率萬騎來南征大理……今看果然如此,他竟然調動了西夏與吐蕃的驍勇精銳之師!

與吐蕃接壤的大理人自然知道吐蕃軍馬的可怕之處。

若是吐蕃軍馬攀越點蒼山,繞向龍首關後,兩面夾擊,龍首關根本就是彈指可破。

巍峨點蒼,對於燕軍來說可能是天塹,但對於生於高原的吐蕃人而言,就不算什麼了。

高建昌陡然望向身側的段其昌。

段其昌面色蒼白。

此時關下歡呼聲雷動,而數萬大軍異口同聲的“吾皇萬歲”聲浪驟然升騰在九霄之上,周遭群山都在激情回應,萬鳥升空。

潘起縱馬馳至陣前,哈哈大笑著,翻身下馬,揉身奔向皇帝馬前,匍匐在地拜道:“兒臣潘起,拜見吾皇!”

潘起素來以皇帝義子自居。

王霖微微一笑,親自下馬將潘起攙扶起來:“潘起,汝舉兵興師來助朕伐大理,朕心甚慰。待此事一了,朕當助你一統藏屬,立吐蕃郡國,以你為吐蕃郡王,世襲罔替!”

這便是王霖對於潘起舉兵助戰的回報。

潘起狂喜交加,連呼謝恩不止。

隨潘起而來的吐蕃數百勇士也翻身下馬,叩拜不止。

李志山也上前拜見:“末將李志山,拜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西夏是大燕的嫡系藩屬,西夏郡王是王霖的兒子,現在的掌權者耶律南仙是王霖的女人,本就該對皇帝之命唯命是從。

所以對西夏,王霖只略加撫慰。

西夏大軍與吐蕃大軍在關下朝拜大燕皇帝的動靜,自然也瞞不住龍首關上。

高建昌和段其昌見燕軍大營旌旗招展,綿延數十裡而不絕,方寸大亂。

六萬大軍是何等規模和聲勢,這足以讓大理軍卒膽戰心驚,抵抗的意志漸漸消散一空。

大燕南征大理,東路軍四萬,進攻石城郡。

而西路軍則由大燕皇帝王霖親率,由大燕錦衣鐵騎萬騎、西夏鐵騎三萬和吐蕃軍馬兩萬構成。

與此同時,來自大燕川貴方向的後勤輜重隊伍也在源源不斷開進大理。

富庶的川省為天府之國,米糧充足,最近數十年間向來安定,以兩省之力供應燕軍攻伐大理,自無問題。

總督川省軍政的主官為郭志舜的學生,黃志言。此人幹練多才,精通經濟之道,被皇帝委以後勤重任。

大理所屬各州府縣,以及近百部族,都陷入了某種惴惴不安的恐慌情緒之中。

……

龍首關後關。

兩騎飛馳而來,守軍發現其中一女為主將高建昌之女高欣,另外一女居然是大理公主段婉清,自然不敢怠慢,一面通報高建昌和段其昌,一面開關門放兩女入關。

高建昌皺眉盯著高欣和段婉清,沉聲道:“欣兒,你與婉清公主不在皇城好好呆著,跑到龍首關兩軍交戰前線來作甚?”

高欣嘻嘻笑著撒嬌道:“父親,女兒聽聞燕軍皇帝御駕親征,心中好奇,就想來看看這大燕皇帝到底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如同天神下凡一般。”

段婉清卻幽幽道:“高叔叔,龍首關若是守不住,皇城也將被燕軍長驅直入,我們留在皇城還是呆在龍首關裡,其實也沒有什麼區別。”

高建昌苦笑:“婉清公主,兩軍交戰,兵兇戰危,還請公主速速出關返回皇城,以免陛下掛念。”

段婉清深望著高建昌。

她與高欣為閨蜜,自小一起長大,對於高家父女瞭解頗深。她之所以敢攛掇高欣偷來龍首關觀戰,除了父皇段正嚴賦予的特殊使命,主要還是覺得高建昌與其他的高家人有所不同。

一來高建昌為高家庶出,素來不受待見。

他能率軍鎮守龍首關,還是因為皇帝段正嚴的一力堅持舉薦。

二來高建昌的身家富貴多與大理段氏皇族牽絆,而且為人剛直,與高家人格格不入。

“高叔叔,高量明攻殺燕人商隊,還殺害了大燕皇帝貴妃慕容氏,高家現在已與大燕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父皇苦勸國相交出高量明,懇求大燕皇帝寬恕,平息戰火,但高家一意孤行,執意要將我大理舉國拖入戰爭之中……”

段婉清美眸中清澈如水,輕道:“高叔叔,婉清聽說關前燕軍至少六萬人馬,此等威勢,不知龍首關能守多久?”

高建昌沉默了下去。

良久他才嘆息道:“若是燕軍攀越點蒼,攻我後關,兩面夾擊,龍首關自也守不住。”

段婉清咬了咬牙,突然斷然道:“高叔叔,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讓軍卒白白送死?”

少女清脆的聲音在廳中久久迴盪。

高建昌抬頭望著眼前的大理公主,他面色變幻,一時無語。

他不是傻子,自猜得出,段婉清此來怕是大理皇帝段正嚴的授意。

而其意若何,已經昭然若揭了。

大理段氏,不願意跟著高家一起跳入火坑。

大理數百萬子民,也不應該被高家拖著一起赴死。

見高建昌面色微動,段婉清便當機立斷趁機道:“高叔叔,婉清奉父皇旨意,願意孤身出關去見那大燕皇帝……此事若成,大理或還有一線生機,若不成,高叔叔也不必管婉清,就讓婉清葬身於燕軍之中,算是提前赴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