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章 名垂千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帝的旨意幾天內是接連下達,基本上各地人員都知道了,細心的知道皇帝的軍事改革要開始了,那麼戰爭的腳步是更近一步了,各家的後輩都在家裡苦練武功,尤其是武將世家的,更是加大了力度,知道皇帝改革完後幾年內是絕對要打仗的,建功立業的時機就要到了,一個個是磨拳搽掌。

年前這一個月都察院忙碌的很,對各地各項指標的核查工作很繁重,每天送進京的摺子很多,內閣批下的摺子也不少都在進行最後的總結,關係到自己前途都不敢大意。

郭興這一段時間也是很忙,忙前忙後的腳不沾地,派出宮廷畫師去給三位閣老以及北國公班勝畫像,以備年後使用。

虞玄老閣老回到了老家,據暗衛傳來的訊息,在老家豫州懷慶府武陟縣開了一個書院,教書育人,在當地有很高的名望,畢竟是三朝元老,門生故吏滿天下的人,再者老人家的德行很高,派的是皇族人員前去宣旨,人選是老三郭忠。

這天武陟縣縣衙的門口是打掃的乾乾淨淨,縣令,主簿,典史,巡檢,驛丞一個個的站在縣衙門口,三班衙役分列兩旁在等候什麼人過來,等了好一會的功夫,縣來了一隊軍隊人員直接站到縣衙兩旁,軍隊的裝扮跟地方軍隊的衣著有很大的不同,一個個是頂盔摜甲,衣著鮮明,是御林軍,郭興專門安排的。

然後是各種衙役打扮的人有不少,這時才過來幾鼎轎子,下來的是豫州懷慶府的知府郭少芸,另一個轎子出來的是豫州巡撫鄭武,最後一頂轎子出來是和親王郭忠。

各級官員是紛紛見禮,郭忠對武陟縣令說道“都安排好了嗎”。

武陟縣令朱逢春說道“都安排好了,各地的鄉紳全部到了,都在山陽書院那候著呢,就等王爺跟諸位大人們了”。

郭忠點點頭,轉過身來對鄭武說道“鄭巡撫,我們一起去書院吧,怎麼樣”。

鄭巡撫介面道“好,一切按王爺的安排”。

郭忠所做的一切都是郭興交代的,要給老人家一個驚喜,因此除了巡撫鄭武知道是什麼事外其他人是都不知道,鄭武聽了郭忠的介紹,眼睛是紅的很啊,這是天下做官的極致追求啊,不羨慕那是不可能的。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向著山陽書院出發。

此時山陽書院的門口已經是黑壓壓的一片人了,整個縣域的名流士紳是都集中在山陽書院的門口,昨天武陟縣縣令朱逢春就派人通知了,明天一早到山陽書院集合來不來你看著辦,現管的發話了誰敢不來,大晉朝官府的威嚴還是很盛的,再說是迎接上差不知道是什麼事。

誰都通知了就是沒有通知虞玄家,見自己的書院門口這麼多人老人家就派人來詢問了,但誰也不知道是什麼事,只知道要他們到書院門口來迎接上差。

老人家心裡就是一驚,難道當今皇帝要秋後算賬,不可能啊,虞玄雖然沒有跟郭興共過事但知道郭興的心胸的,說實話對於郭興老人家一開始是不看好的,畢竟當時郭興武痴的名頭是挺盛的,擔心郭興一心練武而荒廢國家大事。

但郭興登基後的一系列作為,讓老人家是佩服不已,尤其是滅了高居麗後,老人家安排人大放鞭炮,自掏腰包修路擺酒宴是大肆的慶祝,很是高興,很看好郭興。

虞玄也來到了書院門口跟一眾士紳在那等候上差。快到中午的時候就見前面是縣衙衙役鳴鑼開道,後面一頂轎子看轎子的樣式是縣令大人的,再往後跟著一票軍隊,是軍容鼎盛,跟地方上的一看就不一樣,在往後是幾頂大轎在後面跟著。

其他人認不出軍隊是那來的,虞玄可是認得,心裡吃驚不小怎麼御林軍也來了,難道是皇帝,不會,皇帝這會正忙這呢,看樣子是是皇家來人了,事情不小。

見轎子裡的人是一個個下轎,最後黃頂大轎內下了是郭忠,虞玄認得郭忠,郭忠也認得虞玄,虞玄知道郭忠的身份,現在最風光的王爺,沒有哦之一,皇帝郭興是他的親弟弟。

一行人是向著書院前的人就走過來了,就見郭忠快步上前對著虞玄是深施一禮說道“老閣老,還記得郭忠嗎”。

虞玄見到郭忠就要施禮,畢竟虞玄已經告老還鄉沒了官身,郭忠趕忙扶著老閣老說道“虞閣老,別.別這樣我受不起啊”。

扶住了老閣老後就挺虞玄問道“今天不知王爺到來是什麼事”。

郭忠笑著說道“老閣老,我是專門來給您老傳旨的,請老閣老擺放香案接旨吧”。

虞玄一聽就趕快吩咐道“快,擺放香案接旨”旁邊的人是趕快準備著,其他人都在想是怎麼回事,怎麼朝廷會派個王爺過來傳旨,什麼事呢,一會的功夫是香案擺好了。

郭忠大步流星的走到香案後面拿出來聖旨高高舉起高升說道:“前內閣首輔虞玄接旨”。

“譁”的一聲是全部都跪下了,所有官員以及士紳們,不敢不跪,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是上天之子,你不恭敬直接可以把你抄家滅族,還合乎法理。前面的虞玄高聲說道:“草民虞玄接旨”。

郭忠展開聖旨高升的讀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前內閣首輔虞玄,在位期間調和陰陽,總理河山,任勞任怨,歷任三朝為大晉立下汗馬功勞,雖告老還鄉但朝廷不能不加以封賞已示帝心,一.特命宮廷畫師前來畫像,畫像入凌淵閣受皇帝祭拜。二.封忠侯爵位,爵位沿襲三代,三.其鄉免稅三年,四.隨時可以向朝廷上摺子,五.朝廷在其府前修建牌坊,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六.身後事朝廷主辦皇子祭奠,七.賞賜白銀三千兩,絹錦各五十匹,欽此”。

聽完聖旨全都蒙了,尤其是虞玄老人家是淚流滿面啊,泣不成聲的說道“臣虞玄叩謝陛下天恩啊”大哭著連說了三遍,才在旁人的攙扶下站了起來。

拉住郭忠手說道“老臣.....”,心情激盪說不出話來。

旁邊有官職對虞玄那是羨慕不已啊,這是多大的恩賜啊,不知道的聽別人以解釋也是羨慕的很,有人在旁邊就說了,陛下仁德啊,老大人都告老還鄉了還不想忘,真乃千古名君啊,一幹士紳們是紛紛的稱讚皇帝,稱讚朝廷。

郭忠扶著來人家說道“侯爺,此次得此殊榮的大晉也僅僅是四位,您老除外,還有方從哲方閣老,以及楊鶴楊閣老,北國公班勝,就你們四位,乃是當今皇帝欽點的,我來的時候陛下專門交代我讓我代他致歉,國事繁重不能親身前來實為一大憾事,請老閣老諒解,你們為大晉王朝勞心勞力的這麼多年,這獎勵來的晚了”。

虞玄現在是哭的不像樣子了,嘴裡說道“陛下仁德啊,老朽我有愧啊”。

郭忠知道老人家因為大兒子的事情心裡對皇帝郭興一直有愧疚,郭忠顧著老人接著又說道“你老的大兒子陛下下旨特赦了,不日就會回來與你相聚,陛下說,以前的事就讓他過去吧,我們要朝前看”。

聽郭忠這一說老人心裡的愧疚就更大了,哭著說道“還請王爺在這裡耽擱兩天,老朽我寫好謝恩摺子,請王爺帶回”。

郭忠說道“完全沒有問題”老人家在當地那也是個大地主,吩咐道去把城裡各大酒樓的大廚全部請來做菜擺宴席,擺上兩天的流水席,誰都可以來。

虞玄老人高壽,一直活到壹佰零七歲,生前創辦的山陽書院可以說是為大晉培育了不少的人才,老人家還專門對貧困子弟大開方便之門,只要你有天資且勤奮好學成績可以,一律免費不說還贈與錢財貼補其家,書院發展到連旁邊的幾個州的學子都跑來求學問,可以說是名滿天下,教學宗旨首先是忠君愛國,堅定的保皇黨。

過年了,今年過年的氣氛還是比較不錯的,各級衙門都有不錯的油水,還不是從老百姓的手中來的,自從實行了財政管制後各部門都留起了小金庫用於福利發放。

皇室的年過的還跟以前一樣,所有人被郭興給召集在了一起,陪伴太上皇跟兩位太后過年,三代的表現在再沉穩了許多,郭興特意檢查了一下眾人的武功進境都不錯,在郭威的調教下都不能偷懶,吃了不少的苦。

郭興現在已經有六個孩子了,懷孕的還有七個,註定是子女眾多,第二天就偷偷的跑了出來,去看望下紀嫣然,好長時間沒有見,紀嫣然也熱情的很,知道郭興的時間有限因此顯得是格外熱情。

郭興不再的這段時間也練習了不少的房中術,就是為了讓郭興多來自己這裡,一番風雨後跟郭興說想要個孩子,郭興愧對紀嫣然就答應了,算上一旁貼身丫鬟,在紀嫣然身體裡面留了三次精華,清早郭興趕回了皇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年後,各地的大員們開始進京了,京城顯得是格外的熱鬧,各條大街都顯的人員眾多,人潮湧動有些擁擠,酒樓還有青樓的生意是格外的好。

郭興在御書房召見了內閣的的幾位大臣,首輔大臣楊鶴,閣臣張延玉,閣臣衛國公胡濤,閣臣姚崇,閣臣劉秉忠,這幾位算是郭興的重要班底了。

眾人落座後郭興說道“楊首輔年後就要告老還鄉了,楊首輔推舉張延玉接替首輔真準了,這次三年工作計劃就由張延玉張閣老負責主持,大夥要盡心的協助”。

楊鶴的待遇眾閣臣是眼紅不已,算起來,胡老國公是皇親不太可能接替首輔之位,姚崇跟劉秉忠進入內閣的時間不長,因此也只有張延玉了.

張延玉站起來施禮道“陛下放心,有前面楊閣老打下兩年計劃的基礎,此次三年工作計劃沒有問題,臣一定按時完成”。

郭興點點頭說道“守中辦事我還是放心的不過有一點守中要記住,此次三年計劃的重點在於糧食的生產,我跟你們交個底,年後軍隊要變革,三年後揮軍北上決戰大草原,因此糧食是重中之重,不可大意”。

其實郭興要跟大草原打仗的事不是新鮮事,但日期的明確提出是頭一回,就聽郭興接著說道“軍隊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估計用時一年左右,朕跟工部的公孫尚書說過了,把全國的水利設施全部按計劃休整一邊,分地域來保證糧食的豐收,朕打算調撥百萬俘虜支援這項工程,公孫尚書的計劃應該快要好了,人手不夠的話各地方也要派俘虜進行配合,這項工程在三年內要完工”。

幾位閣臣立馬被郭興的大手筆給鎮住了,不過這是好事,利國利民。歷朝歷代都想大力整修水利但花費太大,朝廷負擔不起而擱置,大晉不怕,有著高居麗的幾百萬俘虜放著,完全可以進行這種名垂千古的大工程。

郭興看著張延玉說道“守中,這項工程完工後,你身為內閣首輔大臣必將名垂千古”郭興肯定的說道。

張延玉現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了,郭興把這麼一個能名垂千古的機會給了自己,多麼的難得。

立馬跪下說道“臣一定完成陛下的目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張廷玉這話說的是斬釘截鐵,而且隨後也是這麼幹的。

張延玉雖然有點攬權,但工作上的事情是一點都不馬虎,郭興就是看中張延玉的這一點,才放心使用的,作為老大你沒必要事必親躬,調動屬下的積極性就可以了,相信張延玉一定會死死盯住這個事情的,不會讓人壞了自己名垂千古的機會。

眾人是一臉羨慕的看著張延玉,還沒上任呢陛下就把這麼一個大餅給了張延玉,都有點嫉妒,郭興接著說道“第二件事就是兵部的改革,這件事就由胡老國公主持吧,配合這次的軍隊改革一舉完成”。(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