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畸形,嬴政的心緣何封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嬴政的心裡缺陷,是由畸形的家庭造成,故事,從其母親趙姬說起。

趙姬,趙國富商之女,一個美麗多情,能歌善舞的女子。

在邯鄲,邂後了落難的秦國王子嬴異人,這原本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浪漫愛情故事。

只是,中間卻夾帶著一個第三者,一代大商呂不韋。

而且,他比王子先到,採擷了這朵極品尤物。

但,呂不韋是個大商,相當會算賬,為了一個超級生意,便忍痛割愛,將趙姬送給了落難王子嬴異人。

以致嬴政的父親到底是誰,這個謎語至今未解。

就連司馬遷都搞不清楚,自己寫的書中,自相矛盾。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司馬遷言之鑿鑿。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

稱嬴政其父是秦莊襄王嬴異人。

而在《史記·呂不韋列傳》,司馬遷如同他親眼所見,笑的一臉猥瑣。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言稱呂不韋不地道,成功種下嬴政後,知道趙姬有孕,還將趙姬送給嬴異人。

總之,嬴異人是他名義上的父親,或者也是真的父親。

原本,趙姬有兩個男人呵護,一個有權,一個有錢,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公元前260年,發生了舉世震驚的長平之戰,戰神白起坑殺趙軍四十餘萬。

從此,趙秦兩國的冤仇,哪怕傾盡江河湖海、天河之水都洗刷不掉。

而在這一年,偉大母親趙姬孕育著千古帝王。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於趙國邯鄲。

這是多麼悲傷季節啊!

趙國的天空,漂浮著數十萬風吹不散的冤魂,被大秦坑殺的冤魂將天空浸染的血紅。

雪上加霜的是,在嬴政三歲時,秦國再次重兵圍困邯鄲。

趙國,勢若危卵。

秦國完全沒考慮,在趙國,還有大秦落魄王子的一家三口,父親嬴異人、母親趙姬、還有稚子嬴政三人做人質。

這便是王族世家的冷血。

既然滔天的冤仇無法消弭,趙國欲將嬴政一家殺掉洩憤,一家三口可謂命懸一線。

原本,是否戰爭,都與趙姬無關。

天塌下來,由兩個男人頂著。

沒想到,一夜之間,趙姬被兩個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拋棄了!

大難來臨,呂不韋和嬴異人這倆慫貨,居然熘了。

偷偷丟下了他們母子倆,跑了。

一夜之間,他們被世界拋棄了。

“(⊙o⊙)?”

趙姬???

嬴政???

這可是深陷狼窩,群狼環伺啊!

在極度危險之刻,被父親拋棄,這是嬴政孩童時代,幼小的心靈遭受的第一次重創,甚至是難以癒合的創傷。

無奈之下,趙姬帶著嬴政欲躲進孃家,大趙的富商卓氏。

(卓氏當時因根基在趙國,舉族改名姓趙。)

在那個時代,本來女子命賤,更何況嫁出去的女兒?!

趙家家主,嬴政的祖翁(外公)不願惹事非,並不願接納和護佑這落難的孃兒倆。

“呂不韋奇貨可居,如今我父脫困,他眼看就要光耀門庭,青史留名了,您的奇貨就在眼前,您就不想試試嗎?

我父迴歸大秦,定能獲得秦太子之位。

而下一任秦太子繼承者,必將是我趙政,我將是大秦的王。”

祖翁鼻翼微微聳動,目光凝在三歲的贏政身上,贏政沒感到害怕,冷冷頂了回去。

趙家家主忽然笑起來,他說:“好,好,果然是虎狼般的秦人,像個未來秦王!”

三歲的贏政沒說話,但他見到母親不抖了。

趙姬一雙淚眼又綻出笑來,秦王這兩個字像是有什麼強大的力量,驅逐了母親的絕望與恐慌,像一束光照進她的心裡。

三歲的孩童,僅僅一句話便說服了外公。

外公花重金疏通了平原君趙勝,言稱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殺一對手無縛雞之力的母子洩憤,毫無意義,只會遭到天下人的非議和嗤笑。

而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趙魏楚三年聯軍,大敗圍困邯鄲的秦軍,大趙危局解除。

是以,母子二人才保得性命。

從那時起,舉世皆敵啊!

整個童年,都是在無窮的敵意、仇恨、挑釁、苦難中度過,嚐盡了世間冷暖。

捱打,是家常便飯。

有次,嬴政被一群同齡趙人挑釁,贏政面無表情,猝然奪下那人的手,寂寥的夜風中只聽卡察一聲,那人的手指折了。

痛呼嚎叫響徹邯鄲,不足九歲的贏政,連眼都不眨一下。

其他人大喊著撲上來,贏政就在暗夜裡跟他們過招。

少年們人多勢眾,贏政終將變成捱打的那個,只是他被人按在地上打也不求饒,臉上灰塵越多,如受傷的狼,身上傷痕越重,他的眼睛就越亮。

宛如一汪深潭,倒映明月不見波瀾。

回家的時候,趙姬也會抱著他垂淚,贏政不哭,還安慰趙姬:“沒關係的,等我們再回趙國時,這些人一定會後悔的。”

趙姬哽咽點頭:“對,對,以後你當了太子,咱們出使趙國,衣錦還鄉,叫這些人都在地上跪著,長跪不起。”

贏政沒應,太子也好,秦王也罷,真到那一步,所想的豈會是衣錦還鄉?

孩童時代,唯一純真的好友便是燕丹。

有一種愛,叫分擔。

孩童時代,燕丹的日子要比嬴政好過的多,而且非常講義氣,與嬴政聯手浴血奮戰,一次次為嬴政分擔趙人孩童的胖揍。

後來兩人漸漸混得熟了。贏政九歲的時候,燕丹偷了一罈酒出來找他喝,兩人坐在邯鄲的城頭,聊著不著邊際的未來。

燕丹說:我從易水過來的時候,見到河邊的草長得很高,我問身邊的人,那裡的草為什麼格外好,他們說是因為土下埋滿了我燕國兒郎。

這話說完,燕丹又嘆了口氣:我多希望有朝一日,天下間再沒有彼此攻伐,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坐在一起喝酒,那該有多好?

九歲的贏政澹澹一笑,撞了撞燕丹的肩膀,他道:放心,一定會有那一天的。

因為,就在那一刻,嬴政覺醒了一個野望。

不僅要做秦王,還要做趙王、燕王,甚至要做天下的王。

孩童時代與燕丹的友誼,純真而且彌足珍貴。

因童年卓氏的護佑,嬴政回到大秦發達後,投桃報李,卓氏又舉族遷徙到大秦,鐵藝佔了半壁江山,卓氏,堪稱戰國末期鋼鐵之王。

嬴政九歲時,父王嬴異人即位,母子終於返回秦國。

三年後,父親嬴異人離世,基本上沒感受過父愛。

當然,當上太子也並非順利,畢竟還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蛟,個中驚險,不做贅述。

十三歲接過王位,實權卻被母後趙姬與仲父呂不韋把控。

享受了權柄之毒的呂不韋並不願意交權,甚至更加得瑟,野心勃勃編了一本書,名為《呂氏春秋》。

這可不是一般的書,而是囊括寰宇,包括天地萬物,古往今來所有的事理。

酷愛出風頭,搞搞行為藝術的呂不韋,在此書完稿後,採用了特殊的宣傳手段……

把全書公佈在首都咸陽的城門之上,公告天下,只要有人能在書中增刪一字,就賞賜千金,遂成一段“一字千金”的佳話。

呂不韋不僅不交權,對嬴政的要求便是熟背《呂氏春秋》,這讓叛逆的嬴政如何忍得?

這還不算,站在秦國之巔的呂不韋既把持朝廷,又與風流浪漫太后趙姬死灰復燃。

秦王政或許知道,只能裝作不見。

他又能如何呢?

除了海納百川般,吸納著各種知識,更多的是隱忍。

十九歲那年,這一年他沒能加冠,而函谷關外以楚國春申君五國聯軍,大兵壓境,集結於函谷關正在虎視眈眈。

像五國攻秦這種大事,贏政躋身其間,怎會袖手旁觀?

邯鄲街頭的冷眼,歸國之後的隱忍,都化作咸陽宮裡言辭如刀,贏政聽見自己的聲音在大秦的土地上迴盪,削掉了陳年的鬱氣,昭告天地臣民......

你們的王,回來了。

贏政站起身子,兩個字先聲奪人,他道:出兵!

列國來攻,往往無功而返,究其根本,是列國各懷心思,各自為戰。

此次是楚國春申君掛帥,他曾在秦國為質,久居十年,其人對我大秦的畏懼由來已久,絕非信陵君那等人中龍鳳。

只要兵出函谷關,施壓春申君,必讓五國聯軍無功而返!

咸陽宮裡人人震動,其實這番話呂不韋能想到,華陽太后那楚國一系的重臣也能想到,但沉寂數年的秦王政一朝爆發,落在領軍的宿臣眼裡,那就是光芒萬丈的大秦未來。

贏政落座,在一片岑靜裡笑看呂不韋:仲父以為如何?

呂不韋眯了眯眼:好,大王說得好啊。

那一戰果然如咸陽宮裡的決議所料,大秦兵出函谷關,主動出擊楚軍,春申君當先撤兵。

列國與秦交手,勝負未分,忽見掛帥的春申君熘了,五國聯軍頓時大亂,兵敗如山倒,全線崩潰。

此為嬴政第一次初露鋒芒,卻亮瞎了大秦上下的眼。

此後讓呂不韋對嬴政開始有了忌憚之心。

原本應在二十歲加冕,硬生生推到二十二歲,才接過秦國的玉璽,還是搶來的!

隨著秦王政日漸年長,呂不韋怕被發現,想離開太后,又怕太后怨恨,聰明的呂不韋誕生了一個天才般的想法。

將天賦異稟,能“陰關桐輪而行”的嫪毒假施腐刑,獻給太后,解其寂寞。

嫪毒果真沒讓呂不韋失望,借遊玩為名,居然與趙姬呆在馬車中,整整make love五天五夜。

此後,趙姬再也不纏呂不韋了,移情別戀了,甚至徹底倒戈了。

食髓知味之後,無可救藥的迷戀上了嫪毒。

不久,便懷上了嫪毒的孩子,以散心為由,搬到雍縣的離宮,生下了兩個私生子。

嬴政知曉後,被無邊的羞恥和憤怒所包圍。

在加冠的前一年,血洗同父異母的兄弟成蛟,進一步夯實了王位寶座。

由於成蛟叛亂,嫪毒告密有功,在趙姬的堅持下,敕封為長信侯。

其權勢滔天,甚至可與權傾朝野的呂不韋分庭抗禮。

而嫪毒也愈發的狂妄起來,以秦王政假父自居。

這個家庭真的夠畸形變態。

嬴政有父王嬴異人,有仲父呂不韋,有假父嫪毒,還有假父的兩個孩子。

他是大秦的王啊!!!

更讓嬴政痛苦不堪的是,曾經相依為命的母親,逐漸的倒向了嫪毒,

趙姬,這個愚蠢的女人,或是色令智昏,或者長期的上位,讓她產生幻覺,秦天下是她的。

卻從未想到過母憑子貴。

她所有的榮光,太后的根基,是源於嬴氏血脈,源於嬴政。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嬴政若是死了?根都沒有了,她還是太后嗎?大秦宗室認她嗎?她算個P啊!

……

凡事,都有利弊。

而智慧超群、長期隱忍的嬴政,抓住此機會,正佈下一盤驚天大棋。

在趙姬的預設下,嫪毒動用秦王御璽及太后璽發動叛亂,攻向蘄年宮。

贏政走在咸陽宮的長階上,月色一如邯鄲城裡那般蒼白,他抬頭望著月亮,背後響起層層疊疊大秦歷代先君的聲音。

他們要天下千家萬戶,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為了這個願景,你註定是孤家寡人。

贏政抿著唇,負手望月,心想就這樣吧,反正日後母親也好,燕丹也罷,總會怨恨寡人的。

舊世界沒有寡人的容身之處,新世界也沒人有資格擁抱寡人,彼蒼者天,我何人哉?

贏政看了半宿的月色,連酒都沒喝,忽然扯出一個誇張的笑容。

不知是笑趙姬還是笑嫪毒,笑呂不韋還是笑爭權奪利的弟弟,又或者是笑這五百年紛爭不斷的天下,笑習慣了六國並立的百姓,笑孑然一身的自己。

嫪毒的叛亂,落入了嬴政編制的大網,儘管形勢兇險萬分,或許是上天的卷戀,結局,大獲全勝。

不僅一舉徹底拔掉了嫪毒,摔死了兩個孽種,也趁勢拔掉了太后勢力。

而穢亂後宮的源頭呂不韋,也被連坐,趁機被罷免。

大勢已去,呂不韋飲毒酒自殺。

至此,秦王嬴政掃除了一切障礙,如潛龍入淵,縱橫天下。

但,趙姬卻給他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創傷。

幼時,被父親拋棄,嚐盡了世間的冷暖。

兄弟叛亂,覬覦他的大位,無奈手足相殘。

甚至,連曾經相依為命母親,都可以背叛,這或許是無法承受之痛。

孩童時代,燕丹帶來的最純真美好記憶,為了霸業,不得不碾壓的粉碎。

心在滴血,卻不得不酒著血水,默默的吞下。

也徹底告別了曾經最美好的過往,甚至強行將燕丹扣在大秦,逼迫他修驪山大墓。

以致,此前一起捱打的兄弟倆,徹底反目成仇。

燕丹曾經對嬴政的友誼有多深,後來的恨意便有多深。

終將上演了燕丹派荊軻刺秦。

從此,嬴政的心開始慢慢的封閉,也開始變得堅硬。

甚至將母親趙姬攆出咸陽,一連殺掉勸戒迎回太后的27位大臣。

以致登上大帝寶座,既不立後,也不立太子。

雖後宮三千,兒女三十幾人,卻一生悽苦,極少享受親情。

甚至,無論皇子,亦或嬴氏宗親,無人在重要崗位任職,家族觀念極其澹漠。

尉繚子稱嬴政薄情寡義,失勢懂得隱忍,能屈能伸,得志如虎狼可以吃人,或許和他的經歷有關。

能走進嬴政心裡,極不容易。

但一旦能走進,卻又信任有加,比如對趙高以及幾位肱骨大臣,甚至生命相托!

……

儘管,嬴政的心已封閉,但嬴玉必須撞開祖龍的心門。

一次不行便二次、三次,浪潮式的衝擊波,遲早能轟開嬴政在心頭築起的大壩。

壽辰獻禮僅僅是第一波,便得到了嬴政的欣賞和肯定。

嬴玉交流的話題,絕對會碰觸嬴政逆鱗。

但,只有勐藥,才能形成足夠強勁的衝擊。

為了自己能活下去,也為了大秦文明能夠延續,拼了!

“父皇,你飄了!”

嬴玉看向飛舞的蝴蝶,悠悠道。

“你說甚?”

嬴政頓時雙眼圓睜,一臉震驚失聲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