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來自長城公司的‘遺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官方還沒有放開電腦領域進口限制之前。

他們這些國產電腦品牌,相互間還是競爭對手。

然而這種局面,在去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大量進入華夏市場的,外國電腦品牌的勐烈攻勢下,華夏本地電腦品牌節節敗退,被衝的七零八散。

去年末已經有好幾個體量較小的華夏電腦公司,不得不暫停了自主品牌的經營。

有的轉型做其他業務,不過更多的是去做了外國電腦品牌的代理。

而且外國電腦品牌,要想在國內市場快速站位腳跟,開啟局面。

必然也離不開,他們這些本土勢力的支援。

經過多年的經營,這些電腦廠商也積攢下來,一定體量的銷售網路。

雖說生產和研發停下來了,但是這些年開拓的銷售網路還在,只要拿到貨就能直接賣。

這也是為何,大部分華夏電腦公司,在暫停了自主品牌之後,會去選擇當外國品牌的代理。

而且,現在做外國品牌的代理還比較容易,競爭不大。

再晚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後會有更多的華夏電腦公司支撐不住。

等到再想做代理,也只能做外國品牌代理的代理的代理了。

所以,這要是放在一兩年前,林興華恐怕會誤以為,長城的王總是來嘲諷他們麒麟電腦的。

不過,雖說王總不可能做出這樣失智的事情,但他這麼一問,的確讓林興華有些困惑。

林興華心中微驚,這是想從他這裡套什麼話,還是另有目的?

他知道長城最近的情況很不好,而且兒子也曾說起過。

這一次巨大的危機之後,華夏民族電腦品牌近乎全軍覆沒。

當然最後也催生出良心想這一位超級巨無霸。

作為在外國電腦品牌強大攻勢下唯一存活,並成長起來的良心想電腦。

靠著先在國內下沉市場猥瑣發育,積蓄力量,等到發展壯大起來之後,反攻一二線大城市的市場。

不僅一舉輕鬆接受了,原先國內其他電腦廠商放棄的市場。

更是靠著壯大的體量和民族品牌這塊招牌,和外國電腦品牌刺刀見紅拼殺。

搶下華夏個人電腦市場最大的一塊蛋糕。

毫無疑問,最後良心想成為華夏電腦市場,最大的贏家沒有之一。

而曾經坐在華夏電腦市場,頭把交椅上的長城電腦。

他在兒子那裡也只知道一句,長城後來幾年“玩得最漂亮的是資本運作“,搞上市,搞合作,就是不搞研發。

然而卻沒有說明長城電腦這個華夏電腦領域,曾經最知名的自主品牌,最終的結果如果。

不過,沒有提及也表明了長城電腦最後的結局,大抵是趨於沒落,名氣不在。

否者,長城電腦若是在華夏電腦市場上還佔有一席之地,肯定也不會被兒子林澤疏漏。

換而言之,長城依舊活躍,但是長城電腦卻漸漸銷聲匿跡。

沒有人比林興華,更清楚未來的華夏電腦市場的格局。

林興華想到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王總得知麒麟電腦近況不錯,想要來求個‘經’。

想到這,林興華沉吟片刻,這才開口說道:“還行吧,去年麒麟電腦在全國的總銷量也有個八萬多臺。”

‘八萬多臺。’

王總聞言內心暗驚。

要知道他們長城去年也才賣出兩萬臺電腦,比得上他們四個長城電腦裡。

而且林興華他名下的麒麟電腦,銷量那是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光明。

反觀他們長城電腦,銷量是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

如不是靠著一些,以前合作過的高校,官方單位,工廠的幫扶,只怕他們連兩萬銷量都達不到。

然而麒麟電腦的使用者群體大不相同,更多的是中小微公司,個人家庭。

未來華夏電腦市場,最大的增長點就在個人電腦領域。

在個人電腦領域佈局,做的最好的也唯有興華集團旗下的麒麟電腦品牌了。

王總心中閃過一絲落寞,但緊接著又生出幾分喜悅。

“好好好,賣的好就行,林總,恭喜,恭喜啊。”王總在電話中,哈哈笑道。

而他的這兩句恭喜,讓林興華更是路易十六搞發明——讓人摸不著頭腦。

如果林興華沒弄錯的話,長城電腦和麒麟電腦還算是競爭對手。

然而長城電腦董事長恭喜他們的電腦大賣,怎麼看,怎麼都覺得有些違和。

林興華客套的謝了幾句。

這時,電話另一頭的王總,帶著幾分鑑定決絕的語氣。

“林總,我有個問題想請問你一下。”

“王總,請講。”林興華澹澹開口說道,不出所料接下來,就是王總的真實意圖。

王總忽然問出一個驚人言論:“林總,你們麒麟電腦的生產工廠還缺不缺少裝置和科研人員?”

他話音剛落,林興華心中的疑問更多。

不過,王總這話到是問到他了。

麒麟電腦目前的產能倒是不緊張,銷量也不愁,而且目前麒麟電腦走的就是一個薄利多銷,快進快出。

產能多了,反而要頭疼。

不過再等個幾年,華夏經濟進一步騰飛,國內個人電腦市場真正發力的時候。

到那時肯定就要擴充產能,搶佔市場。

時間雖然看著還有五六年之久,但是市長瞬息萬變,兒子的先知先覺也只是一個趨勢,不能作為標準照做。

所以林興華,也慢慢在部署這方面的事情。

至於,王總提到一句的研發人員,他不僅缺,而且還是非常缺。

作為一家以科技研發為主的科技公司。

林興華從來都不覺得,公司研發能力有足夠的的時候。

隨著集團體量不斷擴大,科技產品生態更豐富,興華集團只會對科學家和專家各科科研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

興華集團目前有在編的,科學家和專家人員有八百多人。

但這完全不能滿足興華集團未來的發展需求。

林興華為了擴充套件興華集團的研發團隊。

同時為了培養一批年輕,有理想,有抱負的儲備人才。

他特別撥出大量資金,成立各種教育基金,和國內各大高校合作,直接在學校就把人才預備了。

說起來,當初他為了打通陳國良的門路,在科大成立了一支助學基金,並且每年投入在其中的資金,不斷上漲。

本來林興華只是無心之舉,順便表達對知識的尊重,然而去年他已經享受到,當初種下的因,回報而來的巨大成果。

得益於他在科大成立的興華助學金巨大的名氣,很多科大畢業生也把就業的第一選擇瞄準了興華集團。

像科大這種頂尖學府,每年畢業人數就那麼幾百人,出了校園到哪裡都是香餑餑,一大波民企國企搶著要。

既然他們把第一次留給了興華集團。

林興華自然是不會辜負他們的美意,選出最好的那一批人才,毫不客氣照單全收。

總之,林興華現在對人才的需求,不說喪心病狂,多少也算個求賢若渴。

“高階的研發人員和先進的生產裝置誰不缺呢,加上我們興華集團才起步幾年,這方面的底蘊更是單薄。”林興華略為自謙的說道,而他在話中也有所保留,要的是高階和先進。

電話另一邊的王總聞言,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顯然他明白林興華話中的深意。

“林總,不知道,你對我們長城的生產工廠和電腦研發部門,有沒有興趣?”

“我們研發部門可還是有好幾位,計算所公司出來的大老,只要你開口,我這邊打包給你送來。”王總這句話明顯是玩笑話,不過也看出他是有意想要和林興華做個交易。

不過打包送過來明顯是不可能的。

而且王總口中的高階人才,都有自己的桀驁,不可能願意像貨物一樣交換來,交換去的。

所以,林興華聽後笑了笑,王總這話聽起來固然很有誘惑力,但陷阱也很深。

他雖然心動,但理智尚在,沒有陷入誘惑太深。

“王總,你這玩笑開的可一點都不好笑,就是你說的生產裝置和研發人員,那可是任何一家科技公司的命脈,怎麼可能輕易‘送人’呢。”

“更別提王總你還打包送過來,恐怕沒這麼簡單吧,這要不說清楚,就算你送來我也不敢收啊!”林興華對王總提出疑問。

說完話後,電話那端沉默了幾秒,接著響起一聲充滿無奈和不甘的長嘆。

“唉。”

“既然如此,那林總我就實話實說了吧,我們長城未來的發展轉型了,在個人電子消費產品的投入可能會減少,所以......”

王總簡單說了說,因為競爭不過外國電腦品牌,市場份額一減再減。

他們不得不減少自主品牌長城電腦的運營,所以也不用不著這麼多的生產工廠和研發人員。

至於之後長城如何發展,王總透露的資訊很少,或許是他也不知道長城未來何去何從。

以前長城電腦是國內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但外國電腦品牌僅用一年的時間,就讓他們長城認清了現實。

簡單來說,他們不過是幼兒園裡稱霸,隨便換個初中生,都能把他們隨意手拿把掐。

而王總的語氣也從一開始澹澹的不甘,慢慢趨為平靜,也或許是看開了。

在長城內部,也有許多科研人員同樣心有不甘。

但現實的情況就是,做商人比做科學家更有活路。

試問做代理它不香嗎。

一不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研發經費,開發新產品,耗時耗力不說,而且還不一定成功,失敗了就是血本無歸。

二來,做代理只需要從廠商拿貨,再把貨鋪到各個銷售網點賣就是了,省心省力,何必再去經營自主品牌,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兩相比較,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更穩妥,更容易的選項。

經營比科學更容易讓人理解。

長城公司內部走市場化道路的聲音很大,但來自研發和生產部門的阻力同樣很大。

當然按照王總的意思,他其實也是支援長城公司,先活下來,再言其他。

如果繼續在電腦市場的泥潭中奮力一搏,也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絕大可能性是耗費了長城無數資金和人力,電腦事業依舊毫無起色。

到那時資錢沒了,士氣也衰敗了,再想轉型活命,徹底回天乏術。

索性當斷則斷,面前有一個絕佳的機會。

興華集團!

在王總眼中,林興華的興華集團妥妥的狗大戶,有錢得很。

而恰好他們長城,也能提供給興華集團所欠缺的高階科研人才和先進生產裝置。

如何能夠在這方面達成深入合作。

他們長城一來能夠回籠一大波資金,投入到未來的事業發展,搞資本運作,需要錢,很多很多的錢;

二來也能為長城轉型中,那些可能被拋棄掉的人們,安排一個良好的歸屬,畢竟許多都是相處多年的同事朋友;

三來則是能夠減除長城內部,反對市場化的一些聲音,為長城的發展減少阻礙,這點算是他的私心了。

而興華集團只需要付出億些,微不足道的錢財。

王總知道林興華是聰明人,他而後只是簡單的暗示了兩句。

果不其然,林興華瞬間明白他的意思。

說好聽點,叫減少發展助力,說難聽點就叫排除異己。

當然任何一個組織,要是內部想法太多,距離分崩離析也就不遠了。

林興華一瞬間,腦海中閃過無數思緒,他先問了問自己,想要長城的人才和裝置嗎?

答桉母庸置疑,當然要,而且是全都要。

錢他隨時都可以賺回來,但是人才丟了要想再挽留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確定了想法之後,後面的事情就好解決了。

既然是商場上,林興華自然不可能談什麼人情世故,一切向‘錢’看齊。

難得長城主動送上門來,所以也就怪不得他宰上一刀。

壓壓價是基操!

生產裝置屆時有專業人員去估價,談判,不需要他操心。

林興華更關心的是,長城頂尖研發人員,這才是他最想要的。

在得知這些學術大拿,大部分都是從計算所出來的。

林興華聞言,頓時有了主意,計算所出來的就好說。

說不定還是倪工,陳教授的好友,屆時把人接到魔都這邊,觀摩觀摩興華實驗室。

再讓倪工和陳教授給他們,談理想,談抱負,談發展,談未來,瘋狂畫餅就完事了。

對於這些質樸的科學家而言,給他一個發揮才能的公平公正的平臺,他們甚至能夠連工資都不需要。

林興華和王總初步確定好了一項,結束通話電話之後他走到窗邊,習慣性望著燕京的夜景陷入思考。

“感覺我像是在繼承長城的‘遺產’。”林興華捏著下巴,不由得在心中想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